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8041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docx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重点班)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

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 )   

 A.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B.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当初,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

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

这是因为 ( ) 

A.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B.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C.“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    D.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 

4.《春秋繁露》记载:

“古之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人,而连其中,通其道也,谓之王。

”材料体现了 ( )     

    A.天人感应思想  B.制天命而用之    C.阴阳五行学说    D.封建等级思想

 5.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

“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

欢曰‘君家有书乎?

’曰:

‘惟有《孝经》三篇。

’欢曰:

‘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

愈)。

’如其言,果愈。

后问其故,欢日:

‘善禳祸,正胜邪,故尔。

”这则故事反映了 (

 ) 

A.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C.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孕育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  ③造成了西方近代工业的兴起 ④促进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 

 A.①②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有学者认为顾炎武的思想“不超出儒家政治的陈词滥调”,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顾炎武提出了以制度保障民主的宝贵近代思想。

以下顾炎武的言论中能用于论证后一种观点的是( )  

A.“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B.“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C.“必使治天下之法具出于学校,天子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D.“其身

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8.明清思想家提出了诸多观点,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 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

他们的思想说明这一时期(  )  ①君主专制制度受到批判 ②出现了思想活跃的局面  ③儒学正统受到冲击     ④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唐甄在《潜书》中写道:

“天子之尊,非天地大神也。

皆人也。

”又说:

“人之生也,无不同也。

”其

实质是(  )

 A.主张人民主权B.主张废除君主专制

C.否定君权神授D.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0.中庸作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儒家学说和中华文化的核心。

北宋理学家程伊川说: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据此可知,“中庸”的含义是( ) 

A.坚守正道B.不偏不倚C.以和为贵D.偏听偏信 

11.最晚成书于宋代的《管氏地理指蒙》指出:

“磁针是铁打磨成的,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

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

这样,磁针既要眷顾母亲,又要留恋子女,自然就要指向南北方向。

”这种解释( )          

A.说明我国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          

B.从事物的属性出发解释其行为,方法上有一定的科学性

C.完全是封建迷信,没有可取之处                         

D.说明我国科技仍然走在世界前列 

12.汉字演变的脉络是:

( )  

A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篆书 

C .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D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行书 

13.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

“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

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

......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

”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  

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14.后人在评价夏圭绘画时有诗曰:

“但觉层层景不同,林泉到处生清风。

意到笔精工莫比,只许马远齐称雄。

”下列作品可能为夏圭所作的是( ) 

15.推动中国古代文学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统治政策的调整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城市经济的发展                D.主流思想的演变 

16.当波斯人占领古希腊城邦福西亚时,福西亚人选择的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

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

这说明( )  

A.古希腊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B.古希腊实行城邦民主制度 

 C.古希腊人具有法律至上观念D.古希腊人誓死捍卫城邦领土 

17.恩格斯曾经指出,西欧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

这种“意识形态”是指( ) 

 A.君权神授观念                          B.人文主义思想 

C.基督教神学思想                        D.自然法精神 

18.与启蒙运动的兴起直接相关的因素有 ( ) 

①西欧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②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 ③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地抱怨说,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

”直接导致这种质疑一切局面出现的人物可能是 ( ) 

A.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       B.启蒙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想家 

C.雅典奴隶制民主时期的政治家D.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20.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

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

下列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①普罗塔哥拉——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③卢梭——社会契约                        ④伏尔泰——三权分立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21.“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

”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 

 A.“信仰即可得救”             B.“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充满了恐惧”

 22.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了《论基督教徒的自由》一文指出:

“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而得生’。

我们的得救,无需借助机构来实现。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讲诚信的人一定会因为他的信义而重新被他人认可 

B.有信义的人一定会因为其信义获得新生 

C.世间俗人直接对话上帝,灵魂就可得到拯救  

D.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的事先安排

23.李贽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见解释经典,还自称“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

”以下人物中,与他的主张和精神最相似的是(  )

 A.苏格拉底            B.荀子               C.朱熹         D.马丁·路德 

24.你可能已经习惯了乘坐舒适的火车旅行,更愿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这些是两次工业革命所带给人们的便利,至于这两次工业革命的名称,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通讯工具不同   B.生产方式不同C.能源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25.学者坎迪斯·古切尔在《全球文明史》一书中说:

“它代表了反对中世纪基督教背景的欧洲文化记忆系统的‘再生’,欧洲的思想家被希腊罗马作家所鼓舞,被那些世俗的、不神圣的、人文主义的、不以上帝为中心的价值观所鼓舞,以理性为基础,而不是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

同样,8世纪之后,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关于儒家思想的‘再生’,在1200年左右达到高潮。

”材料中的这两场“再生”分别指的是(  )

 A.启蒙运动 陆王心学 B.文艺复兴 宋明理学

C.宗教改革 宋明理学   D.文艺复兴 汉代儒学 

26.近代“科学”一词最初汉译作“格致”,即取义于程朱理学。

然“格物致知”的字典解释为“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这说明( )  

A.程朱理学阻碍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

B.重人伦轻自然的儒家伦理阻碍科学进步 

C.格物致知与西方科学精神具有共通之处

D.西方科学精神起源于中国宋代程朱理学 

27.古希腊人不仅留下了表现力与美的《掷铁饼者》(如图)等一些列艺术品,也留下了在奥林匹亚竞技会上几乎是赤身裸体参加每一项竞技活动的佳话。

这种以裸体为美,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的风尚说明古希腊社会( )  

A.效仿神灵,无拘无束 B.崇尚自然,歌颂人性

C.古风浓厚,世情淳朴 D.人民主权,个人自由

28.海王星的发现是根据( )  

A.哥白尼日心说的推算 B.法拉第学说的计算   

C.牛顿理论的推测D.爱因斯坦对时间、空间属性的揭示

2、非选择题(44分,其中第29题15分,第30题 15分,第31题14分)

29.(15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

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

......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

......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西人文主义思想出现差异的社会根源。

(6分)    

 

材料二  西方的启蒙思潮,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国古代儒家文明为其思想前提的。

如启蒙思潮中的泰斗伏尔秦,他的政治理想是清除现存的“神学宗教”,建立一个崇尚理性、自然和道德的“理性宗教”。

在伏尔秦心中,中国儒教就是这种理性宗教的楷模。

他推崇孔子,称赞中国哲学“既无迷信,亦无荒谬的传说,更没有诅咒理性和自然的教条。

”......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

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浅谈明清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2)据材料概括,西方的启蒙者对中国传统儒学认识有何不同?

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

(6分)      

 

材料三   徽州文化发达,乃“程朱桑梓之邦”,早在南宋时期,徽州书院就纷纷建立,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徽州宗族办学热情的高涨,书院教育远胜于前。

......徽州宗族书院较之其他书院平民教育的功能更加明显。

休宁《茗州吴氏家典》记载:

“族内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

或附之家塾,或助以膏火(注:

指学费),培植得一个两个好人作将来楷模。

”                      

            

——张晓婧《论明清徽州书院的社会功能》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徽州书院教育发展的特点。

(3分)  

 

30.(15分)文学艺术作品不仅是个人内世界的展示,也是展现时代文化特征的窗户。

在学习、欣赏文艺作品时,要从作品的无声中去

感知历史。

仔细阅读和观察下列宋元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

材料1: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

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赠缴忧相逼。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朱敦儒《卜算子》

材料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材料3:

材料4:

       ――苏轼《黄州寒食诗贴》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材料5

  

 ――马远《山径春行图》《踏歌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属于哪一种文学体裁?

(2分

)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历史情感?

(2分) 

     

 

(2)材料三体现该书法作品有何特征?

(1分)与苏轼时代齐名的书法家还有谁?

(2分)     

  

(3)材料四、材料五两类国画分别属于何种画种?

(2分)从材料四、材料五我们能

汲取什么样的历史信息?

(2分) 

    

(4)你如何从宋元的时代特征去认识上述作品的文化特征?

(4分)

 

31.(14分)思想和科学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当代,随着对中世纪文献的挖掘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已改变把中世纪看作是“黑暗的世纪”、“无所作为的世纪”的观点......在西欧,从10世纪晚期开始,先是教会学校注重传授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起,然后是对古代科学著作的兴趣所带来的翻译,再次是大学的兴起和围绕自然科学所展开的争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人文的发展。

——摘编自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1)有人说“中世纪是一个在黑暗中孕育着希望的时代”。

据材料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材料二  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

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

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  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

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比较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关于人文主义的不同内涵。

(4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关系”为主题进行论证。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6分)

 

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A

C

B

C

B

C

A

B

A

B

A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答案

A

C

A

B

C

B

C

D

C

B

C

B

C

2、非选择题(44分,其中第29题15分,第30题 15分,第31题14分)

29.(15分) 

(1)根本原则:

保持和谐关系、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

(2分,答出两点即可)

 社会根源:

古希腊工商业的繁荣和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2分) 

(2)尊崇儒学:

伏尔泰认为儒学是最好最符合人类道德和理性的哲学。

 批判儒学:

孟德斯鸠

、卢梭认为儒学维护专制主义统治。

(4分) 

目的:

批判专制主义,教会神学,发展资本主义。

(2分)   

(3)特点:

注重平民教育功能;具有宗族色彩;注重对贫寒子弟的资助、树立楷模。

(3分) 

30.(15分)

(1)材料1属于宋词,表达南渡难民流离失所的思乡情感;材料2是元散曲,反映作者一种天涯游子的悲凉、郁闷之情。

(4分) 

(2)追求个性,强调气度,有意无法;黄庭坚、米芾、蔡襄;(3分) 

(3)民间风情画、文人山水画;北宋商业的繁荣、南宋偏安江南;(4分) 

(4)宋代重文轻武,文人阶层扩大,理学兴起,使文化各具特色;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南宋偏安江南,画面“残山剩水”;元代文人地位低下而郁闷。

城市经济发展,商业繁华,市民阶层形成,市民世俗文化繁荣。

(4分) 

31.(14分) 

(1)理解:

一方面中世纪处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之下,压抑了人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被看作是“黑暗的时代”。

(2分)另一方面,中世纪的教会学校和大学对科学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古代科学著作的翻译,

这些都为文艺复兴的发生做了准备,因此被看作是“孕育希望的时代”。

(2分)

(2)宗教改革:

否定教会的权威,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2分) 

启蒙运动:

理性主义;斗争矛头直指封建王权和教权,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2分) 

(3)观点:

人文主义推动近代科学的进步,近代科学促进人文主义的发展。

(或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2分) 

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宗教改革时期个人独立思考和主体意识增强,推动人们重视实验,主动认识自然界;启蒙运动倡导科学精神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

(2分) 中世纪的科学研究,印刷术的传播等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近代科学特别是经典力学的提出为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