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8228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7题北京市高考化学一模题目汇编及答案汇总Word格式.docx

方法二:

关闭止水夹b,打开活塞a,向分液漏斗中注水,若水不能顺利流下,则气密性良好。

②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Cl2>Br2>Fe3+

(3)①过量氯气和SCN–反应2SCN-+Cl2=2Cl-+(SCN)2,使SCN-浓度减小,则

Fe3++3SCN-

Fe(SCN)3平衡逆向移动而褪色。

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上述推测合理。

(或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不变红,则上述推测合理。

(其它合理答案也得分)

②BrCl+H2O=HBrO+HCl反应只产生Cl-,不产生Br-。

③BrCl+2KI=KCl+KBr+I2写分步反应的方程式也可

【西城2013】27.(14分)甲、乙两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

文献记载:

I.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

II.FeSO4+NO

Fe(NO)SO4(棕色)∆H<0。

III.NO2和NO都能被KMnO4氧化吸收。

甲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如下:

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CO2,关闭弹簧夹。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硝酸缓慢滴入烧瓶中,关闭活塞。

无明显现象。

加热烧瓶,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

①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B中溶液变棕色;

C中溶液紫色变浅。

②反应停止后,A中无固体剩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2)检验是否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3)甲取少量B中溶液,加热,实验现象是_______。

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原因:

_______。

甲依据该现象得出的结论是A中有NO生成。

(4)乙认为甲得出A中有NO生成的证据不足。

为获取充足的证据,乙仍采用该装置和操作进行对照实验,乙作出的改变是_______,证明有NO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5)证明A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和Fe3+,选择的药品是(填序号)_______。

a.铁粉b.溴水c.鉄氰化钾溶液d.硫氰化钾溶液

27.(14分,每空2分)

(1)常温时,铁遇浓硝酸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答“钝化”也得分)

(2)取少量反应后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

若试纸变蓝,则A中生成NH4+。

(3)棕色溶液变浅(或绿),无色气体逸出,且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

FeSO4+NO

Fe(NO)SO4(棕色)∆H<0正反应放热,加热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浓硝酸换成稀硝酸A中没有红棕色气体生成,B中溶液变为棕色

(5)cd

【丰台2013】27.(15分)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Ⅰ的目的是。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70%的硫酸制取SO2,反应速率比用98%的硫酸快,原因是。

(5)过程Ⅵ,检验B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操作是

(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

Cl2>Fe3+>SO2的是(填“甲”“乙”“丙”)。

过程Ⅳ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Ⅵ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有Fe3+无Fe2+

有SO42-

既有Fe3+又有Fe2+

有Fe2+

(7)进行实验过程Ⅴ时,B中溶液颜色由黄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停止通气,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

查阅资料:

Fe2+(aq)+SO32-(aq)

FeSO3(s)(墨绿色)

提出假设:

FeCl3与SO2的反应经历了中间产物FeSO3,溶液的红棕色是FeSO3(墨绿色)与FeCl3(黄色)的混合色。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实该假设成立:

①溶液E和F分别为、。

②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3中红棕色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

27.(15分)

(1)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干扰

(2)NaOH溶液

(3)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4)70%的硫酸中c(H+)比98%的硫酸大,因此反应速率更快。

(5)向D试管中加入适量盐酸,再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合理答案均给分)

(6)乙、丙

(7)

①Na2SO3(或可溶性亚硫酸盐)、FeCl3(2分,各1分)

②Fe3+消耗SO32-,c(SO32-)减小,使平衡Fe2+(aq)+SO32-(aq)

FeSO3(s)逆向移动,溶液颜色由红棕色变为浅绿色

【石景山2013】27.(15分)某小组查文献得知:

氧化性IO3¯

>Fe3+>I2,3Br2+6FeCl2=2FeBr3+4FeCl3;

I2+2S2O32¯

=S4O62¯

+2I―;

CuI是一种白色沉淀(Ksp=1.3×

10¯

12)。

Ⅰ.该小组为确定一份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3+)的成分,设计定性实验加以猜想和验证。

(1)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和现象

对应结论

步骤1

取一定量碘盐,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试液分为3份

2

第①份

试液

溶液变红

碘盐中肯定含______

第②份

溶液不变色

第③份

X为_______(填化学式)

(2)该碘盐中肯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_(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表达)。

(3)根据信息推断Fe3+、S4O62¯

、I2、Br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第③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Ⅱ.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

取0.40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加入淀粉作滴定指示剂,用0.10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mL。

(1)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2)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共15分,除特殊标明的外,其余每空均为2分)

I.

(1)Fe3+,CCl4(每个答案1分)

(2)KI

(3)Br2>Fe3+>I2>S4O62¯

(4)2Fe3++2I¯

==2Fe2++I2,IO3¯

+5I¯

+6H+==3I2+3H2O,

Ⅱ.

(1)蓝色褪去,放置一定时间后不恢复原色(或半分钟内颜色不变化)(该空1分)

(2)2CuCl2+4KI

2CuI↓+I2+4KCl

(3)85.5%

【房山2013】27.(15分)某黄铜矿样品标注显示:

主要成分为CuFeS2(含81.5%),其余多为脉石(SiO2)。

为检验该黄铜矿的纯度是否与标注一致,设计了如下实验:

已知:

①在空气存在下煅烧黄铜矿,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

②亚硫酸易被氧化:

2H2SO3+O2=2H2SO4

(1)检验装置气密性后,称取研细的黄铜矿样品1.150g,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研细的目的是。

(2)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喷灯加热样品,充分反应,装置B、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3)反应过程中,装置A的作用是(填序号)。

①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②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③使空气成分均匀混合④用于观

察、控制空气流速

(4)反应结束前的操作是:

先撤掉酒精喷灯,再,其目的是

(5)取装置C中溶液的1/10置于锥形瓶中,用0.05mol•L-1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若滴定中消耗标准碘溶液20.00mL,则该黄铜矿的纯度测定结果比标注值(偏低或偏高),造成该结果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改进的建议是。

(1)使样品快速、充分反应

(2)3CuFeS2+8O2

3Cu+Fe3O4+6SO2

SO2+H2O

H2SO3

(3)②④

(4)通入空气至硬质玻璃管冷却

防止C中溶液倒吸且使装置内SO2被C溶液充分吸收反应

(5)I2+H2SO3=SO42-+2I-

无色溶液变蓝色

偏低

SO2与H2O反应可逆致少量SO2跑掉或H2SO3易被氧化

减慢通入空气的速度或改用NaOH淀粉溶液吸收SO2

【大兴2013】27.(13分)某校学生化学实验小组,为验证非金属元素氯的氧化性强于硫和氮,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

(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ABCDE

(1)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B中出现黄色浑浊现象,产生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

(3)试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氯的氧化性大于硫的原因。

(4)D中干燥管中出现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5)有同学认为D中的现象并不能说明氯的氧化性大于氮,需要在C之前加装洗气装置,请画出其装置图(并注明盛装试剂)。

(6)还有什么方法能证明氧化性Cl2>S,用一种相关事实说明。

27.(13分)

(1)MnO2+4H++2Cl-==Mn2++Cl2↑+2H2O          

(2)S2-+Cl2=S↓+2Cl-           

(3)氯的原子半径小于硫,得电子能力强于硫,所以氧化性Cl2强于S

(4)产生大量白烟,8NH3+3Cl2=6NH4Cl+N2         

(5)                             

(6)2Fe+3Cl2==2FeCl3、Fe+S==FeS(其它合理答案给分)    

【朝阳2013】27.(16分)实验室制乙烯时,产生的气体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甲、乙同学用下列实验验证。

(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现象

点燃酒精灯,

加热至170℃

Ⅰ:

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Ⅱ:

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

实验完毕,

清洗烧瓶

Ⅲ:

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

(1)烧瓶内产生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溶液“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性。

(3)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质,甲认为是C2H4,乙认为不能排除SO2的作用。

①根据甲的观点,使B中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乙根据现象Ⅲ认为产生了SO2,在B中与SO2反应使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③为证实各自观点,甲、乙重新实验,设计与现象如下:

设计

在A、B间增加一个装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

Br2的CCl4溶液褪色

与A连接的装置如下:

D中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浅红棕色时,E中溶液褪色

a.根据甲的设计,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

b.根据乙的设计,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

c.能说明确实是SO2使E中溶液褪色的实验是____。

d.乙为进一步验证其观点,取少量D中溶液,加入几滴BaCl2溶液,振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浅红棕色消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4)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27.(16分)

(1)

(2)脱水性

(3)①CH2=CH2+Br2→CH2Br—CH2Br

②H2O、Br2

③aNaOH溶液

b浓硫酸

c加热已经褪色的品红溶液,若红色恢复,证明是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而不是Br2

dSO2+2H2O+Br2=4H++2Br-+SO42-、SO42-+Ba2+=BaSO4↓

或SO2+2H2O+Br2+Ba2+=4H++2Br-+BaSO4↓

(4)乙烯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干燥的SO2不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东城2013】27.(13分)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气密性已检验)进行实验。

ⅠⅡⅢⅣ

(1)探究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

1甲、乙两同学选用以下试剂进行实验(0.1mol·

L-1KI溶液,30%H2O2溶液、0.1mol·

L-1H2SO4溶液、淀粉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实验记录如下。

操作

现象

向Ⅰ中加入必要的试剂,并向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

连接Ⅰ、Ⅳ,打开活塞

Ⅰ中剧烈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量白雾;

Ⅳ中有气泡冒出,溶液迅速变蓝

向Ⅱ中加入必要的试剂,并向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和稀硫酸。

连接Ⅱ、Ⅳ,点燃酒精灯

Ⅳ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甲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

乙实验中O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甲用Ⅱ加入试剂替换Ⅰ后,Ⅳ中仍加入KI、淀粉溶液,再次实验时Ⅳ中溶液不变蓝。

由此他猜测第一次实验时可能是Ⅰ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

甲又将Ⅰ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下列溶液(填序号),证明了白雾中含有H2O2。

a.酸性KMnO4b.FeCl2c.Na2S

③由甲、乙两同学的实验,可得出结论:

(2)资料显示:

KI溶液在空气中被缓慢氧化时CO2参与了反应。

丙、丁两同学为探究该反应中CO2的作用,进行下列实验。

向Ⅰ中加入Na2CO3和稀硫酸,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并在上层覆盖少量煤油。

使Ⅰ中发生反应将装置中空气排尽后,再将气体通入Ⅳ的溶液中

Ⅳ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

向Ⅰ中加入Na2CO3和稀硫酸,Ⅲ中加入必要试剂,Ⅳ中加入KI、淀粉溶液。

依次连接Ⅰ、Ⅲ、Ⅳ,打开活塞

1丙实验的目的是。

2丁实验的Ⅲ中加入试剂的化学式是。

③为证明CO2所起的作用,可进行的操作是:

取上述丁实验后Ⅳ中溶液,。

27.(13分)

(1)①2H2O2

2H2O+O2↑O2+4I-+4H+=2I2+2H2O

2a③KI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易被O2氧化

(2)①证明CO2不能氧化I-②Na2O2③滴入CaCl2(或BaCl2)溶液

【顺义2013】27.(16分)亚硝酸钠是重要的防腐剂。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下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Ⅰ.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Ⅱ.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Ⅲ.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实验操作:

①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硝酸,加热;

②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③从C中取少量固体,检验是否是亚硝酸钠。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中观察的主要现象是,D装置的作用是。

(3)检验C中产物有亚硝酸钠的操作是。

(4)经检验C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

a.甲同学认为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生成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为排除干扰,甲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写名称)。

b.乙同学认为除上述干扰因素外,还会有氧气参与反应导致产品不纯,所以在实验操作①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

(5)实验经改进后可制得较纯亚硝酸钠,下列关于亚硝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亚硝酸钠有咸味,可代替食盐食用

b.室温下,0.1mol/L亚硝酸钠溶液pH>7

c.0.1mol/L亚硝酸钠溶液中存在:

c(Na+)+c(H+)=c(NO2—)+c(OH—)

d.0.1mol/L亚硝酸钠溶液中存在:

c(NO2—)>c(Na+)>c(OH—)>c(H+)

27.

(16)(每空2分)

(1)C+4HNO3(浓)CO2↑+4NO2↑+2H2O

(2)溶液变蓝,铜片溶解,导管口有无色气体冒出;

除去未反应的NO,防止污染空气

(3)方法Ⅰ:

将生成物置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若产生无色气体并在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则D中产物是亚硝酸钠。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NO2-+2H+=NO3-+2NO↑+H2O

方法Ⅱ:

将生成物置于试管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则D中产物是亚硝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NO2-+2MnO4-+6H+=5NO3-+2Mn2++3H2O

(4)a.2CO2+2Na2O2==2Na2CO3+O2,碱石灰

b.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

(5)bc

【通州2013】27.(14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生成了沉淀。

他们对沉淀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相关内容:

(1)提出假设:

假设Ⅰ:

沉淀是CuCO3;

假设Ⅱ:

沉淀是Cu(OH)2;

假设Ⅲ:

______________。

(2)验证假设:

该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对CuCO3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

①在研究沉淀物组成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

具体操作依次为、洗涤、干燥;

②B装置中反应结束后,装置A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③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④实验过程中有以下操作步骤:

a.关闭K1、K3,打开K2、K4,充分反应

b.打开K1、K4,关闭K2、K3,通入过量空气

c.打开K1、K3,关闭K2、K4,通入过量空气

正确的顺序是(填字母);

⑤通过以上实验,测得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81.7%,由此可知假设______成立,

写出生成CuCO3的离子方程式。

(3)总结反思:

除了以上方案,还可以通过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测定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

(1)假设Ⅲ:

沉淀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或Cu2(OH)2CO3]

(2)①过滤

②除去空气中CO2使余下的氮气推动B中产生的气体往右装置移动以被充分吸收,避免测定结果偏低(合理答案均可)。

③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 

④cab

⑤Ⅲ,Cu2++2HCO

==CuCO3↓+CO2↑+H2O

(3)测量CO2的体积或样品质量和样品充分灼烧后的质量(合理答案均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