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伊教灵曦堂建筑艺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8382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哈伊教灵曦堂建筑艺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巴哈伊教灵曦堂建筑艺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巴哈伊教灵曦堂建筑艺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巴哈伊教灵曦堂建筑艺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巴哈伊教灵曦堂建筑艺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巴哈伊教灵曦堂建筑艺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巴哈伊教灵曦堂建筑艺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巴哈伊教灵曦堂建筑艺术.docx

《巴哈伊教灵曦堂建筑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哈伊教灵曦堂建筑艺术.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巴哈伊教灵曦堂建筑艺术.docx

巴哈伊教灵曦堂建筑艺术

巴哈伊教灵曦堂建筑艺术

  内容提要:

巴哈伊教奠基者巴哈欧拉规定,应在每个巴哈伊社区的中心建立包括灵曦堂及附属机构的迈什里古勒一埃兹卡尔(意为“对上帝的赞美发源之地”),并面向所有宗教信仰者开放。

这一机制把崇拜上帝和服务人类紧密地联系起来,体现了巴哈伊教的思想主张。

本文通过对全球九大灵曦堂的详细介绍,以展现巴哈伊教的建筑艺术以及“宗教同源、人类一体”的精神。

  关键词:

巴哈伊教 灵曦堂 迈什里古勒-埃兹卡尔 教育与社会服务

  编译者简介:

周卡特,加拿大建筑师。

   

  在阿拉伯语里,“迈什里古勒一埃兹卡尔”(Mashriqu’ L-Adhk6r)一语意为“对上帝的赞美发源之地”。

巴哈欧拉、阿博都-哈和守基?

阿芬第赋予该词如下几种含义:

它指巴哈伊信徒聚集咏诵经文圣典、崇拜并赞美上帝;也指一座专门用于此类崇拜活动的建筑,即灵曦堂;还指灵曦堂周围的建筑综合体,其中设有对所有宗教信徒开放的教育和慈善等服务机构。

巴哈欧拉授命灵曦堂要建在每个巴哈伊社区的中心,只有巴哈伊信徒才可以为它的修建和运作捐助资金。

  在灵曦堂周围修建的附属建筑也是迈什里古勒-埃兹卡尔综合体的构成部分。

其中包括为穷人开设的医院和药房、旅社、孤儿学校、养老机构、高等研究学院,以及面向所有人(无论其种族、文化和宗教背景)开放的“其它慈善援助机构”。

这些附属建筑后来被守基?

阿芬第统称为社会服务机构,旨在减轻苦痛、救济穷人、提供庇护、慰藉和教育。

  阿博都-巴哈将迈什里古勒-埃兹卡尔解释为一座拥有“灵性影响力”的“物质建筑”,称其“对生活的每一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它不仅是一个祈祷与崇拜的场所,还必须能够激发人们为重建人类生活而付诸行动。

围绕灵曦堂修建的附属建筑把崇拜上帝和服务人类紧密联系起来。

灵曦堂里对上帝的祈祷和赞美继而转变为灵曦堂外对他人的怜悯、关心及教导。

  为与巴哈伊信仰的祈祷活动保持一致并体现信仰所强调的包容性,灵曦堂的大厅以及在其中举行的活动始终保持着一种简单的形式。

大厅内没有画像,也无祭坛、布道坛或者固定的讲台。

没有演讲,没有布道及其他复杂仪式。

因为巴哈伊信仰没有专门的神职人员,所以祈祷活动没有专人主持。

在活动中,受邀的朗读者可以是任何宗教的信徒,可诵读或吟唱巴哈伊或其他宗教的经典。

  灵曦堂在外形方面有三个要素:

圆形、九面、围绕以九座有通道的花园。

之所以强调数字九,是因为在巴哈伊教看来,最大的个位数九象征着完美、全面与整合。

根据古阿拉伯abjad字母数值体系,每个字母分别对应一个特定的数值,每个词既有其文字含义,也对应一个数值。

数字九正是阿拉伯词语“bah6”(“光明”、“荣耀”)对应的数值,两者可以互换。

有趣的是,灵曦堂与中国的一些传统建筑,比如北京天坛、河北承德普乐寺有相似之处,天坛有八面,普乐寺有九面。

  巴哈伊社团在全球共修建过八座灵曦堂,现存七座巴哈伊灵曦堂,分别位于七个大洲。

第九座灵曦堂尚在建设当中。

本文将对这九座灵曦堂分别予以介绍。

  

  一、阿什哈巴德灵曦堂:

第一座迈什里古勒-埃兹卡尔综合体于1902-1904年间建成,位于现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市,时属沙皇俄国。

当时该地的居民既有俄国人也有伊朗人,其中一些伊朗居民是巴哈伊信徒。

因为什叶派教徒对巴哈伊教普遍持敌对态度,许多新来的巴哈伊居民都避免公开自己的身份。

然而1889年的一次危机改变了一切。

当地最有名的一位巴哈伊信徒哈吉,穆罕默德?

里达?

伊斯法哈尼在集市上被受到什叶派教士唆使的人刺死。

俄国当局对这种犯罪行为极为重视,并展开了调查。

凶手供认不讳,并以其罪行为荣,最终受审定罪。

在该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要求在座的巴哈伊信徒单独坐在法庭的一个区域,许多人因此第一次公开了自己的身份。

此后,巴哈伊社团成为受正式认可的宗教社团之一。

他们获得了在伊朗或其它地方所不能享有的自由。

随着当地社团的不断壮大,信徒们要求建立自己的社会机构,以体现巴哈伊的道德准则,例如男女平等以及必须为所有人提供道德和学科教育,因而着手修建这座灵曦堂。

  这座灵曦堂整体上由阿博都-巴哈设计,随后亚兹德的建筑师阿里一阿克巴尔,巴纳在阿博都-巴哈的指导下完成修建。

在其鼎盛时期,它涵盖供旅客休息的招待所、男校和女校、幼儿园、药房、图书馆和公共阅览室,其发展高度至今未被超越。

  俄国革命十年后,当局开始对巴哈伊社团的活动加以限制。

一些巴哈伊社区成员在此期间被抓捕或被驱逐出境。

1938年巴哈伊社团被强行解散,所有成年男子和一些活跃的妇女,总共约五百名巴哈伊信徒或被驱逐出境,或被关人监狱,或遭流放。

灵曦堂也不再对巴哈伊开放,而被改造为博物馆。

1948年的一次地震将阿什哈巴德城的大片区域夷为废墟,灵曦堂也遭到严重破坏。

20世纪60年代初,大雨造成了进一步的破坏,之后这座灵曦堂被拆除。

  

  二、威尔梅特灵曦堂:

这是西方的首座灵曦堂,建在北美大陆的心脏地带。

受阿什哈巴德灵曦堂的启发,1903年芝加哥的巴哈伊信徒提出修建灵曦堂的设想,并得到阿博都-巴哈的大力支持。

  1912年5月1日,阿博都-巴哈于访问北美期间亲自为这座位于芝加哥郊区威尔梅特的灵曦堂奠基。

在1920年的美国和加拿大巴哈伊年会上,与会的代表们决定选用加拿大建筑师路易,布儒瓦提交的设计图。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布儒瓦住在工地上的一间工作室里致力于灵曦堂的建造工程,直到1930年离开人世。

整座建筑于1953年5月完工。

  这座建筑的主体是一个拥有优美圆形穹顶的九角星。

穹顶的九道装饰弯梁在离底部58.2米高的顶点处汇合。

整个建筑很像一个温室,以钢铁为骨架,其它部分以玻璃填充。

碎白石英、白石英砂以及可塑成细致形状的新型白水泥制成的预制混凝土嵌板,悬挂在玻璃“窗’’内侧和外侧的骨架上。

每块嵌板上都装饰有大量的花型图案及各大宗教的象征符号。

经过雕刻的墙板上有许多镂空可透光,在灵曦堂内部形成了一种光彩夺目同时又色彩斑斓的景象。

到了晚上,灵曦堂内部射出的光线使之成为一座耀眼的灯塔,飞行员可参照它驾机驶向奥黑尔机场。

巴哈伊灵曦堂目前已成为芝加哥地区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和旅游景点,在2007年就吸引了超过25万的游客前往参观。

  这座位于密歇根湖边的灵曦堂在巴哈伊的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守基?

阿芬第将它描述为“巴哈欧拉的追随者们所修建的最为神圣的庙宇”及“巴哈伊第一个世纪的巅峰荣耀”。

  

   三、坎帕拉灵曦堂:

这座灵曦堂的修建工作于1957年守基?

阿芬第去世前一个月开始。

1958年1月26日,在应守基?

阿芬第的要求而召开的巴哈伊洲际会议上举行了奠基仪式,总共约有l千名信徒来到了仪式现场。

守基?

阿芬第的遗孀、圣辅鲁希伊?

拉巴尼(RuhiyyihRabbani)和非洲第一位圣辅穆萨?

巴纳尼(MusaBanani)出席了这次仪式。

当时还在服丧的鲁希伊,拉巴尼正经受着三大的悲恸,但在举行奠基仪式那天却是一身白装出席以示欢庆。

当她走入会场时,所有人都起立表表尊敬,并表达了他们对她的爱和关心。

  在2001年8月2日举行的纪念巴哈伊信仰在乌干达建立50周年的庆祝会上,乌干达卫生部长向两千名听众宣读了乌干达总统约韦里?

穆塞韦尼的一份声明。

在这份声明里,他赞扬了巴哈伊信仰在“团结来自不同信仰、种族、肤色的人民”和“赋能于妇女”的工作中所做的贡献。

  

  四、悉尼灵曦堂:

守基?

阿芬第把依照他的指示所修建的第二座灵曦堂称为“整个太平洋地区的首座灵曦堂”与“澳新大陆的首座灵曦堂”。

这座灵曦堂的设计是他和查尔斯?

梅森?

里米合作完成的,建筑地点选在悉尼以北20公里的小山上。

整个建筑于1961年9月落成。

  和威尔梅特的灵曦堂一样,悉尼的灵曦堂也创新性地使用了碎石英和混凝土混合的材料。

它的圆穹顶最高处离底部有39.6米高,里面可容纳600个座位。

上面的装饰性雕刻设计同样可使阳光照进灵曦堂,使内部光影交错。

作为悉尼风景优美的北海岸上一座标志性的建筑,它常常成为指引轮船和飞机的航向标。

悉尼的巴哈伊灵曦堂每年会吸引超过2万名游客。

  

  五、法兰克福灵曦堂:

1953年,守基?

阿芬第号召德国巴哈伊社团在十年计划期间在法兰克福地区修建欧洲首座灵曦堂。

最初找到的几个地点都遭到基督教会势力的反对,未获批准。

之后,在民众有关宗教自由的呼吁下,1959年巴哈伊获得了修建许可,选址于法兰克福以西25公里的一个小村庄朗恩海恩。

  法兰克福建筑师托伊托?

罗霍尔的设计图最终被选中,并得到守基?

阿芬第和德国一奥地利巴哈伊国家灵体会的同意。

它的设计为九个入口通往一个回廊,回廊围着落地窗,置身其中就可将灵曦堂的属地和周围的乡村一览无遗。

高达28米的穹顶上分布有540个透明的菱形洞孔,光线可从各个角度照射其中。

  1937-1945年纳粹执政期间,巴哈伊信仰在德国曾经一度遭禁,此后由于宗教偏见,修建灵曦堂的计划曾经几度搁浅。

但是今天,公众对待巴哈伊和灵曦堂的态度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2005年德国巴哈伊信徒在该灵曦堂的国家中心举行了百年大典招待会,当地政要和各界人士出席了活动。

  

   六、巴拿马灵曦堂:

拉丁美洲的首座灵曦堂坐落在巴拿马城以北的松索纳特山上,它是1964-1973九年计划中,世界正义院的国际目标之一。

从世界各地提交的约50份作品中,世界正义院选择了英国建筑师彼得?

蒂洛森的设计方案。

依靠新科技,其高达28米的抛物线形穹顶是按照贝壳原理建造的。

穹顶的厚度仅约10厘米,并通过计算机技术辅助其实现。

穹顶的混凝土是运用“喷浆处理法”来添加上去的,这种方法当时在巴拿马还是第一次使用。

等到混凝土成型以后,拱顶的外部再以硫璃瓦铺盖。

  考虑到巴拿马的湿热气候,灵曦堂的开口处都未装玻璃,以保持室内的通风和凉爽,这带来全新的视觉效果。

桃花心木制的座位放置在水磨石地板上。

红色大理石碎片做出的抽象图案装饰着四周的墙壁,依稀让人回想起古代美洲建筑上精美的装饰。

  

   七、萨摩亚灵曦堂:

太平洋群岛上的首座灵曦堂落成于1984年。

它坐落在萨摩亚最大的人口中心附近的一处高地上,俯瞰着14.5公里外海岸边上的阿皮亚小镇。

  1979年1月27日,圣辅鲁希伊?

拉巴尼代表世界正义院与萨摩亚国家元首塔努马菲利第二殿下共同为灵曦堂奠基。

塔努马菲利是世界上第一位成为巴哈伊的在职国家元首。

这座灵曦堂的设计是由伊朗出生的加拿大建筑师侯赛因?

阿马纳特完成的,他的构思运用了传统的萨摩亚房屋的设计形式。

这里的灵曦堂周围有很大的花园,花园里种植着60多种当地的植物和树木。

  

  八、新德里灵曦堂:

1977年10月圣辅鲁希伊?

拉巴尼代表世界正义院为新德里灵曦堂奠基。

1986年灵曦堂的落成仪式吸引了来自114个国家的8千人参加,鲁希伊?

拉巴尼再次代表世界正义院出席了仪式。

  这座灵曦堂是由出生于伊朗的加拿大籍建筑师法里博尔兹?

萨赫巴构思设计,看起来如同一朵有九个花瓣的莲花漂浮在九个连环的清水池上。

莲花在所有的印度宗教神话中都是灵性和美的象征。

建筑师以这种设计承认了这些宗教的基本信仰,又暗示了随着巴哈欧拉的到来,新的“一朵圣花开始绽放”。

  莲花的花瓣用一种独特的技术建成,在建造过程中要一次性不间断地往模子里填充白色混凝土,以避免出现接缝。

其中使用的双曲面模壳由细木工匠所制作。

当外部的花瓣都完成以后,每个花瓣再用双曲面的大理石包起来。

这些大理石都是采自希腊,并在意大利加工制作而成。

  这座灵曦堂的建造靠的不是尖端设备和技术,而是印度最丰富的资源――人力。

参与工程的技术人员、工程人员、工匠和工人多达8百余人。

为了满足建设人员的需求还专门修建了宿舍、日托服务中心和小学。

在炎热的夏季,工人们在相对凉爽的晚上使用泛光灯工作。

工人们运用传统的技术和设备,以看似低端的方法成功地完成了这项高端的工程。

虽然印度气候炎热,但灵曦堂内没有安装任何机械的空气调节设备,而是通过建筑顶端的一个开口将下面的空气抽到上面,经清水池冷却过后再从侧面注入内部。

截至2007年,该灵曦堂已经吸引了460万游客,成为世界上访问人数最多的建筑之一。

建筑师和建筑本身都赢得了国际认可,并出现在无数的电视节目和纪录片中。

  

  九、圣地亚哥灵曦堂:

作为2001-2006五年计划的国际目标之一,世界正义院于2001年4月着手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修建南美洲首座灵曦堂。

在提交的120份设计图中,世界正义院于2003年6月最终选用了多伦多哈里里?

彭塔里尼建筑公司的西亚马克?

哈里里提交的方案。

他的设计是把整个建筑做成一个被半透明的西班牙雪花石膏和压铸玻璃包裹的穹顶,就如同一座“光之殿堂”。

这份设计图赢得了众多建筑刊物的称赞,并于2007年获得颇负盛名的《建筑》杂志大奖,它被一位建筑评论家比作“一片悬浮在天空的云彩,一场建筑学上的迷雾”。

整个建筑宽高为30.4米,里面可容纳600个座位。

  这座仍在建设中的灵曦堂位于圣地亚哥以北的一座小山顶上,为花园和广场所环绕。

智利政府已经把这里指定为纪念国家独立200周年的少数几个官方项目之一。

  在世界正义院2001年4月的文件中写道,随着巴哈伊信仰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洲际灵曦堂建设的完成也将为迈什里古勒-埃兹卡尔发展的下一阶段――建设国家灵曦堂――做好准备。

只要条件许可,每一个国家灵体会都已为其首座灵曦堂的修建购买了地基,到2007年为止世界各地已经确定的国家灵曦堂修建地点为123个。

  从海法的巴孛陵殿和巴哈伊世界中心,到海法以北的巴哈欧拉陵殿,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由世界各地灵曦堂所体现出的对美的追求。

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宣布位于以色列的巴哈伊圣地拥有“显著的普世价值”,应该被列入人类文化遗产。

它们现在也加入了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英国巨石阵以及中国长城等世界知名建筑的行列。

  

   (责任编辑:

格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