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8517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70.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docx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姓名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科学探究有7个要素: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它的符号是m,一米等于国际米原器的长度。

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3、长度的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如直尺、米尺、卷尺等。

游标卡尺、千分尺是测量长度的精密仪器。

刻度尺的使用:

测量前:

先观察零刻线、分度值、量程。

(分度值是一小格代表的长度)

测量时:

a放:

(1)尺要沿着所测长度,

(2)要从零刻线(或其他完整刻度线)量起.

b读:

(1)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2)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c记:

要同时记录数字和单位

4、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消灭,只能减小;

减小误差的一种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还可以用改进测量方法和使用精密仪器的方法减小误差。

5、控制变量法:

在研究问题时,只让其中一个因素(即变量)变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6、时间的主单位是秒,符号S;1mS=10-3S1μS=10-6S1nS=10-9S,1h=3600S=60min;

7、时间的测量工具是钟表,实验室用停表(秒表);读停表要特别注意分针有没有过半分钟。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1、声音的产生: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他们是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

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液体和固体中传得更慢:

声速与介质的性质(如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2、频率定义:

物体在1s钟内振动的次数;频率单位:

赫兹(赫、Hz)。

可闻声:

20Hz~20000Hz;

超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人耳听不到;

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人耳听不到;地震、台风、海啸、核爆炸会发出次声波。

3、乐音的三个特征(要素)是:

音调、响度(音量)和音色(音品);

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频率有关;

音调高,振动快,频率高,声音尖,女生一般音调高;

注意:

振动部分质量越大、越长、越粗、越松,音调就越低。

响度: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

减小声音的分散,可以增大响度;

音色: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4、回声是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回声比原声晚0.1s以上可听出回声,所以障碍物距离发声者17m以上他自己才可以听到回声;

利用回声测距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5、当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时,敲响一个音叉,另一个也会自动响起来,这种现象叫共鸣。

6、悦耳的声音叫乐音,杂乱刺耳的声音叫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说,噪声是来源于发声体不规则振动;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7、噪声的强弱用分贝(dB)表示;0dB是听觉下限;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是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具体措施有:

消声;隔声;吸声。

第三章《光和眼睛》

1、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太阳、萤火虫是自然光源,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是人造光源;

注意: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直线传播可以解释:

日食、月食、手影、小孔成像(如树下的圆光斑)、激光准直等

3、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例如: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隔火观人时人在扭曲,星星眨眼等;(它们实质是光的折射)

4、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5、光是一种电磁波。

电磁波包括: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红外线和紫外线是不可见光。

6、光具有能量(如光合作用、太阳能电池),可以传播信息(如光纤通讯、卫星遥感照片)。

7、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l.y.)=9.46×1012km,它表示光1年传播的距离。

8、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由于物体反射了光。

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9、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当光垂直界面入射时,入射角等于0°.入射光与镜面夹角是20°,则反射角是70°;

10、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即: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11、光在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12、平行光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被反射后还是平行的,这种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

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被反射后不再平行,是杂乱无章的,这种一般粗糙物体表面的反射叫漫反射。

如果需要成清晰的像,就要利用镜面反射,如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像;

如果需要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就要利用漫反射,如电影银幕用粗糙的白布;

镜面反射和漫发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例如:

粉笔字发生漫反射,光滑黑板发生镜面反射。

有时,光滑黑板镜面反射的光掩盖了粉笔字漫反射的光,所以黑板反光,看不清粉笔字。

13、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的符号是: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到镜面距离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4)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的应用:

成像和改变光路。

医生用小平面镜观察患者牙齿不易观察的部位;

潜望镜:

两块互相平行,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构成的潜望镜。

14、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所成的像,能成在光屏上,也可以用眼睛看到;如小孔成像。

虚像是反射(或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所成的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看到,

如平面镜成像。

某点发出的光线全部在它的实像处相交,它的反射(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全部在它的虚像处

相交。

15、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

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凹(面)镜的符号是:

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凸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正立的虚像;

应用:

汽车后视镜;凸(面)镜的符号是:

16、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叫光的折射现象。

17、光的折射规律: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折射角随入射角减小而减小,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

即: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空气中角大;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即:

折射角=入射角=0°;

18、水中物体(由于折射产生的)虚像的比实际位置高;从水中看岸上物体的虚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19、透镜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束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在主光轴上会聚点叫焦点,用“F”表示。

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以画出相反的光路图如下:

 

20、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和透镜成像作图法:

(1)通过光心的光线(AO),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AC),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3)通过焦点的光线(AD),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21、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射向另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22、凸透镜焦距的粗略测量方法:

让凸透镜正对平行光源如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就是焦点;用刻度尺测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

2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①.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

照相机、眼睛看东西。

此时,f<v<2f

②.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是放大与缩小像的分界点;此时,像距=物距=2f。

③.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

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影机。

此时,v>2f;

④.当u=f时,不成像,得到光斑。

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⑤.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

放大镜。

⑥.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和像距都减小;物体越靠近焦点,实像和虚像都越大。

注意:

凹透镜(如近视眼镜、防盗门猫眼)永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24、眼睛就象一架神奇的照相机:

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底片(光屏);正常眼睛看物体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于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把感受到的信息传给大脑便产生了视觉。

25、近视眼: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因为远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

近视眼矫正方法:

戴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的晶状体更凸,焦距更短;

26、远视眼:

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因为近处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

远视眼矫正方法:

戴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远视视眼的晶状体更扁,焦距更长;

27、显微镜:

由物镜和目镜组成,它们都是凸透镜;

两次放大: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8、光的色散:

太阳光(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现象。

太阳光是复色光;通过棱镜的光线明显向底部偏折。

29、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即:

透明物体只让和它相同颜色的透过,如红色玻璃只让红光透过,其他的都被吸收。

纯净的水和空气是无色的,各种颜色的光都可以透过;

30、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即:

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和它相同颜色的色光,如红布只反射红光,其他的都被吸收。

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

31、色光三基色:

红、绿、蓝叫色光的三基色;

彩电中所有颜色的光都是用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

颜料三原色:

品红、黄、青叫颜料三原色,它们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调出各种颜色。

32、反射器:

两块互相垂直的平面镜构成了一个反射器,它能让射向它的光线平行地反向射回;

全反射:

当光从光速小的介质射向光速大的介质,并且入射角足够大时,就没有折射,全部反射;

入射光方向不变,当镜面转过θ角时,反射光将转动2θ角。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33、温度: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我们对温度的感觉靠不住,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4、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摄氏温度(温标)是这样规定的: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纯净的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是(1℃),读作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

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35、温度计的构造:

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一般温度计的原理:

液体热胀冷缩;

36、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是:

使用前:

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7、在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标,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K;它是这样规定的:

把-273.15℃规定为0开(K),叫做绝对零度;每1K和每1℃大小相同;

换算关系:

T=t+273,其中,T是热力学温度(绝对温度),t是摄氏温度。

38、物质有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态变化有六种: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

其中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熔化、汽化、升华。

放热的物态变化是:

液化、凝固、凝华。

39、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1)绝对禁止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2)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该用外焰加热;(3)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帽盖灭,不能吹灭;(4)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布铺盖。

40、固体分晶体与非晶体。

他们的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常见的晶体:

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常见的非晶体:

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41、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吸热;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达到熔点和继续吸热。

42、晶体的熔化过程:

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温度保持不变;

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一直升高

43、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凝固时,有一定的凝固点,同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相同,如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凝固放热的应用:

北方冬天菜窖中放几桶水就是利用水凝固放热,使菜窖中温度不至于太低而冻坏菜;

44、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不同点:

①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

②蒸发是在表面发生的,而沸腾是在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

③蒸发是缓慢的,而沸腾是剧烈的。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45、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把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温度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都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变,而且都要继续吸热。

46、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常见的液化现象:

空调“出水”,下露,“白气”等;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液化;

液化石油气、气体打火机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将气体液化的;

47、“白气”不是气体,而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液化放热的应用: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开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液化是要大量放热;

48、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常见的升华:

用久了灯丝变细;樟脑丸变小;冰冻的衣服会干;

升华吸热的应用: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吸热,使蔬菜降温保鲜;

49、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放热;

常见的凝华:

冬天打霜,下雪;冰箱结霜;用久了灯泡变黑;北方寒冬窗户内侧玻璃结冰花。

50、一般实验用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以上,分度值是1℃;而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它的示数只会上升不会自动下降,因为它有一个很小的缩口,要用力甩过才会下降。

51、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52、云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和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组成的;雨是云中小水珠变成大水珠或小冰晶变成大冰晶熔化成大水珠下落形成的;冰雹是雨点遇冷凝固成小冰珠再变成大冰珠下落形成的;雪是高空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六角形小冰晶;雾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附着在尘埃上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附着树叶、花草上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53、凇是固态的,雾凇是雾凝固形成的;雨凇是雨凝固形成的;雪凇是雪积聚而成的,没有物态变化。

54、冰箱的原理是工作物质如氟利昂将热从冰箱内搬运到冰箱外;氟利昂在冷冻室汽化吸热,然后在冰箱外表的冷凝器中液化向外放热。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1、质量表示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物态、位置及温度无关。

2、质量的单位:

主单位——千克(kg),1kg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1t=103kg1g=10-3kg1mg=10-6k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

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测量工具:

实验室——天平;常用工具——各种秤(如杆秤、台秤、电子秤等,但弹簧秤除外)

4、天平的使用:

(1)调节天平:

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b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2)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3)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指数。

5、密度(可以理解为物质的密集程度):

(1)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ρ=m/V,其中:

m是质量,主单位是kg,V是体积,主单位是m3,ρ是密度。

(3)单位:

SI制(主)单位:

kg/m3;常用单位:

g/cm3;1g/cm3=103kg/m3

6、水的密度是103kg/m3的物理意义:

1m3的水的质量是103kg。

7、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只由物质的种类决定,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在不考虑热胀冷缩和气体充气、放气时)

8、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实质是测量密度。

2、测量质量:

m=ρV。

3、测量体积:

V=m/ρ。

4、发现新物质。

9、1cm2=10-4m2;1cm3=10-6m3;1L=1dm3=10-3m3;1mL=1cm3=10-3L。

10、物质的物理属性还有:

磁性、硬度、导电性和导热性

如果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能够划破另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表面,我们就说这种物质的硬度大;

金刚石的硬度最大。

11、常见的导体: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

常见的绝缘体:

塑料、橡胶、纯净水。

常见的热的良导体:

金属。

常见的热的不良导体:

布、棉花、橡胶、空气、水。

常见的新材料:

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硅、锗)、超导材料(电阻为0)、隐形材料(能强烈吸收电磁波)、记忆合金材料。

第六章力和机械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的;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如地月相吸。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一定受到另一物体对它施加的反作用力;它们叫一对“相互作用力”;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另一个力的受力物体;

3、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它们总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4、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

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五种情况,分别是动变静,静变动,加速,减速,改变方向。

5、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拿起两个鸡蛋(约100g即2两)所用的力大约是1N,

6、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它们叫力的三要素。

7、力的示意图:

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其中,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起点有时也可以画到重心上);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但不严格要求)。

8、测量力的工具叫测力计,常用的有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胡克定律;

即在一定范围(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不能超过它的量程;要注意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若没有对齐,要校零(调零);要使弹簧伸长方向与用力方向一致;并且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9、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关系式是G=mg,

其中g=9.8N/Kg,物理意义是:

在地面附近,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9.8N;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应用有重垂线,水平仪。

注意:

在失重环境中,天平不能使用,但弹簧测力计可以用来测力。

10、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直棒重心在中点;均匀方板重心在对角线交点;均匀圆球重心在球心;

物体的稳定程度与重心的高度和底部(支承)面积有关;重心越低,底部(支承)面积越大,稳(定程)度越大;重心在底部支承面的正上方之内,就不会倒下。

1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发生相对运动时,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两物体间没有相对运动,但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叫静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叫滚动摩擦。

1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不能说与运动方向相反,因为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有时运动方向相同;

13、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测量时注意:

只有水平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才等于摩擦力。

1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和速度无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15、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

①减小压力②使接触面更粗糙。

③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气垫。

④用滚动代替滑动。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①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②增大压力。

16、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注意: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

17、杠杆的五要素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人(和发动机)用的力是动力;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货物的重力是阻力;

力臂:

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叫力的作用线)

注意:

只有力垂直直杠杆时,力臂才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18、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即: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叫做处于平衡状态

19、三种杠杆:

省力杠杆:

L1>L2(如羊角锤)

费力杠杆:

L1

等臂杠杆:

L1=L2(如天平、定滑轮)

20、定滑轮:

滑轮不随货物移动

(1)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F=G(在不计摩擦和绳重时);

(2)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达到操作方便的目的。

(3)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4)使用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距离,也不省距离

21、动滑轮:

滑轮随货物一起移动

(1)动滑轮实质是省力杠杆(L1=2L2)

(2)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

省力公式:

F=G总/2=(G动+G)/2(在不计摩擦时)

(3)费距离公式:

S=2h,其中,S是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是货物(和动滑轮)上升的高度.

22、滑轮组的省力的公式:

F=G总/n=(G动+G)/n(在不计摩擦和绳重时)

其中:

G总是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