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读后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8518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docx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俄狄浦斯王读后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docx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

  范文一:

初读完《俄狄浦斯王》我简直被震住了,捧着书呆坐了好久。

  也许是我才疏学浅,在中国的剧作中,我还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震撼人心的悲剧作品。

  那早就知道却依然为之扼腕的情节,那不可避免却是那么理所当然的命运,那淋漓生动而又引人深思的语言……所有的光环似乎都聚在了一起,这不得不让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而每多看一遍就又多感慨一分。

  一、《俄狄浦斯王》的情节与性格《俄狄浦斯王》是亚里士多德非常欣赏的一个悲剧典范,所以先就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来谈谈《俄》剧的情节和性格。

  通读该剧很容易看出,这是一出典型的古希腊锁闭式结构悲剧,它从故事的危机写起,即从忒拜城遭受灾难、人民乞求俄狄浦斯王的救助写起,略去了前情,即灾难发生的原因,通过倒叙的方式,一步步揭开谜底。

  这就体现出了闭锁式结构的特点,同时也是这一结构的最大优点:

集中。

  闭锁式结构严格遵守一天时间、一个地点和一条情节的规定。

  《俄》剧本就是“三一律”的完美体现,全剧情节发生在一天时间内,地点始终在忒拜王宫前院,情节是俄狄浦斯发现自己的身世秘密。

  虽说只有一条情节,但并不等于算是简单情节,相反,《俄》剧的情节正是亚里士多德最欣赏的复杂情节。

  什么是复杂情节?

就是指情节中包含有突转和发现,它们是“悲剧中的两个最能打动人心的成分”,即该剧的第三场和第四场中的“突转”和“发现”。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突转”“指行动的发展从一个方向转至相反的方向……此种转变必须符合可然或必然的原则”。

  《俄》第三场,报信人的到来本是为了通报波吕玻斯国王的死讯,打消俄狄浦斯害怕弑父娶母预言应验的心理,让他高兴,不料在道出他的身世后却引出了截然相反的结果,这就是突转。

  而“发现”是“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即使置身于顺达之境或败逆之境中的人物认识到对方原来是自己的亲人或仇敌”。

  剧中的“发现”在报信人到来后,王后伊俄卡斯忒发现了俄狄浦斯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随后俄狄浦斯也从“拉伊俄斯的仆人"口中知道了自己是拉伊俄斯与伊俄卡斯忒的儿子,一切真相大白。

  在这里,“突转”与“发现”不仅都具备了,而且几乎同时发生,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编剧理论,这是最好不过的方式。

  除了情节,亚里士多德认为性格的重要性占第二位,用他的原话说,就是:

“情节是悲剧的根本……性格的重要性占第二位。

  ”“人物不是为了表现性格才行动,而是为了行动才需要性格的配合。

  ”由此可见,事件,即情节是悲剧的目的,但没有性格,悲剧却可能依然成立。

  很多人并不完全同意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说是性格产生了情节,是性格决定了情节的走向。

  他们设想,如果俄狄浦斯是另外一种性格的人,整出悲剧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如果他不是性格冲动,他就不会在前往忒拜城的途中杀死个素不相识的老人(他的亲生父亲);如果他不是爱民如子,他就不会追查凶手以求得天神对忒拜的宽恕;如果他不是倔强而执着,勇敢而坦荡,他就不会坚持不懈地追查下去,连最具体的细节都不放过……种种如果看来的确是可以减轻悲剧甚至是可以阻止这场悲剧,但是我想说,无论这个中心人物的性格如何,这一场命运的悲剧注定要不可避免得发生。

  悲剧的色彩可能因为性格的不同而或浓或淡,但戏剧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要表现的就是一种状况的极端,一种力量的极限,一种命运的极至。

  这一悲剧的命运放在别人身上也许是没有这么样的悲剧效果,但放在俄狄浦斯身上却是收到了它该有的效果,悲得让人扼腕悲叹,悲得让人愈觉对命运的束手无错,而这正是作者的意图,悲剧的要求。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亚里士多德说的“行动需要性格的配合”并不是不无道理的。

  二、《俄狄浦斯王》的人与命运的抗争这部剧最让人慨叹的就是其中表现出的不可逆的命运。

  俄狄浦斯的一生,无论是起是伏,是荣是辱,是归去或是离开,甚至就是出生,总有挥之不去的命运相随。

  俄狄浦斯在一切真相大白之前,无疑是忒拜人心目中“全能的主上”、“最高贵的人”。

  壮年时期的王者,其生命闪耀着神般高尚而耀眼的光芒。

  在对一个陌生人正当防卫之后,他一语道破斯芬克斯的谜语,拯救了忒拜城邦,接着被感激的人们拥戴为王,娶城邦孀妇王后为妻,并育有两个强壮的男孩子和两个高尚的女儿。

  这是“仁慈的幸运的宠儿”所拥有的美满幸福的生活,是每一个忒拜居民都用羡慕的眼光注视的好运。

  可是,当阿波罗关干拉依俄斯的古老的预言被揭开谜底后,出现谁也没有想到的结果:

防卫实际上是弑父,由干荣誉而得到的婚姻成为了乱伦!

俄狄浦斯从神坛上轰然倒下,从前拥有的幸福和一切令人艳羡的好运支离破碎,如同肥皂泡般破灭殆尽。

  一切都不过是在不可逆转的命运操控之下,人的幻觉而己。

  在那为人所无法洞悉的命运将主人公沿着冥冥之中早己注定的轨道推进时,人的一切努力或者抗争都成为徒劳。

  人在面对这种必然趋势时,是渺小而无力的。

  生命也因此成为一种幻觉:

无论是欢乐还是悲哀,功勋或者罪恶,都不过是昙花一现。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认为,《俄狄浦斯王》的全部价值都在于表现生命的幻觉,抗争的徒劳。

  如果这样认为,那将是对《俄狄浦斯王》价值的误解和低估。

  《俄狄浦斯王》所隐含的更深意义和更高价值还在于表现了抗争的意义。

  正是俄狄浦斯对命运的抗争,才使他成为英雄而不是逆来顺受的奴隶;正是俄狄浦斯对命运的抗争,才使《俄狄浦斯王》成为光照千秋的悲剧典范而不是过眼烟云的闹剧。

  俄狄浦斯的“抗争”,不是盲目与自私的,而是自觉和负责任的。

  如果说,他开始的“抗争”——逃离科林斯,避免“杀父娶母”,还多少带有为“自我”色彩的话,那么,后来的“抗争”——找出杀死拉伊俄斯的凶手,则更多地是一种拯救臣民的社会责任感。

  当查明罪犯就是自己时,却毫不犹豫地给予自己最严厉的惩罚——刺瞎双眼井放逐到荒野。

  最后的抗争,不仅升华了俄狄浦斯的个人境界,而升华了悲剧的崇高精神。

  《俄狄浦斯王》让我们看到:

人的意志和命运的抗争时所放射出的光芒又是多么炽热和耀眼,那种义无反顾又是怎样的崇高和悲壮。

  三、“人”和斯芬克斯之谜苏格拉底被誉为希腊的第一位圣人,他的一句名言就是: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的问题正是当时希腊人所共同关注的问题,这在《俄狄浦斯王》就有很明显的体现。

  剧中的“斯芬克斯之谜”给人印象也颇深。

  让—皮埃尔?

威尔南在他的《〈俄狄浦斯王〉谜语结构的双重含义和“逆转”模式》说,“《俄狄浦斯王》不仅在题材上围绕着一个谜语展开,而且,从它的序幕、展开、结局来看,它本身就是以谜语的形式构成的。

  ”的确,而这个谜语的谜底最简单又最复杂,就是一个“人”字。

  这是悲剧的核心,是悲剧的谜之魂。

  所有关于凶手之谜、俄狄浦斯之谜,都在这里汇合。

  设立此一谜语的是人面狮身女妖斯芬克斯,过路人凡是猜不出谜底的都要被她吞掉,这个可怕的谜语不知己经断送了多少无辜的生灵。

  神话的这个耐人寻味的情节好像在暗示我们:

世间最大的奥秘就是人。

  人类只有不惜以自身为代价,前仆后继地执着追寻,方才有望最终揭开这一奥秘。

  这一切均在表明,斯芬克斯之谜底掩盖着真正的疑问:

即人又是什么?

如果我们将谜语内容和俄狄浦斯的一生遭遇以及先知预言他将“用手杖探着路前进”联系起来考察的话,便可发现,谜语首先暗指的正是俄狄浦斯本人,而这一点正契合俄狄浦斯名字的含义和不幸的遭遇。

  俄狄浦斯出生不到三大,即被父亲钉住双脚脚跟,被抛弃,又被救,遂被解开被钉之双脚,他这时仍是婴儿,是“早晨”,所以他是“四只脚”。

  后来,长大成人,直至当了国王,他确实是两只脚走路。

  最终他用伊俄卡斯忒的金别针刺瞎了双眼,被驱逐出忒拜,重新流浪,终于靠手杖探路,所以是谜语中所谓的三条腿走路。

  再看作品主人公的名字。

  俄狄浦斯,希腊文原意是“脚肿的人”,其中还暗含有另一层意义,即“懂得关于脚的谜语的人”。

  而斯芬克斯所出的谜语恰恰就是一个“关于脚的谜语”,这显然不是巧合与偶然。

  他的名字具有一种谜语式的对立结构,体现着俄狄浦斯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

他既是忒拜城的王子,又是一个弃婴;他既是科任托斯王国的养子,又是遭人辱骂的冒名儿子;他的家是两座王宫,但是,他被迫去四处漂流;他聪明无比,猜中了斯芬克斯之谜,可是他愚蠢至极,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他是拯救忒拜人民出苦海的英明国王,又是杀父娶母的双重罪人,引来更大的灾厄……俄狄浦斯这种谜一般对立的品格构成了人类及其本质的双重象征。

  俄狄浦斯的悲剧也可以说是整个人类的悲剧——整个人类在认识自身问题上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悲剧。

  确实,人类不是一种可以描述或下定义的存在,他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一个一直也没有解开其双重含义的谜。

  也就是说,斯芬克斯之谜永远不会出现真正的谜底,“人又是什么”永远不会存在明确的答案,而这没有谜底的谜语却正是一个永恒的诱惑。

  范文二:

简介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

  约公元前430~前426年首演。

  它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人跟命运的冲突。

  剧作家无法摆脱当时浓重的命运观念,使俄狄浦斯逃脱不了体现命运的太阳神“神示”的罗网。

  但他对命运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认为俄狄浦斯并不是有意杀父娶母,本人非但没有罪,反而是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受人爱戴的君王。

  俄狄浦斯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

  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帖耳或苦苦哀求,而是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

  继而,他猜破女妖的谜语,为民除了害。

  最后,为了解救人民的瘟疫灾难,他不顾一切地追查杀害前王的凶手,一旦真相大白,又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请求将他放逐。

  对于这样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所遭受的厄运,剧作家深感愤慨,发出了对神的正义性的怀疑,控诉命运的不公和残酷,赞扬主人公在跟命运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

  因此,尽管结局是悲惨的,但这种明知“神示”不可违而违之的精神,正是对个人自主精神的肯定,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派先进思想意识的反映。

  情节底比斯国瘟疫盛行,天神宣告,只有杀害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伏法,才能消灾祛祸。

  前王外出,与卫兵一起遇害,至今不知凶手是谁。

  国王俄狄浦斯严厉诅咒凶手,并号令全国追查。

  先知却说,凶手就是俄狄浦斯本人。

  俄狄浦斯出生时有神谕,说他将来会杀父娶母,于是他被抛弃在荒山上,辗转成了科林斯国王之子。

  成年后他得知神谕,为了躲避杀父娶母的预言,逃出科林斯国,在途中与人抢道,将主仆数人打死。

  他来到底比斯国,制服了狮身人面怪,被拥立为王,并娶寡后为妻。

  俄狄浦斯这些经历恰好符合当初神谕所说的杀父娶母。

  经过一番追查,事实俱在,俄狄浦斯正是凶手。

  王后羞愤自尽,俄狄浦斯刺瞎双眼,自我放逐。

  艺术特色《俄狄浦斯王》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在情节的整一、结构的严密、布局的巧妙等方面,堪称希腊悲剧的典范。

  故事集中写俄狄浦斯追查杀害前王凶手这一中心事件。

  究竟谁是凶手?

形成戏剧的“悬念”。

  接着通过一环扣一环的“发现”、“突破”,使矛盾一个个地揭开,一步步把戏剧冲突推向惊心动魄的结局,紧凑生动,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索福克勒斯不写神而写理想化的人,而且把人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刻画,使之动作性强,性格鲜明。

  他把演员从两个增加到三个,这样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扮演各种人物,表现人物的多方面性格。

  他又以对白代替合唱成为戏剧的主要成分,使悲剧成熟为真正的戏剧艺术。

  由于索福克勒斯对希腊悲剧的卓越贡献,赢得“戏剧界的荷马”的美称。

  这部剧被亚里士多德推为戏剧艺术中的典范。

  俄狄浦斯竭力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而这逃避本身恰恰在实践着神谕。

  作者一方面表现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一方面也表现人类心智的局限和命运的强悍有力。

  俄狄浦斯的遭遇是悲惨的,但他的自我牺牲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民主自由意识,使他成为一个光彩照人的悲剧英雄。

  该剧在结构上首创倒叙式的范例,剧情从故事将近结尾处展开,在向高潮推进的同时向前回溯,布局谨严,结构紧凑,情节起伏跌宕,发现、突转、悬念等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

  范文三:

如果真的注定是悲剧,无论怎样的意志也不会逆转结局,这就是生活。

  如果允许发挥意志,却注定般地走上了悲剧的结局,这就是宿命。

  古希腊悲剧往往被人们称为“命运悲剧”。

  所谓“命运悲剧”是指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同命运对抗,其结局则是他无法逃脱命运的罗网而归于毁灭。

  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冲突,向来被认为是古希腊悲剧的主旋律,古希腊三大悲剧家都涉及到了自由意志与命运冲突的主题。

  而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正是体现这种命运造成悲剧的经典作品,剧中俄狄浦斯的悲剧就缘于其无法逃脱的命运罗网。

  俄狄浦斯王的神话是人类从杀父娶母引向乱伦禁忌这一文明进程的反映与折射,他为了种族而走向毁灭。

  刺瞎双眼放逐是他自己的选择,也非他的选择,或者说命运由不得他选择。

  俄狄浦斯知与不知的悲剧在表现命运不可抗拒性的同时,也表现了对命运不合理性的谴责。

  俄狄浦斯聪明、诚实、正直、勇敢,他勇于向不合理的命运挑战,与之抗争。

  但是,命运却注定这样一个优秀人物成为罪人,他要承担前人的罪过,受到厄运的惩罚,其实这一切都是命运的捉弄和俄狄浦斯自己的意志所造成的。

  我们来看俄狄浦斯的命运:

出生后三天,他就被铁丝穿过脚踵然后弃于荒野,只是由于执行命令的牧人起了怜惜之心,把他送给科任托斯的牧人,才大难不死。

  他日后成为科任托斯国王玻吕玻斯的养子,成人后因从神谕中得知自己必将杀父娶母的命运,于是离开“父母”所在的科任托斯,向真正的故国忒拜城进发。

  在三岔路口与一老者发生争执,误将其杀死,这老者实为他的生父拉伊俄斯。

  随后他来到了忒拜城破解了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之谜,铲除了为害忒拜人的妖魔,被拥戴为王,并依例娶了前王遗孀伊俄卡斯武——他的亲生母亲。

  其杀父娶母的厄运全部应验,而他却毫不知晓。

  在这场悲剧中,俄狄浦斯曾努力试图躲避灾难,却始终逃不出命运的捉弄。

  人们都认为俄狄浦斯是无辜的,因为还在他出生之前杀父娶母的悲剧就已经安排好。

  他的智慧、他的求知求真、他的诚实勇敢、他的责任感,所有的一切,不仅没有使他逃脱命运的魔掌,相反使他陷入到命运的怪圈中。

  既然俄狄浦斯没有选择的机会,就不应该为罪恶承担责任。

  所以,严格地说俄狄浦斯不是凶手,而是这场杀父娶母悲剧的受害者。

  那么,谁该为这出悲剧承担责任呢?

命运!

到底什么是“命运”呢?

所谓“命运”,就是先定的生命过程朝向某一目的的趋近,这种趋近不是人的理性所能改变的。

  “命运”就是外在于人且支配人的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不管个人怎么抗争都是无法改变这种力量的。

  然而,俄狄浦斯的悲剧仅仅是由他的命运造成的么?

如果说命中注定他会弑父娶母,这是既成的事实,是无法避免的悲剧,但俄狄浦斯对这一切并不知情。

  在这一切悲剧被揭示于众前,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国王,他的王国国泰民安,他的王后美丽动人,他有两儿两女,有着幸福的生活。

  那么又是谁搅乱了这一切宁静,让俄狄浦斯面对这种生不如死的痛苦的呢?

这个罪魁祸首其实就是俄狄浦斯的自由意志。

  人们总是说难得糊涂,总是说有时无知也是一种幸福。

  这其实不无道理的。

  如果俄狄浦斯没有坚持追查真相,那么事情不会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他不顾老牧人的劝告,不顾先知的警告,不顾王后的苦苦哀求,他一意孤行,一定要查明真相,却发现自己就是那个杀害先王,给国家带来瘟疫的凶手,更灾难性的打击是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杀死了亲生父亲,并且自己的王后竟然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王后羞愤自杀,而俄狄浦斯无法面对自己的孩子,无法面对臣民,他在极度震惊中为洗刷罪恶而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并自行放逐。

  这场可怕的毁灭其实是在俄狄浦斯自以为理性的举止,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的。

  除了俄狄浦斯的顽固和坚持,导致他一意孤行的行为的原因还有他的骄傲。

  作为一国之王,俄狄浦斯在心理上有一种骄傲和霸气。

  因此当先知警告他不要再追查凶手的时候,他完全听不进劝告,执意要去做。

  如果他当时冷静地想一想先知的话,他应该能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或许就会避免这场灾难了。

  因此,俄狄浦斯的悲剧也是由他自己的意志引发的。

  现实中我们常常后悔,就是因为我们总是喜欢盲目行动,总是在遇见挫折的时候,惊皇失措,做出错误的决定。

  甚至是明明知道是错误的思想,却因为可怜的自尊而不愿意改正,一错再错,直至万劫不复。

  这场悲剧以俄狄浦斯的一无所有告终。

  他失去了父母和子女,失去了王国和臣民,失去了尊严和自信,还失去了双眼。

  他的余生都将生活在无法面对自己,无法走出阴影的痛苦煎熬中。

  索福克勒斯将俄狄浦斯的悲剧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不禁为俄狄浦斯无法逃脱的命运而感到无助,同时也为俄狄浦斯顽固地引发这场悲剧而痛心。

  俄狄浦斯王的知与不知都是悲剧,人有限的知永远达不到神的先知,这就是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