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8632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2期青共校复习提纲综合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

③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转正条件:

自愿提出入党申请;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进入考察期;

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

确定发展对象;

政治审查;

短期培训;

确定入党介绍人;

填写入党志愿书;

支委会审查;

召开支部大会;

组织员谈话;

党委审批;

支部向本人发出入党通知书;

入党宣誓;

预备期的培养考察;

预备期满;

考察合格;

转正。

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其主要内容

是“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的组织和党员的意志、主张的充分表达,也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地体现。

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的体现。

马克思、恩格斯创造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同盟,就是要按照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组织起来并开展活动的。

列宁第一次明确提出民主集中制的概念,并把它确定为工人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原则和制度,形成了毛泽东建党的重要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党章、党纲的有关内容

党章就是党的章程,是党的根本法规,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活动都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和规定。

中国共产党党章一般由党的代表大会制定和通过,其内容包括:

总纲、党的组织制度、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党员干部、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党的纪律等。

党章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发展、任务的变化、党的建设需要和党员的情况,定期进行修改。

党纲,即党的纲领。

党章的总纲也叫党纲。

它体现一个政党的奋斗目标和前进道路。

它是党章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

它的内容一般是阐明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以及党在现阶段总任务等等。

5、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及意义

党的三大作风:

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作风;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这是是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概括提出来的。

三大作风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在三大优良作风的指导下,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

建国以后又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文化大革命”中,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一度遭到严重的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要把党的好传统、好作风,也就是毛泽东所概括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恢复和发扬起来。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一定要结合新的实践在全党发扬光大。

”党的十六大报告继续强调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因此,如果中国共产党能切实将这三大优良作风落到实处,民族复兴大大有望。

6、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相关内容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五十五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

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7、党的违纪处分类别

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8、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党的关系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受党中央委员会领导。

共青团的地方各级组织受同级党的委员会领导,同时受共青团上级组织领导。

9、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中国举起社会主义革命旗帜的第一人

李大钊。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

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10、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中共一大的基本内容

标志:

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7.23-7.31);

上海

过程:

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基本条件、思想基础);

各地革命运动(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思想基础);

共产国际主义的建议和支持。

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背景:

①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②共产小组的建立;

③五四爱国运动

时间及地点:

1921.7.23-30;

上海望志路的集会,后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参与人员:

15

议程:

审议中国共产党纲领草案;

审议中国共产党宣言草案;

选举中国共产党全国领导机构;

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

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机关——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李达任宣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

重要意义:

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工人)阶级政党。

11、一二·

九运动意义、口号

内容: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

九”运动。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

而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

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由王明起草《八一宣言》,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宣言在莫斯科和巴黎发表,并迅速传回国内,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意义:

①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②全民族的运动,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3、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意义: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③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④为资产阶级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⑤是当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4、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

1919年5月4日;

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①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

②无产阶级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③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⑤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行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15、八大主要内容

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让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主要矛盾:

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经济建设方针:

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1956.9.15-9.27;

北京政协礼堂

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②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健全国家的法制;

③在党的建设上,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客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

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国内外主要矛盾的变化,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6、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文件及主要内容

1993年11月11~14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17、十三大提出的对外政策

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

反对强权、反对霸权主义;

平等互利

18、中国十五大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江泽民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

大会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为主题,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并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江泽民在报告中指出: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大会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及其相互关系。

大会规划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指出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

从现在起到21世纪前10年这个时期中,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为此一定要牢牢抓住机遇,开拓进取。

大会强调,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把党建设好。

大会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

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指出: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大会选举了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十五届一中全会选出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

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党的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大会

19、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

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指1992年11月代表大陆官方的海协会与代表台湾官方的海基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当然这是大陆方面的理解)

台湾国民党对九二的理解是:

一个中国各自表述

“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

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

”该函还附上海基会增列的第3项口头表述文字。

12月3日,海基会函覆海协会,对达成共识未表示异议。

从以上两会来往的信函中可以看出,双方的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

20、2012年全国“两会”精神涉及的方面

改善和保障民生、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缩小贫富差距、加强房产市场调控、反腐倡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城市拥堵整治、应对物价上涨、医疗体制改革、维护公共安全、加强安全生产、校车安全、网络文明建设、耕地保护、产业结构调整、教育公平问题、解决就业难问题、提高公共交通能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人口老龄化、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21、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的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的民主制度主要是: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它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组织形式是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人民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人士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它是我国实现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维护祖国统一的基本政治制度。

(4)“一国两制”方针。

它是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实现香港、澳门回归与和平统一台湾的基本方针。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它是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民主形式在内的广泛的基层群众性的民主自治制度。

这些民主制度都是我国的根本或基本政治制度,具有中国特色;

它们涵盖了我国各民族、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阶层人士在内,具有广泛的民主性;

它们既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符合我国国情、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民主制度。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民主与法制是密不可分的,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二者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实行依法治国。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我国法制是符合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统一法制,任何地方和部门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是我国法制的一项基本原则,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个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也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

(5)依法行政。

各级政府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职权,努力为人民服务。

(6)司法公正。

我国的司法机关要严格依法行使独立的审判权和检察权,维护司法公正,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7)违法必究。

公民、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法律,对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予以追究。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向和性质具有决定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保证。

离开了党的领导,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坚持党的领导的内容主要是指:

(1)坚持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党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2)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3)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支持人大、政府和政协履行职能;

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

(4)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使他们增强宪法和法律意识,成为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表率。

2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①毛泽东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23、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

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落足点

24、反腐败斗争的对策及重点

加强对党政领导机关,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的监控。

25、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召开背景:

文革结束后,当时的党中央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使得人们在建设路上迷惘、徘徊。

主要内容:

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完成了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思想开始形成,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

26、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九个方面:

(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3)在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问题:

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政治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培养四有新人。

(5)社会主义建设外部条件问题:

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对外开放。

(6)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问题: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步骤问题:

“三步走”战略。

(8)社会主义事业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

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与自身建设;

必须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人民军队是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9)祖国统一问题: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他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这一理论的各个方面,是这一理论的思想基础。

27、南京大学原名、始建年代、校训

两江师范学堂的前身是1902年筹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即肇始于此,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期间迭经变革,先后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1906)、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4)、国立东南大学(1921)、第四中山大学(1927)、江苏大学(1927)和国立中央大学(1928),1949年定名为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的另一个来源是金陵大学,从1888年汇文书院成立,至1952年与南京大学合并,金陵大学历经64载春秋。

其百年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①三江师范学堂至国立东南大学时期(1902~1927);

②国立中央大学时期(1927~1949);

③南京大学时期(1949~2002);

④金陵大学(1888~1952)

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百年传统与南大校训

28、创新对于民族、国家、政党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的源泉。

29、“摇杆卫星十四号”相关内容

 2012年5月10日15时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四号送入太空。

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拓一号卫星。

“遥感卫星十四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生产,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将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承担本次一箭双星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次发射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62次航天飞行

30、雷锋精神的内涵、核心

雷锋精神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是一心向党,向着社会主义的坚定的政治立场。

二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三是甘当革命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

四是严于律己、自省修身的精神。

二、简答论述

1、简述党员的八项权利、八项义务“三个代表”的主要内容

八项权利:

①参加关于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②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③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④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去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⑤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⑥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⑦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可向上级党组织提出;

⑧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予负责的答复。

八项义务:

①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③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④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

⑤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

⑥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⑦密切联系群众,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⑧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

2、五四运动的意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相关内容

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

①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