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8798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0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锅炉安装说明Word文档格式.docx

十二、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安装

十三、水压试验

附表一~附表五

附图一~附图六

一、锅炉简述:

天津国电津能热电有限公司一期工程1#、2#锅炉(HG-1102/17.5-YM33)是我公司根据美国ABB—CE燃烧工程公司技术设计制造的,配两台330MW纯凝发电机组的亚临界压力带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汽包锅炉。

该炉燃用烟煤,采用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固态排渣,过热蒸汽温度采用二级喷水调节,再热器温度采用摆动燃烧器调节。

锅炉采用全钢结构构架,高强螺栓连接,连接件接触面采用喷砂处理工艺,提高了连接结合面间的磨擦系数,锅炉为紧身封闭结构。

锅炉呈“Π”型布置,设计有固定的膨胀中心。

受热面采用全悬吊结构。

炉膛上部布置有墙式再热器、分隔屏、后屏过热器、水平烟道中布置有后屏再热器、末级再热器、末级过热器和立式低温过热器。

后烟道竖井布置水平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

后烟道下部布置有两台型号为28.5-VI(T)-SM-69(1750)三分仓容克式回转空气予热器。

炉膛断面近似正方形,宽度14019mm,深度14048mm。

炉膛高热负荷区域水冷壁采用内螺纹管的膜式水冷壁。

炉顶过热器和再热器各部件采用大口径连接管连接。

锅炉采用摆动式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向燃烧方式,燃烧器的一次风喷嘴可以上下摆动±

20,二次风喷嘴可以上下摆动±

30。

锅炉采用二级点火系统,油枪的最大出力按30%MCR工况设计,过热蒸汽温度主要靠一、二级(各两点)喷水减温器调节,再热蒸汽温度主要以燃烧器摆动调节为主。

锅炉除渣采用水封斗式除渣装置。

锅炉配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炉膛火焰电视监视装置、锅筒水位电视监视装置及吹灰程控装置,自动化水平较高。

锅炉容量和主要参数为:

过热蒸汽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工况1101.6/h,额定蒸汽压力17.5Mpa,额定蒸汽温度541℃,再热蒸汽流量为909.7T/H,进出口压力为3.797/3.617MP,进出口温度为329.9/541℃。

给水温度280℃。

㈠、总则

2.1锅炉设备现场保管存放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锅炉机组安装质量的好坏及能否稳定运行。

因此,建设单位、安装单位应把现场设备存放的好坏作为优质工程评定的重要指标,以推动物资、设备存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正规化。

2.2基建单位应按《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和本说明书要求保管设备。

㈡、设备到货与验收

2.3设备运到现场后,用户应将到货件数与装车单进行核对,如有运输损坏设备保管方应立即要求当地运输部门出具损失或丢失证明,并及时将到货及设备损坏丢失情况连同证明回执按期寄回我公司成品储运处。

对于丢失及损坏件,我公司接到当地运输部门证明后办理索赔。

2.4损坏设备应明确责任,并做好记录,现场修复后方可使用。

2.5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应在设备开箱、拆捆前15天通知制造厂交验人员到现场参加设备的清点交验,用户应在起重、运输设备及人员等方面积极配合。

如制造厂交验人员到达现场一星期仍未能开始工作,制造厂视所需清点的设备为全部到齐,所有问题由用户负责。

产品到达现场后必须在6个月内完成清点交验。

2.6由用户与制造厂共同对设备逐一清点检查,双方共同签署设备到货交验单,标明设备到货情况、存在问题及责任归属,用户可根据此单向制造厂提出修复或补供要求。

2.7未交验设备不得使用,如若用户末经厂方同意而使用,所有问题由用户负责。

2.8同时有两台锅炉设备到现场时,应按令号分别保管存放,未经制造厂代表同意不得挪用.

㈢、设备的保管及存放

2.9设备到现场后,按《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和本文要求保管存放。

对于外购及进口部件的保管除遵守本说明书外,还应遵守其厂家的保管要求。

2.10锅炉设备出厂前均刷油漆,作为设备运输和现场短期保管的防腐,若用户不能在近期进行安装,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

设备的油漆及件号标志应保持完好,如有脱漆应及时清理补刷油漆,必要时应重新涂标识。

2.11包装箱主要用于发货和运输,而不能做为现场防风避雨、防腐的主要手段,不能一律放置在露天不顾,一定要核实箱内部件,按以下规定来确定保管方式。

2.12下列设备应在室内存放,尽可能存放在有湿度控制的库房内。

2.12.1点火器:

油枪及油枪伸缩机构。

2.12.2空气予热器的元件盒、转子和轴承。

2.12.3各类阀门、电动装置、弹簧吊架、吊杆及高强螺栓等经过机械加工的零件。

2.12.4所有控制设备及电器仪表元件。

2.12.5吹灰器、取样器、汽包内部设备、水位表。

2.12.6较贵重的金属件、不锈钢板、不锈钢管和锅炉外护板等。

2.13下列设备可以露天存放:

2.13.1锅炉构架、平台楼梯及刚性梁。

2.13.2锅筒、各类集箱、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组件、连接管。

2.13.3烟风道组件。

2.13.4铸铁件。

2.14露天存放场地要平坦、道路通畅,有良好的排水设施,并能满足消防要求。

2.15所有设备应用经过防腐处理的枕木或相应的支座垫高,以免同泥水接触。

2.16设备存放处四周不允许杂草丛生且设备之间应留有一定通道,以便检查和维修;

2.17燃烧器在吊装、运输及存放和保管中,应防止变形和腐蚀,影响燃烧器的性能。

燃烧器的包装架用于吊运和存放,起吊必须使用包装架给定吊点,严禁私设吊点;

燃烧器应存放在半露天库棚,防止雨水侵蚀,并要求地面坚固、平整、排水良好;

长期存放机加面应进行全面的防锈处理;

2.18锅炉构架应放在经过校正的支架上,防止产生变形,大板梁和主要承重梁应按照工作状态存放,其下部支撑间距不应大于六米,且梁柱不能叠放超过三层,梁上不得堆放迭压其它重物,构架应按“层”划区域存放。

2.19刚性梁在运输、存放时不允许使蹬形夹受力变形而失去作用。

刚性梁必须用枕木垫高离开地面,而且必须平放、保证蹬形夹不受力。

2.20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冷、热端中心桁架、扇形仓都必须用木方垫起,按工作状态放置。

防止变形,在其上部不能放置其它重物,中心筒卧置并用木方垫起。

2.21安全阀及其它各类阀门必须竖直存放,防止阀杆变形。

2.22各种吊杆的摆放应避免其变形,并特别注意螺纹部分的保护。

2.23铸件质脆,尤其是薄壁铸件,避免击打。

2.24大口径的管道、连接管和集箱等稍微倾斜放置以免积水。

2.25锅筒、集箱及各类管接头的管盖应保持完好,不得脱落,防止异物及雨水进入。

2.26应避免管接头的碰伤和腐蚀。

2.7各类蛇形管排及管屏的支撑应平整,支撑间距不能过大,需要叠压堆放的设备之间应用枕木隔开,且上下支撑点应对齐,防止受热面管子变形,管口的管盖应经常检查,发现脱落应及时补齐。

管屏叠放不得超过1.5米,不得堆压其它重物。

2.28对于用奥氏体不锈钢制成的过热器、再热器管屏和管子,应防止氯离子的侵蚀。

2.29锅炉设备的备用件主要用于安装和试验,剩余部分用于运行和检修,故应单独存放,且应严格办理领用手续。

2.30应定期检查设备存放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保管措施。

2.31一年期以上不能安装的设备,原在露天存放的设备应移至库房内或带有防雨设施的库棚内存放。

2.32设备经长期存放提交安装使用时,用户应对设备的可用性进行检查和判定,不符合要求的应修复或更换。

2.33锅炉设备的现场存放保管,制造厂现场安装代表有权进行监督,用户应根据安装代表意见改进保管条件或对设备进行维护。

锅炉为全钢结构构架,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构架宽度为34.8m(B0~B34.8),深43.5m(BE~BK),构架沿炉高分成五层七节,制造时分层漆以不同的颜色或用不同色环加以区分,零米处共布置34根柱,设九层水平支撑。

锅炉钢结构的安装采用分层吊装法,吊装顺序是待每层高强螺栓全部终紧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层钢结构的安装。

安装时要注意所有杆件必须按设计要求就位,不允许缓装或随便预留开口,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对此要给予充分考虑。

3.1锅炉钢结构布置区域与编号

3.1.1各种代号示例

3.1.1.1柱的编号

BE—B0—1

┯┯┯

││└─表示该柱子的节数(第一节)

│└───表示锅炉纵坐标B0轴线

└─────—表示锅炉横坐标BE轴线

3.1.1.2梁的编号

1EA2

┯┯┯┯

│││└─表示该梁的顺序号(二位数)

││└───表示梁所在标高为A(12600)

│└─────表示梁在E区内

└───────表示梁在第一层构架中

3.1.1.3水平支撑的编号

1KA130

┯┯┯┯

│││└─表示该支撑的顺序号(三位数)

││└───表示该支撑所在标高6500代号为A

│└─────表示该支撑在K区域

└───────表示该支撑在第一层构架中

3.1.1.4垂直支撑编号

BK—4

┯┯

│└─表示在该轴线确定的竖直平面内的4号杆件

└────表示在BK轴线确定的竖直平面内

3.1.1.5清单号示例

F020000XXXXXXX

┯┯┯┯ ┯

││││ └─表示工程码

│││└────表示顺序码

││└───────表示部件码

│└──────────表示总总目录

└────────────表示标识码

3.1.1.6清单分总目录清单号

F021000XXXXXXX

│└─────────表示分总目录

└───────────表示标识码

3.1.1.7零件清单号

F022000XXXXXXX

│└─────────表示零件清单

3.1.1.8总图号

F001000XXXXXXX

│└─────────表示总图

3.1.1.9零件图号

F002000XXXXXXX

│└─────────表示零件图

3.1.2杆件规格示例

H400×

480×

30×

24

┯┯┯┯┯

││││└─腹板厚度

│││└───翼板厚度

││└─────翼板宽度

│└───────柱断面高度

└─────────柱子代号

W300×

500×

20×

18

│└───────断面高度

└─────────垂直支撑代号

3.1.3梁和水平支撑所在标高的字母表示

名称

字母

标高

水平支撑

A

6500

B

12600

C

20800

D

30400

E

39000

F

49000

G

59210

H

65100

J

67170

L

70970

注:

A在第一层构架上B在第一层构架上

C在第二层构架上D在第三层构架上

E在第四层构架上F在第四层构架上

G在第五层构架上H在第五层构架上

J在第五层构架上L在第五层构架上

3.1.4通用件一览表

通用件图号

名称

用于部件名称

YT15-464

柱接头装配图

YT15-465

翼缘接板

YT15-466

腹板接板

YT15-467

翼板垫板Ⅰ型

YT15-468

—〃—Ⅱ型

YT15-469

—〃—Ⅲ型

YT15-470

—〃—Ⅳ型

YT15-471

—〃—Ⅴ型

YT15-472

—〃—Ⅵ型

YT15-473

—〃—Ⅶ型

YT15-474

腹板垫板Ⅰ型

YT15-475

YT15-476

YT15-502

角钢连接E型

YT15-503

—〃—J型

YT15-504

—〃—K型

YT15-505

—〃—L型

YT15-443

连接板Ⅰ型

垂直支撑

YT15-444

垫板Ⅰ型

YT15-445

垫板Ⅱ型

YT15-446

垫板Ⅰ、Ⅱ型

YT15-447

连接角板Ⅰ型

YT15-448

YT15-449

YT15-450

YT15-506

垫充板

柱、梁垂直支撑

YT15-507

垫充板

YT15-440

栅架

平台楼梯

YT15-441

钢带

YT15-442

防滑板

YT15-433

楼梯栏杆布置图

YT15-434

弯头Ⅰ型

YT15-435

YT15-436

楼梯栏杆柱

YT15-437

平台栏杆柱

YT15-438

45°

楼梯T4-T40

YT15-439

楼梯T42-T46

YT15-537

凸出平台示意图

YT15-538

三角凸出平台示意图

YT15-451

平台框架1000

YT15-452

平台框架800

YT15-453

平台(花)1000

YT15-454

平台(花)800

3.1.5锅炉图纸查找顺序

清单总目录→清单分总目录→零件清单→部件总图→零件图。

3.2钢结构安装注意事项及要求:

3.2.1地脚螺栓和柱底板注意安装公差。

3.2.2标高公差±

5mm。

3.2.3所有立柱都应检查垂直偏差,每层柱子垂直偏差要控制在1/1000以内,整体单根柱子不超过25mm。

3.2.4测量器具必须经检测合格,注意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2.5柱底板找正后进行二次灌浆,要保证与柱底板有大于85%的充满度,养生时间不够不能承载。

3.2.6所有杆件(柱、梁、水平支撑和垂直支撑)必须在地面做几何尺寸检查和磨擦面的清理工作,不合格杆件修复后方可安装。

安装中要设法消除积累误差。

3.2.7所有杆件左侧都杆件编号,安装与图纸对照,可避免杆件装反。

3.3该锅炉为全钢构架,所有杆件采用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构架按美国ABB—CE公司技术设计,按ASME法规进行制造,对安装也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为了保证安装质量及锅炉稳定性,在构架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高强螺栓施工工艺进行。

3.3.1高强螺栓性能及长度选用见附表四

3.3.2安装前应对摩擦滑移系数及高强螺栓副进行复检。

3.3.3本台锅炉钢结构连接件接触面制造时全部采用喷沙工艺处理,摩擦系数不低于0.4。

安装时要保持摩擦面清洁与干燥,所有接触面均应除去氧化物、毛刺、油脂、油漆和其它影响紧密连接的外来杂物,雨天不允许施工,以免降低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影响钢架的承载能力。

3.3.4施工时高强螺栓应按当天施工量领取,螺栓密封包装随用随拆,不得随意堆放,必须保证高强螺栓的清洁、完好无损,螺栓长度一定要按图选用,不得串用。

3.3.5扭剪型高强螺栓的施工流程

摩擦面处理→杆件装配→临时螺栓紧固→杆件安装偏差校正→检查验收→高强螺栓安装→初紧(50%扭矩)→结构质量复检并记录→终紧(梅花头全断)→紧固质量检查→涂防锈防腐漆。

3.3.6构件定位应借助安装螺栓(临时螺栓)和定位销,不得采用不当的方法强迫定位,定位时使用的安装螺栓不允许少于该节点孔数的1/3,且不能少于两个。

定位销不得超过安装螺栓的30%。

3.3.7安装中如发现螺栓孔不同心,严禁强行穿入螺栓(如锤击),可用铰刀修整扩孔,禁止使用火焰切割扩孔。

3.3.8与螺栓头部接触的连接部分表面倾斜度不得超过螺栓轴线的1/20,若斜度超过1/20应使用斜面垫圈,以弥补接合面的不平行。

3.3.9高强螺栓初紧和终紧时,应从刚性最大的部分到自由端,即先紧中间后紧两边对称进行,以达到构件之间充分吻合的效果。

初拧扭矩值(M22)为300M.N,终拧以拧掉螺栓尾部梅花头为结束,对大型节点应分为初拧、复拧、终拧三个阶段。

3.3.10柱接头接触面积及间隙的要求。

3.3.10.1柱子安装中其端面接触面积大于70%时,间隙可不作处理。

3.3.10.2接触面积小于70%且间隙不大于1.6mm时,间隙可不作处理。

3.3.10.3接触面积小于70%(接头绝对不得悬空)且间隙在1.6mm至6.2mm之间时,间隙内加垫片,垫片材质一般选Q235-A。

3.3.11连接板与柱端翼板、腹板接触间隙的处理方法:

3.3.11.1间隙小于1mm时,可不作处理。

3.3.11.2间隙在1mm至3mm之间时,将较厚的一侧适当削薄按1:

10过渡。

3.3.11.3间隙大于3mm时,加垫板,垫板要求与摩擦面同样处理。

3.3.12当梁和水平支撑长度为负偏差不能满足安装要求时,允许垫梳形垫片。

每侧最多垫两片,且梳形垫片要与接触面同样经过喷砂处理。

设计提供的梳形垫片数量不够时,其余部分由用户自行解决。

3.3.13每层构架在螺栓终紧结束并检查合格后,节点要立即涂上防锈防腐漆,有间隙的要事先用腻子填好,防腐油漆最少刷两遍,从而达到保护节点的作用。

四、锅筒与降水管的安装

4.1锅筒是锅炉的主要承压部件,也是锅炉本体中重量最大的部件,锅筒的吊装是锅炉安装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施工单位必须制定严格的起吊方案,以确保锅筒吊装的顺利进行。

4.2锅筒在倒运和起吊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得碰坏管座,严禁利用汽包管座作倒运受力支点。

4.3锅筒吊杆与螺母在厂内试装并作有标记,安装时要根据标记装配,吊装前要在地面清理螺纹并试装检查,复核吊杆开档尺寸及顶板开孔尺寸。

柱面垫铁的角度安装应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安装,确保与锅筒热态位移一致。

4.4锅筒吊装前应在地面对锅筒及吊杆进行准确划线。

标定锅筒中心标记线。

U型吊杆最底中心点起吊前作好标记,吊装就位时按吊杆水平标记线找水平。

锅筒就位时使锅筒中心线与吊杆下部中心点相吻合。

4.5有条件时可以在地面进行锅筒与吊杆配合的间隙检查,就位后应在锅筒未与下水管连接前,检查并记录锅筒与吊杆间间隙,可加垫片调整间隙。

4.6本台锅炉锅筒最大长度20187mm,重量约200吨。

锅筒必须采用倾斜起吊,吊装时利用锅筒上的纵向耳板将锅筒提升到预定标高,再利用横向耳板向前平移就位,吊装过程中耳板焊缝不得承受弯矩。

4.7锅筒吊装就位时,按事先划好的标高线找正(锅筒中心线标高为63290mm)。

4.8现场严禁在锅筒上引弧或施焊,若发现锅筒上有引弧点,要对该点进行磨削去除微裂纹。

若有重大问题应及时与制造厂联系,以制定严格的返修工艺措施。

4.9下降管组合前应对几何尺寸进行复查,安装过程中要设法消除积累误差。

4.10锅筒采用四根主降水管,每段降水管端部装有对口用吊挂耳板,此耳板承载力按单段降水管的重量设计,不能吊挂整根降水管。

4.11降水管导向装置必须严格按图纸设计的膨胀间隙、标高、角度方向进行安装施工。

4.12分散降水管安装前,主降水管与导向装置之间要固定好,下水冷壁集箱安装就位并检查合格,严禁强迫硬拉主降水管进行对口。

4.13锅筒内部设备中的旋风分离器,波形板分离器等可拆卸部分,拆出后必须入库妥善保管,一般在化学清洗后再装入锅筒。

五、受热面支吊和固定方式

5.1受热面的支吊

5.1.1水冷壁及包墙管

集箱耳板→U型夹组件→吊杆→支吊梁。

5.1.2分隔屏

连接管耳板→U型夹组件→小吊杆→过渡梁→大吊杆→支吊梁。

5.1.3后屏过热器、后屏再热器、末级过热器、末级再热器、立式低温过热器

密封板→高冠板→端板→U型夹组件→吊杆→支吊梁。

5.1.4省煤器、水平低温过热器

悬吊管耳板→过渡吊梁→吊杆→支吊梁。

5.1.5部分集箱、大口径连接管

U型吊杆→过渡梁→吊杆→支吊梁。

5.2受热面管排间固定

5.2.1分隔屏是靠流体冷却夹管固定的。

5.2.2后屏再热器和后屏过热器横向节距靠流体冷却间隔管固定。

5.2.3末级过热器、末级再热器靠定位板、定位舌板和拉杆固定。

5.2.4水平低温过热器、立式低温过热器、省煤器靠疏形板及U型杆和定位弯板固定。

5.3受热面管间固定方式

5.3.1分隔屏、过热器后屏、再热器后屏是靠活动夹块固定。

5.3.2末级再热器、末级过热器、立式低温过热器用定位孔板、定位舌板和拉杆来固定。

见附图08—2(b)。

5.3.3水平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通过管夹固定在悬吊管上。

5.4吊杆的安装

5.4.1锅炉吊杆材料一般为两种,一种为合金钢吊杆,工作温度高于413℃,材质为SA182—F11;

另一种为碳钢吊杆,工作温度低于413℃,材质为SA675—GR70。

5.4.2吊杆到现场后,合金钢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