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总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8983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5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5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5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5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5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5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总结.docx

《5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总结.docx

5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总结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总结

一、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如下:

1.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

一批本科达线1303人,达线率为33.19%,达线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40人;达军检线1830人,达线率为46.61%,达线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80人;艺体本科达线677人,达线率为86.79%,达线人数比去年增加了76人。

各类达线人数创历史新高。

其中黄岛一中学生刘盺月715分居全省理科第20名,刘舒月710分居全省理科第30名,刘家瑞708分列全省理科第41名,耿照旭705分列全省理科第55名,丁明哲701分列全省理科第89名。

刘舒月、刘家瑞、耿照旭裸分分列青岛市理科前三名。

文理共有6名同学进入了北大清华录取范围。

高考自主招生迈出了第一步,全区高中共有10多名高三毕业生被自主招生录取。

艺体生分流有了新突破,在原来600人左右的基础上,2014年入考人数达到了832人,高考双达线677人。

2.学科竞赛捷报频传。

高中段:

在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中有3名学生获全国一等奖,16名学生获全国二等奖;19名学生获全国三等奖;在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有4名学生获全国二等奖,6名学生获全国三等奖;25名学生获省一、二、三等奖。

研究性学习获青岛一等奖7人;获青岛二等奖8人;青岛三等奖19人;5名教师获市级以上指导奖。

初中段:

获省一等奖4人(初中物理2人+初中思品2人),获省二等奖6人(初中物理3人+初中思品2人+初中化学1人),获青岛一等奖17人(初中物理3人+初中思品2人+初中历史4人+初中化学4人+初中生物3人+初中体育1人),获青岛二等奖37人(初中物理9人+初中思品2人+初中历史6人+初中化学10人+初中生物10人),获青岛三等奖47人(初中物理10人+初中历史16人+初中化学10人+初中生物13人)。

小学段:

在青岛市英语模仿秀展示活动中,第三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新世纪小学、实验小学、珠海路小学,共5所学校获青岛市优秀组织奖。

小学美术在2014年青岛市第三届中小学美术教师课堂范画、创作作品征集及评选活动中,三位教师的作品获青岛市一等奖,8位教师的作品获青岛市二等奖。

3.课程开发和研究性学习成果丰硕。

在山东省教研室组织的“优秀课程资源评选活动”中,我区有20项成果获奖。

大场镇中心中学《关注生活垃圾创建整洁环境》,获山东省综合实践活动类优秀课程资源评选一等奖;泊里中学《我的席乡我的家园》获山东省校本课程类优秀课程资源评选一等奖。

在青岛市教研室组织的“高中生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我区上报的7项成果全部获奖。

组织了黄岛区初中生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成果评选,共收到研究成果56篇,评出一等奖14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14名,并择优推荐参加青岛初中生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成果评选。

我区各中小学结合学校具体实际、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学校办学目标、结合本土特色文化,全力开发校本课程,全区共开发学校课程635门,小学335门,初中210门,高中90门。

其中实验小学的《校园围棋》,大场中学的《大场—我可爱的家乡》,博文中学的《胶南三名》,六汪中学的《南海舰队》,十中的《海之韵》,一中的《快乐成长》被青岛教研室编入《青岛市中小学校本课程模块选介》一书。

4.聚焦课堂成效显著。

高中段:

教研员共上示范课12节,共开设青岛市公开课29节,青岛市研究课27节,青岛市会议上经验交流12次,各科举行青岛现场会6次。

在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一中的《快乐成长健康教育课程》、五中的《“导学式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获省三等奖、教研室地理学科《问题驱动、多元导学教学法》获山东省二等奖。

2014年青岛市教学能手比赛中我区有7名教师获得青岛市教学能手荣誉称号,省优质课比赛中一中数学姜世彩老师获得一等奖,五中音乐高玮老师获二等奖。

另外语文学科黄岛五中承担的国家级“少教多学”课题研究继续向纵深发展,生物学科由教研员吕秀琴老师主持带领高中生物骨干教师研究的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体验式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顺利结题。

初中段:

共出示青岛市公开课18节,青岛市研究课17节,青岛市名师开放课26节,青岛市城乡交流课19节,黄岛区优质课一等奖63名,二等奖75名。

小学段:

共出示青岛市公开课16节,青岛市研究课8节。

青岛市名师开放课17节,青岛市城乡交流课20节。

12位干部、教师在青岛市级会议上做经验交流。

17人被评为青岛市教学能手。

在青岛市小学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上,小学部做了《构建一体两翼教研共同体,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口头经验交流。

实验小学、铁山中心小学、袁家村小学的教学改革经验进行了书面交流。

5.有效教研广泛开展。

教研员“3+2”工作机制的实施,有效推进了教研重心下移;共开展“大学区”教研104次(初中60次+小学44次),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高中开展区优质课比赛课73节次,区经验交流85多人次。

全区开设公开课293节(高中72节+初中122节+小学99节),研究课171节(高中38节+初中68节+小学65节),本学期,共有62人次在青岛市级会议上做经验交流(高中32人次+初中30人次)。

共组织青岛市级现场会等大型活动64次(高中26次+初中16次+小学12次)。

在青岛微视频评选中有2人获一等奖、11人获二等奖、6人获三等奖。

6.“减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4年3月17日和4月15日,先后两次集中对全区各小学进行了课程实施情况大督查,全面了解各学校落实《黄岛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减轻义务教育阶段课业负担加强作业管理的通知》(青黄教体通

〔2013〕88号),及《黄岛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加强义务教育学段课程管理的意见的通知》(青黄教体通〔2014〕17号)的情况。

通过两次不打招呼督查,全面督促各学校以规范课程实施和加强作业管理为突破口,使“减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7.信息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

“硬件从实、软件从优、应用为本”的原则,为全区74所义务教育学校免费升级改建了校园网,实现了千兆光纤出口,百兆到桌面。

加强现代教育装备建设,至目前有6所学校配备了录播教室,为打造“三个课堂”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为积极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各高中的使用,2014年8月为五所普通高中配备了8个班共330个“电子书包”,从而为优化优质教学资源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积极推进“人人通”建设,联系企业为22所中小学免费引进“可学可乐”学习空间;为14所区直小学免费引进“蜂窝行动”“人人通”学习空间,为推广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了条件。

完成了电教软件集中征订项目,对清华同方资源库、小学仿真探究实验室和上网行为等进行了科学部署和系统升级。

开展各层面的教研平台、清华同方资源库、小学科学实验探究及办公平台培训一千余人次。

网络教研逐步推进,组织开展了黄岛区微课征集评选活动,全区一共提报了900多篇优质微课资源。

今年上传的文章与资源数年较去年翻了三翻,分别达到3000多篇和4000多件。

学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在青岛市组织的中小学生信息技术竞赛活动中,我区的机器人和汉字录入项目均获青岛市一等奖。

我区已有16所学校完成了2014年青岛市数字化智慧校园的验收。

8.语言文字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在“交运温馨校车杯汉字之星比赛”活动中,第一中学获得高中组亚军的好成绩,在青岛电视台进行了录播,第四中学和实验小学分别进入初中组和小学组前八强,教体局获优秀组织奖;成功承办了青岛市“我们的节日·清明”经典诵读活动,节目质量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清明经典诵读活动在电视台进行了报道。

六所学校被评为黄岛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9.教育科研结出硕果。

认真组织了3项省级、6项市级“十二五”滚动立项课题的开题工作。

推荐珠海路小学课题研究成果《小学生课内外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获中国教育学会组织的“首届基础教育科研成果网络博览会评选结果”三等奖,推荐五中的课题研究成果《“导学式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荣获第七届山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新世纪小学、人民路小学的课题研究成果先后被《中国教育报》宣传报道。

推荐一名校长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名师名校长。

推荐黄岛一中、黄岛实验中学、弘文学校和黄岛实验小学四所学校为山东省翻转课堂实验基地。

组织了2014年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共259份作品申报参评,共253项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13项,二等奖145项,三等奖95项。

在青岛市“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实践成果评选活动中,我区共有16项读书实践成果获奖,其中“发现身边的智慧教师”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论文)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

在山东省“齐鲁教师读书计划”征文比赛中,我区10名教师获奖。

在迎接山东省教科所对青岛市课题研究情况专项检查中,我区做现场典型发言。

在青岛市十二五课题主持人培训会上,我区二中、高职校、隐珠中学、第三实验小学、珠海路小学、人民路小学、张家楼小学、泊里镇中心幼儿园、教研室高中部吕秀芹老师共9个单位和个人做典型发言,发言单位与个人数量居各区市之首。

推荐一中田强老师的《快乐成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珠海路小学的《国家课程校本化》获山东省首届特色课程评选一等奖,五中李华等老师的《飞扬动漫》获省二等奖。

推荐黄岛区第三实验小学、黄岛区新世纪小学被确定为中国教育学会“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首批试点学校。

9月份,区教体局、黄岛区第一中学被山东省教科所、山东省教育学会评为山东省校本研究先进单位。

黄岛区第一中学在山东省校本研究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

推荐第二实验小学、第三实验小学、一中、实验中学分别代表小学组、高中组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讲故事比赛和演讲比赛(现场比赛)获二、三等奖。

在“中国梦、两岸梦”征文及书画艺术作品征稿等实践活动中,第二实验小学4名学生的书画作品在《台湾工作通讯》2014年第6期上发表。

在“青岛市第三届中小学读书节”各项活动中,我区学生、家长共有12人获奖,三实小、隐珠中学、一中3所学校被评为青岛市书香校园。

先后在《教育文摘》、《青岛教育》上推介隐珠中学、第三实验小学、新世纪小学的办学特色和理务关幼儿园薛凤老师的事迹。

10.培训活动扎实开展。

一是对2014年对海青、藏南、琅琊、张家楼、铁山、临港经济区、隐珠、滨海办事处八个片区共387名幼儿教师(含农幼师)进行96学时的专项培训和一个月的分散研修活动。

二是组织新教师系列培训活动:

2014级282名新教师岗前培训;2013级246名新教师开展发展期培训和“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达标”活动;组织新教师360余人次在海滨小学、临港经济区小学、泊里中心小学、人民路小学、张家楼中心小学进行同课异构活动和名校送课活动;选派16名小学语文、英语、数学教师到青岛大名路小学、东川路小学、山东路小学等学校挂职学习。

三是认真组织省级培训8人、国家级培训98人、市级培训98人、师范生教育实习与置换教师培训38人。

四是组织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四个学段共3718名教师开展了远程研修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

五是举办首期书法骨干教师培训班,组织全区高中、初中、小学书法骨干教师58人参加了集中培训;六是加强服务,应学校要求邀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如平到黄岛四中、实验小学、第三实验小学进行课程建设指导并做报告;应部分学校校长要求组织到城阳天泰城学校、山东路小学、东川路小学等学校参观访问;组织山东路小学到张家楼中心小学、红军小学送课。

七是做好干部培训工作:

4月26-27日,组织206名学校干部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在黄岛区第三实验小学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校长综合能力提升暨学校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

组织我区“青岛市名校长培养工程”部分人员参加了青岛市教育干部第二期高级研修班;组织我区普通高中校长参加2014年全省普通高校长素质教育专题培训班;组织我区初中校长参加青岛市第二十三期初中校长提高培训班;组织我区农村小学校长参加青岛市农村小学骨干校长培训班(第1、2、3期);组织参加2014年“教育部—中国电信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远程培训;组织参加青岛市第二十八期高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

八是做好培训经验总结和宣传工作:

论文《幼儿教师网格式培训的实践研究》发表在《青岛教育》(2014年第3期)上;教育信息《青岛市黄岛区教体局举办首期书法骨干教师培训班》在青岛教育人事及教师教育信息网和黄岛电视台“菁菁校园“栏目报道;《黄岛区做好基层学校高端研训牵线搭桥》在青岛市教育局信息网发布。

11.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4年开始,区教体局成立了黄岛区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领导小组,设立对外交流合作室。

制定了《黄岛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实施教育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规划(2014-2020)及2014年计划》。

4月份接待了韩国教育考察团(一行9人)对我区四中、六中进行的教育考察。

组织18人次赴韩国进行了教育考察和培训学习。

选拔了20名英语教师进行了为期2周的国内外教培训,于8月7号将赴澳大利亚培训2周。

12.中小学校(幼儿园)设施装备与管理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在执行招投标、政府采购规定情况,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的规定组织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无利用职权插手招投标、政府采购从中牟利以及为亲属、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情况。

二、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1.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需进一步加强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和举措,防止前功尽弃。

为真正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和真正打造生本高效课堂建立起长效机制。

2.抓常规落实力度不够,呈现出抓常规,常规抓的虚浮态势。

有的学校对常规教学检查流于形式,对教情、学情、考情研究不透,对教研活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指导不到位,常规管理要求不严,具体业务活动深不进去、拿不出法,工作平推平庸,浮在面上。

3.教研形式创新力度不够。

教学研究中还存在形式化、模式化、功利化现象;课题研究不是来源于教学的真问题,教与研还存在两张皮现象;研究的服务功能发挥不够,研究成果不能及时有效转化;对优秀生促尖、中档生转化、学困生帮扶、特长生培养、名师群打造、学科组建设、信息化应用、特色化创建等重点问题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老师学习新理念的积极性不高,死守老经验,对新事物不学习、不接受,甚至抵制,尤其是对微课打造、翻转课堂探索不以为是,不主动不作为。

下一步应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不断探索符合时代需求的教研模式。

4.抓课堂不深入持久。

部分学校的课堂教学依然是传统教学模式,还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走错路”的现象;有的学校课堂改革热衷于花拳绣腿,图名堂,搞形式;有些教师进取心不强,妄自尊大,自命不凡,看不到自己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找不到改进提高的措施办法;特别是不能很好地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对多年来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传承不够,对外地经验学习借鉴不够,结合校情的改造融合力度更不够。

5.电教设备的管理与使用需进一步加强。

下一步要要进一步完善《电教设备管理使用办法》,加大督查考评力度,提高电教设备的利用率。

要进一步研究措施提高信息技术的水平和层次。

6.科研重心需进一步下移。

一是要深入到基层学校,加强学校科研工作的调研、分类指导、管理和服务。

二是要提高科研工作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贡献度,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成果生成,让基层学校和教师上感受参与科研的价值和魅力。

7.干训、师训的高起点、高层次和系列性、系统性需进一步加强。

要在搞好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创新培训项目和形式,努力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4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