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9178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5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十年讲稿文档格式.docx

1、与林纾的论争

林纾介绍西方文学很有建树但对新文化运动倡导的以白话为正宗极为反感

提出“文言不当废,白话不当用”。

2.与《学衡》派的论争

1921年9月,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人创办《学衡》杂志

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旗帜

对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激进倾向进行批评,引发了新旧之间的论争。

3.与《甲寅》派的论争

“甲寅派”以1925年复刊的《甲寅》杂志而得名(1914年5月,《甲寅》月刊在东京创刊,两年后出至十期停刊)

其主要人物是当时北洋军阀政府的教育总长兼司法总长章士钊。

三、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1、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文学革命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以激进的态度否定了以封建思想为主导的传统文化体系。

宣扬了个性解放、人性自觉、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新观念为新文化运动深入展开发挥了巨大作用。

2、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

3、打破中国文学孤立封闭的格局,建立了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

第二节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1、新文学的理论建设是在外国文艺思潮理论影响下展开的,甚至直接“拿来”,并促进外国文艺思潮理论的介绍与传播。

2、通过作品翻译来介绍外国文艺思潮,向闭塞的中国文坛吹进新鲜的现代气息。

第三节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一、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均等12人。

⏹以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说月报》为代用会刊,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

⏹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倡导“写实主义”文学精神。

⏹强调文学关切社会和人生的必要

⏹在创作上,体现出关注人生和社会的文学立场

⏹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二、创造社

⏹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早的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留学日本学生。

⏹先后在上海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等十余种刊物。

⏹创造社以1925年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以建设新文学为己任,在美学立场上推崇直觉、灵感和天才,主张“文学是自我的表现”。

⏹在创作上,较多地接受了欧洲浪漫主义及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影响

⏹以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和“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立场区别于文学研究会

三、湖畔诗社

⏹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主要成员有应修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

⏹出版刊物《支那二月》,合出诗集《湖畔》、《春的歌集》。

⏹以清新质朴、大胆率真的情诗在白话诗发展上占有一定位置。

四、浅草、沉钟社

⏹浅草社成立于1922年冬的上海,主要成员有林如稷、陈翔鹤、陈炜谟、冯至。

出版《浅草》季刊。

⏹25年秋,杨晦、陈炜谟、陈翔鹤、冯至又创办《沉钟》周刊,得名沉钟社,直至34年停止活动,被鲁迅称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

五、南国社

⏹1922年成立于上海,发起人田汉

⏹《南国》半月刊

后来活动集中在戏剧电影方面。

六、语丝社

⏹1924年11月因以文学为主的综合性《语丝》周刊创刊于北京而得名。

⏹主要撰稿人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孙伏园等。

⏹侧重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为新文学灌注了现实关注意识,

⏹“语丝文体”

七、莽原、未名社

⏹《莽原》周刊创刊于25年4月,是在鲁迅主持下与原狂飙社成员合办的一个刊物,包括韦素园、高长虹等,注重文学批评和社会批评

⏹25年秋,由鲁迅、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等又组成未名社,并出版《未名》半月刊和一系列丛书。

八、新月社

⏹1923年,徐志摩、陈源、胡适、梁实秋等以聚餐会形式开始在北京活动

⏹1924年4月,成立了新月社,徐志摩创办《晨报副刊·

诗刊》由此形成新月诗派,聚集了闻一多、徐志摩、饶孟侃、朱湘等诗人

⏹倡导新格律诗,对现代新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1927年,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并相继出版《新月》月刊、《诗刊》季刊

⏹推崇唯美主义文艺思潮,成为一个自由主义作家聚集的文学团体。

九、星社

⏹1922年8月在苏州成立

⏹发起人有范烟桥、郑逸梅、赵眠云等九人,开始没有正式宣言书,但日后逐渐扩大,至1937年成员达68人

⏹周瘦鹃、包天笑、程小青等都是其成员

⏹基本固守“游戏”、“消闲”的文学观念,创作以言情为主的通俗小说。

 

【思考题】

1、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

2、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可从文学观念、内容以及语言形式三方面评述)

3、概述“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文学社团兴起的情况。

4、简述文学革命时期新文学的倡导者与反对者之间的论争。

5、解释:

新青年学衡派湖畔诗社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

南国社语丝社

第二章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半个世纪以前,发出了来自铁屋的呐喊,开辟了我国小说发展的新时代。

第一节鲁迅的精神历程

一、鲁迅的生平(1881~1936)

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

(一)早期(1881——1917)

鲁迅生平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1、1881——1898年是第一阶段,为成长时期。

(1)家庭变故

家庭的败落,世态的炎凉,给涉世未深的鲁迅心灵以重创,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即社会的冷酷、世人的虚伪。

(2)与农民子女的接触

发现了农民的不幸,也拓展了他的经验,为以后的创作提供了素材。

(3)民间文艺的熏陶

接触了各种民间文艺:

如民间故事、传说、民间戏曲等,尤其喜欢知识类书籍,如野史、杂记等。

2、1898——1917年是第二阶段。

鲁迅走出家门,走出国门,广泛接触了西方各种新思想,对进化论产生浓厚的兴趣。

鲁迅的心路历程:

绍兴为父病看透世态想投异路

四处忙

南京求新知抉择学医报效祖国

开眼界

仙台攻医学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欲救民

东京搞文艺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唤民众

北京抄古碑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泻忧闷

北京应索稿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挥战笔

(二)中期(1918——1927)

鲁迅投入到新文化运动中,以小说《呐喊》来表明自己的战斗精神。

在反封建的文化斗争中,他仍然是以人的个性解放和立人作为变革社会的主要途径。

(三)后期(1927——1936)

1、促使鲁迅思想进一步发展和转变的第一个巨大推动力是中国社会的现实变动。

2、促使鲁迅思想进一步发展变化的第二个巨大推动力是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

二、鲁迅的思想

1.对国民的看法和对国民性的批判

(1)基本观点

中国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和示众的材料。

(2)问题的形成及来源

鲁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和严峻思考,审视传统文化,对国民性的批判是其对民族更

新改造思考的切入点。

(3)行动方式:

文化批评

通过各种途径,一针见血,不留情面。

批判国民性试图达到对国民精神的改造,是鲁迅创作中一以贯之的主题。

2.虚无、绝望的生命意识

鲁迅的生命悲剧意识源于两个方面:

黑暗现实的压迫和个人境遇的坎坷

独特的生命体验,形而上的“悟”。

思想的矛盾性,如对社会批判、对启蒙的作用,一方面热情倡导,内心深处却产

生根本怀疑。

虚无、绝望,不是终点,是起点。

3.“中间物”意识

“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

”即处在历史进程中的每个人不是起点,

也不是终点。

关于历史,鲁迅认为中国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被吃、吃别

人,人自食。

第二节《狂人日记》、《阿Q正传》

一、《狂人日记》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

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

(一)鲁迅为什么要写《狂人日记》

(二)吃人意象的演变

1、吃人问题的提出——历史上的吃人传统(题叙、第1——3段)

文言文的题叙,是用写实的手法来写的。

《狂人日记》运用了两套文本

文言文代表现实世界的声音,而白话文则代表了一个狂人的内心世界的声音

这两个不同的文本,反映了两种语言空间,也就是新旧文化的对照。

2、吃人问题的深化——现实遭遇的吃人威胁(第4——10段)

吃人的网络结构:

赵贵翁——古久先生——狼子村·

·

3、吃人问题的反思——对人性黑暗的批判(第11——13段)

鲁迅写狂人,一开始他是认识到中国历史上有吃人的传统,“仁义道德”和“吃人”是同一范畴的两面。

“仁义道德”表面上是维护人性,实际上它是压抑人性的,所谓“存天理,去人欲”,就是要压制人欲来维护天理,维护一个规范,一个道德。

这是礼教的核心思想。

(三)狂人的形象

1、战士说

2、狂人说

3、狂人兼战士

狂人是一个兼有病狂与清醒双重特征的反封建战士的形象。

(四)“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

1、语言新——白话

2、结构新——日记

3、人物新——疯子

4、手法新——象征

v第一人称叙述方式。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对人物可以不作详细交待,主人公可以无拘无束地抒写自己的内心感受、情感波澜、意识流向更有真实感。

“迫害狂”作为叙述主体

v突破传统手法,采用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结合的创作方法,为中国小说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完全陌生的审美视界。

v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构成小说的骨架、血肉

v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构成小说的灵魂。

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

三、说不尽的阿Q

1、阿Q形象的特征及其精神胜利法

阿Q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也是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

(1)妄自尊大和自轻自贱

(2)敏感忌讳和麻木健忘

(3)质朴愚昧和圆滑无赖

(4)率真任性和正统卫道

(5)争强好胜和忍辱屈从

(6)善于变通和自我解脱

2、原因及意义

(1)原因

A、阿Q精神胜利法是在长期的封建主义精神奴役下滋长起来的

B、阿Q精神胜利法建立在孤陋寡闻、愚昧无知、盲目排外、保守落后的基础上。

C、从生理、心理学角度看,阿Q精神胜利法属于生物性的自我保护反应,是生物性的自我保护本能的结果。

(2)意义

A、阿Q形象具有巨大的概括性,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沉重的苦难生活的生动概括。

B、阿Q形象具有社会普遍性,既概括了中国国民性的一般弱点,也概括了人类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法。

C以对“人”这一生存困境的正视,揭示了人类精神现象的一个重要侧面,具有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3、封建桎梏下中国社会现实缩影——未庄

v独特的社会环境——未庄

v封建等级观念充溢着一切角落,影响着所有的人际关系,这种等级意识森严、冷漠

无情的现实,正是造成阿Q悲剧的原因之一,也是生成阿Q精神胜利法的土壤。

4、阿Q的革命和辛亥革命

v阿Q的革命是个人欲望的满足,是对环境的盲目报复,充分反映了农民个体生产

者的狭隘和落后意识。

v“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权的领导者,辛亥革命依然毫无胜利的希望,他将以自己为

核心重新组织起一个新的未庄封建等级制度”。

v阿Q的革命悲剧在客观上暴露了辛亥革命的弱点:

无视农民的革命要求,革命后

局面依旧,革命成了换汤不换药的政权形式的变更。

v辛亥革命忽略了国民的精神改造,即“人的现代化”问题。

5、艺术特点

1、深刻的杂感笔法

在叙述和描写中掺入了尖锐、幽默深刻的议论,包括反语形式的运用。

2、语言精炼含蓄

第三节《呐喊》和《彷徨》

v《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入作家从1918年至1922年间创作的十五篇小说,1923年8月出版。

v第二部小说集《彷徨》收入作家1924年到1925年间创作的小说11篇,1926年8出版。

一、创作动机和书名来历

1、文学的启蒙

2、潜在的心理动机:

渲泄内心的苦闷。

v《呐喊·

自序》是解读鲁迅小说的一把钥匙。

v从心理角度看,《呐喊·

自序》清楚地叙述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创伤带来的苦闷,以及一个又一个企图从“苦闷”中挣扎出来的梦。

v有研究者认为“鲁迅的小说将自己的内在世界外化得最诚实,最深刻和最丰富”(吴俊:

《鲁迅个性心理研究》)。

v“读书应试”梦”“科学救国”梦”“文学启蒙梦”

v双重“绝望”:

既是对启蒙对象──“国民”的绝望,更是对启蒙者自身的“反省”──“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3、命名

把这一时期小说创作集名为“呐喊”,是以此为革命呼号、助威,“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当然,也隐含着探索中的苦闷呼号。

关于《彷徨》:

v五四落潮后,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革命中心南移,曾是文化运动中心的北平骤然冷落下来,鲁迅一时极为苦闷、孤独,“战斗意气冷了不少”。

他便把这一段时间的小说创作结集命名“彷徨”。

意味着鲁迅对社会改造、对人生道路的迷茫、绝望而痛苦的心境。

二、《呐喊》、《彷徨》的思想价值及人物形象

(一)揭示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

v从三个方面体现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

v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

v关于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

v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

(二)人物形象

1.权势者形象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些有钱有权有势的“阔人”,如《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离婚》中的七大人等。

他们自觉地维护着封建传统及其伦理道德规范,并体现了冷酷、虚伪的精神特征。

2.积极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卫道者形象

《肥皂》里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干亭等封建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属于这一类。

四铭是典型的封建假道学,表面上道貌岸然,高谈阔论,保存国粹,对新式教育极为愤恨,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沦丧,但实际上卑下、虚伪。

3.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形象

鲁迅认为,各种形式的封建思想观念,在精神上戕害着等级社会的下层人,侵蚀着他们的灵魂,从而严格地控制着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以维护封建秩序,因而他在《呐喊》《彷徨》中塑造了较多的不觉之中被吃掉的形象。

(1)农民和小市民形象

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鲁迅第一次把农民的生活状况及其精神状态深刻地加以艺术展现,提出了农民问题。

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极其低下、悲惨,但精神上却愚昧麻木,构成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深刻矛盾,鲁迅以深刻的同情描写其悲剧命运。

(2)中国传统妇女的悲剧形象

《明天》《祝福》《离婚》可以视为描写中国传统妇女悲剧命运的三部曲。

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意义就在于深刻地揭示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奴役国民尤其是妇女的残酷性和荒谬性。

(3)下层旧知识分子形象

孔乙已、陈士成曾如醉如痴地追求功名利禄,却终生未爬上统治者的显赫地位,而他们所受的教育又不能支持其在社会上生存下去,最后成为封建科举制度的殉葬品。

以孔乙己、陈士成的悲惨命运来暴露封建等级观念吃人的罪恶。

4.觉醒者形象

鲁迅不仅颂扬先觉者的反抗精神,更从悲剧现实出发,塑造了一批梦醒了无路可走、倍感痛苦的知识者形象,如《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子君等。

《伤逝》具有自省性质和忏悔色彩

v子君是一个勇敢纯真有个性的知识女性

v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

A从社会层面来看——外在原因

社会的扼制环境的逼迫生存的困境

B从个体生命层面来看——内在原因

对爱情的理解不同心造的幻象人生价值取向的不同

5.鲁迅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独创性

A既表现了张扬个性的可贵,又揭示了社会解放、经济解放对个性自由、婚姻家庭幸福和妇女解放的制约,及个人奋斗的脆弱无力,对知识分子具有警策作用。

B既肯定知识分子的历史进步作用,也发掘与批判了他们身上的种种危机,为知识分子的成长进步指明了一条自我批判的道路。

C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人格——依附型人格

即:

在思想上——依傍古人,拘泥经典,不敢越雷池半步

在政治上——热衷仕途,委身皇权,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三、《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

v鲁迅是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实现了小说形式向现代的转型。

1.提供了新的小说观念

v鲁迅的取材和写法,借鉴了西方现代小说的体式,以现实主义方法为主,实现了对传统写法自觉、大胆的突破。

2、提供了新的人物、题材和新的思想主题

①新的人物: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写了普通农民的小说家。

②新的题材:

中国现代小说两大基本题材(农民、知识分子)都是由鲁迅开创的。

③新的思想主题:

观察与表现普通人命运的独特视角,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主题。

3、故事情节的弱化与灵魂揭示的强化

v《呐喊》《彷徨》为了更深入地揭示人们灵魂状态,对故事情节的曲折和完整并不倚重,《狂人日记》、《故乡》、《伤逝》、《在酒楼上》等大都是以人物的情绪感受作为小说的整体框架,故事情节和生活画面被编织进人物的情绪感受之中。

4、结构的两种基本模式与总体的封闭性

两种模式一是“看/被看”,一是“离去—归来—再离去”。

“看与被看”的结构模式在《彷徨》中有一篇极富有象征意味的小说《示众》里有着独特的表达。

v《孔乙己》通过对叙述者的精心选择,构成了多重“看/被看”的深层模式,将这种“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以艺术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小说的主题更加丰富。

v其它作品如《祝福》、《药》、《狂人日记》等也都有看/被看的场景或结构

“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也基本构成一个系列

v这类作品有《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故乡》等。

这类小说叙述者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

v《故乡》实际上含有两个故事:

“闰土的故事”和“我的故事”,重点则在对“我”的精神历程的审视,而对闰土的观照包孕其中。

v两种基本结构模式,都从总体上表现出了圆周式封闭的特性,这种形式封闭的特性,王富仁用了静––动––静的结构式表达

v小说不论以什么具体形式开始,在美学感受上都让人感到是从静态开始,而在结尾时,则静态已经复归或者即将复归

6.点睛白描的艺术表现手法

v白描,就是真实朴素,不加粉饰地描写对象。

用鲁迅的话说即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v首先运用在对景物的描写上

v其次,将白描手法用于人物形象塑造

v“画眼睛”

《故事新编》:

“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

v手法的杂文化——“带叙带议论,自由说话”;

v语言的杂文化——讽刺、幽默

v刻划人物的杂文化——漫画式、粗线条地勾勒人物。

第四节《野草》

1924年到1926的年间,鲁迅在《语丝》上连续发表了23首散文诗,1927年,鲁迅将其结集出版,增写《题辞》一篇,总题名为《野草》。

一、《野草》的创作背景

命名含有深意:

一方面是自谦,认为这些创作只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小感触”;

它们“根本不深,花叶不美”,像路旁的“野草”一样,是“平凡不过的”;

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为社会进步而甘愿献身的崇高品德,即:

为迎接熊熊的进步之火,“野草”甘愿被烧尽。

二、思想倾向

①《野草》最充分地体现了“人的发现”与“文学的发现”的伟大意义和“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刻性。

v《野草》是探索“鲁迅王国”奥秘的一把钥匙。

v《过客》、《这样的战士》等寄托了作者顽强求索、在暗夜中与旧势力展开搏斗的刚

毅精神与战士情怀。

v《野草》关于生存的思考起源于一种根本性的情绪:

深刻的焦虑与不安——一种找不到立足点而漂泊于空中的惶惑心态。

这是一种置身于“无物之阵”,“我”对自身的根本性忧虑。

v《影的告别》:

对自我存在价值的痛苦感觉与一个先觉的文化战士的历史悲剧意识。

自己在整个的历史进程中不过是一个“影子”

v《影》、《风筝》、《好的故事》、《死火》、《腊叶》、《墓碣文》

是作者自我主观感情的象征性表现,表现了苦闷、痛苦、及自剖、自省的意识。

②《野草》尖锐地抨击了世俗社会及黑暗政治的丑恶与荒谬。

v《复仇》——讽刺看客心理。

《立论》——写现实中“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的荒谬而却真实的存在,抨击人们滑头的逃避之法——“打哈哈”。

《死后》——斥看的无聊、无同情心、虚伪…

③《野草》解剖了自己的思想,展示其苦闷与彷徨、“黑暗与虚无”。

v《影的告别》、《求乞者》、《希望》、《墓碣文》

(4)《野草》表达了对“青年”和光明的期望与向往。

《秋夜》、《希望》、《雪》、《死火》等。

三、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象征性肯定

v《秋夜》中的枣树、《雪》中“朔方的雪”、《过客》中的“过客”,《这样的战士》中的“战士”,都是鲁迅自我写照,虽然也流露也一些孤独的情绪,但更多地表现了鲁迅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肯定。

v《这样的战士》是鲁迅的自我写照

1、“这样的战士“的意义

(1)一般的战士面对的是公认的穷凶极恶的敌人,而这样的战士面对的敌人披着各种外衣,有着“各种好名称”。

(2)一般的战士往往以敌人的自我标榜为目标,但守旧势力的致命伤未必在他们的“护心镜”后面,“这样的战士”不被这种狡诈所迷惑,把矛头对准其要害。

(3)一般的战士是以成败为标准的,而这样的战士则知道自己永远不会成为胜利者,旧的传统那“无物之阵”可能是胜利者,尽管心头充满悲哀与孤独感,仍然与之战斗。

2、“无物之阵”与“无物之物”

这是鲁迅专用的名词,用于概括他在作战中所面对的敌人的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