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2.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9734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5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5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5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5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05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05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05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2.doc

《2005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2.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05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2.doc

2005年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2)

(时间:

3小时满分:

10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满分

5

9

7

8

7

10

10

8

8

13

15

H

1.008

相对原子质量

He

4.003

Li

6.941

Be

9.012

B

10.81

C

12.01

N

14.01

O

16.00

F

19.00

Ne

20.18

Na

22.99

Mg

24.31

Al

26.98

Si

28.09

P

30.97

S

32.07

Cl

35.45

Ar

39.95

K

39.10

Ca

40.08

Sc

44.96

Ti

47.88

V

50.94

Cr

52.00

Mn

54.94

Fe

55.85

Co

58.93

Ni

58.69

Cu

63.55

Zn

65.39

Ga

69.72

Ge

72.61

As

74.92

Se

78.96

Br

79.90

Kr

83.80

Rb

85.47

Sr

87.62

Y

88.91

Zr

91.22

Nb

92.91

Mo

95.94

Tc

[98]

Ru

101.1

Rh

102.9

Pd

106.4

Ag

107.9

Cd

112.4

In

114.8

Sn

118.7

Sb

121.8

Te

127.6

I

126.9

Xe

131.3

Cs

132.9

Ba

137.3

La-Lu

Hf

178.5

Ta

180.9

W

183.8

Re

186.2

Os

190.2

Ir

192.2

Pt

195.1

Au

197.0

Hg

200.6

Tl

204.4

Pb

207.2

Bi

209.0

Po

[210]

At

[210]

Rn

[222]

Fr

[223]

Ra

[226]

Ac-La

Rf

Db

Sg

Bh

Hs

Mt

Ds

第第题(5分)

1.铁、铜、镍、铅等金属元素(1分)

2.煤和其它物质的燃烧(1分)

3.1.8×10-9mol(1分)

4.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在较冷温度下结冰(1分)

升高水的沸点,减少水的蒸发(稀溶液的依数性)(1分)

题(5分)

1.锰结核是太平洋深处的一种海洋矿物,除含有锰元素外还含有(至少填出二种元素)等多种金属元素。

2.飘尘是污染大气的有害物质之一,如果飘尘和空气中的SO2接触,使部分SO2氧化成SO3,危害就更严重了。

地球上每年排入大气中的飘尘约1亿吨,引起飘尘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3.25℃时,1mol纯水中含氢离子mol。

4.汽车散热器的冷却水中常加人一些非电解质(如乙二醇),其作用是

和。

第第题(9分)

1.大大(各1分)

2.苯胺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与苯环形成p-π共轭体系,而使氮原子上电子密度降低,所以碱性比氨弱,不能用石蕊试纸检验其碱性。

(1分)

3.由-NO2的吸电子使Cl-C的C上更正,易亲核,水解是亲核取代(1分,空间位阻效应解释也可)

4.-NO2拉电子使CH3上氢的酸性增强:

CH3NO2H++-CH2NO2(1分)

5.对于酚类化合物,后者因-NO2两侧邻近甲基的排斥力,迫使—NO2偏转平面,从而使其拉电子共轭效应大幅度减弱,而甲基的推电子作用影响相对较小;(2分)

在取代苯胺中,由于前者—N(CH3)2中两个邻位的硝基在甲基空间效应的作用下,无法很好地与苯环共平面,使其拉电子共轭效应大大降低,而后者则无此空间效应的影响。

(2分)

题(9分)

已知苯环上如带有甲基会使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容易进行,称作甲基的推电子效应。

有了硝基会使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难以进行,称为-NO2的拉电子效应。

试预期或解释下列问题:

1.CH3NH2的碱性应比NH3;HO--NO2的酸性比-OH的酸性。

2.苯胺不能用石蕊试纸检验其碱性,为什么?

3.由氯苯制苯酚需要很苛刻的条件,但2,4,6一三硝基氯苯0℃水解成苦味酸,试予以理论上的说明。

4.CH3NO2为什么能溶于KOH溶液?

5.解释下面两组物质的酸碱性强弱关系:

酸性:

碱性:

第第题(7分)

1.阳极:

Pb→Pb2++2e-(1分)Pb2++2CH3SO3-→Pb(CH3SO3)2

阴极:

2H++2e-→H2(1分)

总反应:

Pb+2CH3SO3H→Pb(CH3SO3)2+H2(1分)

2.阻止Pb2+向阴极移动。

(1分)

如没有隔膜,Pb2+将向阴极移动,发生阴极析铅的副反应:

Pb2++2e-→Pb(1分)

3.不需要。

为甲磺酸为强电解质,其水溶液具有很强的导电性,故没必要再加入支持电解质。

(1分)

4.实现氧化还原反应靠的是清洁而干净的电子,无三废排放,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1分)

题(7分)

甲磺酸铅通常为50%~58%的水溶液,在电镀及电子工业中有广泛地应用。

电化学合成法制备甲磺酸铅的要点:

以甲磺酸为电解液,金属铅做为阳电极,石墨做阴极,聚乙烯磺酸型阳离子交换膜为阴阳极室隔膜。

1.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2.使用隔膜的目的是什么?

不使用会有什么后果。

3.是否需要加入支持电解质?

为什么?

4.电化学合成法比一般的化学合成法有什么优点?

第第题(分)

1.n(Fe)=9.30mmoln(KNO3)=2.50moln(K2Cr2O7)=0.30mol(1分)

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1分)

n(Fe2+)︰n(NO3-)=7.50︰2.50=3︰1(1分)

即:

NO3-+3Fe2++4H+=3Fe3++NO↑+2H2O(1分)

2.氧气将部分Fe2+氧化为Fe3+,加入的KNO3不变,则滴定中消耗K2Cr2O7偏小(<18.00mL),使n(Fe2+)︰n(NO3-)>3︰1,反应中KNO3将得到价态更低的还原产物。

(2分)

3.2Fe3++Sn2+=2Fe2++Sn4+2Hg2++Sn2++2Cl-=Hg2Cl2↓+Sn4+(各1分)

题(8分)

纯铁丝521mg,在惰性气氛下溶于过量的盐酸中,往上述热溶液中加253gKNO3,反应后以0.0167mol/L的K2Cr2O7溶液滴定剩余的Fe2+离子,消耗VrnL达到终点。

1.V=18.00,通过计算写出Fe2+离子和NO3-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纯铁丝在大气中溶于盐酸,其他步骤同上。

根据这个实验结果写出Fe2+离子和NO3-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与惰性气氛下计算得到的方程式有何不同?

3.一旦部分Fe2+被氧化后,可以在溶解后,经SnCl2、HgCl2处理后,再在热溶液中加入KNO3处理。

写出处理中的反应方程式。

第第题(7分)

1.4.1CH3COOLi+0.1Fe(NO3)3+0.9Si(OC2H5)4+4H2O

=Li4.1Fe0.1Si0.9O4+4.1CH3COOH+0.3HNO3+3.6C2H5OH(2分)

2.但固相法不易保证成分的准确性、均匀性且合成温度较高。

溶胶-凝胶此法合成离子导体具有纯度高,均匀性好,颗粒小,反应过程易于控制等优点。

(2分,答出要点即可)

3.脱去吸附水(1分)及NO3-氧化分解有机物成分烧失(1分)(约)603(1分)

题(7分)

Li4SiO4具有有利于离子传导的结构,为锂离子导体理想的基质材料。

实验发现用三价离子M3+如B,Al,Ga,Cr,Fe,In能取代Li或Si(Li4+xMxSi1-xO4,Li4-3yMySiO4)可大大提高它的离子电导性。

Li4.1Fe0.1Si0.9O4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可用溶胶-凝胶法合成:

称取一定量的CH3COOLi,Fe(NO3)3合成,用稀硝酸溶解,按化学计量摩尔比加入Si(OC2H5)4,并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使Si(OC2H5)4∶C2H5OH=1∶4做共溶剂,再加入金属离子摩尔总和1.5倍的柠檬酸,用NH3·H2O调整pH=2~3。

样品在80℃回流使其水解缩聚,然后在70℃缓慢蒸发,实现溶液-溶胶-凝胶的转化。

在120℃干燥得到干凝胶。

干凝胶在高温下进行一定时间热处理,于750℃得到超细粉。

1.写出制备Li4.1Fe0.1Si0.9O4的化学方程式。

2.溶胶-凝胶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湿化学合成方法,比以前较多使用的固相法有何优点?

3.右图为Li4.1Fe0.1Si0.9O4干凝胶的TG-DTA曲线。

从图中可以发现在248℃处都有一吸热峰,那是干凝胶表面的吸热峰;在417℃左右的峰为放热峰;而℃的放热峰则为Li4.1Fe0.1Si0.9O4形成峰。

第第题(10分)

1.DNA(1分)

2.A:

CO(NH2)2(或N≡C-NH2);B:

H-N=C=O(各1分)

3.配位键、冠醚和穴状配体、疏水作用(1分,答出1种即可)

4.C:

D:

E:

间苯二甲酸F:

1,3,5-苯三甲酸(各1分)

题(10分)

超分子自组装是指一种或多种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自发地结合起来,形成分立的或伸展的超分子。

氢键是超分子自组装中最重要的一种分子间相互作用。

1.列举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最重要的通过氢键自组装的超分子。

2.右图A和B在分子的3个方向上形成分子间通过氢键组装成大片薄饼状的超分子。

写出A、B的结构简式和合成A、B的简单物质。

3.除氢键外,哪些作用也可形成超分子

4.C、D、E、F是简单的芳香酸,他们通过氢键作用:

C形成二聚分子;D形成直线状超分子;E形成锯齿状超分子;F形成蜂窝状平面超分子(类似右图)。

画出C、D形成的分子的结构图;写出E、F的名称。

第第题(10分)

1.A:

COSB:

CO2C:

SO2D:

H2SE:

SF:

HCOOHG:

CO(各1分)

2.S8(3分)

题(10分)

在金星大气中存在可观数量的化合物A,A在地球上是一种只有微生物生命活动才能形成的物质。

化合物A的分子呈直线型,有弱极性。

A在空气中极易着火生成等物质的量的B气体和C气体;A不溶于水,但加热条件下与水蒸气作用,生成B气体和D气体;气体C和D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迅速反应,生成固体E;如果在催化剂作用下A水解可以得到固体E和F的溶液。

在交流放电的情况下,A分解生成E固体、G气体两种物质。

1.写出A~G各物质的化学式;

2.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由A电解得到的E的晶体为正交晶系,晶胞参数a=1048pm,b=1292pm,c=2455pm。

已知该物质的密度为2.07g·cm-3,每个晶胞中有16个E分子。

确定E分子中原子的组成。

第第题(8分)

1.KBrO3+5KBr+6HCl=3Br2+6KCl+3H2O(1分)

5Br2+HOOCNH2CHCH2S-SCH2CHNH2COOH+6H2O

=2HO3SCH2CHNH2COOH+10HBr(1分)

Br2+3I-=I3-+2Br-I3-+2S2O32-=3I-+S4O62-(1分)

2.氧化胱氨酸的反应是很快的,而KBrO3氧化KBr才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

当碘量瓶中刚刚开始出现黄色时,Br2与胱氨酸已完全反应,(但Br2的浓度仍然很小,并且没有来得及扩散到空气中。

此时加入KI,就不会再有Br2生成。

因为I2在I-过量的水溶液中生成I3-离子,挥发性比Br2弱得多,可以避免Br2挥发所带来的误差。

)(2分)

迅速加KI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溴的挥发(1分)

3.(2分)

题(8分)

测定胱氨酸试剂的纯度是定量分析化学设计实验中的一个课题。

胱氨酸的结构简式是:

HOOCNH2CHCH2S-SCH2CHNH2COOH;在氧化剂Br2的作用下,S-S断裂生成-SO3H,该反应非常容易进行。

测定过程如下:

移取25.00mL胱氨酸溶液(含胱氨酸样品mg)、25.00mLKBrO3溶液(c1mol/L)于碘量瓶中,加1gKBr、2mLHCl进行反应,在刚开始出现黄色时立即开盖加入1gKI,迅速加盖、旋摇溶解。

加100mLH2O稀释,立即用Na2S2O3标准溶液(c2mol/L)滴定至浅黄色,加入2mL淀粉溶液,继续滴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VmL)。

1.写出滴定反应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为什么刚出现黄色时就可加KI(如果充分反应10分钟会呈现深黄褐色)?

加入KI的过程中要求开盖和加盖间的时间极短,目的是什么?

3.列出计算胱氨酸纯度的式子.

第第题(8分)

1.A:

BB:

AlC:

H(各1分)

2.Al(BH4)3(AlB3H12)(2分)

3.(2分)

4.Al(BH4)3+12H2O=Al(OH)3+3B(OH)3+12H2↑(1分)

题(8分)

短周期的元素A、B、C可形成化合物X。

A、B是同主族元素,A的常见配位数是4,B的常见配位数是4或6。

X是共价型的分子,分子中A、B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C元素的核磁共振表明X分子中有2种类型的C原子,个数比是1︰1。

X与热水缓慢反应,1.000gA与水反应后可得到3.76L(标准状况)的单质气体。

1.写出A、B、C的元素符号;

2.写出X的化学式;

3.画出X的结构式。

第第题(13分)

1.N-苯甲酰-N-苯基羟胺根离子(以下用X-表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2,氧的质量分数为15.1%。

当只有此配体与钒配位,氧的质量分数必小于15.09%,而实际为15.2%,所以一定有配位氧原子(1分)。

设钒与1个氧、3个X-络合(钒最高+5),氧的质量分数为15.9%,需要增加X-数目和减少配位O数目,这都是不可能的;因此配合物中可能存在第3种配体,从条件来看反应是在盐酸介质中进行的,可能存在Cl-做配体(1分)。

设钒与1个配位氧、x个X-、y个Cl-配位(x+y≤3),当x=1,y=1时,氧的质量分数为15.3%;当x=1,y=2时,氧的质量分数为13.8%;当x=2,y=1时,氧的质量分数为15.2%;符合题设(1分)。

(其他合理推论也可)

即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VO(C13H10NO2)2Cl(2分)

2.该配合物的结构如下:

(各1分)

3.第一种最稳定(1分),分子的对称性最好,极性最弱(1分)

题(13分)

钒与N-苯甲酰-N-苯基羟胺根离子在4mol/L盐酸介质中形成紫红色的单核配合物,该配合物溶液可进行比色测定,用以定量测定钢中钒的含量。

该配合物是电中性分子,实验测得其氧的质量分数为15.2%。

1.通过计算确定该配合物的化学式;

2.画出它的全部可能立体结构(不要求光学异构体)。

3.指出其中最稳定的是哪一种。

与其它几种相比,它在分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第第题(15分)

1.

(3分,其中反应物、介质各1分,反应条件不要求)

2.

(1)CH3CH2CH2CHO+2HCHOOHCH3CH2C(CH2OH)2CHO(2分)

OHCH3CH2C(CH2OH)2CHO+HCHO+CO23-+H2O

→CH3CH2C(CH2OH)3+HCOO-+HCO3-(2分)

(2)HCOO-后处理:

2HCOO-+O2→HCO3-(1分)

2HCO-CO32-+CO2↑+H2O(1分)

3.

(1)A:

CH2=CHCOOCH3B:

CH2BrCHBrCOOCH3C:

H2NCH2CH2NH2

D:

CH3--SO2HNCH2CH2NHSO2--CH3(各1分)

(2)2,3-二溴丙酸甲酯对甲苯磺酰氯(各1分)

题(15分)

1.苄基-2-萘基醚是芳香族的混醚,其传统合成方法采用威廉森法。

主要用于合成苄氧萘青霉素等医药工业,且广泛地作为合成香料,用于皂用香精、化妆品香精、草霉香精及调合香精等香料工业。

写出合成苄基-2-萘基醚的化学方程式。

2.三羟甲基丙烷(简称TMP)是重要的化学中间体和精细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生产高级醇酸树脂和聚氨脂、聚脂、合成干性油、高级润滑油、印刷油墨、增塑剂、玻璃钢、纺织助剂等,在许多方面其性能优于甘油、新戊二醇和季戊四醇。

工业上可以用正丁醛和甲醛(实际消耗量为1︰3)为原料,用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混合碱溶液作为缩合催化剂,再加入少量的助催化剂三乙胺,在25~85℃常压条件下合成。

(1)写出分步反应方程式。

(2)如果该合成是绿色工艺,如何处理副产物。

3.N,N-双(对甲苯磺酰基)-2-哌嗪羧酸甲酯是合成抗结核病及抗类风湿病药物2-哌嗪羧酸的中间体。

其合成路线如下:

A+Br2→BC+CH3--SO2Cl→DB+D→

(1)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

(2)命名B和CH3--SO2Cl。

命题:

胡波2004年10月于浙江慈溪中学

中学综合学科网版权所有,任何网站不得转载

参考答案(0502)

中学综合学科网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