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9752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3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教案张兴龙主编教材文档格式.docx

以推动学生的纵向和横向发展。

对于各章节练习要辅导学生弄懂,让学生觉得实在学懂了,才会保持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强调各章节的学习指导对学习的作用,让学生能真实的感受到进步的存在。

(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的不同要求去调整教学方法,去改正教学方式,去完成教学辅导。

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学习任务。

不能用一个模式去要求每一个学生,不能用同样的一道题目去要求每一个学生。

应该让学生有选择性的去做自己能做的,当然要对学生有一定的辅导,不能让学生失去信心,要让学生饱有热情。

要让他们看到成长的希望。

要用适合于学生的方式去教学生,要用学生能接受的问题去问学生,要用学生的思想去影响学生。

教育和教学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主导自己的发展,教师只起辅导和监督作用。

总之要用适合于学生的教育去教育学生。

(教学思想)

教学计划

第八章逻辑门电路8课时

第九章数字逻辑基础10课时

第十章组合逻辑电路12课时

其中应用扩展(译码器)(2课时)

第十一章集成触发器16课时

其中应用扩展(D触发器)(4课时)

第十二章时序逻辑电路14课时

其中应用扩展(进制应用)(2课时)

第十三章脉冲小型产生和整形电路4课时

总授课64课时,每周4课时共16周

第十四章数模和模数转换器课外辅导

第十五章智能化电子系统简介课外辅导

二进制计数器的工作波形EWB演示

十进制计数器的工作波形EWB演示

555集成定时器PROTEL图示

“不用编程的数字钟”的制作与分析课外辅导

要达到预期效果,要利用晚自习集中辅导,对典型的问题要提出来讨论。

 

       第一讲   第1、2课时          

第一节 数字电路特点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对该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建立起学生的发展方向

3、指导好该科目的学习重点与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如何去学习数字电路及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要教好这门课程,就必需要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达到这一目的光说说是不行的,要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的应用,相信数字电路学起来简单,并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适当提出一些合理化要求。

并就该课程的教法说与同学听,听取学生的意见,争取能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育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出发,达到教好这门课程的目的,让学生学有所获。

(学生需求分析调查,以调整教学定位)

一、基础分析:

通过一年的学习,大家已经到了二年级了,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例如电工基础,数学基础,电子基础,识图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分析能力,能够做好一些简单的制作。

通过电子技术基础的一学期的学期,有部分同学建立起了学习兴趣,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还没有较好的入门。

(引入学生情况分析)

二、学科分析:

该学科他可以独成一体,学习起来与以前的专业知识联系不大,与数学关系不密切。

应用相当广泛。

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应用, 

20世纪90年代开始,整个社会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时代,数字技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通信、电视及音像传媒、自动控制、医疗、测量等无一不纳入数字技术并获得较大技术进步。

例:

Internet、程控电话、移动通信、可视电话、会议电视、数字电视、数字相机、VCD、DVD、交通灯、广告牌等等。

要求有一定的想象力,要有严谨的思维习惯。

要求同学们要建立起信心,做好准备来学好该科目。

讨论:

如何来学习这门专业课,对老师有哪些要求?

(将结果写好分析表附后页)

三、数字电路的特点及分析方法

数字通信系统:

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容量大;

(例如手机)

数字化测量:

精度高,功能完备,具有数控测试功能:

(例如数字示波器)

数字设备:

精度高、功能完备、智能化。

(扩展讲数字电视和数码照相机)

计算机:

最具代表性的数字系统,具有极强的信息处理和控制能力。

要从生活应用出发来讲数字电路的应用,为了发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例兴数字电路在生活产品中的应用。

作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欣赏品位,扩宽学生视野。

四、数字电路学习资料来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知识面)

1、《电子技术基础》不同版本教材(例如康华光主编)

2、《555集成电路应用手册>

3、《电子报》

4、网络资料(部分参考网址)

1、jytdtest2003-1jsjszdlszdl.,则输入变量不同状态的组合数目为2n,如一个输入变量为21=2种不同状态,两个输入变量为22种不同状态。

2、列表时,输入状态按n列,2n+1行画好表格,(比教材上的行数多1,是因为要有表头一行),再将输入变量从右至左,在第一列中填入0、1、0、1---;

在第二列中填入0、0、1、1、0、0、1、1---依次下推,直到填满表格。

然后把每一行中各输入变量状态代入函数式,计算并记下输出状态列入表中。

例题:

9-16详见P178,(突出列表的步骤和分析输出状态的过程)

练习:

画出下列各式的真值表:

(1)Y=AB+AB

(2)Y=ABC+A·

BC+A·

C

㈡由真值表列逻辑函数

方法如下:

1、从真值表上找出输出为1的各行,把每行的输入变量写成乘积形式;

遇到0的输入变量加非号。

2、把乘积各项相加。

9-17

该例题的讲解以讲解步骤为主,让学生理解解题步骤,掌握方法。

二、逻辑代数在逻辑电路中的应用

根据逻辑功能设计电路时,得到的并非是唯一的电路,有简有繁。

应运用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进行化繁为简,以得到简单合理的电路。

例题9-18根据Y=AB+AC逻辑函数,设计逻辑电路。

讲解例题时要有创造性的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该例题中可以用分步讲解法来讲,先让学生根据逻辑函数画逻辑图,以复习上节课内容,[逻辑函数:

Y=AB+AC;

Y=A(B+C)],再让学生自己看这两个函数的关系,而逻辑电路却不一样,第一个逻辑函数要三个逻辑门电路,而第二个则只要二个逻辑门电路。

(逻辑图见P179图9-3)

例9-19(用练习方式进行)

画出Y=A·

B+C+A·

D+B·

D和Y=A·

B+C+D的逻辑电路图

在数字电路中,由于集成与非门的大量使用,所以把一般函数式变换成只用与非门就能实现的函数式,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这种函数式应包含与、非两种运算,而且每个逻辑乘法上必须有非运算,构成与非—与非表达式。

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我们也希望只使用一种集成块。

例题9-20(用理解的方式来讲)

实际上就是逻辑函数的化简,最终的形式要成为与非—与非表达式。

让学生理解何谓与非—与非表达式。

教学方式:

示例讲解。

(从两方面示例,一是逻辑函数,另一个是逻辑电路),要让学生知道如何来化简电路成为与非—与非表达式。

化简方法:

在上面加二个非号,再用反演律化简。

P196T9-9,

可以让学生来讲练习的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习之间的相互交流。

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

要让学生中的先进面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能够相互学习,借鉴经验。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在学生讲解后要对学生的方式进行点评,指出好的方面,让同学们相互借鉴,同时也要指出一些不足的地方让同学们相互注意。

小结:

该堂课逻辑函数的化间为学生以后从事设计打下基础,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先择,要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讲解,让学生能在当堂课中就能理解,在课后要有兴趣去练习,要掌握练习的难度。

在教学中要穿讲有关课外利用与所学内容的联系,以促进学生在课外去练习。

作业:

1、P195T9-7

2、P195T9-8

课外练习:

1、复习今天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预习卡诺图化简。

3、P195T9-6

(1)gyzxxtykhxt1.(n=…..),即1,2,4,8,……,不允许3,6,10,12等。

(2)相邻的两项可合并为一项,并消去一个因子;

相邻的四项可合并为一项,并消去两个因子;

类推,相邻的2n项可合并为一项,并消去n个因子。

将合并的结果相加,即为所求的最简“与或“式。

最小圈可只有一个小方格,不能化简。

  在讲课过程中要用适当的例子来说明,要让学生通过实例自己总结出相同的结论。

2、圈方程组时的注意事项

(1)圈的个数应最少,圈内小方格个数应尽可能多。

(2)每圈一个新的圈时,必须包含至少一个在已圈过的圈中未出现过的最小项,否则重复而得不到最简式。

  由于卡诺的化简实际上就是圈方程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不要太快,要让学生在当堂能够接受,故对于上一项要让学生有深刻体会,否则学生是不太易接受的。

(3)每一个取值为“1“的小方格可被圈多次,但不能遗漏。

(4)在卡诺图中,圈的方框不同,则化简的结果也不同,但它们可以相互转换,其结果还是相同的。

只是逻辑式的繁简程度不同。

  为了让学生能够看到这一效果,要求学生做一练习,P196的T9-12的第3小题,让发现不同答案的同学,让他们在黑板上做出来,然后进行分析,最终我们用逻辑函数来化简,看各个逻辑函数是不是一个函数。

(5)有时也可采用圈0的方法来化简逻辑函数。

但是函数必须取“反”。

  同样我样要用实际的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

我们就从P188的图9-15来说明 

,图a,b在卡诺图中是互补的,我们就可以把空余部分补0再来看就很明显了。

c,d也是一样。

对于复杂的逻辑函数也是一样的。

请同学们在课外用一些例子加以证明。

3、任意项的使用

教学观点:

只要让学生知道有任意项,掌握如何利用任意项,对于在实际中的应用就不多讲,必竟学生还在入门期不能让学生有太多的不知道。

该堂课的内容较多,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的东西较多,所以在讲解中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要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在浅显的讲明化简内容后要以练习为主,让学生在练习中去理解,去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授课中要讲明此类电路的实际应用。

P196的T9-11及T9-12

1、.写出图(a)、图(b)电路的逻辑函数表达式,并将结果化为最简与或表达式的形式。

2、提高报警信号的可靠性,在有关部位安置了3个同类型的危险报警器,只有当3个危险报警器中至少有两个指示危险时,才实现关机操作。

试画出具有该功能的逻辑电路。

课后作业:

1、在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卡诺图的应用。

建议网站:

1、gyzxxtykhxt1.cgi-binlb5000topic.cgi?

forum=17&

topic=438&

show=0有一些习题和答案,同学们可以在上面找到一些有用的贴子。

matter_chapter4_3.JXC1zhykch5120neirongfd6.doc

?

t_res_id=113&

teacher

第二十七讲

课题:

T触发器

让学生掌握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T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讲授法

2课时

一、复习引入:

复习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二、新授:

(一)电路的形式:

就是让K端与J端接在一起,那么输入端就是在JK触发器的基础上变化得来的,那么他的逻辑功能也就是JK触发器的一个部分。

(二)工作原理:

CP=0时,触发器不工作,处于维持状态,控制信号让输入端无效,不用考虑输出的状态。

CP=1时,触发器的功能如下:

(重点)

T=0时,次态=现态;

T=1时,次态与现态相反:

触发器翻转,完成计数功能。

关于T触发器和T’触发器电路主要说明下列几点:

  (1)这两种触发器都是从主从JK触发器通过不同接线而来的,对这两种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可借助主从JK触发器电路进行。

  (2)当T’=1时,这两个触发器具有相同的功能。

T’触发器在T’=0时,它的输出状态不变。

例1.已知T触发器的CP脉冲、T的输入波形,试画出输出波形。

(如下左图)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是指触发器次态Qn+1和输入信号及现态Qn之间的逻辑关系。

可以用功能表、特性方程、状态转换图(状态图)等方法来描述。

按照逻辑功能的不同,一般把触发器分成RS、JK、D、T四种类型。

表6.1示出了四种类型触发器功能描述方法。

表6.1

通过这堂课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各种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掌握各自的用途,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1. 

用JK触发器接成T触发器,正确接法是将输入端JK并联。

(P187)

2. 

要使JK触发器实现Qn+1=Qn的功能,应使J=1,K=1。

3. 

JK触发器具有置0、置1、保持和计数翻转功能。

4. 

D触发器具有置0和置1功能。

5. 

仅具有置1和置0功能的触发器称为D触发器。

6. 

TTL型触发器正常工作时,异步置位(SD)、复位(RD)端的正确接法是接1。

7. 

要使触发器异步置位,应使SD=0、RD=1;

要使触发器异步复位,应使

SD=1、RD=0。

第二十八讲

数码寄存器

让学生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寄存器的分析方法

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1、D触发器的基本知识:

1D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复习

2用波形法来分析D触发器的工作过程

A、找到电路工作的有效点,看控制信号是上跳变有效还是下跳变有效。

B、找到输出与输入的对应关系。

输出的现在等于D端的次态。

最好用波形法来说明,用二种不同情况加以说明,一个是D与CP信号不是同时跳变的情况,一种是D与CP同时跳变的情况,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够认清D触发器的工作情况。

用步进法来推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结论,采用推断性的方式来教学,使学生易于接受。

]

2、由D触发器来分析数码寄存器

分析书上P230图12-2图的模式与D触发器的联系

下图是由D触发器组成的四位数码寄存器。

分析电路的工作波形:

01234567891011

3、总结出电路的功能:

CP脉冲

D3、D2、D1、D0

Q3、Q2、Q!

、Q0

1011

0000

1

1111

2

3

4

5

6

0110

7

8

9

0101

10

0001

11

输出端的信号是上一次输入端的情况。

就是把数码进行了寄存器。

数码寄存器:

在数字系统中,常要把二进数码0和1暂

时存放起来.能存放数码的电路称为数码寄存器.

种类:

1.双拍接收方式:

所谓双拍就是两步.因此,嗓拍接收方式是两步完成接收数码过程.

2.单拍接收方式:

所谓单拍,就是一步.因此,单拍接收方式是一步完成接收数码过程.

(一)双拍接收方式

四位双拍数码寄存器如图:

1.是由四个基本RS触发器和四控制门(“与非”门)组成.

2.四个触发器由高向低依次排列为F4F3F2F1.

3.四位数码由高向低依次排列为D4D3D2D1.

4.每个触发器和复位端R连接起来,接”0”负脉冲,其目的是

送数前,使个触发器清零,即置”0”状态.

5.触发器的各置位端S受各控制门输出端的控制.

6.输入数码经控制门存在各触发器的输出端

小结:

该堂课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电路的能力,注重于方法的讲解,有利于以后进行教学,将方法系统化有助于学生较好的掌握知识。

1、画出数码寄存器的电路图

2、用波形法分析出电路的工作过程。

课外作业:

1、复习数码寄存器

2、预习移位寄存器的内容

在下列网址查找相关内容,扩充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bandaoti2323-1.kejiandiangongnetpagesd22_2_1.#1

第二十九讲

移位寄存器

种类:

单向数码移位寄存器:

左移寄存器和右移寄存器

双向移位寄存器:

寄存器的数码即能向左移动,又能向右移动

工作方式:

移位寄存器按数码输入和输出方式分为四种工作方式

串行输入---串行输出.串行输入--并行输出,并行输入---串行输出,

并行输入--并行输出.

四位单向移位寄存器74LS195和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

1、移位的概念

在数字系统中,常常要将寄存器中的数码按时钟的节拍向左移或右移一位或多位,能实现这种移位功能的寄存就称为移位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是数字装置中大量应用的一种逻辑部件,例如在计算机中,进行二制数的乘法和除法都可由移位操作结合加法操作来完成。

移位寄存器的每一位也是由触发器组成的,但由于它需要有移位功能,所以每位触发器的输出端与下一位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相连接,所有触发器公用一个时钟脉冲,使它们同步工作。

一般规定右移是向高位移,左移是向低位移,而不管看上去的方向如何。

例如一个移位寄存器中的数码是

高位低位

原数据1001

右移:

串出1001X串入

左移:

串入X1001串出

在移位的过程中,移出方向端口处触发器的数据将移出寄存器,称为串行输出,简称串出;

在寄存器另一端口处的触发器将有数据X移入寄存器,称为串行输入,简称串入。

如果连续来几个时钟脉冲,寄存器中是数据就会从串行输出端一个一个送出,于是可以将寄存器中的数据取出,同时有新的数据从串入端一个一个进入寄存器。

从寄存器中取出数据还有另一种方式,前面已经提过,就是从每位触发器的输出端引出,这种输出方式称并行输出,简称并出,同理送入数据有并入的方式,见图23-1-1。

2、双向移位寄存器

下面介绍几种移位寄存器电路,一般移位寄存器在应用中,需要有左移、右移、保持和并行输入数据等多种功能。

图23-1-2是一个双向移位寄存器,它可实现右移、左移、并入、并出、串入和串出等操作,即能右移又能左移,故称双向移位寄存器。

3、74LS194型通用多功能移位寄存器

74LS194的逻辑图符号见图10-1-3,这是一种具有并行输出、并行输入、左移、右移、保持等多种功能的移位寄存器。

逻辑符号中的SRG4(ShiftRegister4)是四位移位寄存器的缩写。

74LS194的功能表见表10-1,国标逻辑符号见图23-1-3。

下面结合

74LS194的功能表和逻辑符号来说明该电路的逻辑功能。

该堂课的主要任务是用波形法分析出移位寄存器的功能,教学中要多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步骤来分析,不要让学生看到有太多的新内容。

能够让学生在复习中学习,轻松的掌握新内容。

1、画出左移寄存器的电路图

2、分析出左移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1、复习移位寄存器的工作过程

2、预习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第三十讲

异步二进制计数器

让学生掌握计数器的分析方法

计数器的分析方法

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