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9768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下载.docx

稳定) 

(机敏 

敏捷)________地

这些词语体现出战斗环境的________和白求恩大夫的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危急时刻白求恩大夫坚持做手术的动词,用横线画出表现白求恩大夫辛劳的句子。

(3)找出描写白求恩大夫在下列情况下仍坚守手术台的句子。

当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时:

________。

【答案】

(1)激烈;

淹没;

镇定;

敏捷;

恶劣;

医术高超

(2)站、接过、取出、丢。

(3)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1)本题考查学生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要想正确的运用词语,必须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1)激烈、淹没、镇定、敏捷、恶劣、医术高超

(2)站、接过、取出、丢。

(3)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

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

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②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_____孩子_____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_____

③男孩说:

“没……我没看见。

④列宁说: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天气严寒,它怕冷。

⑤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⑥列宁自言自语地说: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⑦男孩看看列宁,说: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它还活着。

⑧列宁问:

“会飞回来?

⑨“一定会飞回来!

”男孩肯定地说。

(1)给选文第②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________孩子________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________

(2)以下哪一项体现了列宁对灰雀着急的心情?

( 

A. 

B. 

列宁问:

(3)根据选文中人物的对话,猜猜当时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

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选项。

A.我不能说是我把灰雀捉走了。

B.我捉走了灰雀,害得别人这样担心,明天我就把它放回来。

C.这只灰雀大概是飞走了,或者冻死了。

D.也许这个小男孩见过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

Ⅰ第②自然段中列宁想________

Ⅱ第③自然段中男孩想________

Ⅲ第⑥自然段中列宁想________

Ⅳ第⑦和⑨自然段中男孩想________

(4)“男孩说:

‘没……我没看见。

”’男孩为什么迟疑?

(5)读下面的句子,和选段比一比,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列宁看见小男孩,就和他交谈,表达自己对灰雀的喜欢和担忧。

小男孩被感动了,把提走的灰雀放了回来。

(6)从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中,你发现列宁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1):

“;

,;

(2)A

(3)D;

A;

C;

B

(4)因为灰雀是他捉走的。

(5)选段运用了记叙和语言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出了事情的经过,生动具体;

而题中所给的句子只是简单的叙述,平淡无奇。

(6)列宁是一位爱护下一代,保护小男孩自尊心,善解人意的人。

(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选段运用了记叙和语言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出了事情的经过,生动具体;

(6)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1):

“,?

(2)A

(3)DACB

(4)因为灰雀是他捉走的。

(6)列宁是一位爱护下一代,保护小男孩自尊心,善解人意的人。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掌握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内容上的侧重点。

(6)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精神或品质。

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

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选段第一句话中的“犹豫”说明( 

英子胆小,不敢上台。

英子不想让大家看到她走路的姿势,但是又不能不按老师的要求做,因此拿不定主意。

C. 

英子没准备好,怕讲得不好被同学们笑话。

(2)这一段话中掌声第二次响起的理由是( 

鼓励 

感动 

赞美 

D. 

感谢

(3)根据选段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

①“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这是抓住人物的动作来写的。

②“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这是抓住人物的外貌来写的。

③同学们的第一次掌声给了英子勇气。

④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又给了英子勇气。

(4)我们身边一定也有需要鼓励的人,请选择一句名言送给他,并说说你的理由。

①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②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③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

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我想把“________”这句话送给________,因为________。

(5)如果你是英子,当你讲完故事听到同学们那热烈的掌声时,一定会对同学们说:

“________。

【答案】

(1)B

(2)C

(3)①正确;

②错误;

③正确;

④错误

(4)③;

遇到困难的同学;

不论什么样的目标,只要开始努力,就会有实现的一天

(5)谢谢!

谢谢大家的掌声和对我的肯定。

有了你们的肯定,我会变得更自信。

(1)—(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

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1)B;

(2)C;

(3)①正确;

(4)③;

(5)谢谢!

(1)—(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能力。

5.课内阅读。

美丽的小兴安岭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①)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②)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③)阳光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④),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

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给文中空缺部分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①A.汇成 

B.积成( 

) 

 

②A.浸 

B.侵 

( 

③A.缕 

B.搂( 

④A.稍 

B.梢( 

(2)给第3自然的末尾句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 

,、、、,!

,,,,,。

,、、、,。

(3)“阳光像利剑一样的金光”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这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则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排比 

夸张;

排比

【答案】

(1)A;

(3)A

(1)本题是对课文内容知识的回顾,根据我们的背诵对号入座。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问号、冒号、

叹号;

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

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本题是对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和喻体组成。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排比句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组成的句子。

根据三者的区别第一个阳光像利剑,是比喻;

森林向人们“献出”,则是拟人,第三个有明显的相同句式,是排比。

(1)A;

B;

(3)A

(1)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知识的记忆,平时要多记忆背诵。

(2)对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所以平时学习中,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

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平时要积累一些特殊标点符号的用法。

(3)本题考查的学生对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平时学习时要区分各类修辞手法的特点。

6.课内阅读。

富饶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 

);

有的头上( 

有的( 

)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 

有的眼睛( 

),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 

)。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1)请给课文所缺的部分选择合适的内容补充完整( 

布满彩色的条纹;

长着一团红缨;

周身插着、飘飘摇摇;

圆溜溜的、像汽球一样圆

长着一簇红缨;

圆溜溜的、像皮球一样圆

彩色的条纹;

周身插着、飘飘悠悠;

(2)短文的第4自然段主要是围绕______来写的,具体写了______种不同样子的鱼,写鱼多的词语有______。

第1句话;

4;

“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数不清”

最后1句话;

“成群结队”、“各种各样”

(3)“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象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对这句理解正确的是( 

这句话是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多到鱼和水各占一半的程度。

这句话强调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但并不真是鱼和水各占一半。

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

这句话是在夸大其辞,这样好给读者留下鱼儿很多的印象。

(4)第5自然段共有____句话。

第一句总的写____,后几句从____、____、____方面分别写______。

5;

海岛是鸟的天下;

鸟的种类、遍地鸟蛋、厚厚的鸟粪;

鸟多

鸟、鸟蛋、鸟粪;

鸟之多

(3)B

(4)C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2)A;

(3)B;

(4)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7.阅读绘本故事,完成练习。

彩虹色的花

早春的一天,在积雪还没融化的原野上开出了一朵彩虹色的花。

花儿跟太阳打招呼:

“终于见到你了!

真高兴呀,我想跟每个人分享我的快乐!

过了几天,有一只蚂蚁从彩虹色的花身边经过,它告诉彩虹色的花:

“我想去奶奶家,可是雪融化了,原野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水洼,我不知道该怎么过去。

彩虹色的花摘了一片橙色的花瓣给小蚂蚁:

“你可以用来当船划过去哦!

又过了几天,一只蜥蜴经过,它告诉彩虹色的花:

“我想去参加宴会,可是没有合适的衣服,怎么办呢?

”彩虹色的花又摘下一片红色的花瓣,当作披风,衬在绿色的蜥蜴身上,威风极了!

……

(有删改)

(1)你喜欢彩虹色的花吗?

请结合故事内容说说理由。

(2)展开想象,还有谁会遇到困难?

彩虹色的花会怎么帮助它?

【答案】

(1)喜欢。

因为彩虹色的花是一种乐于助人的花,它总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友爱之手。

(2)有一天,一只小老鼠经过,它呼哧呼哧地喘着气。

彩虹色的花和小老鼠交谈起来,才得知是因为天气又闷又热,小老鼠已经被热得晕晕乎乎的了!

彩虹色的花摘下一片蓝色的花瓣,让小老鼠绑在尾巴上,变成扇子扁风,小老鼠顿时舒服多了!

(1)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2)仿照课文发挥想象,写出还有谁会遇到困难?

前后表达要一致,合情理。

(1)喜欢。

(2)有一天,一只小老鼠经过,它呼哧呼哧地喘着气。

(1)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根据所想象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8.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怕”的哲学

南怀瑾

古时有一位太子,声望已经很高了。

可他还要去周游列国,以提高自己的声望。

这时,突然来了一个乡下老头儿,要求见太子。

他腋下夹把破雨伞,言不压众,貌不惊人,但自称可以做君王的老师,帮助君王平天下。

通报以后太子召见,这老头儿说,听说你要周游列国,但就这样去不行,你要拜我为老师,要处处捧我;

在各国宴请你的时候,上位要让我坐,这样你才能成功。

太子问他,这是什么道理?

老头儿说,我以为你很聪明,一点就透,你______(果然、竟然)还不懂,可见你笨。

现在我告诉你,你是太子,出去绝对不会坐次要的位置;

而你的声望已经这样高了,此去也不会再增加多少。

如果带上我这样一个糟老头子,并处处恭维我,那么大家对你的认识就不同了,他们会认为你很了不起。

第一,你礼贤下士,非常谦虚。

第二,这糟老头子的肚子里究竟有多大的学问,人家搞不清楚,对你就更敬畏了。

如果使各国对你产生了这两种认识,你就成功了。

这位太子照他说的做,______(果然、竟然)成功了。

这不只是一个笑话,由此可读懂人生。

有时候,把好位置让给别人坐,自己在旁边帮着抬轿子,是很有必要的。

这就是“君子三畏”的道理,也是一种哲学。

一个有思想哲学信仰的人, 

而一个无所畏惧的人, 

(选自《论语别裁》)

(1)选出文中横线上运用恰当的词语。

(2)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填序号)

①周游列国( 

A.圈子,环绕。

B.普遍,全面。

C.星期。

②言不压众( 

A.从上面加力。

B.用威力制服,镇服。

C.逼近。

(3)文中的横线上填哪句话最合适?

(在文中填序号)

A.不会轻易成功 

B.其成就绝对不凡

(4)老头儿要求太子怎么做?

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

(5)“君子三畏”的道理指的是什么?

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答案】

(1)竟然;

果然

(2)B;

A

(4)你要拜我为师,要处处捧我;

在各国宴请你的时候,上位要让我坐。

(5)有时候,把好位置让给别人坐,自己在旁边帮着抬轿子,是很有必要的。

(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竟然:

我真没想到。

果然:

强调不出所料。

(2)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①周游列国:

指走遍各地。

周:

普遍,全面。

②言不压众:

压:

用威力制服,镇服。

(3)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

对于句子衔接,要注意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

(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1)竟然;

(2)B;

(3)B;

(4)你要拜我为师,要处处捧我;

(5)有时候,把好位置让给别人坐,自己在旁边帮着抬轿子,是很有必要的。

(2)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及所给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