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986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必过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所有考点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一章 区域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要求………………………………………32

第二章 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方法与评估要求………………………………………32

第三章 建筑消防性能设计方法与技术要求………………………………………32

第五篇消防安全管理

第一章消防安全管理概述…………………………………………………………34

第二章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34

第三章社会单位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38

第四章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39

第五章施工消防安全管理…………………………………………………………39

第六章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管理……………………………………………39

第一篇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消防职业道德

第一章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

2、消防工作贯预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3、单位安全职责:

(1)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2)规定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

(3)任何单位都有权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4、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备案抽查制度:

(1)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

其他工程实行备案抽查制度。

(包括设计审核、验收)

(2)建设单位应当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

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施工。

(3)建设单位在工程验收后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

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使用。

5、公众聚集场所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1)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

(2)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根据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对该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6、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时,承办人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安申请安全许可,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分工,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保持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配置齐全、完好有效,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批示标志、应急照明和消防车通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7、《消防法》强化了法律责任追究,共设有警告、罚款、拘留、责令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止执业(吊销相应资质、资格)6类行政处罚。

8、

情节

处罚

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责令停止施工,罚3万至30万

未按照消防设计文件或技术标准施工,降低消防施工质量的

责令改正或停止施工,罚1万到10万

消防产品认证、消防技术服务结构出具虚假文件的

责令改正,公司罚5至10万,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罚1万至5万

9、消防相关法律(7部):

城乡规划法、建筑法、产品质量法、安全生产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刑法;

10、(押题)《建筑法》第五章“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首先强调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11、失火罪立案标准:

(死一伤三五十万,十户家庭两公顷,灌木苗圃四公顷,矿山损失百万元)

(1)导致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的;

(2)导致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3)造成10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4)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或者过火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面积4公顷以上的;

(5)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12、(押题)防火巡查、防火检查、消防安全培训、疏散演练

(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

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2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

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查。

(2)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

(3)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公共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

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4)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至少每半年按照预案进行一次演练;

其他单位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

13、对2/3以上评审专家同意的特殊消防设计文件,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可以作为消防设计审核的依据。

14、当事人对火灾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火灾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对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出的火灾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向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15、为督促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持续符合资质条件,保证服务质量,规定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

有效期届满需要续期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向原许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出申请。

16、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有效,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证书在所在行政区域内有效。

17、(原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执业人员,依法获得相应的资格后,方可执业;

第二章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

1、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的根要原则(2条):

维护公共安全原则、诚实守信原则

2、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7点):

爱岗敬业、依法执业、客观公正、公平竞争、奉献社会、保守秘密、提高技能;

3、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4点):

自我反思、向榜样学习、坚持“慎独”、提高道德选择能力;

第一章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检查

1、在防火方面,除住宅外,其他类型如宿舍、公寓等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与公共建筑接近,防火要求按公共建筑的有关规定执行;

2、对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可能存在单层和多层或高层组合建造的情况,需要根据建筑的各使用功能的层数和建筑高度综合确定;

当难以区分且未采用防火墙分开时,按最严格划分多层或高层建筑;

3、(押题)地下、半地下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地下、半地下和高层汽车库,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汽车库、修车库,Ⅰ类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4、

5、耐火等级与建筑层数的适应性

6.钢结构构件的防火保护措施主要有两种:

一是采用砖石、砂浆、防火板等无机材料包覆的方式;

另一种是钢结构防火涂料,即将防火涂料施涂于建筑物和构筑物钢结构构件表面,形成耐火隔热保护层,以提高钢结构耐火极限。

7、教学建筑、食堂、菜市场可设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的首层或二层;

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的首层。

小学教学楼的主要教学用房不得设置在4层以上、中学教学楼的主要教学用房不得设置在5层以上。

8、剧场、电影院、礼堂宜布置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建筑的首层、二层或三层;

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不得布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得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

第二章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检查

1、城市总体布局的消防安全

2、(押题)企业消防站的设置位置便于消防车迅速通往工艺装置区和罐区,宜位于生产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且避开工厂主要人流道路。

3、消防车道要求严格性:

穿越建筑物的消防车道与环形车道相连的中间消防车道>环形车道>沿两个长边相连的消防车道(尽头式消防车道)

4、(对比记忆)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

消防登高操作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5、消防车道考点:

6、消防登高操作场地

7、人员密集场所平面布置:

8、特殊场所平面布置:

序号

场所

设置层数

备注

不应设置的楼层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1

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老年人活动场所、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

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四层及四层以上

首层、二层、三层

首层、二层

首层

1、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

2、设置在高层建筑内,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3、设置在单、多层建筑内,宜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2

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

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地上各层

1、医院和疗养院的病房楼内相邻护理单元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防火隔墙,隔墙上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设置在走道上的防火门应采用常开防火门

3

教学建筑、食堂、菜市场

各层

首层二层

1、小学主教学楼,不应设置在4层以上;

2、中学主教学楼,不应设置在4层以上

4

商店建筑、展览建筑、营业厅、展览厅

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

地下一、二层及地上各层

地下、半地下营业厅、展览厅不应经营、储存和展示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

5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

宜布置在首层、二层、三层的靠外墙部位

/

1、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

2、确需布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3、确需布置在地下或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m2;

4、厅、室之间及与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设置在厅、室墙上的门和该场所与建筑内其他部位相通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6

剧场、电影院、礼堂

观众厅宜布置在首层、二层、三层

不应布置在三层及以上楼层

/

2、设置在民用建筑内时,至少应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

3、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

4、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建筑内时,观众厅宜布置在首层、二层或三层;

确需布置在四层及以上楼层时,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且每个观众厅或多功能厅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m2;

5、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

6、设置在高层建筑内,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灭火系统

7

会议厅、多功能厅

宜布置在首层、二层、三层

1、一个厅、室的疏散门不应少于2个,且建筑面积不宜大于400m2;

2、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

3、设置在高层建筑内,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灭火系统

第三章防火防烟分区检查

1、建筑幕墙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的墙体,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1.2m,可以是不燃性实体墙或防火玻璃墙;

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该部分墙体的高度不应小于0.8m。

2、防火卷帘卷门机具有依靠防火卷帘自重恒速下降的功能,操作臂力不得大于70N。

(防火门关闭后在不大于80N的力作用力下拉开)

3、防烟前室:

从非避难区进入避难区的部位,要采取措施防止非避难区的火灾和烟气进入避难区安全的措施如设置防烟前室。

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2,(防火分区)开向前室的门应釆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釆用乙级防火门;

(看图例)

4、防火隔间:

5、火灾时用于人员疏散的走道有疏散走道和避难走道,其中,避难走道主要用于地下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的防火分隔。

第四章安全疏散检查

1、(原题)只设1个疏散门的条件:

2、(原题)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应釆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

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的房间,其疏散门的开启方向不限;

3、疏散走道宽度:

厂房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1.40m。

单、多层公共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1.10m;

高层医疗建筑单面布房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40m,双面布房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50m;

其他高层公共建筑单面布房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30m,双面布房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40m。

住宅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10m,建筑高度不大于18m的住宅中一边设置栏杆的疏散楼梯,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4、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观众厅内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0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0.80m;

5、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0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6、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住宅建筑户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m;

观众厅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净宽度不得小于1.4m。

7、厂房、汽车库、修车库的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小于1.10m。

8、人防工程中商场、公共娱乐场所、健身体育场所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小于1.4m;

医院不小于1.3m,其他建筑不小于1.1m。

9、一般公共建筑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小于1.10m;

高层医疗建筑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小于1.30m;

其他高层公共建筑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小于1.20m

10、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一、二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1.00h;

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0.5h;

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不低于0.25h。

11、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其顶棚装饰材料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地下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其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均采用A级装修材料

12、(原题)用于防火分隔的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同防火分区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m。

室外开敞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可能导致火灾蔓延的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69m2;

(2)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内应设置不少于1部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

当连接下沉广场的防火分区需利用下沉广场进行疏散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3)确需设置防风雨蓬时,防风雨蓬不应完全封闭,四周幵口部位应均匀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该空间地面面积的25%,开口高度不应小于1.0m;

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60%计算。

第五章防爆检查

1、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宜布置在厂房外的独立建筑内,且建筑外墙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10m。

对符合一定条件可以布置在厂房内的单独房间内时,需检查是否采用耐火极限分别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2、办公室、休息室不得布置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内。

如必须贴邻本厂房设置时,建筑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3.00h的非燃烧体防护墙隔开和设置直通室外或疏散楼梯的安全出口。

3、当变、配电所为正压室且布置在1区、2区内时,室内地面宜高出室外地面0.6m左右。

4、爆炸危险环境的配线应选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铜芯导线或电缆的截面在1区为2.5m㎡以上,2区为1.5m㎡以上。

5、(原题)电气防爆检查内容:

(6点)导线材质、导线允许截流量、线路的敷设方式、线路的连接、电气设备的选择、带电部件的接地;

6、(押题)建筑防爆的检查内容(6点)爆炸危险区域的确定、有爆炸危险厂房的总体布局、有爆炸危险厂房的平面布置、采取的防爆措施、泄压设施的设置、爆炸危险性环境变、配电所和控制室的布置;

7、(押题)通风、空调系统防爆检查内容(5点):

空调系统的选择、管道的敷设、通风设备的选择、除尘器、过滤器的设置、接地装置的设置;

8、(押题)供暖系统防爆检查内容(4点):

供暖方式的选择、供暖管道的敷设、供暖管道和设备绝热材料的燃烧性能、散热器表面的温度;

9、(原题)燃气锅炉房选用防爆型的事故排风机,其排风量满足换气次数不少于12次/h。

第六章建筑装修和保温检查

1、供暖管道与可燃物之间保持的距离满足以下要求:

当温度大于100℃时,不小于100mm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

当温度不大于100℃时,不小于50mm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

2、在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得超过82.5℃。

输煤廊的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得超过130℃。

3、不同建筑类别、建筑规模和使用部位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要求不同,主要分为A(不燃性)、B1(难燃性)、B2(可燃性)和B3(易燃性)四个等级,严禁使用B3级保温材料。

4、照明灯具的高温部位,当靠近非A级装修材料时,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灯饰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得低于B1级。

5、安装在钢龙骨上燃烧性能达到B1级的纸面石膏板,矿棉吸声板,可作为A级装修材料;

施涂于A级基材上的无机装饰涂料,可做为A级装修材料;

施涂于A级基材上,湿涂覆比小于1.5kg/㎡的有机装饰涂料,可做为B1级装修材料;

当胶合板表面涂覆一级饰面型防火涂料时,可做为B1级装修材料;

单位重量小于300g/㎡的纸质、布质壁纸,当直接粘贴在A级基材上时,可做为B1级装修材料。

6、当顶棚或墙面表面局部采用多孔或泡沫状塑料时,其厚度不得大于15mm,且面积不得超过该房间顶棚或墙面积的10%。

7、建筑外墙的装饰层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但建筑高度不大于50m时,可采用B1级材料。

8、用于建筑保温系统的保温材料主要包括有机高分子类、有机无机复合类和无机类三大类,根据燃烧性能等级的不同,主要有A(不燃性)、B1(难燃性)、B2(可燃性)三个等级。

9、建筑外保温材料首层不应小于15mm,其它层不应小于5mm。

第一章消防设施质量控制、维护保养与消防控制室管理

1、各系统的判定标准:

2、灭火器系统合格标准:

A=0,且B≤1,且B+C≤4;

3、维护管理人员从业资格要求:

4、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包括(6点):

值班、巡查、检测、维修、保养、建档;

5、(押题)消防控制室保存的纸质台帐档案和电子资料:

(8点)

6、火灾发生后,消防控制室的值班要求和应急处置程序:

7、图形显示装置的消防要求:

8、消防设施现场检查包括产品合法性检查、一致性检查以及产品质量检查。

9、经批准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由原设计单位修改,报经原批准机构批准后,方可用于施工安装。

10、消防设施施工结束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包括消防设施在内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

消防设施竣工验收分为资料检查、施工质量现场检查和质量验收判定等3个环节。

11、(原题)经批准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由原设计单位修改,报经原批准机构批准后,方可用于施工安装;

第二章消防给水

1、利用井水作为消防水源时,水井不应少于两眼,且当每眼井的深井泵均采用一级供电负荷时,才可视为两路消防供水;

若不满足,则视为一路消防供水。

2、消防给水管必须穿过伸缩缝及沉降缝时,应采用波纹管和补偿器等技术措施。

3、室外消火栓按其进水口的公称通径可分为100mm和150mm两种。

进水口公称通径为100mm的消火栓,其吸水管出水口应选用规格为100mm消防接口,水带出水口应选用规格为65mm的消防接口。

(进100-出100-带65)

进水口公称通径为150mm的消火栓,其吸水管出水口应选用规格为150mm消防接口,水带出水口应选用规格为80mm的消防接口。

(进150-出150-带80)

4、室外消火栓按其公称压力可分为1.0MPa和1.6MPa两种。

其中承插式的消火栓为1.0MPa、法兰式的消火栓为1.6MPa。

5、室内消火栓箱刮开箱体涂层,使用千分尺进行测量,箱体应使用厚度不小于1.2mm的薄钢板或铝合金材料制造,箱门玻璃厚度不小于4.0mm。

6、消防给水管(4种)一般有球墨铁管、钢丝骨架塑料复合管、镀锌管和加强防腐的钢管;

7、支吊架按照功能和形式可分为(5种)固定支架、滑动支架、导向支架、弹簧支架、吊架等;

8、给水管网连接方式(5种):

螺纹连接、焊接连接、法兰连接、承插连接、沟槽连接;

9、管径大于DN50mm的管道不应使用螺纹活接头,在管道变径处应采用单体异径接头;

10、配水干管(立管)与配水管(水平管)连接,应采用沟槽式管件,不应采用机械三通;

水泵房内的埋地管道连接采用挠性接头;

11、(押题)红色环圈标志宽度不应小于20mm,间隔不宜大于4m;

在一个单元内环圈不宜少于2处;

12、管网设计的支架在管道的每一支撑点处应能承受5倍于充满水的管重;

(同灭火器挂钩、托架类比)

13、当管道穿梁安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