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12届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一二)[人民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9886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2012届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一二)[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省温州市2012届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一二)[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省温州市2012届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一二)[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省温州市2012届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一二)[人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省温州市2012届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一二)[人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浙江省温州市2012届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一二)[人民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浙江省温州市2012届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一二)[人民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2012届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一二)[人民版].doc

《浙江省温州市2012届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一二)[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2012届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一二)[人民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温州市2012届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题(必修一二)[人民版].doc

2011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八校高三期初联考

历史试卷2011.8

选择题部分(共48分)

选择题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

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D.“公天下”转向“家天下”

2.有学者认为:

“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

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

”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

3.北宋时期,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赋税收入除少量自用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1804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既未授予联邦,亦未禁止各州享有的权利,该归各州各自保留”,也就是说宪法单独列举中央的权力而未经列举的权利一概归各州。

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的这些措施实际上都是为了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B.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C.给予地方一定自治权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势力

4.元朝“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

对上述关于行省制度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实行省界犬牙交错,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B.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C.借鉴了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方法

D.体现了肥瘠搭配的划界原则

5.“上谕以永禁设或入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宰。

”这项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1919年5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

中国人民获得合法游行示威的权利始于

A.鸦片战争时期B.维新运动时期

C.民国成立初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7.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

“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

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

”下列历史事件最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禁烟运动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D.文化大革命

8.1923年12月1日,陈独秀在《前锋》杂志上撰文认为:

“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

这一认识

A.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B.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D.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

9.“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

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

A.五四运动爆发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起

10.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1.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

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败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

该电文表明

A.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D.正面战场有力的打击了侵华日军

12.“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

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3.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阶段。

下列关于1955年我国社会状况描述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完成B.西藏自治区还没有设立

C.政协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D.《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14.在厦门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幅对联:

“厦门金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轰炮。

”对联中的局面直到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出台才结束。

关于这部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B.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

C.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

D.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

15.一代伟人邓小平经常妙语连珠,以下语录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③“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是真正的不结盟”;④“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16.观察下列《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

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

8

3

1

3

1

1

东欧

北欧

中欧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D.是中国坚持“一边倒”外交战略完全反映

17.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

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政

B.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力

C.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

D.男人参军,保卫国家,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18.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名的《罗马法的精神》中说:

“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天主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罗马法“最为持久的征服”的具体表现是

A.确立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B.由公民法到万民法,首创国际法的概念

C.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D.编订了《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善

19.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

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时间

1787年颁布

1875年颁布

1954年颁布

制定机构

制宪会议制定

议会制定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特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体现直接民主原则

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评价

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标志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

开创人民民主新阶段

A.颁布时间B.制定机构C.特点 D.评价

20.《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是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作品,书中写到“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

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三层诅咒------我们织,我们织!

”作品中反映的欧洲早期工人运动发生在

A.19世纪30年代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D.20世纪20年代

21.列宁在《论策略书》中说:

“……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该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

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

”列宁在其革命生涯中是如何践行这一观点的

A.用暴力革命的手段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

B.领导召开社会民主工党二大,成立俄国共产党

C.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发表《四月提纲》,将俄国革命转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22.下表是美国于某段时间援助欧洲各国每人的美金金额,对此表格最合理的解释是

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奥地利

金额(美元)

29

33

72

77

104

A.欧洲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经济残破,美国给予贷款援助

B.美国援助欧洲各国是与社会主义势力的兴起与发展相关联

C.此援助帮助西欧国家复兴,助长了德、意、日等轴心国的势力

D.美国经济援助西欧是希望完全以经济手段来解决战后问题

23.2011年7月22日,欧盟领导人召开紧急峰会,讨论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方案。

峰会公布的最新草案显示,各国已就新的希腊救助达成一致,这进一步消除了市场对欧元区的担忧情绪。

以下对欧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国的联合初衷是为了加强成员国间的防务合作

B.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

C.对当今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冲击美国单极企图的重要力量

D.2001年欧元的正式启用使欧洲的联合再次迈出关键步伐

24.2010年的海地大地震和中国的玉树地震都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

①两国同属第三世界国家,理应相互帮扶

②中、美、欧、日、俄在海地震后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证明多极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③各类自然灾害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④两国都可以向世界银行申请救灾贷款

A.①④正确,②③不正确B.①④不正确,②③正确

C.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D.①③不正确,②④正确

非选择题部分(共52分)

本大题共2小题,25题24分,26题28分,共52分。

25.(24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

——沈芝《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二作为立法机构的英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在中世纪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

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

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们长期垄断的政治权力,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参政权和选举权。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议会先后颁布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法》,十九世纪末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的普选权,二十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

——摘编自CCTV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材料三 1875年前后,欧洲国家和非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开始有了巨大差别。

……非常凑巧,当时所有重要的非欧洲帝国都处在衰落之中。

它们的统治者从自己的臣民群里只能得到最微不足道的支持,像18世纪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使英国人有可能在印度进行接管,同样,19世纪土耳其苏丹、伊朗国王、中国皇帝和日本幕府的腐败无能和昏庸无道,都使得欧洲人的入侵轻易获得成功。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

(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政治文明产生的影响。

(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议会地位及议会权力的分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6分)

(3)以法国和中国的史实为例说明材料三中欧洲国家与非欧洲国家在政治层面的“巨大差别”。

(8分)

26.(28分)世界各国都把掌握准确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等情况,作为科学治国和宏观决策的基础。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普查的国家,秦始皇创立的“上计制度”就是人口、钱粮统计制度。

汉朝有“算赋法”;隋朝有“输籍法”;唐代有“户籍法”;宋朝采用“三保法”;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八年颁布《户口条画》,将强制为奴的人口按籍追出,编为国家民户,使人口不断增加;明朝有“户贴制度”,洪武十四年诏令全国编制黄册和土地鱼鳞图册,黄册是以户为主,记录人口变动情况的户籍资料,鱼鳞册是以田地为主,记录丈量田地情况的地籍资料。

————张树文《古人是怎样开展调研活动的?

材料二在1790年第一次全美人口调查中,17位美国联邦司法区执政官任命了200名助手。

他们骑马遍历整个美国以统计居民人数,并用鹅毛笔在他们能找到的所有纸片上记录统计结果。

美国人口接近400万,其中不包括奴隶或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

询问的问题有:

家族首领的姓名

地址

16岁或16岁以上的自由白人男性,包括家族首领

16岁以下的自由白人男性

自由的白人女性,包括家族首领

所有其他自由人

奴隶

————FindingTreasuresintheU.S.FederalCensus,作者JudyHannaGreen

材料三1750年以后500年是世界人口急剧变化的500年,这种急剧变化在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上仅仅是短短一瞬间。

1750年世界人口估计7.5亿、1850年为12亿、1900年为16亿左右。

进入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世界人口增速加快。

1950年25亿,2000年上升到60亿,预计2050年达到90亿左右,2200年世界人口最终将在100亿左右稳定下来。

——李建新《世界体系中人口替换规律下的大国兴衰》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后共进行了6次人口普查。

1953年首次普查只调查年龄、人数。

结果显示,全国人口总数为5.8亿。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增加了本人成分、文化程度和职业三项。

结果显示,当时全国人口约6.9亿。

其中大学文化程度者287万人,只占人口总数的0.4%。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调查项目增加至19项,如常住人口的户口登记状况,在业人口的行业、职业和不在业人口状况,婚姻状况以及生育子女状况等。

这次普查首次使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调查数据。

结果显示,全国共计约10.3亿。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项目与联合国建议一致,并与国际上每十年进行一次的人口普查的惯例接轨。

这次人口普查的登记项目增加了“常住地状况”和“迁来本地的原因”两项,旨在查清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和原因。

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11.3亿,9年净增人口1.27亿。

结果还显示,10年里我国人口的文化素质发生了明显变化,大专文化程度人口上升为1576万,占总人口1.3%,增长率为160%;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5.88%。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具有中国国籍并在境内常住的人,包括在国外工作或者学习,暂无常住户口的人。

这次普查项目增加到49项,并首次采用光电录入技术。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10年11月1日零时进行。

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10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士首次被纳入了普查的范围。

——材料整理自《中国法制网》

请回答:

(1)人口统计结果是古代中国保证国家赋税和徭役征发的重要依据。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口记录制度反映出古代人口统计的哪些特点?

(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第一次全美人口调查的主要目的。

(8分)

(3)材料三认为世界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始于何时?

(1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二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4分)

(4)依据材料四说明我国从第三次人口普查工作开始与之前相比呈现出的不同特点。

(3分)并简要分析历次普查不断增加登记项目的原因。

(6分)

2011年温州市八校联考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A

D

C

B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D

B

C

C

C

C

D

B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D

B

C

A

25.(24分)

(1)途径:

通过思想家著作流传。

(2分)影响:

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深刻影响。

(4分)

(2)变化:

议会由专制王权的御用工具,到执掌立法大权;议会由贵族阶层垄断,到资产阶级参与分享,再到普通民众获得权利。

(4分)主要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君主立宪制确立并完善;工人运动的推动。

(6分)

(3)中国:

仍维持封建专制统治,人治色彩浓重;虽然部分开明人士开始了强国御侮的探索,但以器物层面为主,制度层面涉及较少。

(4分)

法国:

经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政权,建立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体;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践行了资产阶级人民主权、权力制衡、法治等原则。

(4分)

26.(28分)

(1)特点:

历史悠久,朝代连续性;政府重视;人口统计与土地统计密切相连的;(每点2分,共6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社会状况:

民主共和政体建立;经济文化落后;仍存在社会等级差别、种族歧视和对印第安人歧视等社会不公现象。

(每点2分,共6分)

主要目的:

需要通过人口普查来确定选民人数及每个地区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等。

(2分)

(3)时间:

1750年(1分,答出世纪表述也可得分)

解释:

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物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科学文化的进步,居住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平环境为必答项,得2分,其它言之有理每点可得2分,但满分不超过4分)

(4)特点:

更全面、更细致、更标准、更科学、更规范、更准确。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每点1分,要求至少答出3点,满分为3分)

原因:

民主政治的发展、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教育进步、人民文化水平提高;外交改善、国际地位提高(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满分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