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9904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doc

《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doc

[实验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B1C1S1P60“问题探讨”)

一、实验目的:

1.概述扩散作用的含义。

2.说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3.尝试模拟实验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半透膜(semipermeablemembrane):

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透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薄膜的总称。

小分子和大分子的界定依据膜种类的不同而划分范围不同。

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可以让某些物质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或者(玻璃纸)水分子可以透过,而蔗糖分子因为比较大,不能透过。

可以用半透膜将不同浓度的溶液分隔开,然后通过观察溶液液面高低的变化,来观察半透膜的选择透过特性,进而类比分析得出生物膜的透性。

三、实验流程

四、注意事项

1.取两个长颈漏斗,分别在漏斗口处封上一层。

设置装置(如图)

2.在A漏斗中注入硫酸铜溶液,B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并加入少许红墨水,使其略呈红色。

3.将两个漏斗分别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

4.观察烧杯中蒸馏水颜色的变化及长颈漏斗的液面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入表中。

在两漏斗的

处做标记

观察前须先静置一段时间。

五、实验结果:

A漏斗中液面下降,烧杯中的液体变蓝,说明长颈漏斗中的(图A)。

B漏斗中的液面上升,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实验结论:

生物膜有          。

实验5答案:

三、实验流程:

玻璃纸

四、注意事项:

液面

五、实验结果:

铜离子和水分子已经通过玻璃纸进入了烧杯内的蒸馏水中  

水可以通过玻璃纸向漏斗内扩散,而漏斗中的蔗糖和红墨水的染料分子不能透过玻璃纸

六、实验结论:

选择透过性 

七.讨论: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答:

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答:

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

[实验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具体见专题三渗透作用部分〗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含液体3的半透膜袋萎缩,而含液体1的半透膜袋坚挺硬实,请推断实验开始时3种液体的浓度是(下表中“高”表示高浓度蔗糖溶液;“低”表示低浓度蔗糖溶液)()

液体1

液体2

液体3

A

B

C

D

2.如下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单糖透过。

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

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

B.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蔗糖和蔗糖酶

C.漏斗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D.在玻璃槽中会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3.将细胞膜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水容器中,磷脂分子稳定的分布方式为图中的_____。

4.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下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5.右图所示,U型管中装有两种不同的溶液R和S,并为R和S均不能透过的一半透

膜隔开。

与S相比,R为低渗溶液(即浓度较低),过一段时间后,当U型管内达平

衡时,溶液表面是一样高还是不一样高?

渗透压(或渗透势)是相等还是不相等

A.右侧较高,两溶液等渗,即浓度相等B.右侧较高,且右侧为高渗,即浓度较高

C.左侧较高,且右侧为低渗,即浓度较低D.两侧高度相等,且为等渗

6.葡萄糖能通过该半透膜,蔗糖不能通过。

根据右边的U型管回答下列问题:

⑴A侧为细胞色素C(分子量1.3万道尔顿的蛋白质)水溶液(红色),B侧为清水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_______侧液面高,________侧呈红色。

⑵A侧为10%蔗糖溶液,B侧为5%蔗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________侧液面高。

⑶A侧为10%葡萄糖溶液,B侧为10%蔗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较长时间后,________侧液面高。

⑷A侧为10%葡萄糖溶液,B侧为5%葡萄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8江苏卷·33)(6分)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

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

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②.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

纯水

人造细胞

砝码

h

8.将高浓度的溶液装入一个人工半透膜制成的小袋子中,就

成了一个“人造细胞”,其渗透压约为8个大气压,如右图所

示。

把它沉于装有纯水的容器底部,其上放一个质量为W的砝

码,“细胞”的高度为h。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如果用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代替纯水,并逐渐增大其浓度,

W

0

蔗糖溶液浓度

h值将会_____________。

⑵如果增大容器中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时,还要保持h的恒定值,显然就要改变砝码的质量W,将此过程中W与蔗糖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绘在右边的坐标图中。

9.请根据下述条件设计一实验,鉴别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写出实验步骤并分析结果。

实验材料:

一瓶10%的蔗糖溶液、一瓶30%的蔗糖溶液、250ml烧杯1只、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1只、刻度玻璃管1支、细线1根、支架1个。

⑴实验步骤:

⑵结果分析:

10.(07模拟精选)4.某实验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实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

②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一浓度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

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

1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2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

(2)此实验的自变量是;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作为因变量。

(3)该实验可能的结果与结论是:

(4)如果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那么对于生物活细胞来讲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答案:

1—5.AAABB

6.⑴A;A⑵A⑶B⑷两边的液面相平

7.答案:

33(6分)⑴①向a、b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a、b两管内液面的变化。

②吸取a、b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A、B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60~65℃)水浴加热,观察A、B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

⑵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A、B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

如果a、b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A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8、

(1)减小(1分)

(2)(2分)W

蔗糖溶液浓度

9.⑴实验步骤:

①将一瓶溶液到入烧杯中

②将另一瓶溶液装满透析袋,刻度玻璃管插入袋内的溶液中,用线将袋口和玻璃管扎紧

③半插有刻度玻璃管的透析袋放入盛有溶液的烧杯中,垂直固定在支架上,记录刻度玻璃管液面刻度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玻璃管液面刻度,确定液面是上升还是下降

⑵结果分析:

如液面升高,则透析袋中的溶液是30%的蔗糖溶液,烧杯中的溶液是10%的蔗

糖溶液。

反之,可推知透析袋中的溶液是10%的蔗糖溶液,烧杯中的溶液是30%的蔗糖溶液

10.

(1)渗透

(2)渗透系统所处的不同温度环境漏斗液面高度的变化

(3)①若1组漏斗液面高度比2组高,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减慢。

②若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比1组高,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加快。

③若1、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相同,则说明温度高低并不影响物质跨膜运输

(4)①低温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其功能

②低温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过程

------------------------------------------------------------------------------------------------------------

〖你认为这种实验专题好吗?

恳请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澤穎实验专题5探究类142023-5-7更高更快更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