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9970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86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储能、维持体温 

、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②磷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___________:

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

7、(理解)蛋白质的功能

(1)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2)_______________,即酶

(3)________________,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4)调节作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如免疫球蛋白(抗体)

小结: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8、(理解)氨基酸的结构和种类、氨基酸形成多肽既多肽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蛋白质 

由_________________元素构成,有些含有_____________

基本单位_________ 

约________种 

结构特点:

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________和一个___________,并且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不同点:

________不同)

氨基酸结构通式:

肽键结构:

______________由氨基酸_________形成

有关计算:

脱水的个数 

__________ 

___________n 

– 

___________m 

蛋白质分子量 

氨基酸分子量 

×

____________ 

_________ 

18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脱水缩合(核糖体)空间结构(内质网)

9、(理解)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与功能复杂性的关系

蛋白质多样性原因:

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构成蛋白质多肽链_________________不同。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决定蛋白质的________具有多样性。

10、(了解)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基本单位

核酸 

由___________________5种元素构成 

基本单位:

____________

结构:

一分子_________、一分子__________、一分子___________(有5种)______________

构成DNA的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4种)由于碱基有___________ 

构成RNA的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4种) 

由于碱基有___________ 

核酸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类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存在场所

脱氧核糖核酸

脱氧核苷酸(由组成)

核糖核酸

核糖核苷酸(由组成)

11、(理解)检测生物组织中油脂、糖类和蛋白质:

还原糖

油脂

蛋白质

淀粉

试剂

本尼迪特试剂

双缩脲试剂

现象

橘黄色或红色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

1、(了解)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

创立者:

(施莱登,施旺)

内容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

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的统一性

2、(了解)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

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近)。

【正是因为距离近,所以高倍镜下不可以动粗准焦螺旋】

低倍镜:

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远)。

(3)物镜:

(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

(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1)在___________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生物之间体积大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细胞数目的不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注:

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是真核生物

3、(理解)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和结果、讨论

细胞体积_______,相对表面积_______,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所以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4、(了解)质膜的___________性:

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5、(理解)质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

(1)质膜的化学成分: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还有少量的_____________。

(2)质膜的结构

脂双层:

磷脂分子的透性:

头部亲水,尾部亲脂疏水。

两层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质膜中的一层单位膜。

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磷脂与胆固醇一起存在于脂双层内部使其既有流动性又很坚实

结构__________露在膜表面

嵌插或贯穿

________:

与蛋白质或磷脂结合成细胞外被

(3)质膜中各种成分的功能

脂双层:

使许多分子和离子不能随意出入细胞。

膜蛋白的作用:

a.控制某些分子、离子的出入;

b.生物催化剂;

c.细胞标志物。

6、(了解)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和生理作用

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支持和保护

7、(理解)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

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8、(了解)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质体、液泡和中心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1)线粒体:

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

呈___________状,具有_________层膜,内膜向内突起形成“________”,内膜基质和__________上有与________有关的酶,是_________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

含少量的DNA、RNA。

(2)叶绿体:

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

______________形,________层膜结构。

基粒上有________,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__________有关的酶,是___________的场所。

(3)内质网:

_______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增大膜面积;

__________的运输通道;

初加工__________。

(4)核糖体:

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___________合成的场所

(5) 

高尔基体:

_________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蛋白质的加工和转运);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合成肽链)(加工成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

【注意:

此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_________的形成有关。

(6)中心体:

______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________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7)液泡:

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

功能:

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9、(了解)细胞溶胶的功能

定义:

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

.细胞溶胶中有多种_________,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水、无机离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等,还有很多种酶。

11、(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A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是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场所,是细胞_______________的控制中心。

B、细胞核的形态结构:

①染色体:

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

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②核膜:

________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③核仁:

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④核孔:

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

12、(理解)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细胞壁

液泡

中心体

叶绿体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第三章细胞的代谢

1、(了解)生物体内或细胞中发生的各种能量形式的相互转变

化学能:

活细胞中的各种分子,由于其中原子的排列而具有势能。

是细胞内最主要的能量形式。

能量的转化:

即不被消灭,也不被创造,相互转变,细胞有序状态的维持要消耗能量。

2、(了解)细胞内的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

3、(了解)ATP的化学组成、特点和分子简式

元素组成:

ATP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

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______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___,P代表__________,~代表___________。

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 

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

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和意义:

这个过程__________能量这个过程__________能量 

在ATP和ADP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能量是不可逆的

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TP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

4、(了解)渗透作用

________分子通过膜的扩散

方向:

______浓度→_______浓度

条件:

①有半透膜存在

②半透膜两边存在_________

5、(理解)红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因

细胞外浓度________红细胞内浓度(0.9%NaCl)时红细胞失水,细胞皱缩

细胞外浓度________红细胞内浓度(0.9%NaCl)时红细胞吸水,细胞涨破

细胞外浓度________红细胞内浓度(0.9%NaCl)时红细胞既不失水也不吸水,细胞外形不变

6、(理解)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

质壁分离内因:

原生质层伸缩程度比细胞壁要大

质壁分离外因:

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_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_________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质壁分离的条件:

活细胞、有壁、大液泡、浓度差

7、(理解)渗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

10、(了解)酶的发现过程

11、(了解)酶的概念

12、(理解)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内产生的具有作用的有机物。

来源功能化学本质:

多数_________少数_________

发挥催化作用的场所。

13、(理解)酶的特性

______________:

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物质发生反应

14、(应用)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_________和__________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在最适宜的___________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15、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ATP的分子结构________________

ATP与ADP相互转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理解)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概念

需氧呼吸的概念:

细胞在__________的参与下,通过________的催化作用,把___________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___________,同时释放出__________,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厌氧呼吸的概念:

在指在___________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细胞把_____________不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少量________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18、(理解)需氧呼吸反应式、过程(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场所)

有氧呼吸:

总反应式:

需氧呼吸的实质:

分解__________,释放___________,形成ATP

第一阶段:

C6H12O62____________+4[H]+少量能量(2ATP),反应场所:

_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

2丙酮酸+6H2O6CO2+20[H]+少量能量(2ATP),反应场所:

第三阶段:

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反应场所:

____________________

19、(理解)厌氧呼吸反应式、过程

反应式:

C6H12O6→________________+CO2+能量或

C6H12O6→_______________+能量

过程:

C6H12O6→2__________+2ATP+4[H](在______________中)

第二阶段:

2________→2______+2CO2+能量(在______________中)

或2________→2______+能量(在______________中)

20、(理解)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

呼吸作用的意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阶段、场所、产物

概念:

是指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利用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___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_____________,并且释放出___________的过程。

生物种类:

绿色植物、藻类、光合细菌(蓝藻)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了解)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图

24、(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分为________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_________阶段,前者在_________________进行,后者在______________进行。

光合作用过程图:

27、(应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矿质元素和水等。

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

28、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9、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原料

、H2O

产物

H2O、

能量转换

发生场所

发生条件

光照、酶

光下、暗处、酶

第四章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1、(了解)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2、(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各时期分裂图

3、(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及意义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6、(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特点:

分化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的渐变过程。

细胞分化的意义:

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细胞分化的实例:

如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成熟区的输导组织细胞、薄壁组织细胞、根毛细胞等;

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再发育成青蛙;

骨髓造血;

皮肤再生等都包涵着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过程:

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数量越来越多,这些细胞又逐渐向不同个方向变化

实质:

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7、(了解)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能够无限___________。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

癌细胞表面的_________减少,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减小,导致在有机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

8、(理解)细胞发生癌变的原因

(1)内因:

人体细胞内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2)外因:

①_________致癌因子;

②_________致癌因子;

③_________致癌因子。

恶性肿瘤的防治:

远离致癌因子。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9、(理解)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

(2)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3)全能性大小:

受精卵>

生殖细胞>

体细胞

(4)植物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

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5)动物细胞全能性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

但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

克隆羊多莉

11、(了解)细胞衰老的特征

12、(了解)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3、(了解)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

必修2遗传和进化

第一章孟德尔定律

1、(理解)孟德尔选用豌豆做遗传试验材料的原因

(1)豌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________________。

2、(理解)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概念

性状:

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性状分离: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显性性状:

在DD×

dd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

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

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

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

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3、(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测交:

让杂种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证实F1是杂合体;

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正确性。

注意:

杂交和自交可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测交可以验证显性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4、(理解)杂交试验中的常用术语和符号

符号

P

F1

F2

含义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5、(理解)遗传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纯合子、杂合子、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

显性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

等位基因:

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纯合子:

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

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准确的含义:

含有等位基因的个体

表现型: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

豌豆高茎)

基因型: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如Dd、dd)

6、(理解)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8、(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9、(理解)不完全显性、共显性的概念和实例

不完全显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

例如红花基因和白花基因的杂合体的花是粉红色,这是不完全显性。

共显性:

一对等位基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