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知识点归纳.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9981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知识点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议论文知识点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议论文知识点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议论文知识点归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议论文知识点归纳.doc

《议论文知识点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知识点归纳.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议论文知识点归纳.doc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先抑后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以乐写哀等。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等。

(4)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议论文知识点归纳

一: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是作者所要表明的对事物的观点、看法。

在文章中一般要旗帜鲜明的提出来。

一篇议论文,一般论点的提出方式有:

题目就是论点、一开始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文章结尾概括论点、有时候没有明确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由几个分论点组合而成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论点与论题的区别与联系:

论题是作者所要议论的话题,也就是作者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论述的,论点是议论这个话题之后得出的观点。

有时候,论点和论题是统一的,有时候是不一样的,需要自己去把握。

(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一般的论据要具有典型性,是众所周知的、已经被证明了正确性的这样的人物或者事例,而不能是自己编造的一个事例,没有经过大家的认可的。

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所列举的事例为事实论据,一般事例的叙述要简洁,不能太过于冗长,引用名人名言属于道理论据。

(3)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证过程要严谨,论证要充分。

一般论证过程都是以三段论的形式展开的,即: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部分就是提出论点或者是论题的部分。

分析问题部分就是证明论点的部分;解决问题部分一般是重申论点、发出号召或者是提出论点。

二:

论证方法:

常用的有事实论证、理论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在回答论证方法的作用的时候,要结合内容来回答。

比如:

问:

文章列举这个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

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查找这个事例前后的内容,看看是围绕那一句关建话展开的,那么这句话就是问题的答案。

问:

比喻论证的好处是什么?

回答的时候要先分析比喻的方法,即把-----比喻成了-------,在这里生动形象的论证了---------的内容(观点),(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喻,把抽象的道理浅显化,更通俗易懂)

三:

论证结构:

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

四: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严谨生动

五:

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有时候是驳立结合)

立论:

摆明论点然后运用事实和道理去证明观点。

驳论:

先摆出错误的观点,然后去分析错误的观点,进行批驳,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观点。

六:

阅读议论文常见的问题回答模式:

1、文章开头讲了一个故事或者是引用了一个材料的作用是什么?

(1、)引出论点(引出论题)

(2)容易激发读者的兴趣

2、文章是如何围绕一个观点展开论证的?

(文章的论证层次是怎样的?

先找到这个观点的句子,然后在阅读后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内容,(先举了------的事例,然后讲了------道理,进行了分析,)

(先讲了-----道理,后举了-----的事例,证明了------)

3、举这个事例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先找到这个事例,再看看这个事例的前后部分,有没有作为答案的语句,一般不要自己去总结。

4、再补充一个事例,来证明观点:

一般一定要看清楚所给的例句,要注意从格式上保持一致。

5、分析一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包括: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全文总结全文引起下文(引起下面---------)

6、文章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说明。

先找到论证方法,然后再一一分开举例。

一定要分开

(1)

(2)。

7、指出文章的“这、那”等代词的指代意思。

一定要找到这个代词,然后从他的前面去找内容,这个内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短语,一定要灵活的把握,不要死板地照抄一大句话。

有时候不一定是一大句话。

8、议论文结尾一段的作用:

有时候会问到这样的题目,结尾一段是否多余,或者是结尾一段的作用,这个时候就要明确结尾一段的内容是什么,是对于整个文章内容的补充还是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所论述问题的一种情怀。

(如担忧、呼吁等)

说明文知识点归纳:

一:

说明方法:

常见的有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资料摹状貌

二: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抽象到具体、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由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

三:

说明的结构层次:

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

四:

说明的语言:

生动平实

五:

说明文的分类:

按照说明对象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按照说明语言分为生动说明文平实说明文(科学小品文属于生动说明文)

六:

说明文阅读应该注意的问题:

1、文章开头引用一个故事的作用是什么?

(1)引出说明对象-----------

(2)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够吸引读者。

2、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

一般需要从文中来找,可能有原话,也可能有一些词语来概括,需要我们去找,一般非常集中或者是非常明显的并列式句子存在。

3、结合内容解释什么是--------?

这是一个下定义的格式,首先需要格式要标准,即“----是--------”或者是“----------叫做-----”,中间的内容需要从文中找,可以找一些句子,也可以找一些词语进行组合排列,顺序是可以颠倒的。

这些词语不一定在一个段落,也可能在几个段落中出现。

4、说明的内容和说明对象要区分开:

说明的内容指的是说明的具体的内容,比如“---的构成、原理、制造方法等等”

说明对象就是一个事物或者是事理。

如说明对象是故宫博物院。

5、说明文中这个词能不能去掉?

为什么?

(举例子说明语言运用体现了准确性)

首先要分析这个词的意思,然后在说明在文中的内容,然后再说,如果去掉,就表明了--------,与事实不符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

“大约五千年前”这个句子中的大约能不能去掉。

(大约表示的是不确定,也许差不多的意思,表明不一定是五千年前,如果去掉,就表示一定是五千年前,与事实不符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经过了长期大量的积累--”(长期表示时间之长,大量表示数量之多,在文中表明-------,如果去掉,就变成了----------,与事实不符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文章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一般要回答出说明方法,还要回答出具体的内容方面的作用。

如: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举了----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了-----内容。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的说明了-----------”。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和----进行对比,说明了-------内容。

7、这篇文章语言生动,充满着趣味性,请从文中找出一个句子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一般我们要找那些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比如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等。

分析的时候,要先讲明说明方法或者是修辞手法,然后再从内容上进行分析。

如: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喻成-----,更好地说明了-------,文章生动,具有吸引力。

8、找出一段的中心句(或者是这一段主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一般这种问题,中心句就在开头或者结尾。

一般有原话,尽量少用自己的话总结。

9、文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种问题一般是针对时间顺序或者是空间顺序,因为文中肯定会出现明显的表示时间或者是空间变化的词语,只要找出这些词语来就可以了。

10、说明文标题的作用:

(1)运用了----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引用等)

(2)介绍了说明对象-----(点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3)激发读者的兴趣。

11、要求针对文中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或应对措施。

命题的形式通常有:

①应如何正确看待或防范“……”﹖请你略作分析。

②从上文对“……”的说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③针对文中所提到的“……”问题,请你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

方法有:

(1)在原文中寻找答案。

作者有时会在文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的。

我们可以直接摘录这些句子答题。

(2)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去提建议。

在说明文中,一般情况下都会对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这些原因去提建议会更加准确、快捷。

(3)依照常识回答。

我们依据所掌握的常识回答就可以了。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