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1(六字珠联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0030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1(六字珠联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1(六字珠联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1(六字珠联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1(六字珠联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1(六字珠联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1(六字珠联式).doc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1(六字珠联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1(六字珠联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1(六字珠联式).doc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1——“六字珠联”式

“记事物记清楚了,说道理说明白了;没有语法上的毛病了,没有理论上的毛病了,这就是象样。

至于写得好,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叶圣陶《中学国文学习法》)

关于议论文结构的基本知识

1、三要素:

论点(观点)

论据(材料——道理、事例等)

论证(用论证方法证明论点的过程)

2、基本结构:

第一部分:

引论——提出问题(提出论点或论题)

第二部分:

本论——分析问题(就论点展开分析、论证)

第三部分:

结论——解决问题(总结全文、提出解决的办法)

3、议论文快速构思法之两种构思样式:

(1)整体(全篇文章)结构样式:

①“六字联珠”式

②扇形结构——总分式

(2)局部(本论部分)结构样式:

①并列式:

a.分论点平行

b.论据平行

②层进式

③对照式

※六字珠联式(对照式与层进式的综合)

1、结构图示:

点深联总

2、内容解说:

开门见山,点明中心论点(或论题)

简洁,醒目,4行,可用两段开头法

略写

50-100

正面举例论述

排比列举事例,段的首尾要勾联论点

较详

200

反面举例论述

举例有三种形式:

举实例,概括举例,假设举例

较略

100

对中心和事例进行深入分析、开掘

方法:

辨是非,挖原因,引哲理,换论证,提办法,用驳论等

最详

250-300

紧密联系现实,展开议论

一般联系青年与改革

较略

100

总收全文,呼应中心

或重申论点,或发出号召……

略写

50

例如原高中课文《简笔与繁笔》是类似结构:

点:

点明中心论点:

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正(反):

从用简、使繁两方面各举两例证明论点;

深:

用引证法阐明繁简适宜的标准和方法;

联:

批评现今创作中的一味求长的不良现象;

总:

最后说明写作目的(提倡简练为文),首尾呼应。

【例文分析】

[例文1]

说探索

(点:

以引用开头,点明论点)

有这样一句话:

“涉深水者观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

”意思是说,越深入探索的人所得越多。

因此我们需要倡导探索精神。

(正:

正面列举两例,证明论点)

是的,只有敢于攀登高峰的人才能看到壮美的景致,只有善于钻研的人才能获得珍贵的成果。

陈景润几十年如一日,向神秘的数学问题挑战,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水稻学家袁隆平,踏遍祖国山山水水,寻找野生水稻,从而探索优良水稻品种的培育,成为中国“水稻之父”……还有无数的学者、勇士,他们无畏于“涉深水”,在更高、更深的领域开拓,进取。

(反:

从反面假设举例,与上段形成对比)

反之,如果对任何事物只是浅尝辄止,稍有些“小鱼小虾”的收获就洋洋得意,那么自古至今,就不会取得什么生产上、科技上的进步,人们也不会创造什么现代化生活了。

(深:

使用驳论深入分析探索的代价)

也许有人会说:

“涉浅水者尚有鱼虾可食,涉深水者喂蛟龙也。

”不错,“涉深水”是不如“涉浅水”来得安逸、舒服,有时还有一定的危险,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但如果仅因为探索的危险就停止活动,固守在“鱼虾”之上。

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会成为泡影。

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跋山涉水,研究各种草药的性味、功用,为了得到准确的资料,他还亲口尝试草药,有几次竟中毒昏迷,性命垂危,但他没有退缩,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

试想,如果他知难而退,不思进取,我们现在对医药的了解将会多么贫乏,可怜?

“喂蛟龙”固然可怕,但固步自封,乃至坐吃山空是更加可怕的。

(联:

联系中学生的实际,谈怎么办)

我们作为新一代中学生,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我们的勇气和探索精神。

为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幸福,更需要我们去探索,去钻研,去开创新天地,有比我们的父辈更辉煌的成就。

(总:

首尾呼应,发出号召)

总之,人们应发扬探索精神,知难而上,不保守,不停滞,勇于进取,不断获得新成果,开拓新领域,使国家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例文2]

逆境与成才

正如水可载舟也可覆舟一样,逆境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那么应当怎样正确看待逆境与成才的关系呢?

(点)

人生的路很漫长,遇到荆棘、沼泽是很平常的事。

西班牙著名画家戈雅为了逃避宗教裁判所的追捕,17岁就背井离乡;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年轻时曾被流放;还有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导弹之父钱学森,他们作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而他们所受的艰辛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逆境给与他们的是更坚定的决心、更顽强的斗志。

应该说困难绝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锻炼人才,它可以创造奇迹。

(正)

但逆境对于每个人的作用并不都是一样的。

确实有人因无法忍受巨大的痛苦而放弃了;确实有人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而最终失败了;甚至有人还感叹命运的不公,由此而沉沦。

对于他们,逆境起了覆舟的作用;对于他们,困难的确是一件坏事。

(反)

这也许就是事物的两面性。

但究其本质,逆境对于一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在逆境而恰恰在人的本身。

对于一个有着崇高理想的人,一次次的挫折只会使他的意志更坚定,逆境对于他只是一剂强心剂。

正如夏衍在《野草》中说的:

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练。

常听人说:

如果没有怎样,自己会是个人才。

我却认为所谓人才,不应只指有多高的学问,多大的才能,还应包括他承受压力、承受打击的能力,倘若没有这一点,就不该称之为人才。

温室中的花只能用来观赏,一遇风雨就会夭折,而真正能支撑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应是经受过风雨洗礼而依然挺立的大树,他们才是真正的栋梁之材。

(深)

当然,逆境仅仅是一个外部条件而已,也许在顺境和常境里更易成才,但只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完全可以利用外部条件,甚至去改变外因,使之为成才服务。

(辨)

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几乎还没有什么机会经受大风大浪的考验,往往缺乏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毅力,因此正确认识逆境与成才的关系很有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主动找苦吃,在一些小的困难中不断磨练自己,使自己将来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总)

【写作训练】

阅读所给材料,按要求作文。

古希腊神话中终生服苦役的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要永远推一块巨石上山,当石块靠近山顶时又滚落下来,于是重新再推,如此循环不息。

《列子•天瑞》中有孔子同他弟子的一段对话:

子贡倦于学,告孔子曰:

“愿有所息。

”仲尼曰:

“生无所息。

”(“生无所息”的“息”,这里指停息、停止)

请以“生无所息”为话题,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上面所给的两则材料可以用也可以不用,但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内。

建议使用六字联珠式构思文章。

【习作欣赏】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古希腊神话中有个服苦役的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推一块巨石上山,当石头靠近山顶又滚落下来,于是重新再推,循环不息。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只要一个人还活着,他就注定要为一个目标奋斗不止。

(点)

纵观古今,无数的伟人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道尔顿临终前还在实验室中记录数据,最后安息在了这个与他相伴一生的地方;诗人海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坚持用颤抖的手在本上写下刚想出的诗句;无产阶级革命伟大的导师马克思则是在自己的写字台前溘然长逝。

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能够真正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正)

反之,也有许多人,他们奋斗过,辉煌过,但随后便懈怠了,最后落得个“逸豫亡身”的下场。

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究其原因就是没能将奋斗坚持到底。

(反)

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生便是如此,奋斗可以使你前进、成功,甚至辉煌。

但是一时的辉煌不可长存,时间久了就会腐烂变质。

当然辉煌也有它的保鲜剂,那就是不懈地奋斗。

这是为什么呢?

从哲学上说,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这就要求我们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发展的过程。

时间不可能永远定格在那辉煌的瞬间,只有不懈地奋斗,才能创造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生命是短暂的,奋斗使之不朽。

道尔顿、海涅、马克思他们给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原子学说、美丽的诗句和《资本论》,更宝贵的是他们那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精神。

也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进步。

(深)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把一时的成就当作永久的成功,从此松懈下来,这种做法大错特错。

这也正如我们学生的考试:

一次考好不代表可以从此松劲,而要更加努力,奔向下一个目标。

(联)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奋发进取,不可以松劲懈怠,时刻提醒自己: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总)

【作文练习】

阅读并全面理解下面的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建议用“六字珠联”式构思文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有两块蛋糕。

有贪婪心的人说:

我得马上吃了它,我饿坏了。

有感恩之心的人说:

我得马上把它送人,比我饥饿的人还很多呢。

有涵养的人说:

我可以先吃掉一块,然后用另一块去换一点鲜花。

有商业头脑的人说:

我得先做广告,然后高价卖出去。

  [导写]商业社会怎样对待“物质诱惑”,已经非常严峻地摆在每一个中学生的面前,怎样去面对,意义十分重大。

写好本题,可以围绕材料整体立意为“面对物质诱惑”,不同特点的人,态度是不一样的;也可以围绕其中的一个侧面来立意,比如“应该抛弃私心,心怀感恩之心”,可以立意为“面对物质诱惑,也要追求精神生活”,甚至可以立意为“将蛋糕做大做强,值得提倡”等等,充分体现新材料作文的开放性与灵活性。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