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0041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doc

“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

二○一六年七月

39

目录

前言 1

一、发展基础 2

二、机遇与挑战 6

(一)发展机遇 6

(二)挑战与问题 7

三、发展战略思路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发展目标 9

(三)发展思路 10

四、重点战略任务 12

(一)一流人才培养 12

(二)一流师资队伍建设 14

(三)一流学科建设 16

(四)一流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 18

(五)一流国际化办学 20

五、战略支撑体系 23

(一)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23

(二)全面增强综合保障 25

(三)全面促进文化建设 27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30

六、战略规划实施 33

(一)建立规划体系 33

(二)完善实施机制 33

(三)加强评估监督 34

结语 36

附:

“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 37

前言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济大学作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秉承“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优良传统,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核心要求,提出了“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愿景。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同济大学的发展与改革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未来的五到十五年,是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阶段,是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攻坚时期,也是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时期。

按照国家经济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学校制定《同济大学“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纲要》,进一步聚焦学校发展的关键战略主题和战略支撑要素,努力提升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质量与水平,着力增强综合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不断深化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一、发展基础

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紧紧抓住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1.发展战略更加明确清晰

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教育、科研与社会服务,构建“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将同济大学的发展置于学校历史传统、全球发展趋势、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明晰了未来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确立了到2050年建设成为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愿景,努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渗透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以及校园建设与管理等各个领域,建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模式。

2.现代大学制度逐步完善

努力提高治理能力,以深化学校章程建设为核心,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同济大学章程》于2014年5月获教育部核准,章程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战略与定位,厘清了党委、行政部门、学术组织、群众组织等各方面的关系,构建了现代大学治理架构,对教职工与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经费、资产与后勤,外部关系,学校标识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同时,不断完善学校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包括领导体制与决策体系、民主参与和民主管理制度、与学校制度相衔接的基层和部门规章等,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体系。

3.学科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重点需求为指针,不断完善优化学科布局,重点建设了四大学科群,形成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相补充、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态势,学科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1个学科全国排名第一,6个排名前三,13个排名前十,23个进入前30%。

至2015年有8个学科领域进入了ESI前1%。

在2015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行中,7个学科进入世界前400,其中2个进入世界前50。

在2015年USNEWS学科排名中,学校的工程学科列全球第36名。

4.师资队伍建设有所优化

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努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

依托国家、地方的各类人才计划,实施了同济特聘教授计划、基础学科高水平领航人才计划、青年英才计划,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涌现出一批学术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了若干高水平学术研究团队。

至2015年,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学者79人(含青年千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3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8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4人,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

5.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以卓越人才培养为主线,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培养资源和保障条件建设,紧密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能力拓展,全面构建协同性、开放式、立体化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招生生源不断优化,本科“质量工程”实施成效显著,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推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覆盖与建设。

获得3个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3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2013年顺利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试点工作。

人才培养质量获社会好评,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6.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科研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科技工作发展迅速,学校科技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组建高等研究院,同时发展文科智库。

科研经费连年递增,继续保持在高校前列。

新增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领衔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

新增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重大项目承担能力显著增强,新增牵头主持国家973项目16项,累计达到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年均获批数超过400项,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十位左右。

“十二五”期间获得国家科技奖14项和省部级一等奖5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量稳步上升,一批高水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

7.社会服务特色继续凸显

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创新优势,尤其是优势学科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特色,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

积极参与非盟会议中心、港珠澳沉管隧道、泰州长江大桥、上海中心等重大工程建设。

学校产业规模与效益位于国内高校前列,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评估获得优秀。

与杨浦等城区共同探索“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2015年产值达到305亿元,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积极参与新疆、西藏、四川、云南等地区援建,对口支援井冈山大学、新疆大学等成效突出。

与广西、天津、四川、云南、福建、中国商飞、中国建筑等地方政府和大中型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8.文化传承创新开拓新局

初步形成了由文化导向引领平台、文化环境培育平台、文化载体支撑平台和文化影响传播平台构筑的大学文化格局。

以文化导向引领平台建设为前提,着力弘扬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的精神,加强同济精神传承。

以文化环境培育平台建设为基础,弘扬同济独特文化气质,大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以文化载体支撑平台建设为依托,开展艺术节等活动,繁荣大学文化。

以文化影响传播平台建设为作用机制,积极发挥大学文化引领辐射作用。

加强文化交流和互访,开展“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国际快车移动课堂”“中国周”与“同济日”等活动,促进了与境外大学和青年学生的文化交流。

9.国际交流合作深度发展

按照“强欧拓美、辐射亚太、联合国际组织”的思路,基本形成了“有特色、全方位、主动型、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体系。

进一步深化8个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基本实现双学位培养和海外访学的“3个600计划”和“3个300计划”,学生出国(境)率达到了近40%。

实施“模块化专家”引智计划,引进海外高端专家成绩显著。

发展完善来华留学生预科部,“留学同济计划”顺利实施,留学生规模达到5200人,留学生结构与质量显著优化,位于国内高校前列。

参与汉语国际推广,合作承办4所孔子学院。

10.校园条件建设明显改善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基本建设稳步推进,嘉定校区功能不断完善。

一批体育场馆、实验平台与学生公寓等设施陆续建成,校园环境日渐优化;教学大楼、学生宿舍等场所陆续完成修缮和空调设备安装,师生的工作与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信息化建设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办学条件进一步优化;可持续校园建设成绩斐然,2012年获得国际可持续校园联盟授予的“全球可持续校园杰出奖”。

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稳定、保密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成果显著,2011年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二、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既存在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在国际与国内形势快速变化的时代,学校需要积极抢抓各种发展机遇,争取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1.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

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全面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资源强国和教育强国;国家正在进一步深化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在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也都有许多机遇,正在推进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等,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

扎根中国大地,借鉴国际经验,遵循教育规律,国家将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

同时,上海市实施了高峰学科建设计划,重点支持一批优势学科率先建成高峰学科,巩固提升一批潜力学科形成高原学科,持续支持一批建设目标明确、对接社会需求的亟需学科。

相关决策部署,对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有力支持。

3.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改进政府教育管理方式、激发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国家和上海市正在大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系统完备、开放有序、高效公平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现实需求。

目前,学校深化综合改革各项任务已经全面部署,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将为学校“十三五”和中长期发展释放新的制度“红利”。

4.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创新人才、科技要素和高新科技企业集聚度高,创新创造创意成果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的综合性开放型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和国际性重大科学发展、原创技术和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之一,跻身全球重要的创新城市行列。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也提供了学校发展难得的机遇。

(二)挑战与问题

学校在实力、质量与水平等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依然较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依然任重而道远。

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仍需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教育特色尚不突出,通识教育模式尚未有效确立,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增强,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培养质量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

2.师资队伍瓶颈问题突出

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高层次人才数量严重不足,优秀青年人才储备不够,创新团队建设力度有待加强,教职员工的建设体系、管理体系与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改革,良好的用人环境需要进一步营造。

3.学科整体优势不够明显

综合性大学的学科整体优势不够明显,学科整体发展层次与建设水平高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数量和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科的布局与结构不尽合理,各学科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学科间相互交叉、协同与集成不够。

4.创新服务能力差距较大

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世界科学前沿的重大原创性成果较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需求的能力有待加强,创新基地的核心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有组织的科研与社会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5.国际化深度与广度不足

国际化办学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进一步拓展,合作交流的国家和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合作重点伙伴和重点项目不突出,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相对较少,国际合作各项工作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

学校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深化改革产生的内在驱动力不足,二是追求一流的学术创新力不足,三是建设与发展的工作执行力不足。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全校师生员工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直面问题与不足,牢牢抓住“十三五”及中长期发展的新机遇,不断深化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三、发展战略思路

面向未来,学校要发扬同舟共济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着力推进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推进内涵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努力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坚持“追求真理,培养人才,研究学术,服务社会,促进文化传承创新,推动与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使命,学校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与目标。

1.发展愿景

到2050年前后,学校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办学特色成效显著,在世界学术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广受重视,形成若干世界拔尖水平学科,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声誉卓著,对中国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突出,为人类知识、文明的积淀与传承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建设成为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

2.中长期规划目标

到2030年前后,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总体上进一步凸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若干学科冲击国际顶尖水平,学科整体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在整体水平、综合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快速提升,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3.“十三五”规划目标

到2020年,学校基本形成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办学特色,国际知名度显著提升,现代大学制度及文化逐步完善,争取2-3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10-15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学科整体实力得到提升,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和积聚创新团队、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服务国家与社会重大战略需求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发展思路

要实现学校发展的愿景与目标,必须用世界一流标准来衡量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全面提高内涵发展水平上作出更大的努力。

1.坚持把提升办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任务

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自觉将提高质量融汇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大学功能之中,尤其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

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实现学校战略目标的基础,必须将人才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依托,把人才强校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战略,把人才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要以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专职科研队伍和高水平管理队伍为重点,明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显著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3.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学校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学校发展进入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化解新的难题、突破新的瓶颈、激发新的活力、推动新的发展,都需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的精神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

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系统推进各领域协调发展。

4.坚持把优化结构作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着力规划学科、专业的布局和发展重点,调整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优化师资队伍配置,合理定位校区功能,重点理顺涉及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各种结构关系,为高质量实现学校各项功能提供保障。

5.坚持把强化特色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方向

走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特色发展道路,巩固传统优势,培育和打造新的亮点,有重点地建设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地位的学科高地,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努力为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6.坚持把制度完善作为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

要立足基本校情,遵循教育规律,解放思想,大胆突破,推进制度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提高治理能力,理顺学校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咨询系统、监督系统之间的关系,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四、重点战略任务

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学校规划的发展战略目标与思路,学校将着力推进一流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国际化办学等五项重点战略任务。

(一)一流人才培养

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培养模式,推进质量工程,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与培养满意度,大力培养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和社会栋梁。

“十三五”期间,学生的培养总规模控制在35000人左右,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00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1300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5000人左右,进一步优化各专业与学科的人才培养规模与培养结构,提高培养质量。

1.促进与完善学生德育工作体系建设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理顺和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围绕“学生素质发展”和“学生工作保障”两方面维度,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核心价值引领、综合能力拓展、身心素质发展、职业发展教育、精细化资助、信息化服务和辅导员队伍等工作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各项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重视体育工作,发挥体育教育在学校育人方面的特殊功能,全面推进学生体质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巩固优势体育项目的国内地位,发挥足球在引领高校竞技体育发展中更为重要的作用。

2.加强与深化招生选拔制度建设

探索多样化的招生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招生选拔机制,以高质量的生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撑和保障,发挥招生对于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优化招生计划分配量化指标,引导学科与专业建设,鼓励交叉与联合培养。

完善生源选拔机制,突出创新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招生信息公开制度。

完善奖助体系,改革奖学金评价标准,逐步推动建立校院两级的分层奖助体系,分类强化质量导向。

3.开展专业大类的综合配套教学建设

加强专业负责人、教学基层组织及教学学术活动建设。

进一步明确专业负责人的职责,建立促进教学基层组织建设的机制和激励政策,明确教学学术活动的内涵。

推进融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创新创业教育思想的专业课程资源建设。

将专业标准、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创新创业教育思想,通过建设,让每个学生能选到、学到满意的3-5门核心专业课程。

4.实施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通识教育”建设

完善核心通识课程建设。

梳理当前课程体系、整合各类资源,逐步完善通识教育体系规划与构建,全面推进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建立通识教育评价体系,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进行公共基础课的整合与提升。

加强基础课程教育研究,对十二大类公共基础课进行系统梳理与建设研究,按人才培养总体要求,深入探索更加适应专业教育需求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

发挥艺术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强化学校艺术教育特色,推进第一和第二课堂联动,创设艺术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

5.突出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的“大实践平台”建设

建立科教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大实践平台。

持续建设“本硕博”贯通、对外开放、教师指导的创新创业活动平台,同时建设跨学院与跨学科的交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推进创业专业试点建设。

通过转专业形式为确实有志向、有潜质、创业成功的学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让立志自主创业的在校学生能获得相应的学位。

6.持续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建设

以建设一流本科和一流研究生教育为目标,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专项,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建设,完善工程专业认证与职业准入衔接、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导师队伍及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保障等培养质量和教学方面的改革与建设。

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建立教育质量自我评估制度;定期对招生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培养质量进行诊断式评估;主动参与专业、学科的国际评估和国际教育质量认证。

(二)一流师资队伍建设

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分类管理、分类建设、分类评价,突破队伍建设瓶颈,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队伍支撑一流大学建设。

通过“十三五”建设,专任教师队伍的结构与质量进一步优化,规模稳定在2800人左右,其中博士学历达到80%,海外博士比例达20%,高端人才达200-250人。

1.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构建科学、精细、规范的高层次人才管理体系

全面实施基于学科发展规划的人才队伍规划。

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围绕学科发展规划进行高层次人才管理体系建设(包括设岗、遴选、聘任、薪酬、考核等),优先在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引进学术领军人才和优秀学术带头人,形成优秀人才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探索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新机制。

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引进决策机制,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集聚一批活跃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科技精英;实施同济大学青年百人计划,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以校院两级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切实解决制约人才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

2.探索建立长聘制,带动职称、岗位、薪酬及评价体系的升级

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方式的系统改革。

进一步明确岗位设置的标准与原则,强化岗位控制。

提高学术标准,严格评审程序,完善以代表性成果为主的学术评价机制,全面提升专任教师的质量与水平。

提升准入门槛,完善教师考核续聘办法,探索建立同济特色的长聘制。

通过薪酬体系的优化和岗位聘任的完善,逐步实现校内培养人才和校外引进人才的管理与服务并轨。

通过分类管理,形成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科研服务型等不同类型教师队伍。

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完善教师招聘管理办法,加大力度吸引国际知名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及学术潜力较强的年轻博士进入助理教授队伍;通过推行年轻教师“助课制度”,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水平。

3.完善高等研究院机制,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专职科研队伍

继续实施并完善高等研究院“基础学科高水平人才领航计划”;鼓励招聘和使用专职科研人员,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和层次合理的专职科研队伍,争取达到500人左右;实施特殊的薪酬制度和岗位制度,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促进一批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