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四川卷.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0184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四川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四川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四川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四川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四川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四川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四川卷.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四川卷.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四川卷.doc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四川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四川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四川卷.doc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语文

第I卷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秩序/旗帜 瘟疫/战役 着陆/着想

B.经营/均匀 河畔/叛逆 松柏/柏油

C.亩产/计谋 侥幸/矫健 关卡/卡壳

D.奴隶/战栗 奈何/按捺 呜咽/哽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风靡一时 门可落雀 痉挛 部署

B.推心置腹 各行其是 对弈 九州

C.出奇制胜 一枕黄粱 松弛 朗颂

D.一如既往 真知灼见 锻练 蛰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近两三年来,某市大型商场新增营业面积相当于过去十年所增营业面积的三倍,但前往购物的消费者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B.沿着眠江且行且看,既能感受都江堰鬼舞神工、动人心魄的伟大,又能领略沿江两岸鲜为人知的民族文化,体味别样的风土人情。

C.西昌是攀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攀西资源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不言而喻,这里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D.10月2日,北京故宫接待量达到11.48万人次,是最大接待量的2.3倍;游人摩肩接踵,难以感受紫禁城的庄严气氛。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

五针松、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B.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C.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D.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群众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和群众利益是否得到维护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主要标准,干部重经济增长、轻群众生活的观念开始改变。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一7题。

瓦斯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瓦斯突出的矿井约占煤炭矿井的一半。

瓦斯是谋矿安全的最大威胁,全国煤矿重大安全事故70%以上都与瓦斯爆炸有关。

其实,瓦斯是储存于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又名煤层气,它并非仅仅是人类需要驯服的“杀手”。

人们常把瓦斯利用喻为“变废为宝”一一一将本来空排的度气变为清洁能源。

长期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价格上涨是中国经济增长中一个抹不掉的阴影,所有可以利用的能源都是宝贵的。

但是,瓦斯开发利用的意义远远超过单纯的“变废为宝”。

瓦斯中的甲烷含量很高,甲烷的温室效应在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份额为15%,仅次于二氧化碳;而且,等量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破的21倍。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谋层气利用率仅为23%,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煤层气正朝天排放,其温室气体效应不容忽视。

有研究认为:

从20世纪中期至今,观测到的大部分温度上升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可能性超过90%。

据估计,受气温上升影响,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可能会下降5%一10%;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洪涝灾害都将加剧。

要缓解温室效应,瓦斯的开发利用已刻不容缓。

而且,这一工作可获得国际上的财务支持――“清洁发展机制”(CDM)支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温室气体交易”。

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各减排义务国可以选择内部消化减排目标,也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排放额度。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代价较低,发达国家可以用资金或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减排,减排的数量可用于抵扣本国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煤炭开采权和煤层气开采权分置,获中央特许权的煤层气开发企业拥有全国相当面积的煤层气开发权和对外合作权。

约占山西省含煤面积60%以上的煤层气气权都被两家中央企业登记。

这种气权、矿权分置在现实中引发了诸多利益冲突,有媒体曾对此进行报道,并借用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割肉不许流血”的难题来形容气权、矿权之争。

实践证明,瓦斯开发的特许权造成了瓦斯开发的垄断,增加了瓦斯开发利用的难度和成本。

气权、矿权分离为谋炭生产的“先抽后采综合利用、采气与采煤一体化”设置了障碍;置使谋矿企业的地面预抽无法实施,“先抽后来综合利用”和“采气与采煤一体化”也就无法进行。

瓦斯的开发利用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效应远大于单纯的资源收益,所以不能简单地将瓦斯作为一种能源来进行开发。

政府应以有效的政策支持来加快瓦斯的开发利用,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并让瓦斯从“夺命杀手”成为战略资源。

5.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积极开发和利用瓦斯,不仅能将本来空排的废气变为清洁能源,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能源价格上涨。

B.积极开发和利用瓦斯,不仅能将白白排放的废气变为清洁能源,更重要的是这样有利于降低瓦斯对煤矿安全的威胁,并能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C.积极开发利用瓦斯,不仅可以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避免瓦斯开发的垄断,并有利于获得国际上的财务支持。

D.积极开发利用瓦斯,不仅有利于消除煤矿安全的最大威胁,更重要的是这样有利于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促进我国解决煤矿的气权、矿权分置问题。

6.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我国煤炭开采权和煤层气开采权分置所导致的煤矿企业可以采气却无法采煤的情形,有媒体用《威尼斯商人》中“割肉不许流血”的难题来形容。

B.有研究认为: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所能观测到的90%以上的温度上升可能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

C.获得中央特许权的两家煤层气开发企业,目前在全国拥有相当于山西省含煤面积60%以上的煤层气开发权和对外合作权。

D.煤矿企业对储存于煤层中的瓦斯采用朝夭排放的方式,能够降低煤矿发生爆炸的危险性,但将产生温室效应,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决煤炭开采权和煤层气开采权分置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煤矿企业对煤层气实施地面预抽。

B.发达国家将资金用于减少我国煤矿瓦斯的直接排放所获得的温室气体减排数量可抵扣其温室气体减排量。

C.实现“采气与采煤一体化”就能够使我国煤矿企业加快瓦斯开发利用的速度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D.税收、价格等政策支持可以引导我国煤矿企业提高瓦斯开发利用率和瓦斯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一10题。

贺仁杰,字宽甫,京兆人。

父贲,有材略,善攻战,数从军有功。

尝治室于毁垣中,得白金七千五百两,谓其妻郑曰:

“语云:

匹夫无故获千金,必有非常之祸。

”时世祖以皇太弟受诏征云南,驻军六盘山,乃持五千两往献之。

世祖曰:

“天以踢汝,焉用献!

”对曰:

“殿下新封秦,金出秦地,此天以授殿下,臣不敢私,愿以助军。

”且言其子仁杰可用状,即如入宿卫。

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已而专献金。

下贲狱。

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仁杰从世祖,南征云南,北征乃颜,皆著劳绩。

后与董文忠居中事上,同志协力,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多所稗益,而言不外泄,帝深爱之。

帝一日召仁杰至榻前,出白金,谓之曰:

“此汝父六盘所献者,闻汝母来,可持以归养。

”辞不许,乃归白母,尽散之宗族。

帝欲选民间童女充后宫;有司买物,多非其土产;山后盐禁,久为民害:

奏皆罢之。

民为之立祠。

上都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

“无以易卿者。

”特授正议大夫、上都留守。

尚书省立,桑哥用事,奏上都留守司钱谷多失实。

召留守怱刺怱耳及仁杰迁辨,仁杰曰:

“臣汉人,不能禁史敢奸,致钱谷多耗伤,臣之罪。

”忽刺忽耳曰:

“巨为长,印在臣手,事未有不关白而能行者,巨之罪。

”帝曰:

“以爵让人者有之,未有争引咎归己者。

”置勿问。

仁杰在官五十余年,为留守者居半,车驾春秋行幸,出入供亿[注],未尝致上怒。

其妻刘没,帝欲为娶贵族,固辞,乃娶民间女;已而丧明,夫妻相敬如初,未尝置媵妾。

大德九年,年七十二,请老,归第。

后成祖崩,仁宗入清内难,念世祖旧臣,欲有所咨访,召赴阔,行至樊桥而卒。

(节选自《元史·贺仁杰传》)

[注]供亿:

供给,供应。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治室于毁垣中 治:

修建。

B.臣不敢私 私:

独占。

C.且言其子仁杰可用状 状:

情况。

D.为留守者居半 居:

超过。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闻汝母来,可持以归养 B. 辞不许,乃归白母

呼中丞之名而晋之,谈笑以死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 有司买物,多非其土产 D。

 帝欲为娶贵族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贲害怕因意外获金而招致祸患,就以“助军”为由将大部分所获之金献给了受诏征云南的世祖。

世祖任命其子贺仁杰为宿卫。

B.贺仁杰屡建战功并数进忠言,颇得世祖喜欢;他敢于为民请命,深受百姓爱戴。

世祖曾以供养母亲为由把其父所献之金送还给他,但他最终未接受。

C.皇帝根据桑哥的反映,要忽刺忽耳与贺仁杰到朝廷说清钱粮管理的何题,他二人都主动承担责任,皇帝为之感慨,就不再追究这件事情了。

D.无论是对皇帝还是对出身低微、双目失明的妻子,贺仁杰的所作所为都无不妥。

仁宗即位后,召请告老归乡的贺仁杰赴京,他却在应诏途中去世。

第Ⅱ卷

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l)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已而专献金。

下贲狱。

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5分)

译文:

                                     

(2)上都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

“无以易卿者。

”(5分)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蟀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l)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标题。

(2分)

答: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

请简要赏析。

(6分)

答:

13.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两题任选一题)(5分)

(l),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这两句是:

“,。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

”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2)孔子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二,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一17题。

焰火的变奏赵丽宏

夜晚,没有风,湖水平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夜空;在水天相接处,夜空和湖泊构成一个轴对称的浩瀚画面。

湖畔集聚着数不清的人。

音乐响起,仿佛是从湖水里飘旋而出,在空旷的湖面回荡。

紧随着音乐,湖天之间突然蹿出一道道光点,扰如活泼的蝌蚪,从湖水深处向深邃的夜空腾游;也像犀利的鸣镝,从空中呼啸着飞入湖底。

只不过瞬间的工夫,这些蝌蚪和鸣镝便轰然炸裂,变成一朵朵巨大的彩色花朵,在夜空中缓缓绽开。

焰火消失后,天上留下一团团白色的烟雾。

这些烟雾,也是花卉的形状,它们随风飘动变幻,继续着焰火在夜空里演出的奇妙童话。

而天上发生的所有一切,无一遗漏,都同时倒映在湖里……

如果你的想象力不贫乏,那么,在这些千变万化的焰火里,可以联想起大地上所有的奇花异卉,可以联想起一年四季中大自然的美妙风景;当然也会联想起和焰火有关的往事,回忆起和焰火有关的一些难忘瞬间。

天上的烟花像什么?

在听到有人这样发问时,除了那些美好的回忆,我的脑海中竟出现了一些和此时气氛毫不相千的景象。

那是战争中的夜景:

枪弹和炮弹在夜空中划出耀眼的弧线,随之而来的,是爆炸,是火光,是惊悸的呼喊和痛苦的呻吟。

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都有这类恐怖的记忆:

飞机在天空中隆隆飞过,炸弹从天而降,如飞蝗,如黑鸦,成群成片,大地摇撼,火光四起,城市仿佛在地震中颇抖。

“地震”之后,空中依然白云蓝天,但人间已是惨象遮地:

火焰里血肉横飞,到处可以看到死者的鲜血和肢体,连树技和电线上也挂着血淋淋的生命碎片……更凄惨的是失去亲人的哀痛景象:

在被炸毁的火车站的站台上,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坐在死去的母亲身边,惊惶无措地放声大哭;那个孩子的身边,也是烟和火……

这样的噩梦,和眼下舒展在湖天之间的美妙焰火,没有任何关系。

然而,我却无法驱散火光中生发的遥远苦痛的联想。

炮火与焰火,都是火药爆炸产生的光芒,两者的目的和效果却是天差地别。

炮火,是为进攻,为征服,为反坑,为破坏,为杀戮,是人间最可怕最惨烈的景象,是战争、灾难和死亡的象征;焰火,是为庆祝,为团圆,为展示和平的欢乐,为表现人间的繁华和喜悦。

同样是火花,同样是爆炸,两者所展示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

在满天满湖绚烂的焰火中,我默默地为人类的和平祈祷。

但愿有这样一天,人间本来用着准备战争的火药,都被改做成了烟花,在一个全人类共庆的夜晚,让象征和平团圆的火焰之花开满地球的上空,万紫千红,此起彼伏。

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

14.作者写象征喜庆的焰火,为什么要从平静的湖水写起?

(4分)

答:

                                    

15.为什么作者一方面说战争的“噩梦”与眼下的美妙焰火没有关系,另一方面又说自己无法驱散”遥远苦痛的联想”?

(6分)

答:

                                   

16.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

结合原文简要回答。

(6分)

答:

                                   

17,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

”收束全文,请对此简要赏析。

(6分)

答:

                                   

六、【15分)

18.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大扫除》写一段文字。

(5分)

要求:

(l)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

(2)点明漫画寓意。

(3)40字一60字。

答                                       

19,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写一段树叶与阳光的对话。

(6分)

早晨,树叶与阳光亲密地交谈。

树叶(感激地):

                           (排比)

阳光(谦逊地):

                           (比喻)

20.下面有两个口语交际的情景,请任选一个,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4分)

(l)有人随地吐疾,别人批评他:

“随地吐痰不卫生。

”他貌似有理地说:

“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答:

                                     

(2)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拄前挤。

别人批评他:

“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

”他嬉皮笑脸地回答:

“我这是发扬雷锋的打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答:

                                   

七、(60分)

21.作文(60分)

以“一步与一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

②不少于80Q字。

语文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A 2.B 3,A 4.D

二、(9分.每小题3分)

5.B 6,D 7.C

三、(9分.每小题3分)

8,D 9.D IO.B

四、(23分)

11.(10分)

(l)(5分)

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监狱。

世祖听说这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2)(5分)

上都留守(职位)空缺,宰相拟定的朝臣要用十来计算,都不被(皇帝)采纳,皇帝看着贺仁杰说:

“没有什么人可以替代你了。

12.(8分)

(l)(2分)

驿站秋夜难眠图。

(2)(6分)

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

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

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

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13.(5分)

(l)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择其善者而从之//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五、【22分)

14.(4分)

以“静”衬“动”,反衬了随后施放焰火的热闹;湖水的平静又与焰火的热闹相结合,共同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肯定。

15.(6分)

炮火是战争、灾难和死亡的象征,焰火是和平、欢乐、繁华的象征;它们分别指向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

作者说自己无法驱散“遥远苦痛的联想”意在提醒我们:

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苦难的历史。

16.(6分)

从空间上,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从时间上,现在与过去交织与碰撞。

17.(6分)

作者以这个反问句单设一段,卒章显志。

“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更是和平团圆的象征。

这个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

六、(15分)

18.(5分)

答案示例:

画面上有三个学生:

女同学和男同学正大汗淋漓地打扫卫生,班长袖手旁观。

这幅画讽刺了不以身作则的干部。

19.(6分)

答案示例:

树叶:

(3分)

示例①你用火一般的热情给我以新绿,给人们以温暖,给大地以光明,世界因你而流光溢彩。

示例②你无私的关爱,慷慨的施与,温暖的呵护,使我的生命充满活力。

阳光:

(3分)

示例①你是大地的外衣,不单是我,和煦的春风、纬绵的细雨也为你增添了美丽。

示例②你是绿色的宝石,没有你的质地,在你身上也不可能闪烁我的光辉。

20,(4分)

答案示例:

(1)

示例①是的,有痰不吐不卫生,但那只是你个人的卫生,你不能为了个人卫生而影响公共卫生!

示例②痰,当然应该吐,但不要吐在影响公共卫生的地方!

(2)

示例①人家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

示例②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

七、(60分)

21.(60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