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考研法理学历年试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0776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大学考研法理学历年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清华大学考研法理学历年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清华大学考研法理学历年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清华大学考研法理学历年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清华大学考研法理学历年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清华大学考研法理学历年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华大学考研法理学历年试题.doc

《清华大学考研法理学历年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大学考研法理学历年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清华大学考研法理学历年试题.doc

2014年清华大学法理学试题

一,概念辨析5*8

1.法学和法理学

2.神法,人法,法治

3.法律意识,法律文化

4.习惯法,制定法,判例法

5.中华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

二,简答3*10分

1.法律推进道德标准

2.法律作用局限性

3.法律责任的实质

三,理解题30分

1.《淮南子》:

“县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

法定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

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

”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

10分

2.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优劣是另一回事,谁,哪本书说的,你的看法。

10分?

3.《唐律疏议》:

“今之典宪,前圣规模,章程靡失,鸿纤备举,文选奏弹曰,肃明典宪。

汉书曰,规模宏远。

汉高祖命张苍定章程。

诗传曰,大曰鸿,小曰雁。

鸿训为大。

纤者,细微也。

谓律内大小之刑,无不备举。

而刑宪之司执行殊异:

大理当其死坐,刑部处以流刑;一州断以徒年,一县将为杖罚。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论语,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德礼犹晓与阳,刑罚犹昏与秋,言德礼与刑罚犹昏晓相须而成一昼夜,春阳与秋阴相须而成一岁也。

是以降纶言於台铉,挥折简於。

”。

谈谈这段话的认识10分

四,分析题25分

案例:

某市公安局由于大气污染,制定了关于限行的通告

法规:

《道路交通法》第三十九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

遇有大型群众性活动、大范围施工等情况,需要采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与公众的道路交通活动直接有关的决定,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

回答:

1.从法律位阶上评价通告合法性10分

2.通告调整自由和秩序是什么原则,你的看法10分

3.《道路交通法》第三十九条的内容评价5分

五,论述法律对社会的调整25分

2013年清华大学法理学试题

概念辨析(每题10分)

法与法律

法系与法律关系

法律规范和法律规则

二、简答(每题15)

1、法与道德的矛盾与冲突

2、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

三、材料分析(40)

材料讲了河南平坟复耕事件并强调国务院通过一个命令,不能使用强制措施强制平坟。

请评述之。

四、论述当代中国法治的必要性、主要内容、特点以及存在的困难。

(50)

2012年清华大学法理学试题

1.“小悦悦”事件引发了国人对法律与道德问题的讨论,请问是否应设立“见死不救罪”?

结合法律的意志性(法律的人为拟制性)来分析。

2.简述亚里士多德和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并结合其中的原则或原理,针对我国社会现在存在的公平正义问题,可以有哪些借鉴之处?

3.法律是国家的意志,是人们的行为规范。

那么是否承认“可诉性”(即法律的诉讼、仲裁等多种纠纷解决机制)为法律的基本特征之一?

并且承认或者不承认这种“可诉性”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有什么样的意义?

2011年清华大学法理学试题

1,司法解释的地位,性质,效力。

结合司法改革与法治化,依照立法权与司法权的性质如何在划清立法权与司法权的基础上规范和完善我国的司法解释制度?

50分

2,北京单双号限行是否侵犯了行车人的自由。

依照约翰密尔对自由的观点论述。

50分

3,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比较。

并谈谈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在当代的融合。

50分

2010年清华大学法理学试题

一、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法律要素以及各要素的作用。

2、指导性规则与强制性规则有哪些区别?

3、英美法中的普通法与衡平法有哪些区别?

4、什么是社会法?

为什么要加强社会法立法?

5、法制与法治有哪些区别?

6、哈特的“主要规则”与“次要规则”以及作用。

二、论述题(共3题,每题30分,共90分)

1、论司法权的特点以及司法独立的重要性。

2、什么是利益?

什么是正义?

论述利益和正义的关系。

3、“法律仅仅是对社会现象和规律的总结和记录”。

请结合在社会改革和发展中法律的作用,分析这一说法。

2009年清华大学法理学试题

一、简答题(55分)

1、简要回答法理学的特点和学科地位(10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你对这一法律规定及其理论根据的理解(10分)

3、《淮南子》“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

县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

法定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

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

”运用法律价值相关知识分析。

(10分)

4、《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八十五条“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从法律渊源的角度对此规则进行分析。

(15分)

5、《唐律疏议》:

“今之典宪,前圣规模,章程靡失,鸿纤备举,文选奏弹曰,肃明典宪。

汉书曰,规模宏远。

汉高祖命张苍定章程。

诗传曰,大曰鸿,小曰雁。

鸿训为大。

纤者,细微也。

谓律内大小之刑,无不备举。

而刑宪之司执行殊异:

大理当其死坐,刑部处以流刑;一州断以徒年,一县将为杖罚。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论语,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德礼犹晓与阳,刑罚犹昏与秋,言德礼与刑罚犹昏晓相须而成一昼夜,春阳与秋阴相须而成一岁也。

是以降纶言於台铉,挥折简於。

这段话的主旨是什么?

为什么?

(10分)

二、论述题(60分)

1、试论述法与道德的联系、差异与矛盾。

(30分)

2、哈特语:

大意是每一位法学家都要对什么是法律进行论述,在法学领域,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比“法律是什么”这个问题得到更多的考虑和回答”哈特为什么这样认为?

你认为什么是法律?

(30分)

三、案例分析题(35分)

案例一大意是:

现在政府机关超编现象严重,一个领导有8、9个秘书,副职的人数也是很多。

案例二一人在地铁上拾到一关于政府机关公费出游的花费的文件,将其发到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对此,有的政府部门删除该网页,有的置之不理,不予回答。

问题:

(1)互联网的发展对中国法律和中国法治有何作用?

(2)从法律与利益的角度分析官员的超编现象及公费游现象

(3)完善立法规范对这种现象有作用吗?

2008年清华大学法理学试题

 一、简答题(50分)

 1、请简述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区别及相互关系。

(15分)

 2、行政执法权可否委托执行?

其必要性和条件是什么?

(15分)

 3、请结合当代法律的发展说明公法与私法相互交融的现象。

(10分)

 4、请结合德沃金的“法律整合(integrityoflaw)”理论阐述法律原则在法律适用中的作用。

(10分)

  二、论述题(60分)

 1、法治和法制的基本区别有那些?

请结合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说明他们的区别。

(30分)

 2、试论述司法权的性质和特征。

(30分)

三、案例分析题(40分)

贾某向刘某借钱,并打了借条,刘认为,贾某自愿写的;贾某认为,借条是被胁迫写的。

法官李某要求贾某就被胁迫举证,贾某无法举证,法官判决贾某败诉,承担诉讼费,赔偿借条所载欠款。

判决后,贾某夫妇在法院门口喝农药自杀。

事后,刘某在一次斗殴中被公安逮捕承认借条是其胁迫贾某所写,检察机关以玩忽职守罪对李某进行立案调查。

  1、法官李某是否构成职务犯罪?

为什么?

(10分)

  2、法官李某对证据规则的使用是否适当?

(10分)

  3、请结合本案说明当前推行的对抗制在基层司法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10分)

  4、请结合本案说明法律与社会的关系。

(10分)

2007年清华大学法理学试题(综合卷中节选)

二、论述题

2、论法治国家的公权力制约。

(20分)

3、论法律原则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0分)

2006年清华大学法理学试题

  一、简答题

  1、法律与命令的异同之处是什么?

  2、“绳之于法”中的“绳”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3、有人说,“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

解释这句话的义理。

  二、论述题

  1、试从法理学的视角说明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多元特征及其基础。

  2、现代法治强调权利、选择、沟通,并重视规则和程序。

试以权利、选择、沟通、规则和程序为关键词,写一篇短文。

(不少于800字)

  三、案例分析题

  随着严重影响人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国务院颁布了限制人身自由的条例。

  1、国务院颁布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条例是否具有合法性?

  2、如何协调个人自由和社会公益之间的冲突?

3、有人说,“自由是做法律范围内的事。

”这句话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各是什么?

2005年清华大学法理学试题

  一、简答题(45分)

  1、举例说明法学对法律发展的贡献。

(15分)

  2、结合部门法,谈谈法律原则对于法律规则的意义。

(15分)

  3、如何鉴定良法与恶法?

(15分)

  二、论述题(50分)

  1、法律权威的建立对遵守法律有影响,而守法的动机却是多样的,试分论述之。

(25分)

  2、试论述法律统一视域下与法律多元化视域下的习惯法。

(25分)

  三、分析题(55分)

  1、立法者应该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去发现法律规则,有意识的把精神关系的规律性反映到立法中。

如果立法者以臆想来妄为法律,会被认为是极端任性的,而如果一个私人也以臆想而妄为的话,立法者就有权利认为他是极端任性的。

请谈谈你对上面论述的理解。

(20分)

2、赵某和马某是夫妻。

一日赵某在看报纸,看到报纸上说某两夫妻平日如何恩爱,结果离婚分割财产的时候还是闹的不可开交。

平时素爱开玩笑的赵某便对马某说:

“如果我们两离婚,我财产一分也不要,全部都给你。

”马某正在削苹果,于是开玩笑的用水果刀指着赵某说:

“口说无凭,你敢就写下来。

”于是赵某遍立书一字据,愿在离婚分割财产时将全部共有财产给马某。

后来两人感情逐渐恶化,两人诉到法院要求离婚分割财产。

两人都同意离婚,但在分割财产的问题上,马某拿出赵某当时写的字据要求取得全部共有财产。

赵某主张当时是马某拿水果刀逼他写的,要求分得自己应有部分的财产。

主审的林法官认为,赵某无法举证出其主张的字据无效的证据。

所以认定字据显示的为他真实的意思表示,于是林法官判决马某和赵某离婚,马某取得全部共有财产。

试回答:

(1)法官的判决合不合法?

(5分)

(2)法官的判决合不合理?

(10分)

(3)林法官的法律思维路径是什么?

是否合适?

(10分)

(4)结合本案,请你谈谈你对法治的理解。

(10分)

2004年清华大学法理学试题

一、简答题(30分)

1、法律责任的后果(15分)

2、公法私法分立的预设理论基础是什么,这样划分的意义和局限性。

(15分)

二、论述题(90分)

1、法律是以道德为基础的,比如禁止偷盗等即属于道德演化而来,请结合中国部门法的规定,论述法律的道德性。

(30分)

2、为什么需要法律解释,法律解释的意义和局限性。

(30分)

3、权力制衡理论和制度及其对现代法治的影响。

(30分)

三、案例分析题(30分)

今年10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的《婚姻登记条例》规定:

婚前检查自愿,夫妻双方要签订声明,结婚登记不要单位证明,离婚登记当场办理,离婚登记不要单位证明,也不许街道办事处证明。

1、如果上述规定与其他法律规定相冲突的话,应如何处理?

(10分)

2、上述规定体现了什么法理价值?

(10分)

3、上述规定有何利弊?

(10分)

2003年清华大学法理学试题

一、简述题

1、法的特征

2、法与法律

3、法的体系

4、法的要素

5、善法与恶法

6、法律是手段,正义是目的。

二、论述题

1、法律应当于人类的深切而迫切的情感作出真切的回应,正义应为慈悲所支配;不能说什么道德和正义不是法律,从而驱使人们对法律滋生怀疑和蔑视,相反,应当在法律与道德、在法律的戒律与理性和良知的戒律之间保持必要的关系;一套法制必须表明其与道德和正义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或必须根植于服从它乃为一种道德义务的广泛的价值判断之中法律效力紧系于道德价值。

通过诉诸理性和良知,不仅法律保持了一致性和确定性,而且,法律的世俗性与超越性亦且获得了统一。

如何理解?

2、所谓历史法学派的“历史”,究竟意味着什么?

就中国百年来大规模移植西方法律以建设现代法治这一事件来看,“历史”特别是“中国历史”能否和应否发挥什么作用?

3、法律是一种生活方式。

2002年清华大学法理学试题

简答论述题

1、试述法的形式特征。

2、以中国大陆现行法为例,讲述法的渊源。

3、试述法律意识对法律实践的作用。

4、如何理解通过法律来进行对社会的控制。

5、论法与正义的关系。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2.《读通鉴论》

3.社团法人

4.继续性合同

二、简答题(共24分)

1.梁启超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7分)

2.用益物权的特征。

(7分)

3.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

(10分)

三、论述题(共64分)

1.试述儒家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和现实意义。

(12分)

2.试述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12分)

3.评述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的自然权利观。

(15分)

2001年清华大学法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法律解释

2、法律部门

3、经济行政指导

4、回扣

5、存款准备金

二、简答题(共50分)

1、有人认为法律的作用是无限的,你对此有何看法?

(8分)

2、如何认定仿冒知名商标特有标示的行为?

(8分)

3、如何理解宏观经济管理法所体现的社会公益目标的要求?

(9分)

4、简述管辖权异议。

(8分)

5、简述我国关于涉外物权法律适用的法律制度。

(9分)

6、简述我国关于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法律制度。

(8分)

三、论述题(15分)

试论关于法的本质的各种学说。

2000年清华大学法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20分)

9、普通法

10、法律推理

二、简答题(50分)

l、霍姆斯认为:

法是对法院实际上将作什么的预言,请对这一观点加以评述(8分)

三、论述题(l5分)

试论法的分类及根据

1999年清华大学法理学试题

一、概念题(每题2分)

(1)法学

(2)法律作用(3)司法解释(12)法律关系本座说

二、简答题(每题5分)

1、当代中国的立法应遵循哪些原则?

2、简述现代西方法理学的形式特征。

三、论述题

1、论法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