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0957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1-6套).doc

本科生期末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计算机系统中的存贮器系统是指______。

ARAM存贮器

BROM存贮器

C主存贮器

Dcache、主存贮器和外存贮器

2.某机字长32位,其中1位符号位,31位表示尾数。

若用定点小数表示,则最大正小数为______。

A+(1–2-32)B+(1–2-31)C2-32D2-31

3.算术/逻辑运算单元74181ALU可完成______。

A16种算术运算功能

B16种逻辑运算功能

C16种算术运算功能和16种逻辑运算功能

D4位乘法运算和除法运算功能

4.存储单元是指______。

A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贮元

B存放一个机器字的所有存贮元集合

C存放一个字节的所有存贮元集合

D存放两个字节的所有存贮元集合;

5.相联存贮器是按______进行寻址的存贮器。

A地址方式B堆栈方式C内容指定方式D地址方式与堆栈方式

6.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______。

A基值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D程序记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7.以下叙述中正确描述的句子是:

______。

A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

B同一个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容性微操作

C同一个CPU周期中,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斥性微操作

D同一个CPU周期中,不可以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叫相斥性微操作

8.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积木化,同时______。

A减少了信息传输量

B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

C减少了信息传输线的条数

D加重了CPU的工作量

9.带有处理器的设备一般称为______设备。

A智能化B交互式C远程通信D过程控制

10.某中断系统中,每抽取一个输入数据就要中断CPU一次,中断处理程序接收取样的数

据,并将其保存到主存缓冲区内。

该中断处理需要X秒。

另一方面,缓冲区内每存储N

个数据,主程序就将其取出进行处理,这种处理需要Y秒,因此该系统可以跟踪到每

秒______次中断请求。

A.N/(NX+Y)B.N/(X+Y)NC.min[1/X,1/Y]D.max[1/X,1/Y]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存储A.______并按B.______顺序执行,这是C.______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移码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A.______数的阶码E,以利于比较两个B.______的大小和

C.______操作。

3.闪速存储器能提供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性及A.______能力,为现有的B.______体

系结构带来巨大变化,因此作为C.______用于便携式电脑中。

4.微程序设计技术是利用A.______方法设计B.______的一门技术。

具有规整性、可维护

性、C.______等一系列优点。

5.衡量总线性能的重要指标是A.______,它定义为总线本身所能达到的最高B.______。

PCI

总线的带宽可达C.______。

三.(10分)设机器字长32位,定点表示,尾数31位,数符1位,问:

(1)定点原码整数表示时,最大正数是多少?

最小负数是多少?

(2)定点原码小数表示时,最大正数是多少?

最小负数是多少?

四.(9分)设存储器容量为32字,字长64位,模块数m=4,分别用顺序方式和交叉方式进行组织。

存储周期T=200ns,数据总线宽度为64位,总线周期τ=50ns.问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的带宽各是多少?

五.(9分)指令格式如下所示,OP为操作码字段,试分析指令格式特点。

312622181716150

OP

源寄存器

变址寄存器

偏移量

六.(9分)已知某机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其控制存储器容量为512×48(位),微程序在整个控制存储器中实现转移,可控制的条件共4个,微指令采用水平型格式,后继微指令地址采用断定方式,如图所示:

微命令字段判别测试字段下地址字段

←操作控制→←——————顺序控制————————→

(1)微指令中的三个字段分别应多少位?

(2)画出对应这种微指令格式的微程序控制器逻辑框图。

七.(9分)画出PCI总线结构图,说明三种桥的功能。

八.(9分)某机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数据采集,每个采集器含有8位数据缓冲寄存器一个,比较器一个,能与给定范围比较,可发出“温度过低”或“温度过高”的信号,如图B1.1所示。

主机采用外设单独编址,四个采集器公用一个设备码,共用一个接口,允许采用两种方式访问:

(1)定期巡回检测方式,主机可编程指定访问该设备中的某一采集器。

(2)中断方式,当采集温度比给定范围过底或过高时能提出随机中断请求,主机应能判别是哪一个采集器请求,是温度过低或过高。

请拟定该接口中有哪些主要部件(不要求画出完整的连线图),并概略说明在两种方式下的工作原理。

图B1.1

九.(10分)机动题

十.(10分)机动题

本科生期末试卷一答案

一.选择题

1.D2.B3.C4.B5.C

6.C7.A、D8.C9.A10.A

二.填空题

1.A.程序B.地址C.冯·诺依曼

2.A.浮点B.指数C.对阶

3.A.瞬时启动B.存储器C.固态盘

4.A.软件B.操作控制C.灵活性

5.A.总线带宽B.传输速率C.264MB/S

三.解:

(1)定点原码整数表示:

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最大正数:

数值=(231–1)1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最小负数:

数值=-(231–1)10

(2)定点原码小数表示:

最大正数值=(1–2-31)10

最小负数值=-(1–2-31)10

四.解:

信息总量:

q=64位×4=256位

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读出4个字的时间分别是:

t2=mT=4×200ns=8×10–7(s)

t1=T+(m–1)τ=200+3×50=3.5×10–7(s)

顺序存储器带宽是:

W1=q/t2=32×107(位/S)

交叉存储器带宽是:

W2=q/t1=73×107(位/S)

五.解:

(1)操作码字段为6位,可指定26=64种操作,即64条指令。

(2)单字长(32)二地址指令。

(3)一个操作数在源寄存器(共16个),另一个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由变址寄

存器内容+偏移量决定),所以是RS型指令。

(4)这种指令结构用于访问存储器。

六.解:

(1)假设判别测试字段中每一位为一个判别标志,那么由于有4个转移条件,故该字段为4位(如采用字段译码只需3位),下地址字段为9位,因此控制存储器容量为512个单元,微命令字段是(48–4-9)=35位。

(2)对应上述微指令格式的微程序控制器逻辑框图如B1.2如下:

其中微地址寄存器对应下地址字段,P字段即为判别测试字段,控制字段即为微命令子段,后两部分组成微指令寄存器。

地址转移逻辑的输入是指令寄存器OP码,各状态条件以及判别测试字段所给的判别标志(某一位为1),转移逻辑输出修改微地址寄存器的适当位数,从而实现微程序的分支转移。

图B1.2

七.解:

PCI总线结构框图如图B1.3所示:

图.B1.3

PCI总线有三种桥,即HOST/PCI桥(简称HOST桥),PCI/PCI桥,PCI/LAGACY桥。

在PCI总线体系结构中,桥起着重要作用:

(1)它连接两条总线,使总线间相互通信。

(2)桥是一个总线转换部件,可以把一条总线的地址空间映射到另一条总线的地址空间上,从而使系统中任意一个总线主设备都能看到同样的一份地址表。

(3)利用桥可以实现总线间的猝发式传送。

八.解:

数据采集接口方案设计如图B1.4所示。

现结合两种工作方式说明上述部件的工作。

(1)定期巡检方式

主机定期以输出指令DOA、设备码;(或传送指令)送出控制字到A寄存器,其中用四位分别指定选中的缓冲寄存器(四个B寄存器分别与四个采集器相应)。

然后,主机以输入指令DIA、设备码;(或传送指令)取走数据。

(2)中断方式

比较结果形成状态字A',共8位,每二位表示一个采集器状态:

00正常,01过低,10过高。

有任一处不正常(A'中有一位以上为“1”)都将通过中断请求逻辑(内含请求触发器、屏蔽触发器)发出中断请求。

中断响应后,服务程序以DIA、设备码;或传送指令)取走状态字。

可判明有几处采集数据越限、是过高或过低,从而转入相应处理。

图B1.4

九.

十.

本科生期末试卷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六七十年代,在美国的______州,出现了一个地名叫硅谷。

该地主要工业是______它也是______的发源地。

A马萨诸塞,硅矿产地,通用计算机

B加利福尼亚,微电子工业,通用计算机

C加利福尼亚,硅生产基地,小型计算机和微处理机

D加利福尼亚,微电子工业,微处理机

2若浮点数用补码表示,则判断运算结果是否为规格化数的方法是______。

A阶符与数符相同为规格化数

B阶符与数符相异为规格化数

C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异为规格化数

D数符与尾数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字相同为规格化数

3定点16位字长的字,采用2的补码形式表示时,一个字所能表示的整数范围是______。

A-215~+(215-1)B-(215–1)~+(215–1)

C-(215+1)~+215D-215~+215

4某SRAM芯片,存储容量为64K×16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______。

A64,16B16,64C64,8D16,16。

5交叉存贮器实质上是一种______存贮器,它能_____执行______独立的读写操作。

A模块式,并行,多个B模块式串行,多个

C整体式,并行,一个D整体式,串行,多个

6用某个寄存器中操作数的寻址方式称为______寻址。

A直接B间接C寄存器直接D寄存器间接

7流水CPU是由一系列叫做“段”的处理线路所组成,和具有m个并行部件的CPU相比,一个m段流水CPU______。

A具备同等水平的吞吐能力B不具备同等水平的吞吐能力

C吞吐能力大于前者的吞吐能力D吞吐能力小于前者的吞吐能力

8描述PCI总线中基本概念不正确的句子是______。

AHOST总线不仅连接主存,还可以连接多个CPU

BPCI总线体系中有三种桥,它们都是PCI设备

C以桥连接实现的PCI总线结构不允许许多条总线并行工作

D桥的作用可使所有的存取都按CPU的需要出现在总线上

9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是指______。

A输入/输出设备B外存储器

C远程通信设备D除了CPU和内存以外的其它设备

10中断向量地址是:

______。

A子程序入口地址B中断服务例行程序入口地址

C中断服务例行程序入口地址的指示器D中断返回地址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为了运算器的A._____,采用了B._____进位,C._____乘除法和流水线等并行措施。

2相联存储器不按地址而是按A.______访问的存储器,在cache中用来存放B.______,在虚拟存储器中用来存放C.______。

3硬布线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是:

先画出A.______流程图,再利用B.______写出综合逻辑表达式,然后用C.______等器件实现。

4磁表面存储器主要技术指标有A.______,B.______,C.______,和数据传输率。

5DMA控制器按其A.______结构,分为B.______型和C.______型两种。

三.(9分)求证:

[X]补+[Y]补=[X+Y]补(mod2)

四.(9分)某计算机字长32位,有16个通用寄存器,主存容量为1M字,采用单字长二地址指令,共有64条指令,试采用四种寻址方式(寄存器、直接、变址、相对)设计指令格式。

五.(9分)如图B2.1表示使用快表(页表)的虚实地址转换条件,快表存放在相联存贮器中,其中容量为8个存贮单元。

问:

(1)当CPU按虚拟地址1去访问主存时,主存的实地址码是多少?

(2)当CPU按虚拟地址2去访问主存时,主存的实地址码是多少?

(3)当CPU按虚拟地址3去访问主存时,主存的实地址码是多少?

页号

该页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

虚拟地址页号页内地址

33

25

7

6

4

15

5

30

42000

38000

96000

60000

40000

80000

50000

70000

1

2

3

15

0324

7

0128

48

0516

图B2.1

六.(10分)假设某计算机的运算器框图如图B2.2所示,其中ALU为16位的加法器,SA、SB为16位暂存器,4个通用寄存器由D触发器组成,Q端输出,

其读写控制如下表所示:

读控制写控制

R0

RA0

RA1

选择

W

WA0

WA1

选择

1

1

1

1

0

0

0

1

1

x

0

1

0

1

x

R0

R1

R2

R3

不读出

1

1

1

1

0

0

0

1

1

x

0

1

0

1

x

R0

R1

R2

R3

不写入

要求:

(1)设计微指令格式。

(2)画出ADD,SUB两条指令微程序流程图。

七.(9分)画出单机系统中采用的三种总线结构。

八.(9分)试推导磁盘存贮器读写一块信息所需总时间的公式。

图B2.2

九.(10分)机动题

十.(10分)机动题

本科生期末试卷二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A4.D5.A

6.C7.A8.C9.D10.C

二.填空题

1.A.高速性B.先行C.阵列。

2.A.内容B.行地址表C.页表和段表。

3.A.指令周期B.布尔代数C.门电路、触发器或可编程逻辑。

4.A.存储密度B.存储容量C.平均存取时间。

5.A.组成结构B.选择C.多路。

三.解:

(1)x>0,y>0,则x+y>0

[X]补+[Y]补=x+y=[X+Y]补(mod2)

(2)x>0,y<0,则x+y>0或x+y<0

因为[X]补=x,[Y]补=2+y

所以[X]补+[Y]补=x+2+y=2+(x+y)

当x+y>0时,2+(x+y)>2,进位2必丢失,又因(x+y)>0,所以

[X]补+[Y]补=x+y=[X+Y]补(mod2)

当x+y<0时,2+(x+y)<2,又因(x+y)<0,所以

[X]补+[Y]补=x+y=[X+Y]补(mod2)

(3)x<0,y>0,则x+y>0或x+y<0

这种情况和第2种情况一样,把x和y的位置对调即得证。

(4)x<0,y<0,则x+y<0

因为[X]补=2+x,[Y]补=2+y

所以[X]补+[Y]补=2+x+2+y=2+(2+x+y)

上式第二部分一定是小于2大于1的数,进位2必丢失,又因(x+y)<0

所以[X]补+[Y]补=2+(x+y)=[X+Y]补(mod2)

四.解:

64条指令需占用操作码字段(OP)6位,源寄存器和目标寄存器各4位,寻址模式(X)2位,形式地址(D)16位,其指令格式如下:

3126252221181716150

OP

目标

X

D

寻址模式定义如下:

X=00寄存器寻址操作数由源寄存器号和目标寄存器号指定

X=01直接寻址有效地址E=(D)

X=10变址寻址有效地址E=(Rx)+D

X=11相对寻址有效地址E=(PC)+D

其中Rx为变址寄存器(10位),PC为程序计数器(20位),位移量D可正可负。

该指令格式可以实现RR型,RS型寻址功能。

五.解:

(1)用虚拟地址为1的页号15作为快表检索项,查得页号为15的页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为80000,故将80000与虚拟地址中的页内地址码0324相加,求得主存实地址码为80324。

(2)主存实地址码=96000+0128=96128

(3)虚拟地址3的页号为48,当用48作检索项在快表中检索时,没有检索到页号为48的页面,此时操作系统暂停用户作业程序的执行,转去执行查页表程序。

如该页面在主存中,则将该页号及该页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写入主存;如该页面不存在,则操作系统要将该页面从外存调入主存,然后将页号及其在主存中的起始地址写入快表。

六.解:

微命令字段共12位,微指令格式如下:

1212111111

R

RA0RA1

w

WA0WA1

LDSA

LDSB

SB->ALU

SB->ALU

CLR

~

P字段

下址字段

各字段意义如下:

R—通用寄存器读命令

W—通用寄存器写命令

.RA0RA1—读R0—R3的选择控制。

WA0WA1—写R0—R3的选择控制。

LDSA—打入SA的控制信号。

LDSB—打入SB的控制信号。

SB->ALU—打开非反向三态门的控制信号。

SB->ALU—打开反向三态门的控制信号,并使加法器最低位加1。

CLR-暂存器SB清零信号。

~——一段微程序结束,转入取机器指令的控制信号。

(2)ADD、SUB两条指令的微程序流程图见图B2.3所示。

七.三种系统总线结构如图B2.4所示,从上到下为单总线,双总线,三总线:

图B2.4

八.解:

设读写一块信息所需总时间为T,平均找到时间为Ts,平均等待时间为TL,读写一块信息的传输时间为Tm,则:

T=Ts+TL+Tm。

假设磁盘以每秒r转速率旋转,每条磁道容量为N个字,则数据传输率=rN个字/秒。

又假设每块的字数为n,因而一旦读写头定位在该块始端,就能在Tm≈(n/rN)秒的时间中传输完毕。

TL是磁盘旋转半周的时间,TL=(1/2r)秒,由此可得:

T=Ts+1/2r+n/rN秒

本科生期末试卷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