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1075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docx

四川省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

四川省2008届高三化学调研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全卷总分: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Br:

80I:

127N:

14O:

16P:

31

Si:

28S:

32Na:

23Mg:

24Al:

27Cu:

64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3分)

1.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对有关一氧化碳在金属铂表面的氧化过程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净化装置中的催化转化器,可将CO、NO、NO2和碳氢化合物等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有效降低尾气对环境的危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转化器中的铂催化剂可加快CO氧化

B.铂表面做成蜂窝状更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

C.在铂催化下,NO、NO2可被CO还原成N2

D.碳氢化合物在铂催化下,被CO直接氧化成CO2和H2O

2.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就在这天与山、山与水的环拥之中,“嫦娥奔月”,一个流传了千年的神话,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发射,在有着“月亮城”之称的高原航天城梦想成真。

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第三级发动机使用的低温燃料为液氧和液氢。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氧和液氢最好在临发射前的一段时间加注。

B.氧气比氢气较易液化

C.燃烧产物对发射环境没有污染。

D.用液氧和液氢做火箭燃料,主要是因为氢气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量。

3.英国研究人员2007年8月30日发表报告认为,全球将有1.4亿人因为用水而受到砷中毒之害、导致更多的人患癌症。

海带含砷超标,经水浸泡24小时后,其含砷量才能达到食用安全标准。

下列对砷(As)的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砷原子序数为33,它与铝为同主族

B.砷的原子半径小于磷的原子半径

C.砷化氢的稳定性比溴化氢的强

D.砷酸的酸性比硫酸的弱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NH4十电子式:

NH4十

B.乙炔的分子式:

CH≡CH

C.硬脂酸的结构简式:

C17H35COOH

D.电解时铁作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Fe一3e一=Fe3+

5.对照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不是用来作对照实验的是

6.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鸟巢”(TheBirdNest)。

有一类硼烷也好似鸟巢,故称为巢式硼烷。

巢式硼烷除B10H14不与水反应外,其余均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硼酸,硼烷易被氧化。

下图是三种巢式硼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这类巢式硼烷的通式是CnHn+4

B.2B5H9+12O2

5B2O3十9H2O,lmolB5H9完全燃烧转移25mol电子

C.8个硼原子的巢式棚烷化学式应为B8H10

D.硼烷与水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7.对三硫化四磷分子的结构研究表明,该分子中没有不饱和键,且各原子的最外层均已达到了8个电子的结构。

则一个三硫化四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个数是

A.7个B.9个C.19个D.不能确定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4HSO4的稀溶液反应

Ba2++2OH一+2H++SO42-=BaSO4↓+2H2O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Ba2+十SO42-=BaSO4↓

C.向碳酸氢钠洛液中滴入过量石灰水HCO3-+Ca2+十OH-=CaCO3↓+H2O

D.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13++4NH3·H2O=Al(OH)3↓+4NH4++2H2O

9.元素X的离子和其含氧酸根离子,在pH=0的溶液中产生X的单质沉淀,且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之比为2:

1.X可能是

A.氯B.硫C.硅D.铝

10.充分利用能源、提高原子利用率、减少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等都是绿色化学基本要求。

①在有机实验中,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代替溴的水溶液;②用稀硝酸代替浓硝酸溶解、回收含银镜试管里的银;③用水浴加热代替直接用洒精灯加热;④接触法制硫酸中采用“热交换器”,利用余热预热冷原料气和烧水;⑤工业合成氨中分离产物得到氢气和氮气再循环使用;⑥电解法冶炼钠和镁,选择电解氯化钠和氯化镁,不电解对应的金属氧化物。

上述主要不是从绿色化学角度考虑的是

A.①③B.②④C.⑤⑥D.③④

11.稗草烯:

α一(2,2,2一三氯乙基)苯乙烯,它是一种选择性内

 

吸传导性除草剂。

主要用于水稻田防除稗草,温度和湿度对药效影响大,温度高、湿度大药效发挥快。

在同一剂量下,15℃以下只能起抑制作用,25℃以上3一5天杂草就枯死。

对水稻安全,但施药期不当,用量过大、施药不均等也易产生药害。

知:

同一碳原子连两个羟基基不稳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能使溴水褪色

B.该物质能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生成梭酸钠.

C.可用在光照条件下与C2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纯度较高的稗草烯

D.稗草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

 

12.对可逆反应4N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若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入的

n(NH3):

n(O2)=4:

5

B.反应达到平衡后,对体系一直进行加压,平衡总是向逆向移动

C.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向压强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D.当v正(NH3):

v正(NO)=l:

1时,说明该化学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13.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H=一574kJ·mol-1②CH4(g)+4NO(g)=2N2(g)+CO2(g)+2H2O(g);△H=一1160kJ·mol一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反应①可推知:

CH4(g)+4NO2(g)=4NO(g)+CO2(g)+2H2O(l);

△H>一574kJ·mol-1

B.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C.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还原NO2至N2,放出的热量为173.4kJ。

D.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CH4还原NO2至N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1.60mol

14.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及物质制备中的主要环节。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醋中混有乙酸,可选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然后将两层液体分开

B.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

C.油脂的提纯中,可将油脂加入浓NaOH浓液中加热,然后过滤,滤出的溶液即为较纯的油脂

D.甘蔗是制备蔗糖的主要原料,榨出的甘蔗汁因含色素而呈棕黄色,在制取蔗糖前应先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过滤、蒸发结晶,即得较纯的蔗糖

15.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在其一边镀锌,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

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

电池总反应为:

Zn+2MnO2十H2O=ZnO+2MnO(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

C.当0.lmol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1.204×l023

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2MnO2+2e一+2H2O=2MnO(OH)2十2OH-

二、非选择题(本题括6小题)

16.(8分)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下列离子:

K+、Al3+、Fe3+、Ba2+、NO3-、SO42-、HCO3-、Cl-等,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该溶液,试纸显红色;

②取溶液少许,加人铜片和稀硫酸共热,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

③取溶液少许,加人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加人过量氨水,沉淀不消失;

④取溶液少许,滴人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⑤取实验④后的澄清溶液,滴人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人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请回答下列问题:

(l)在实验①中,下图所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代号)

(2)根据上述实验判断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与②③两个实验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1分)类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已知硝酸能把铁氧化成Fe(NO3)3、,但当铁过量时,产物是Fe(NO3)2。

某同学受此启发,提出一个相似的观点:

氯气与铁粉反应,当C12足量时生成FeC13,当铁粉过量时产物是FeCl2。

为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该同学将一根细的纯铁丝分别在足量和少量的C12中点燃,取其表面生成物并分别编号为A、B,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

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

A是FeCl3,B是FeCl2。

(2)设计实验方案:

分别取A、B的溶液均进行以下实验,但实验现象相同。

请填写下表中的相应空格。

(3)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C12与铁粉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FeC13溶液的性质,他又利用A溶液做了如下一些实验,其中明显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将A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得到红褐色液体,该液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向A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铁粉溶解,溶液颜色加深

C.在A溶液中滴加NaOH浓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将A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FeC13固体

(5)实际应用:

FeCl3溶液常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腐蚀后的废液中含有FeC13、FeCl2、CuCl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两种从废液中回收Cu的方案:

方案1:

向废液中加人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在所得滤渣中加人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后,再过滤即得到铜。

方案1中涉及的四种阳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

在废液中加人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pH=1,用铜和石墨作电极进行电解。

当观察到阴极上有少量气泡产生时,即停止电解,这时要回收的Cu已全部析出。

方案2中铜作_________极,所发生的电极反应为(若有多个电极反应,请按照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全部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在电极上直接回收铜,操作上比方案1简便,但方案2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某有机物的一个分子含50个电子。

①若它为烃,则它的分子式可能为______;②若它为含碳、氢、氧的有机物,它的分子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一OH的结构不稳定)。

(每类物质只填一种)

(2)常温下,电解M的水溶液,在阴、阳两极上产生的气体能发生反应:

X2+Y2

2XY,M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符合“化合物(I)+化合物(II)

化合物(III)+(化合物(IV)”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化合物X中含钠和硫的质量比为23:

16,且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写出X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已知:

两个醛类物质(其中一个必须在醛基一CHO相邻C原子上有H原子,俗称α一H)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可以发生羰基的加成和消去反应,得到不饱和醛。

甲苯及其卤代物是有机化工的基本原料,由它出发可制造某些香料、药物及广泛应用于印刷、电子工业中的感光树脂的重要中间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中B、D、E都能使浪水褪色,E在光等辐射能作用下可以发生二聚加成反应,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环状化合物F和G;E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一种优质高分子感光树脂的单体。

试回答:

(1)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反应(I)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反应(II)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完成化学方程式:

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种类、互为同分异构体的F和G的结构简式为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

如果E→H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实现的话,请你预测所得高分子感光树脂单体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分)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5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物质E中所包含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写出C、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2D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盛有48mLAB、AB2混合气体的容器倒置于水中(同温、同压下),待液面稳定后,容器内气体体积变为24mL,则原混合气体中AB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

(每空2分,共8分)

21.(7分)某结晶水合物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

称取两份质量均为45.3g的该结晶水合物,分别制成溶液。

向其中一份逐滴加人NaOH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气体逸出,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后共计可收集到2.24L该气体(标准状况);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

另一份逐滴加人Ba(OH)2溶液,开始现象类似,但最终仍有白色沉淀;过滤,用稀硝酸处理沉淀物,经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固体46.6g。

请回答以下问题:

(l)该结晶水合物中含有的两种阳离子是______和_________,阴离子是___________。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

 

(3)假设过程中向该溶液中加人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一1,请在右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示意图。

四川省2008届高考调研考试

化学答案、评分标准及解析

1.D解析:

CO是常见的还原剂,不能将碳氢化物直接氧化、碳氢化合物可直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D解析:

A液氧和液氢的沸点都很低(分别为-183℃和-253℃),从安全考虑,应尽量缩短它们在火箭中的存放时间,B氧气的沸点较氢气高(从分子相对质量大小看),C由题给信息可知,燃料燃烧产物为H2O,对环境没有污染。

D氢气、氧气燃烧产生强大的推动力,而不是产生大量热能。

3.D解析:

由砷原子的原子序数推知,33=2+8+18+5,位于第四周期VA族,与氮同族,A错;砷的原子半径大于磷的原子半径,B错;砷与溴在同一周期,同周期从左至右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错;砷酸的酸性比磷酸的酸性弱,而硫酸的酸性比磷酸的强,所以D正确。

4.C解析:

铵离子是原子团,要标出最外层电子数,A错;乙炔分子式为C2H2,B错;铁在电极反应中,只生成十2价,D错.

5.D解析:

A可以对比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B对比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稳定性,C对照苯和水的沸点高低。

6.A解析:

由这三个硼烷的分子式可知公差为BH,所以通式为BnHn+4(n>1的整数),所以A正确C错误;根据B5H9燃烧反应方程式可求出lmolB5H9完全燃烧转移24mol电子

7.B解析:

三硫化四磷分子中没有不饱和键,且各原子的最外层均已达到了8个电子的结构,P元素可形成3个共价键,S元素可形成2个共价键,因此一个三硫化四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个数为

=9个。

8.C解析:

A选项中应有NH3·H2O生成,B选项中漏掉Cu2+与OH一的反应,D项中氨水是弱碱,不能溶解Al(OH)3沉淀。

9.B解析:

本题可直接判断,A、C12为气体,不可能形成沉淀,C、D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只能选B

10.A解析:

②回收贵金属银和减少环境污染;④接触法制硫酸采用热交换器,提高热量利用率;⑤氢气和氮气循环使用,提高原料利用率;⑥钠、镁氯化物熔点低于对应氧化物的熔点,省能源。

①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代替溴水,避免溴与水发生反应,防止副产物对反应干扰;③水浴加热使受热容器均匀受热、便于控制温度。

只有①③不是从绿色化学角度考虑的。

11.C解析:

与氯气更易发生加成反应,工业上即使能这样制备,

生成稗草烯纯度也不会高

12.A解析:

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投人量之比应该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A正确;当加压到一定压强时,气态水变为非气态,平衡会向正向移动,故B也错;充入稀有气体而压强不变,相当于增大容积,平衡向体积增大方向移动,C错;NH3、NO的正反应速率都是向右方向的速率,平衡与否其反应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D错。

选A。

13.A解析:

A与①比较生成水的状态不同,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H<一574kJ·mol-1;由电子转移可知反应①和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CH4还原NO2至N2,可得方程式为:

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1,所以4.48LCH4转移电子数为1.60mol,放出的热量为173.4kJ。

14.C解析:

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乙酸与碳酸钠反应而溶于水,所以可用碳酸钠洗涤分液;鸡蛋清溶液中加人浓(NH4)2SO4溶液,由于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所以可得较纯的蛋白质;活性碳具有吸附作用,以可将色素吸附而沉淀,所以A、B、D正确,C油脂加人浓NaOH溶液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以得不到油脂。

15.D解析:

由总反应式可知,二氧化锰为氧化剂而不是催化剂,锌为还原剂,应为原电池的负极,A、B错;电子只能经外电路流动,而不能在电解液中流动,电解液内电流为阴、阳离子定向移动.C错:

电池负极反应式为Zn一2e一+H2O=ZnO十2H+,用总反应减去负极反应式得正极反应式:

2MnO2+2e一+2H2O=2MnO(OH)2+2OH-

16.

【答案】

(1)BD(4分)

(2)一定有NO3-、Al3+、SO42-(2分);一定无Fe3+、Ba2+、HCO3-(2分)

(3)②3Cu+8H++2NO3-=3Cu2++2NO↑+4H2O(4分)

③Al3++3NH3·H2O=Al(OH)3↓+3NH4+(4分)

17.

【答案】

(2)溶液变红色(1分)FeCl2(1分)(3)2Fe十3Cl2

2FeCl3(l分)

(4)BD(2分)(5)方案1:

Fe3+>Cu2+>H+>Fe2+(l分)

方案2:

阴(l分)2Fe3++2e一=2Fe2+;

Cu2++2e一=Cu(l分);

2H++2e一=H2↑;(l分)

①污染性气体C12产生(l分)②使用了电解装置,成本较高等。

(l分)

【解析】Fe3+遇SCN一变红色。

Fe2+能使KMnO4溶液褪色;FeC13溶液加人铁粉,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颜色变浅;FeC13溶液加热蒸干最后得到的是三氧化二铁,(5)向废液中加人过量的铁粉,铁粉首先和三价铁离子反应,将其转化为二价铁离子,然后和铜离子反应,再加人盐酸,盐酸和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由此知四种离子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e3+>Cu2+>H+>Fe2+,方案2中用铜作阴极,电极上的反应为2Fe3++2e一=2Fe2+,然后Cu2++2e一=Cu,2H+十2e一=H2↑,不足之处,阳极会产生氯气污染,会消耗大量的电能等。

18.

【答案:

(1)①C6H14,C7H8;②C5H10O,C4H10O2,C3H8O3。

(2)HCl或NaCl、MgCl2、AlC13等活泼金属氯化物(任填一种)

(3)SiO2+CaCO3

CaSiO3十CO2↑,

或:

SiO2+Na2CO3

NaZSiO3CO2↑

(4)S2一十2H+===H2S↑或SO32一十2H+===SO2↑十H2O(每空2分)

【解析】

(1)若有机物为烃,50/8==6余2,它的分子式为C6H14.替换:

增加一个碳,减少6个氢,得分子式为C7H8,如甲苯,C6H5一CH3;若它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则一个氧原子的电子数与一个CH2电子数相当,所以它的分子式为C5H12O,戊醇;若它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则2个氧替代一个CH2C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