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史学重点剖面要点归纳-考点剖面.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1384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史学重点剖面要点归纳-考点剖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地史学重点剖面要点归纳-考点剖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地史学重点剖面要点归纳-考点剖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地史学重点剖面要点归纳-考点剖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地史学重点剖面要点归纳-考点剖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地史学重点剖面要点归纳-考点剖面.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地史学重点剖面要点归纳-考点剖面.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地史学重点剖面要点归纳-考点剖面.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地史学重点剖面要点归纳-考点剖面.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地史学重点剖面要点归纳-考点剖面.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地史学重点剖面要点归纳-考点剖面.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地史学重点剖面要点归纳-考点剖面.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史学重点剖面要点归纳-考点剖面.doc

《地史学重点剖面要点归纳-考点剖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史学重点剖面要点归纳-考点剖面.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史学重点剖面要点归纳-考点剖面.doc

南华纪和震旦纪地层——华南地区

寒武系

水井沱组

黑色炭质页岩夹灰岩

震旦系

灯影组

(厚度很大)

含砾屑白云岩

浅灰色厚层白云岩

黑色薄层灰岩含燧石

浅灰色厚层白云岩

碳酸盐台地浅滩、潮坪—泻湖沉积

陡山沱组

深灰色硅质、泥质、炭质白云岩及燧石结核白云岩

浅海低能缺氧沉积

南华系

南沱组

灰绿、紫红色冰渍岩

冰川、冰海沉积

莲沱组

与下部太古代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含砾粗砂岩、砂岩、及粉砂岩

河流滨海环境

寒武纪——华南地区【滇东梅树村地区】

中寒武统

双龙潭组

灰岩、泥灰岩夹页岩

浅海砂泥质碳酸盐沉积

陡坡寺组

页岩与泥灰岩互层

底部砂岩

下寒武统

龙王庙组

泥质、白云质灰岩

咸化海沉积环境(开始海退)

沧浪铺组

上部黄色及黄绿色页岩夹砂岩

下部石英砂岩

滨浅海沉积(维持海侵)

筇(qiong)竹寺组

黑色页岩、砂质页岩夹薄层细砂岩

环境趋于浅海、,持续海侵过程

梅树村组

磷块岩及粉砂质岩

滨海潮间、潮下带沉积

震旦系Z

硅质白云岩

寒武纪——华南地区【宜昌峡东地区】

下奥陶统

上寒武统

三游洞组

(厚度很大)

厚层白云岩

碳酸盐台地浅滩、潮坪—泻湖沉积/属干旱的咸化海环境

海退开始

中寒武统

谭家庙组

薄层白云岩

下寒武统

石龙洞组

厚层白云岩

天河板组

泥质条带状灰岩

鲕状灰岩

浅海—半深海环境

海倾开始

石牌组

灰绿色砂质页岩夹泥质灰岩

浅海相环境

水井沱组

黑色页岩加薄层灰岩

底部炭质页岩

浅海低能缺氧沉积/台盆

上震旦统

灯影组

含磷砾屑白云岩

碳酸盐台地浅滩、潮坪—泻湖沉积

寒武纪—华北板块【山东张夏地区】

上寒武统

凤山组

灰岩、泥质灰岩和竹叶状灰岩,含蝙蝠虫和蝴蝶虫,竹叶状灰岩是同生砾岩—风暴

滨浅海沉积

潮下高能环境

长山组

崮山组

中寒武统

张夏组

鲕粒灰岩为主,含德氏虫等,波痕、交错层理发育

徐庄组

紫色泥岩为主,向上碳酸盐含量增高

滨、浅海沉积

毛庄组

早寒武统

馒头组

紫红色钙质页岩夹泥质灰岩泥裂、雨痕、岩盐假晶、波痕和鱼骨状交错层理

干热条件下的滨浅海沉积

奥陶纪——华南板块【宜昌黄花场地区】

上奥陶统

五峰组

笔石页岩相

滞留的盆地

临湘组

收缩纹灰岩

较深的浅海陆棚环境

中奥陶统

宝塔组

庙坡组

黑色页岩,笔石页岩相

半闭塞的陆棚边缘盆地

下奥陶统

牯牛潭组

瘤状泥灰岩夹页岩

水能量较弱的浅海陆棚环境

大湾组

亮晶灰岩

台地边缘浅滩

红花园组

生物泥晶灰岩,泥晶砂屑灰岩

水体能呈较弱的开阔台地环境

分乡组

亮晶灰岩

台地边缘礁或滩相

南津关组

含鲕砾及亮晶砂岩砾屑为主

潮间-潮下高能带产物属台地边缘浅滩沉积

西陵峡组

白云岩,鸟眼构造、生物扰动构造发育,化石稀少,海水流动不畅。

半闭塞台地沉积

上寒武统

三游洞组

(厚度很大)

厚层白云岩

碳酸盐台地浅滩、潮坪—泻湖沉积/属干旱的咸化海环境

奥陶纪——华北板块【河北唐山剖面】

下奥陶统

上马家沟组

灰质白云岩、白云岩,马家沟组局部出现膏溶角砾岩

浅海—潮上环境

下马家沟组

灰岩、灰质白云岩

亮甲山组

向上渐变为白云岩,化石稀少—潮上蒸发环境下部为灰岩,含底栖生物

正常浅海环境

冶里组

厚层灰岩夹竹叶状灰岩及页岩,砾石表面无氧化圈,含三叶虫、腕足类和树形笔石

环境为潮下浅海,没有暴露出水面

O1地势北低南高,早期以德州—石家庄—保德为界,北部为正常浅海环境;南部属上潮间—潮上蒸发环境,地层厚度向南减薄。

中期南部继续抬升成陆上剥蚀区,白云岩向北迁移,在晋南和鲁西北一带形成膏盐沉积。

晚期海侵范围扩大,下马家沟组向南、向西北方向超覆

O1末期至O2岩相稳定,海侵广泛,是一套厚层灰岩与泥质灰岩、白云岩

O3地壳上升,华北板块再次成为古陆剥蚀区,仅在西南缘的陕西耀县及宁夏固原一带有沉积

泥盆纪——华南板块【桂中地区】

上泥盆统

容县组

灰岩及扁豆状灰岩

潮上带滨岸咸化海沉积

海退过程

古闭组

硅质岩,硅质页岩夹灰岩

碳酸盐台地沉积

包含三次海平面升降旋回

中泥盆统

东岗岭组

灰岩、泥质灰岩夹白云质灰岩或白云岩

浅海相——滨岸环境

水能量降低

应堂组

灰岩、泥质灰岩、泥质页岩

滨浅海相沉积

下泥盆统

四排组

生物灰岩夹白云岩及灰岩

碳酸岩台地沉积

海平面升降旋回

郁江组

上部页岩与泥灰岩互层,

中部灰岩夹页岩。

下部钙质泥岩及白云岩;

浅海陆棚叫深水环境沉积

那高岭组

灰绿色泥岩为主,夹灰岩扁豆体

浅海相沉积

莲花山组

紫红色砂岩为主。

上部夹泥岩,中下部为含砾砂岩

干热气候条件下的河湖及滨海沉积

二叠纪——华南板块【黔中地区】

上二叠统

大隆组

硅质沉积,仅见浮游类型的菊石化石

滞留还原条件下的沉积;

与长兴组形成相变

长兴组

灰岩为主,含蜓类化石

浅海相沉积

新一轮海侵开始,规模较小

龙潭组

砂页岩及灰岩组成,夹煤层,含海相化石及植物化石,

底部凝灰质砂岩反映有火山喷发活动

海陆交互相

海退

中二叠统

茅口组

浅海相灰岩,具复杂构造的蜓,珊瑚等

构造隆起,发生海退

热带—亚热带陆表海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

海侵开始

栖霞组

碳酸岩沉积,含燧石结合,丰富的蜓类及珊瑚等海相化石

浅海相沉积

下二叠统

梁山组

陆源碎屑沉积,有煤层,含海相化石

滨海沼泽环境

马平组上部

潮坪碳酸盐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与梁山组成平行不整合接触,代表一次较大规模的海退,和较长时间的沉积间断

晚石炭

马平组下部

二叠纪——华北板块【山西太原地区】

上二叠统

石千峰组

红色地层,化石稀少,偶夹石膏

代表干旱气候下的内陆河湖沉积

上石盒子组

岩性复杂的河湖相沉积,长石石英砂岩

陆相沉积

中二叠统

下石盒子组

不规则煤层,向上逐渐变为杂色和紫红色,夹铁锰及铝土层

潮湿气候减弱和氧化环境增强

山西组

上部砂页岩夹煤层,含植物化石;

含砾石的石英砂岩;

海退背景下的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环境和热带湿热气候条件

下二叠统

太原组中上部

与石炭系连续接触,碎屑岩、泥质岩及煤层,含蜓类化石

海陆交互相

三叠纪——华南板块【黔西南贞丰地区】

下侏罗统的自流井组

上三叠统

二桥组

陆相砂页岩含煤沉积,D-C植物群,湖沼环境

陆相、河湖相沉积

火把冲组

海陆交互砂页岩夹煤层

滨海沼泽环境

把南组

中三叠统

法郎组

浅海碳酸盐岩—滨浅海碎屑泥质沉积

浅海—滨浅

关岭组

白云岩、膏溶角砾岩,绿豆岩

咸化海盆

下三叠统

永宁镇组

泥灰岩、白云岩,上部膏溶角砾岩

飞仙关组

紫红色砂泥岩,含铜

干旱气候滨浅海

大隆组

印支运动对中国东部的影响(发生的时间T2\T3\J1)

表现:

a.古地理格局变化,华南、华北T二分性明显,大海退,古气候重大变化

b.中国东部由南北对峙转变为东西分异,西部大型稳定盆地开始发育

c.板块拼合—印支FB形成:

秦岭FB,BayanHarFB,三江FB之后,中国几个大的板块基本拼合

d.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有190-230ma岩浆岩发育,长江中下游、秦岭、三江形成内生金属矿床,Circum-Pacific开始发育

侏罗纪——白垩纪——冀北辽西剖面

K1

(2)

孙家湾组

紫红色砂砾岩

K1

(1)

燕山运动Ⅱ

热河群上部

3Km,砾岩、砂页岩夹煤,

J3

--

K1

(1)

热河群下部

2.6Km,中酸性火山岩—砂页岩、油页岩

J2

燕山运动Ⅰ

南岭群

3Km,中性火山岩—风成沙丘

J1

北票群

3Km,基性火山岩—砂页岩夹煤层

印支运动II

地史特征分析

1、侏罗系由三个火山岩—沉积岩巨型旋回组成,火山岩为火山喷发产物,沉积岩为火山喷发宁静期河湖相沉积;

2、火山岩岩性由基性演变为中酸性。

早期主要由基性岩组成,说明断裂可深达地幔,但分布范围不大。

晚期分布广泛;

3、白垩系主要由砾岩组成,特别是燕山运动Ⅱ之后,反映本区上升、断陷盆地逐渐被粗碎屑填满的过程。

反映印支运动后,燕山运动前,东部隆起带内小型断陷盆地的形成—发展—衰亡过程(侏罗纪)

松辽盆地白垩系剖面

上第三系

~~~~~~燕山运动Ⅲ~~~~~~~~

松花江群

K2

上部

紫红色砂泥岩夹砾岩,反映湖盆被填满

K1

(2)

中部

暗色粉砂岩、泥岩夹油页岩,深湖相,含T-P-N动物群,同时含淡水、半咸水化石及鲨鱼牙齿——近海盆地海泛

下部

紫红色泥岩,底部含砾,冲积扇—滨浅湖沉积

~~~~~~燕山运动Ⅱ~~~~~~~~~

K1

(1)

紫红—灰绿色砂砾岩夹泥岩,分布窄,为断陷小盆地沉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