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与健康》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1448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饮料与健康》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饮料与健康》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饮料与健康》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饮料与健康》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饮料与健康》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饮料与健康》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饮料与健康》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饮料与健康》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doc

《《饮料与健康》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料与健康》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饮料与健康》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doc

《饮料与健康》综合实践主题活动设计

一、主题活动的提出及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来,超市中可见的饮料数量越来越多,品种也越来越丰富,饮料已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类食品,人们在超市选购食品时,从货架上拿几瓶饮料已成为了一种很自然的习惯。

在我们小学生的生活中,我们也发现在春游、秋游、小队活动或是班级搞庆祝活动时,所带的食品中饮料也是一大主角。

有很多学生表示,自己从来不喝水,渴了一直都是喝饮料的。

那么,这样的情况到底好不好呢?

饮料对我们的身体会不会有影响?

还有,现在的饮料品种那么多,哪些更有营养,更适合我们小学生饮用?

饮料为什么会如此畅销?

它们为什么会具有那么大的诱惑力?

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我们便产生了以“饮料与健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地去探寻饮料与健康的关系,从而让孩子学会关注身边的事,探究事物的价值,还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培养起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主题活动的具体目标

(一)设计思路

本次主题活动的设计思路是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制定关于饮料的研究课题,通过合作调查、采访、访问、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以及实践成果的推广等探索活动,拉近学生与饮料的距离,促进学生真正了解饮料,学会正确面对饮料。

增进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探究的探究心理,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二)活动总目标

1.认知和技能:

(1)对饮料展开调查,对饮料有多方面的了解,正确认识饮料。

(2)通过活动,对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有进一步的体验和了解。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所确定的研究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处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调查、访问、汇报交流促进儿童的协作探究精神、学习交流能力、相互欣赏的意识的生成以及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小组研究的形式,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通过实践研究,对饮料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并在把活动成果推广的过程中感受实践的价值。

三、活动适用年级:

适合在五年级学生中开展此活动。

四、活动时长:

活动总长大约1个月,其中课内7-10课时。

五、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查阅有关资料(文字与影像);制订各个阶段的指导方案与要点;制作课件;设计研究表格、记录表格、评价表格……

2.学生准备:

分组、小组初步分工;准备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相机、活动记录表;对饮料作初步的了解……

六、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我们筹划饮料调查行动

1.活动时间:

课内1-2课时,课外半周。

2.阶段目标:

能让学生围绕主题生成研究子课题,建立课题小组,学会并着手制定小课题研究方案。

3.课堂呈现形式:

开题指导课

4.活动过程:

(详见附件)

(1)主题的产生

(2)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活动研究的内容并归纳指导。

(3)建立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研究方案。

(4)交流课题方案,指导完善。

(5)教师强调实践活动要注意的问题及事项。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我们与饮料“亲密”接触

1.活动时间:

课内2-3课时,课外1周。

2.阶段目标:

按预定的方案,分工合作,通过上网查资料、问卷调查、采访等形式,多方获取各种资料。

3.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

A、按预定的方案采访有关人员,录音、拍照、摄像。

事前准备:

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内容,设计采访提问,确定采访记录形式;电话联系,预约时间;分工准备设备,有需要的邀请辅导老师或家长随去。

B、行动实施,进行调查、采访,做好调查记录,写好研究日记、感悟等。

C、按预定的时间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查找有关资料。

(2)以小组为单位对资料进行阶段性汇总、分析、研究、删选。

(3)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资料的积累,并填写《活动研究记录表》、《合作卡》和《师长评价卡》中的相应内容。

4.具体特色活动:

集体组织一次超市行,让学生针对自己小组的分工有针对性地在超市活动,或采访超市负责人、营业员,或进行问卷调查,或是研究饮料的种类、成分、包装和宣传。

★探究组:

通过网上搜索、实地采访、查找资料等形式了解饮料的种类和品牌。

★揭秘组:

通过上网查找饮料的有关内幕,采访专业人士等了解饮料有哪些成分组成以及饮料对身体的影响,不同的饮料适宜哪些人群和季节。

★寻踪组:

在超市和校园中,展开问卷调查,了解饮料在人们心目中的受欢迎度和涉及面,以及对饮料的了解程度和不同年龄层人群选择饮料的不同特点。

★创意组:

通过查看饮料的包装、宣传等促销情况了解饮料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诱惑力。

★追查组:

通过去工商所采访和实地调查等形式了解我们身边是否存在着劣质的饮料,以及劣质饮料对人体的影响。

5.教师对实践过程的指导。

A、指导学生按自己小组的研究内容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提示学生搜集资料的有效途径。

B、指导学生写好研究记录、感悟和及时记录采访内容、活动成果。

C、在学生有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6.课堂呈现形式:

中段指导课、方法指导课(根据学生实践情况,择机进行。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

我们准备并期待着课堂精彩展示

1.活动时间:

课内2——3课时,课外1周。

2.阶段目标:

做好资料的汇总,形成结论,做好展示的各项准备。

3.课堂呈现形式:

方法指导课。

4.活动过程

(1)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删选,形成结论。

(2)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

(3)完成结题报告,指导老师帮助修订后定稿。

(4)讨论课题展示内容、形式。

(5)分小组准备课题展示内容,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

5.教师对实践过程的指导。

A、辅助学生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引导学生用合适的形式来展示本组的成果。

B、帮助学生把部分成果制作成课件,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展示。

第四阶段课题成果展示阶段

我们与饮料课堂相约

1.活动时间:

课内1课时。

2.阶段目标:

(1)学生以各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要善倾听,会发现,能质疑,巧答辩,为后期的修改完善并推广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2)通过展示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3.课堂呈现形式:

成果展示课。

4.活动准备:

(1)各展示小组根据各自的活动成果做好展示准备。

(2)课件。

(3)场地布置,座位排列。

5.活动过程:

(1)教师小结前阶段小课题研究情况导入新课。

(2)各小组展示课题成果

A、分小组以各自的形式展示本小组的课题成果。

(成果展示、活动时遇到的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活动时又产生了哪些值得研究的子课题?

本组各成员的收获、体会……形式自主。

B、课题互动提问、答辩、建议。

C、教师评价小结。

第五阶段  活动延伸阶段

帮更多人揭开饮料“美丽”面纱

1.活动时间:

课外半周。

2.阶段目标:

在活动成果推广的过程中感受实践的价值,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

3.活动过程:

(1)写下一份倡议书,并在升旗仪式上进行国旗下讲话,宣读倡议书,分发到每一个班级。

(2)在学校的宣传窗里设置“饮料与健康”专栏,让全校师生、家长都来了解饮料。

(3)在学校网页上设立“饮料与健康”活动专栏,传入活动开展的全部内容,包括活动方案、活动足迹、活动成果等,利用网络优势,将活动成果推得更广。

(4)向学生及家长发送自制的“健康饮料DIY”卡片。

第六阶段活动评价阶段

我们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1.活动时间:

课内1课时,课外半周。

2.阶段目标:

促进学生相互欣赏的意识的生成以及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

3.课堂呈现形式:

评价指导课

4.活动过程:

(1)分组填写活动评价表,亮起“小组活动星星表”和“个人活动星星表”里的小星星。

(2)请指导老师、班主任填写“师长评价卡”。

(3)课堂交流评价,评选出本次活动的“课题研究小专家”,延伸出下一个主题活动。

(4)整理所有的活动内容,包括活动资料,各组编成一本有特色的实践活动成果集。

 

七、活动评价建议:

评价旨在促进发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不同于学科课程,它的评价有其特殊性。

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必须具有很好的评价意识:

1、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包括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实践的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

2、评价手段的多样性。

要把最终的评价交给学生,这也体现活动中学生全程参与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结合家长评、班主任评、指导老师评等形式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客观性。

同时,评价过程中要注重终端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3、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视差异,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张扬,注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的纵向评价,充分肯定学生在纵向评价过程反映出来的进步。

并且,老师有意识地放大实践中的体验,淡化最终结果,通过评价帮助学生体会收获的广泛性,增强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

在本次《饮料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可以设计《亮起我的小星星》和《亮起小组小星星》两个评价用表,并注意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把学生认知态度、收获、体验、研究成果、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指标作为评价内容,让那些平时并不亮的灰色儿童也擦亮自信的明灯。

总之,对整个主题活动的评价,建议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重形成性评价,轻总结性评价;2.重视小组评价与自我评价,轻教师的评价;3.重视对创造性、合作性、责任感、宽容、勇敢、坚强等个性品质进行积极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