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184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

huīhuá

nɡqīnlü

nɡló

nɡxiāohuǐjì

nɡkuà

nɡlǎnduò

4.看拼音,写词语。

chuá

nshāoqià

oqǐdià

nzichuāngliá

nbǎomǔ

dǎomǎtoutià

owà

nglí

ngdangshēngchù

5.读拼音写词语,相信你会写得又正确又工整。

fēnfulǎnduò

qīnlü

dīngzhǔlí

ngló

ng

nsuǒhuǎngyá

ncí

tuì

zhǎngchá

oxiāohuǐ

词语补充

6.补充词语,完成练习。

心(____)胆(____)龇(____)咧(____)得意(____)(____)

目(____)口(____)转(____)为(____)哈哈(____)(____)

1.上面的词语中,用来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填序号)

①甲板上,猴子(____)的样子,把水手们逗得(____)。

②第二次比赛,田忌(____),齐威王看得(____)。

7.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同(____)于尽 

 

毫不示(____) 

完好无(____) 

同心(____)力

怒目(____)睁 

负(____)请罪 

(____)发冲冠 

完(____)归赵

1.全国人们(____),众志成城,终于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2.既然你已经知道这本书是谁的了,就应该(____)。

3.蔺相如看见廉颇(____),勇于悔改,连忙出门迎接。

4.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____),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

8.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____)男挈女天造地(____)唤弟(____)兄

伸头缩(____)抓耳挠(____)力倦神(____)

1.那怪石千姿百态,有的像美猴王(____),有的像额头丰满的老寿星。

2.在田里劳动了一天,爸爸(____),一回到家就躺到了床上。

9.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自禁随心(____)(____)绞尽(____)(____)

一本(____)(____)清清(____)(____)默不(____)(____)

10.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辉煌(______)南(______)北

众星(______)(______)不可(______)(______)

(______)世(______)名奇(______)(______)宝

1.上面词语中能形容某物非常有名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说明难以估计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2.我还知道像画线词语那样描写建筑物的词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句子对对碰

11.按要求写句子。

1.用“稀罕”的不同意思造句。

①稀奇;

稀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认为稀奇而喜爱。

2.牛郎对织女说,她喜欢人间,他也喜欢人间,他们一块儿在人间生活吧。

(改为直接引语)

3.他们就成了两边天河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修改病句)

12.按要求写句子。

1.根据“温和”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

温和(形容气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和(形容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对秦王说:

“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改为转述句)

4.把成语“议论纷纷”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13.按要求完成句子。

1.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是诗。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对我们说:

“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

”(改为转述句)

4.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仿照本句的写法描写一种植物或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骄傲”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表示自豪:

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自满:

____________________

14.按要求完成句子。

1.郑和出使西洋。

(扩句,至少扩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说:

“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第三人称叙述的句子)

4.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

(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照要求完成句子。

1.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左右。

2.海力布说:

“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

3.根据词语的不同含义,分别写句子。

便宜:

①小利益;

②花费很少,价格低。

(1)用意思①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意思②写句子:

4.把下面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怒目圆睁:

课文内容填空

16.根据积累和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

诗中有美景,如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写的“竹喧归浣女,________”;

王安石在《书湖阴先生壁》中写“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诗中也有乡愁,如纳兰性德在《长相思》中写的“________,_______,聒碎乡心梦不成,______”。

诗中也有爱国情,如陆游在《示儿》中写的“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

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喊到“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

2.关于惜时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勤俭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

关于古人谈读书的名言:

1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李白的“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2.著名作家_____在《落花生》一文中告诉我们,人要做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白鹭》为我们描写了三幅画面:

__、___、____,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_______,抒发了作者对_________的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18.按所学知识填空。

1.课文中有深刻的哲理。

《落花生》告诉人们要做__________,不做__________;

《少年中国说》则让我们懂得了“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__________”。

2.课文中也有丰富的知识。

我知道了_______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三十万千米每秒;

_______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都属于_________……

3.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

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

4.___________,直把杭州作汴州。

5.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____。

19.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也好,“__________”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___________。

2.《父爱之舟》以________为线索,________次提到了姑爹的小渔船。

“父爱之舟”既是指____________,也是指____________,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

3.《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是一位_________的母亲,__________的母亲,__________的母亲,更是一位__________的母亲。

我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她深沉的母爱的。

4.当我们想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正当我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来到我身边,经他一点拨,我恍然大悟,这可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6.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教育,《三字经》里提到“________________”。

自古以来有很多母亲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留下了很多典故,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知道有关动物的伟大母爱的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觉得诸葛亮的“非澹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很适合作为我的座右铭。

8.在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我们也要谨记魏征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课文内容填空。

1.《将相和》一文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的____________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____________的精神。

2.唐朝虞世南曾写下一首借蝉来自比的诗歌,诗的最后两句是:

3.《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________和惨遭侵略者肆意________的景象,抒发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________,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________,激发人们_______,增强________的责任感。

课外阅读

21.课外阅读。

富兰克林的读书法

①19世纪的美国大科学家富兰克林说:

“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

我从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lü

 liè

)的游戏;

而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不厌不倦。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富兰克林出身贫寒,从小没上过多少学,12岁便进了印刷厂做印刷工人。

他的读书方法是:

②一借。

由于家境(jì

n jì

ng)贫寒,当印刷工的报酬也很低,他便从自己认识的几个书店的学徒和一些藏(cá

ng zà

ng)书多的人那里借书读。

借来之后,他赶快回到家,点起一盏小油灯来读。

读得疲乏了,他就用冷水洗洗脸,坐下来继续阅读,直到读完为止。

第二天,他准时把书还给朋友。

朋友们称赞他是一位守信用的“读书迷”。

③二摘。

富兰克林除借书读之外,对特别好的书,他也去买。

买下的书,他在读的时候,总是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把最精彩的字、词、句、段、名言警句摘抄下来。

他读过电学、地学、植物学、数学、化学等许多书,光摘抄下来的读书笔记就有满满的好几筐呢!

④三背。

富兰克林读书,有一个好习惯。

对于好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他总要背下来。

⑤四写。

除了写读书笔记之外,富兰克林还常常练习写作。

他写作的方式有二:

一是仿写。

读过一篇文章他仿写一篇。

写完之后,他把自己写的文章与原文对照、比较,发现自己在写作上的问题之后,再进行修改。

二是创作。

在读了许多书之后,富兰克林结合自己对科学技术的乐趣、爱好,练习写自己的研究与发现,阐(chǎn shà

n)述自己的观点。

⑥富兰克林这样读书,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1.用“  ”标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你认为富兰克林的第三种读书方法有什么好处?

3.第⑥自然段以问题结尾,请先回答这个问题,再说这样结尾的好处。

4.“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

我从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

”请将这句话记下来。

这句话说了几层意思?

它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借鉴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课外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

“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

“第一,我们都吃中餐;

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

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

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

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

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

吟“爆竹声中一岁除”;

吟“清明时节雨纷纷”;

吟“明月几时有”;

吟“劝君更进一杯酒”;

吟“漫卷诗书喜欲狂”;

吟“大江东去”;

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

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半开玩笑地回答。

(____________)

(2)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难以抑制。

(_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

A.中秋时B.清明时C.过年时

D.喜悦时E.慷慨时F.送别时

3.不是汉字的特点是哪一项?

()。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4.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音

5.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几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课外选段,完成练习。

戴宗问道:

“在楼下作闹的是谁?

”过卖道:

“便是如常同院长走的那个唤做铁牛李大哥,在地下寻主人家借钱。

”戴宗笑道:

“又是这厮在下面无礼,我只道是甚么人。

兄长少坐,我去叫了这厮上来。

”戴宗便起身下楼去,不多时引了那个人上楼来。

宋江看见,吃了一惊。

宋江见了那人,便问戴宗道:

“院长,这大哥是谁?

”戴宗道:

“这个是小弟身边牢里一个小牢子,姓李名逵,祖贯是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氏。

本身一个异名,唤做黑旋风李逵。

他乡中都叫他做李铁牛。

因为打死人,逃走出来,虽遇赦宥,流落在此江州,不曾还乡。

因酒性不好,人多惧他。

能使两把板斧,又会拳棍。

”李逵看着宋江,问戴宗道:

“哥哥,这黑汉子是谁?

”戴宗对宋江笑道:

“押司,你看这厮恁么粗卤,全不识些体面!

”李逵便道:

“我问大哥,怎地是粗卤?

”(选文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分析,选段中加点词语“过卖”指的是()

A.顾客。

B.过街叫卖的人。

C.服务人员。

2.选段主要通过李逵的吵闹和戴宗的介绍安排李逵出场,这样写的作用是()

A.为了突显李逵的形象,说明李逵这个人物很重要。

B.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为人物的出场起了铺垫和渲染的作用。

C.李逵不好直接见宋江,故意营造这种场景。

3.李逵出场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哥哥,这黑汉子是谁”,从这句话可以感受到李逵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逵作为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之一,关于他的故事也有很多,请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课外阅读提升。

串 白 杨

串白杨虽然跟白杨树一样挺拔笔直,但仔细看,却是有区别的。

串白杨的叶子是绿中泛银,树皮也是绿中泛银;

白杨树的叶子和树皮则是纯绿色的。

更重要的是,串白杨有着与白杨树截然不同的性格:

白杨树栽在哪里长在哪里,栽一棵活一棵;

而串白杨则不同,栽一处,长几处,栽一棵,长一片。

五叔在院子里栽的是一棵串白杨,等到成材时却成了一片。

后来五叔拆旧房盖新房时,尽数砍去那些串白杨,将它们雪白、笔直的身子做了屋椽。

盖了新房,五叔在院子里种上了牡丹、月季,但那些花卉总是蔫巴巴的,缺颜少色,那花园隔三差五就冒出棵串白杨的嫩芽。

五叔把种不活牡丹、月季的原因归罪于那些冒出地面的串白杨幼芽,于是就将那些幼芽一概拔去。

没想到,那串白杨的幼芽拔不胜拔,今天拔了明天长,明天拔了后天长。

于是五叔拿了铁锹在院子里掘地三尺,将地下那些纵横交错任意伸展的串白杨的根一根根斩断。

五叔院子里的牡丹、月季终于开了花,十分引人注目。

没想到院子里串白杨的根却在屋后冒出了幼苗。

五叔已是深恨串白杨了,觉得串白杨不听话、太任性,这里砍了那里长,那里掘了根,这里又冒出芽。

于是五叔也将屋后那些串白杨拔了苗挖了根。

五叔想彻底根绝那些在地下无拘无束伸展,在地上无忧无虑冒芽的串白杨。

可是数年过去了,五叔无可奈何地发现,那串白杨已长到周围邻居家的房前屋后。

不知不觉五叔院子里的那些牡丹、月季又蔫巴巴的,半死不活,因为那些花丛中又冒出了串白杨的幼苗,五叔又气又没办法,他知道是邻居家的那些串白杨从地下把根伸了过来。

于是五叔毁掉花园,拔掉串白杨的芽,栽上几棵白杨树,五叔觉得白杨树栽在哪里长在哪里,绝不违人心愿,不惹人生气。

我几次劝固执的五叔死了心,放手让串白杨去发芽、去成材。

串白杨不用他去栽苗、去浇水,只要给它一个生存的权利就够了,而他却偏偏不允许。

虽然,五叔恨串白杨不听话,我却极其赞赏串白杨那种无拘无束的个性,更敬佩它那种在地下纵横发展、隐藏挺进、顽强不息的精神。

1.串白杨与白杨树有哪些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线的句子表现了五叔__________的心态。

3.五叔的无可奈何表现在什么地方?

用“____”在文中画出。

4.串白杨要求怎样的生存条件和环境?

5.作者赞美串白杨,实际赞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罗马速写

①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

这个城市很特别,遗址多,雕塑多,喷泉也多。

②罗马分成新城和古城。

古城的建筑大多有两百年以上的历史,一砖一石,一街一巷,都是百岁以上的“老人”。

古老的建筑,坍(tān)塌的废墟,残毁的廊柱……使人一不小心就踩在“历史”上。

③古罗马的斗兽场,是遗址中的“老祖宗”。

凡到罗马游览的人,如果不去斗兽场看看,就好像到了北京没游(   ),到了西安没有看(   )一样。

这座宏伟的圆形建筑,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现在大部分已坍塌,只留下一个完整无缺的外壳,但看上去仍令人惊叹。

④罗马还是一座用雕塑装饰起来的城市。

无论街头巷尾,还是屋顶门廊,看不到雕塑才是不正常的。

罗马城的雕塑,超过了罗马的人口。

⑤喷泉在罗马城比比皆是。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城市能与其媲(pì

)美。

三千多处大大小小的喷泉,星罗棋布地散落在一些广场和街头巷尾。

它们千姿百态,极具观赏性,使罗马城别具一格。

⑥遗址、雕塑、喷泉,不仅装点了罗马城,而且丰富了这座城市的内涵。

1.把合适的名胜古迹填入第③段的括号中。

2.罗马是个很特别的城市,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读画“﹏﹏﹏”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4.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