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1856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x

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填涂所选答案的字母。

1.下列选题中,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 )

A.金字塔的国度B.种姓制度的产生

C.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D.《汉谟拉比法典》的制订

2.动荡不安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闻名的发祥地之一,下列哪一文明成果出自该地区( )

A.金字塔B.佛教

C.《汉谟拉比法典》D.种姓制度

3.某班级要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该是(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4.公元前389年的一天,30岁的农民帕帕迪去参加公民大会。

这天的议题之一是投票选出民主妨碍者。

他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写下名字后,交还给了工作人员。

这个讲述雅典实行民主制的小故事发生在( )

A.公元前3世纪B.公元3世纪

C.公元前4世纪      D.公元4世纪

5.“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这里的“她”是指( )

A.斯巴达B.雅典C.西罗马帝国D.罗马帝国

6.下列关于亚历山大东征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征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破坏和灾难  B.将希腊文化传到东方

C.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交流

7.耶稣诞生与今天哪个西方节日有关?

( )

A.万圣节B.感恩节 C.狂欢节  D.圣诞节

8.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这一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  )

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

9.在一次历史知识抢答赛中,主持人说道:

“世界上各地区各民族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乐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事例是历史的主旋律。

”下列选项中被誉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的是(  )

A.罗马人B.阿拉伯人C.希腊人D.西班牙人

10.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诞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B.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C.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D.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11.“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这句话中的“他”指的是( )

A.莎士比亚B.但丁C.哥伦布D.达•芬奇

12.某班同学正在排练历史剧《哥伦布》,请你判断“哥伦布”的台词应是( )

A.经历70多天航行,我终于到达了印度 B.我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C.我已经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 D.我的船队穿过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13.恩格斯说:

“葡萄牙人……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这表明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东西方贸易B.掠夺财富C.开辟国外市场D.丰富地理知识

14.有人说17世纪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

“紧箍咒”主要指( )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

C.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5.“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

”这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一位老兵的话,话中的“第一人”指的是( )

A.林肯B.罗斯福C.杜鲁门D.华盛顿

16.1989年7月14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下“今日无事”,他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 )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资产阶级颁布《人权宣言》

C.拿破仑发动政变       D.反法联军攻打法国 

17.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与“英国议会”、“制约王权”、“君主立宪”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重要法律文件是( )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民法典》

18.拿破仑说: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

但有一样东西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他这样评价其法典的主要理由应是( )

A.法典是他亲自审定颁布的 B.法典是一部最为完整的法律文献

C.法典彻底改变了社会面貌 D.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19.据《闽西日报》报道,龙厦高速铁路建成后,龙岩至厦门只需约50分钟。

铁路交通的迅猛发展,让我们想起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

A.瓦特 B.卡尔•本茨 C.史蒂芬孙 D.莱特兄弟

20.工业革命后,民主政治继续发展,有的国家通过改革而不是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些国家有①俄国②日本③美国④法国(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1.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推广B.飞梭的发明C.珍妮机的发明D.水力纺纱机的发明

22.“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这首雄壮的《国际歌》创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纪念( )

A.宪章运动B.德国工人运动C.巴黎公社D.《共产党宣言》发表

23.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点的是( )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B.走上了资本之义发展的道路

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4.之所以把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称为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主要原因是:

 ( )

A.赢得了民族独立废除了奴隶制

B.具有反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C.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其他地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D.建立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25.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目的是( )

A.社会生活的西方化B.殖产兴业在经济上赶上西方

C.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D.富国强兵避免重蹈中国的覆辙

26.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向全世界宣告:

无产阶级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解放全人类。

近年来美国教育部把《共产党宣言》公布为“美国中学生的必读书目”,通过阅读该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直接了解到(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②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③巴黎公社经验教训④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A.①②④B.②③     C.①④  D.①②

27.图8所示内容是某歌曲简谱的局部。

其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法国大革命时期

C.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后

D.美国独立战争后

28.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十分敬佩林肯总统,因为林肯总统在历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列各项与林肯总统有关的是( )

①领导独立战争,抗击英国殖民者并取胜 ②领导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③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④维护美国的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9.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的交通运输工具有( )

A.火车和轮船B.轮船和汽车C.汽车和飞机D.火车和汽车

30.右面这幅历史情景绘画反映了北美独立战争期间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是( )

A.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B.大陆会议签署《独立宣言》

C.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D.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31.(5分)小明与小芳同学在历史探究课中,对如下问题(见图11)产生了分岐。

你认为谁的看法是错误的?

请说明理由。

 

三、材料解析与论述题:

本大题共3小题,第32题13分,第33题14分,第34题8分,共35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13分)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

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1858年,林肯说:

“‘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不住的’。

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三】内战前,林肯又说:

“没有其他选择,只好动用政府的军事力量,用武力来抵抗推翻政府的武力,用武力保卫政府。

【材料四】林肯说:

“我利用我的职权,正式命令并宣告……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引用的文件是在哪一次战争中发表的?

(2分)

 

(2)材料二中,林肯所说“裂开了的房子”是指什么意思?

(2分)

 

(3)材料三中,林肯主张用什么方法解决“裂开了的房子”的问题?

(2分)

 

(4)材料四的内容出自什么文件?

(2分)文件中“那时”指的是何时?

(1分)

 

(5)分析上述材料中所提到的两次战争各在美国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4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14分)

【材料一】右图为瓦特和他发明的蒸汽机。

【材料二】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经超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煤的大规模开采的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

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中出现的机器是什么?

(2分)它把人们带进什么时代?

(2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分)

 

(3)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3分)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只要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回答,言之有理即可)(4分)

 

34.材料论述题。

(共8分)

【材料】30年前(注:

1865年),日本国事沉沦,遭遇何其心酸,任人宰割,“厥能免于垂危”,可是最终日本能砸碎西方的枷锁,免除被殖民的命运,原因是清楚的。

在危难之时,日本因时制宜,实行新政,变革旧治,认为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

今天大清王朝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当务之急,只有改革旧制,谋行新政,国家才可相安,否则难免败亡!

    

——摘编自王芸生编《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二册)

回答:

(1)材料中,日本实行的“新政”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有关改革的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6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泉港区2017秋季九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答案及评分参考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CCBCB6-10CDCBD11-15BBBBD16-20AADCA21-25ACCDD26-30DCBAD

二、辨析题:

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31、(5分)

(1)小芳错了。

(2分)

(2)理由1(2分):

1776年7月4日美国的《独立宣言》倡导自由平等。

(3)理由2(1分):

法国《人权宣言》的“自由平等”时间是1789年。

三、材料解析与论述题:

本大题共3小题,第32题13分,第33题14分,第34题8分,共35分。

32.

(1)美国独立战争;(2分)

(2)美国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2分)(3)武力(或军事力量);(2分)(4)《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分)1863年元旦;(1分)(5)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4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蒸汽机(2分)蒸汽时代(2分)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分)

(3)环境污染问题(3分)

(4)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4分)(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比如:

“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34.材料论述。

(1)明治维新。

(2分)

(2)观点:

改革是实现一个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

(2分)

论述:

19世纪前期,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他们因时制宜,通过明治维新变法(采取一系列近代化的措施),摆脱民族危机,走上发展富强的道路。

(3分)

结论:

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有利于国家走向富强。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