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2046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市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市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市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市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市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市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市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市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市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市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

《市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docx

市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

构建大网络开展大培训促进大普及

——XX市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通知精神,下面,就我市农业科技培训示范体系建设及工作开展情况从以下六个方面汇报如下:

一、xx市概况

xx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全市国土面积xx平方公里,总人口xxx万。

辖xxx个镇、x个街道办事处、2个原种场、1个工业园区。

境内一马平川,沃野万顷,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气温为16.3℃,年均降雨量1151mm,年均日照时数2027.3小时。

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41万亩,其中:

水田面积80万亩。

作为“1+8”武汉城市圈重要成员之一,xx还肩负着“两型社会”试验区、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和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重要历史使命。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打造实力诚信生态和谐新xx的战略目标,始终坚持走率先发展、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和科学发展之路,保持了区域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态势,并且不断攀升新的台阶。

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0.97亿元,财政收入15.7亿元。

xx是一个农业大市。

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14.64亿斤、油料总产2.4亿斤、棉花总产2.9万吨(皮棉),生猪出栏115.58万头,家禽出笼900.41万只。

全市农业总产值91.8亿元,农业增加值5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07元。

同时,xx还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油料生产大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市、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市、中国特色农业百强示范基地、中国无公害果菜十强市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一系列国字号招牌,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与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农业科技培训体系的现状

(一)市级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情况

1、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属农业局管理的二级单位。

定编12人,主要负责农业新优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培训工作。

2、市农民科技培训中心。

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属农业局管理的二级单位。

定编5人,主要负责农业科技培训工作。

(二)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人员情况。

现有农业服务人员350人。

其中:

派驻制人员152人(农技56人、畜牧56人、农机20人、能源20人)、村级动物防疫员198人。

2、运行模式。

公益性基层农业服务人员实行派驻制,建立“管理在县(市)、服务在乡”的运行机制,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全面推行“以钱养事”的工作机制。

3、综合建站。

2007年,我们筹资近200万元,加强基层农业服务综合站点建设,将农技、畜牧、能源、农机整合,实行集中办公、集中管理,添置了办公设施,改善了办人条件,配合地方党委,组建了18个基层农业服务中心支部。

具体业务与工作经费由主管部门对口管理。

(三)市镇村三级示范体系建设情况。

我们投入2000多万元,在xxx镇xx村建立了237亩的市级农业科技展示园,各镇(办、场、园)都建立了2-3个农业科技示范片,全市培育了10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

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了市有科技展示园、镇有科技示范片、村有科技示范户的三级农业科技示范体系。

三、主要成效

主要表现为四个“明显”。

1、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明显加大

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县乡村三级培训示范体系建设,农技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明显增强,工作主动性明显提高,推广力度明显加大。

可以从四个方面得到体现:

一是科技进村入户深入到田。

扎扎实实开展面对面指导、点对点服务,切实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农民真真切切从科技进步中得到了实惠,每个农技人员联系科技示范户10户,每户每年至少联系8-10次;二是示范样板有新看点。

农业服务人员通过亲自动手兴办样板,多点展示示范样板,认真管理成功办好样板,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带动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三是科技培训深入到村。

每年农闲时间,市镇两级都成立讲师团,巡回开展“菜单式”技术培训活动,仅今年上半年,据不完全统计,共培训农民3.5万人次;四是大面积技术指导有新举措。

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和重要技术应用的关键节点,农技人员通过举办电视讲座、贴“门神”等方式,迅速将管理要点宣传到户,尤其在今年抗大旱、防大灾中,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全力开展农业科技抗灾,对夺取夏粮大灾之年获得大丰收、保障中稻面积稳定增加发挥了关键作用。

2、农业科技普及明显加快

近年来,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大幅提高,科技普及明显加快。

从五个方面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一是高效生态模式面积逐年扩大。

瓜稻、藕稻、猪沼菜等高效生态模式面积由去年的28万亩,今年发展到35万亩。

二是水稻机插技术迅速推开。

去年全市水稻机插面积15万亩,今年推广面积18万亩。

三是良种推广应用显著提高。

近年来,全市水稻良种应用率都达到了95%以上,棉花基本上实现了杂交抗虫棉F1代化,油菜生产基本上实现了杂交双低化;四是测土配方施肥面积稳步扩大。

去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10万亩,预计今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可达到140万亩。

五是病虫综防技术基本普及。

去年全市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180万亩,较上年增加20万亩,预计今年病虫综防面积达到190万亩以上。

3、特色农业发展明显提速

近年来,我们始终围绕特色产业展开培训,促进了农业结构大调整,带动了特色产业大发展。

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90万亩优质水稻、70万亩双低油菜、35万亩优质棉花、900万只生态家禽、115万头商品生猪和20万亩绿色蔬菜等六大特色农业板块。

其中:

优质稻、优质油菜板块已分别成为全省第二大生产基地,优质棉板块已成为全省第四大生产基地,畜禽产业也位居全省前列。

同时,也形成了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特色产业单打乡镇,xx镇规模养鸡500万只,被誉为“全省养鸡大镇”;xx、xx镇年出栏生猪近40万头,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大镇。

4、农民满意程度明显提高

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以600元以上的速度递增,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达6807元,对比上年增加952元,增幅高达16.3%。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大幅增加,除得益于国家出台惠农政策外,很大程度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增收。

从推广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中广大农民得到了实惠,真实感受到了农技人员确实在为老百姓着想,确实在真心实意帮助老百姓致富。

轻简栽培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节本又增收;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公告引导,农民放心又高产;示范基地成功展示,可看又可学;科技入户随叫随到,解惑又解难。

凡此种种,近年来,广大农民对农技服务满意程度明显提高,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四、主要作法

建立五大体系,推动农业科技大普及、大应用。

(一)建立领导体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农业新优技术的推广应用,事关现代农业的发展,事关新农村建设。

市农业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畜牧、能源、农机、农技推广、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亲自抓、管线领导牵头抓、科教部门负责抓、专班人员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块管一块、块块都合格,一行督一行、行行都达标的良好格局,并层层签订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目标责任状。

在此基础上,完善三大机制促落实。

1、完善工作机制。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列入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定期专题研究,定期会商,经常听取工作汇报,自觉把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纳入部门整体工作通盘考虑,与其它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总结。

2、完善投入机制。

充足的资金是推进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们每年安排农业科技培训资金80万元以上,仅免费印发《xx农业》科技小报一项,每年安排专款30万元。

3、完善考核机制。

为促进农业科技的大普及、大应用,我们每年将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目标责任制结帐内容,严格考核,硬帐硬结,与评先表模挂钩、与职称评定挂钩、与升降去留挂钩,增强责任感,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到科技培训工作中来,确保农业科技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宣传体系。

我们以搭建“四大平台”为抓手,建立并完善农业科技宣传体系,推动农业科技普及。

重点是搭建“四大平台”:

1、高标准建设“村村屏”农技服务平台。

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确保农业技术及时传递给广大农民,切实提高农业科技的覆盖面和普及率,我们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传递速度快的优势,从2009年起,大力推进LED电子显示屏即“村村屏”建设,到目前为止,已投入资金90余万元,在全市150个村建设了150个LED电子显示屏。

2、高质量创办《xx农业》科技小报。

为了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从2007年起,我们积极筹措资金,创办了《xx农业》科技小报,每月发行一期,每期20万份,全部免费发放给广大农民。

3、高要求合办《田野》专题栏目。

我们与市电视台联合开办了《田野》栏目,推介致富典型、开办电视课堂,每周一期,对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指导农民科学种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4、高起点开通《xx农业智能信息网》。

去年底,我们与南京市加德公司合作,引进当今最先进、最尖端、最前沿的智能数据挖掘技术,从全国各地海量信息中,定向抓取权威有效信息,为涉农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经纪人和广大农民提供生产、市场、价格、科技、务工等信息服务,为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市场开拓、农业科技进步、农民就业创业等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对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三)建立培训体系。

重点是实施“四大工程”、开展“四大活动”,建立并完善培训体系,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1、实施四大工程。

一是实施“阳光工程”。

大力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围绕沼气建设、农机使用与维修、机防手、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实用技术与岗位展示培训,仅今年上半年就已开办53个班(次),培训农民3700多人。

二是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

从2008年开始,我们启动实施了“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和专业村对农民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开办了蔬菜、水稻、棉花种植和家禽养殖等专业班,每班确立40名农民,每期培训65个学时,且现场指导培训不少于15学时,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新型农民队伍。

据统计,近四年来,累计培训农民4500余人,间接受训农民2万余人次。

三是实施创业培训工程。

近年来,我们针对务工人员返乡增多、有一定的资金积累、有较大的创业欲望的实情,我们积极引导,大力实施创业培训工程,从创业理念、创业政策、创业技巧、创业实践等方面对他们进行了系统培训,推动农民自主创业,提高他们自主创业的能力。

三年来,已累计组织150名农村青年到省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和武汉市农校进行了创业培训,大部分学员经过培训后事业有了明显的扩展。

2009年,创业班学员xxxxx三位同志被团市委评为全市十大杰出农村青年。

四是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我市落实人才兴市战略,培养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大计。

它是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的大专学历教育,在每个行政村培养一名有知识、懂技术、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农村建设的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基层政权的接班人。

2008年以来,我们配合市委组织部认真实施,已累计培养了67名大学生。

2、开展“四大活动”。

一是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

我们除每年积极组织专家参加市科协举办的“科技活动周”外,还组织全局系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送法送科技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通过开设专家咨询台、举办法律讲座、发放科技资料和优质农资等形式,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法律意识。

今年3月3日,我们与省农业厅在xx镇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送法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省农业厅、市委市政府领导以及部分农资生产企业、农资经销商代表和3000多名农民群众参会,此次活动影响大、反响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活动。

我们每年利用冬春农闲时间,组织各行业权威专家,成立讲师团,并根据各地产业特色和农民需求,开展“菜单式”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

每年培训农民5万人次以上。

三是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活动。

大力实施科技进村入户活动,我们通过培植科技示范户,在关键时期、关键环节,大力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活动,技术人员年入户指导8~10次/户,切实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出现的技术难道,做到了技术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

四是开展远程教育培训活动。

我们依托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创新培训方式、活化培训形式、放大培训效果,开展农村青年中专(函授)学历教育和农技人员素质提升教育,投入近10万元,建立了远程教育培训网络。

2008年以来,累计有360多名农村青年开展了中专学历教育,有385名农技(含农机、畜牧、能源)人员进行了网上培训。

(四)建立示范体系。

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更好地促进我市农业发展,我们积极构建“市有科技园、镇有示范片、村有科技示范户”的三级农业科技示范体系,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通过建立示范体系,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的普及与应用。

1、高规格建设市级农业科技展示园。

我们立足超前谋划,高点定位,高标准、高品位设计,高质量、高效率建设,努力打造市级农业科技展示园。

高点设计建园区。

建园初期我们按照“高起点、高品位、大手笔”的思路,认真开展园区立项和规划设计工作。

其间,我们请规划设计部门专门制定了《xx市农业科技展示园总体规划》和《xx市农业科技展示园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建园思路:

一是功能要全,我们将园区划分为种子加工区、种鸭孵化区、品种展示区、蔬菜果品区、观光休闲区、培训教育区、种猪生产区进行定位并付诸实施。

既是示范园,又是产业园,也是科教园,还是观光园。

二是技术要新,品种展示区突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种猪生产区推广生物发酵床零排放技术;三是推广要快,近几年,通过示范园示范的“三新”技术成果转化率达61%。

整合项目建园区。

近年来,我们先后将杂交水稻制种项目、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区域站项目、种鸭繁育项目、农村党员培训项目、大中型沼气项目落户园区,为园区建设锦上添花。

招引老板建园区。

为了解决建园资金紧张的难题,我们大胆引进老板融资建园。

为推进园区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是2006年引进xxxx公司共建xx市种鸭场,该项目于2006年11月15日开工,2007年8月25日竣工,种鸭当年10月中旬进场,项目总投资171.2万元。

二是2008年又引xxxx实业有限公司进园区,共建xx市xx牧业有限公司种猪场。

种猪场占地120亩,设计年出栏种猪2万头,目前一座现代化的种猪场已投产。

突出示范建园区。

科技展示是园区的灵魂,近年来,通过加强园区示范,使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组装配套,生根开花。

一是农作物品种展示立竿见影。

四年来,我们先后示范水稻、棉花、油菜、蔬菜品种140多个,在全市推广68个,推广面积累计265万亩;二是生猪150模式全面推广,市畜牧局在园区进行150模式建设后,先后在全市推广180多家;三是沔阳麻鸭发展再上新台阶,沔阳麻鸭是我市肉蛋兼用型优良品种,通过实施种质保护项目后全市扩繁28万多只,对比原来增长近10倍。

结合培训建园区。

办好新技术的示范展示,做给农民看,带领农民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最直接、最有效、最节省、最可行的办法。

我们利用农村党员培训项目,投资60多万元,依园建校,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开辟了新途径。

去年以来,共开办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2期80人,开办村支部书记培训班1期50人,让农村人才既学习又实践,既动脑又动手,达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面向未来建园区。

我们还计划充分利用园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把示范园区做大、做特、做优。

去年底,市农业科技展示园已升格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我们正按照建设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的新要求,抓紧建设。

2、大力度推进镇级科技示范片建设。

通过实施部省级粮棉油万亩高产创建、蔬菜标准园创建、养殖小区改扩建等项目,大力推进镇级特色产业示范片建设。

去年,全市各个镇(办、场、园)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各兴办了2-3个农业科技示范片,带动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3、全方位培植农业科技示范户。

我们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作用,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示范户建设。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自愿的原则,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遴选并确定了1000户科技示范户,其中种植业723户、畜牧业140户、水产业137户,分布在全市18个镇(办、场、园)。

全部实行微机管理、规范管理,做到“六有”:

即每户有一张技术指导员联系卡、有一个示范户门牌、有一本活动记载台帐、有一个农情指导栏、有一块科技小黑板、有一份科技小报,通过农业科技示范户规范化建设,引领和带动周边农户学科技、用科技,从而达到整体提升的目的。

(五)建立服务体系。

完善的服务体系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普及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我们狠抓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公益性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做足“两篇文章”,实行“两条腿”走路,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普及。

1、进一步完善公益性基层农业服务体系。

从2002年开始,我市着手改革基层农技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克难攻坚,对农技、畜牧、能源、农机等基层站点进行了彻底改制,实行了全员买断,重新聘用农技人员,由主管部门派驻到镇(办、场、园)专职公益性农技服务工作,建立了“主管在县,服务在乡”的基层农技服务新体系,与此同时,在全市198个村聘用了198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在150个村建立了村级农村能源服务网点,全面推行“以钱养钱”新机制,激发了农业服务人员的工作激情,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农业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2、积极培植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

我们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引导农村能人、农业龙头企业和科技示范户领办、创办各类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

三年来,已培育“xxx西甜瓜合作社、xxx水生蔬菜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196个,入社会员1万多人,对整体提升农民科技素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农业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起到了较好的带动作用。

与此同时,进一步规范农业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的运作,积极组织开展学术交流和科普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普及。

五、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五缺”:

1、镇级示范缺场地。

当前镇级农业示范场没有固定的土地,只是依托现有农民的土地与种植模式开展示范,受到了很大的局限,一些新优技术与模式难以展示。

2、科技展示缺投入。

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到现在,只能说初具规模,要发展,必须加大投入力度。

市农业科技展示园是一个只有3个编制的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营这个园区力不从心。

近年来,我们苦于无资金,镇级示范场建设一直没有启动,只是通过实施相关项目,推进了示范片的建设。

3、站点建设缺资金。

基层站点工作环境比较简陋、培训手段比较落后。

具体表现为“两个没有”:

没有单独的办公场所(由于经费不足,综合站点建在镇政府院内,没有单独建站)、没有必需的培训推广手段和装备,绝大多数农业服务人员仍然靠“一张嘴、两条腿”从事农业科技培训推广。

4、服务人员缺保障。

基层综合配套改革后,基层农业服务站点属民营非企业的社会服务组织,人员身份由事业人(财政供养人员)变成了灵活就业人员,政治待遇低,岗位没有吸引力。

现有的岗位,专业人才招不来、留不住,面临人才断层的危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非常现实与突出,不利于农技推广事业的稳定发展。

5、师资水平缺能力。

现有农技人员年龄偏大、专业水平偏低、综合能力不够,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新期待。

六、相关建议

构建完善的农业科技培训示范体系和富有活力的运行机制是做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前置性基础条件。

为此,提出四点建议:

1、完善培训推广体系。

建议重点加强对基层农技服务站点建设的投入,每站安排项目资金200万元为宜,其中:

征地10-15亩,费用80万元;建办公楼(含培训室)600平方米,费用90万元;购置培训桌椅、多媒体、办公设施、交通工具、相关仪器等费用30万元,进一步完善农技培训推广体系。

2、完善三级展示体系。

建议省级出台相关政策,投入一定资金,推动镇级示范场建设,做实“市有科技展示园、镇有科技示范场、村有科技示范户”的三级农业科技展示体系。

3、完善运行管理机制。

当前从美日等发达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情况来看,农技服务人员均纳入公务员管理,经费有保障,社会地位高。

我省是农业大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更应着力调动农技人员的工作激情,提升农业服务能力和水平。

目前的现实是基层农业服务人员政治待遇低(灵活就业人员)、工资待遇低(日均报酬不如农妇帮工锄一天草的收入)、工作条件差且辛苦,建议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运行管理机制。

4、建立长效投入机制。

建议将农业科技展示培训工作列入省级项目,下达实施。

同时,要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建议省级财政安排专项培训推广工作经费,确保农业科技培训示范顺利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