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7209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滑冰馆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

建成国家冰上训练基地。

建设地点:

xxx温泉街。

项目总投资与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3979.09万元,申请国家投资3183万元,占总投资的80%;

地方自筹796.09万元,占总投资的20%。

建设年限:

2年

一、xxx概况

xxx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是兴安盟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地理坐标为东经119°

28′——121°

23′,北纬46°

39′——47°

39′,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xxx东邻呼伦贝尔市所辖扎兰屯市和兴安盟扎赉特旗,南至兴安盟科右前旗,西与蒙古国接壤,北和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自治旗毗邻。

东西长142公里,南北长118公里,总面积7408.7平方公里,辖区内中蒙边境线长93.434公里。

全市人口5.6万人,由蒙古、汉、回、满、朝鲜、达斡尔等13个民族组成,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地区。

xxx前身是兴安盟科右前旗的一个建制镇,1992年12月5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xxx经济开发区,实行计划单列,1996年6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市。

市辖白狼、五岔沟、天池三个镇和温泉、新城、林海三个街道,辖区内还有66056部队、xxx森工公司、五岔沟林业局、白狼林业局等县团级单位。

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95亿元,财政收入实现279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8250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3100万元。

是兴安盟旅游业的龙头,先后荣膺自治区八星级文明城市、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国家“兴边富民”重点市和自治区革命老区,并跻身于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二、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3)《xxx城市总体规划》;

(4)《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GB19079);

(5)工业与民用建筑可行性研究深度及要求;

(6)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

2、编制原则

(1)适用安全,经济合理,节约资源,有利发展。

(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3)既有建筑在条件许可时,可利用其改建、扩建。

(4)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3、编制范围

本项目编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功能与利用分析、建设方案、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

三、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

该项目拟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xxx温泉街五里泉南,加油站北实施。

2、建设规模与目标

该项目为xxx室内滑冰馆,占地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760平方米。

其中主场馆11200平方米(冰面总面积5596平方米)。

附属用房5000平方米,包括裁判休息室、办公室、抽签室、接待厅、消防控制室、音控室、广播室、扫冰车库、融雪室、商品部、餐厅等;

辅助工程560平方米,包括锅炉房、制冷机房、消防泵房。

3、主要建设条件

(1)项目符合xxx城市发展规划。

本项目拟在xxx温泉街进行建设。

xxx政府已批准该项目列入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2)市场容量大。

发展冬季旅游已成为xxx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已成为促进xxx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优势项目。

冰雪体育旅游是xxx独特的旅游资源,合理有效地开发,将为体育产业拓展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为旅游业提供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和发展动力。

(3)城市依托条件好。

本项目公用工程和后勤服务基本依托xxx温泉街,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节省投资。

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979.09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国家投资3183万元,占总投资的80%;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1所示。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1-1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占地面积

30000

2

建筑面积

16760

3

项目总投资

万元

3979.09

4

资金来源

4.1

国家投资

3183

4.2

地方自筹

796.09

5

旅游人次

万人次/年

100

其中滑冰人次

人次/年

10

6

营业收入

1696

7

营业税金及附加

112.95

8

利润总额

760.20

9

财务内部收益率

14.52

投资回收期

7.92

11

盈亏平衡点

23.44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1、冰雪旅游的特点

冰雪旅游是以冰雪与气候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体育旅游和冰雪观光为主要旅游形式的度假旅游,即以冰上运动和雪上运动为内涵,以冰雪观赏为外延,具有很强的参与性、观赏性、趣味性和刺激性。

对旅游者而言,冰雪旅游是以户外运动、冰雪观赏、健体强身、回归自然、增长阅历与知识、寻求异质文化享受为主要旅游动机的一种专项旅游形式;

对旅游经营者而言,冰雪旅游是以气候旅游资源—冰雪资源为依托和主要旅游吸引物,以“六大要素”综合服务为主要内涵的一种专项旅游产品。

冰雪旅游是“冬季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

而在夏季开展室内滑冰运动,则将为xxx的运动休闲旅游增添更多的内涵和亮色,

(1)冰雪文化博大精深。

冰雪旅游是文化含量很高的一种旅游形式。

所谓冰雪文化是指人们在冰雪自然环境中生活,以冰雪生态环境为基础采取的或创造的、具有冰雪符号的生活方式。

冰雪文化以冰雪生态环境为其存在条件,人们在这种生态环境中创造着独特的文化情境和模式,并形成北纬40°

线以北辽阔的文化布局。

从文化形式和文化形态上看,冰雪文化内容丰富,繁杂,并具有很大的跨度。

(2)观赏性与参与性兼备,静态观赏与动态参与相结合。

对于生活在北方以外的旅游者而言,特别是在地球气候逐渐变暖的情况下,茫茫林海、皑皑白雪、蜿蜒起伏的山地、零下15—30℃左右的低温,构成了巨大的旅游吸引力;

对于久居都市、生活在快节奏环境下的现代人而言,参与冰雪旅游需要凭借勇气、体力和技巧,利用专用器具和场所,完成一定的运动过程,并借此达到健体强身、检验和锤炼自我、放松身心的目的。

(3)回归自然,陶冶情操,增强环保意识。

参与冰雪旅游是回归大自然的一种方式,滑雪旅游者置身林海雪原,可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激发人们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玉洁冰清”的冰雪环境,可净化自我,陶冶情操,促使人们正确认识人生。

(4)内涵丰富,外延范围广阔。

冰雪旅游者在参与滑雪运动、冰上运动的同时,还有观光、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行为,如游览冰雕雪塑和参与冰雪旅游节庆活动。

除滑雪场、冰雪馆、滑冰场、以及冰鞋雪具、缆车索道及其他专用设施外,资源依托还应包括冰雪旅游接待地的自然旅游资源、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

xxx的温泉文化、民俗风情等均为冰雪旅游中不可或缺的旅游吸引物。

(5)客源市场稳定发展,游客再访率高。

由于冰雪旅游需要特定的环境气候条件,冰雪旅游接待地存在着广义上的不可替代性,即垄断性。

就中国国内客源市场而言,近程市场与中、远程市场均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冰雪旅游者,特别是近程冰雪旅游者,受其特殊旅游动机支配,会在整个冬季多次重复自己的旅游行为,再访率高。

在客源市场的总量上,冰雪旅游客源市场表现出典型的动态特征,随着年龄的变化,在一部分老年冰雪旅游者退出的同时,新的一代冰雪旅游者随之加入,周而往复。

2、冰雪旅游发展现状

(1)世界冰雪旅游现状

从海外冰雪旅游现状看,雪上运动是主要构成要素,冰上运动是重要的补充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滑冰、冰上芭蕾舞、冰壶、冰球等均相当普及。

在冰雪旅游活动中,作为主题旅游吸引物,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主要表现在冰上运动、冰上游乐与冰雕艺术展示方面,而冰雪资源又是难以分割的整体,具有相互烘衬的作用。

滑雪旅游已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旅游业中极具发展前景的冬季旅游项目。

欧洲和北美是滑雪旅游发展建设最成熟的地区,10%以上的冬季旅游者参与滑雪运动。

世界滑雪人口约在2亿人左右。

2000年,世界著名滑雪胜地奥地利所接待的滑雪旅游者在该国各滑雪场共留宿1.13亿夜次,据该国经济研究所的测算,滑雪旅游所带来的外汇收入约合850亿先令,占全国旅游外汇总收入的42.5%。

国外的冰上运动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900年的挪威,那时,猎人们已经可以利用原始的“冰鞋”--兽骨在冰面上与猎物一决高低了。

这一溜滑技巧逐渐传至欧洲其他国家,铁制冰刀逐步代替了兽骨,真正意义上的冰上运动开始形成。

1842年,第一座室内人工冰场在伦敦开放,滑冰运动不必等到冬季进行,使这项运动得到了迅速地普及与推广。

1829年,由欧洲和美洲的13个国家组成国际滑冰联盟,自此,滑冰成为国际性的一种体育运动赛事和大众型的体育运动。

目前,冰上运动及冰上赛事主要包括:

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以及冰上舞蹈等。

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以及大部分欧洲国家除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冰场外,室内冰场亦十分先进,四季可用,冰上运动十分普及。

另外,冰壶作为一种冰上娱乐活动,受到中、青年人的青睐,与保龄球运动相似,国外一些国家经常举办冰壶赛事。

冰上运动为冬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

世界滑雪旅游发展的总体现状是:

滑雪已成为大众化的冬季体育活动项目,老、中、青、少踊跃参与;

传统的滑雪旅游接待地不断完善设备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和旅游接待能力,新的滑雪旅游接待地瞄准客源市场需求,推出不同档次的滑雪场;

供求关系更加合理,价格与服务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

经营冰雪旅游的旅游接待体系已经形成,专项旅行社特色明显;

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提供了诸多便利,为冰雪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滑雪设施的管理日趋完善,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2)中国冰雪旅游现状

从资源依托条件看,中国是亚洲具备建设滑雪场条件最好的国家之一,滑雪运动的发展历史也要比其他亚洲国家悠久,中国唐朝已经有“在北方的邻国有一个驾乘木马的民族”等记述,《山海经》中也有滑行等记述。

但真正意义上的滑雪旅游则起步较晚,直到90年代初期,“滑雪旅游”才初见端倪。

1992年“中国友好观光年”,国家旅游局首次将“冰雪风光游”列为中国14个专项旅游产品之一,由此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冰雪旅游开发的序幕。

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成为开发冰雪旅游的“滩头阵地”。

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中国的冰雪旅游资源开发、滑雪旅游接待地建设、滑雪旅游产品的设计均有了长足的发展,滑雪旅游的产业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逐渐显露。

冰雪旅游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外延亦不断得到扩展。

冰雪旅游从以冰雕雪塑为主题的冰雪观光,迅速向以滑雪运动为主题的冬季旅游转化,中国著名滑雪场包括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吉林北大湖滑雪场、松花湖滑雪场、长白山滑雪场以及新疆的天山滑雪场等。

黑龙江省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滑雪之乡,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二龙山龙珠滑雪场、牡丹江中国雪乡已成为中国知名的滑雪度假基地。

冰雪观光与滑雪旅游已不仅局限于自然资源依托良好的中国东北三省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河北省、四川省等相继推出了冰雪旅游项目,到2001年年底,仅北京周边就已经建起了石京龙、雪世界、南山、龙凤山等6个以人工造雪为依托的滑雪场,2002年元旦期间,到北京周边滑雪度假的北京市民将近10万人次。

中国的冰雪旅游客源市场巨大,滑雪旅游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1963年,中国台湾省率先成立“全国”滑雪协会,1973年更名为“中华民国”滑雪协会,先后多次参加冬季奥运会,并建成合欢山东峰至松雪楼的滑雪场,供滑雪爱好者学习和训练。

每年元月至2月滑雪季节,这里成为台湾滑雪爱好者的聚会场所。

2001年9月,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城市旅游局联合主办了首届中国(哈尔滨)冰雪旅游交易会。

这是国内第一个以旅游产品命名的交易会,也是第一次全面展示冰雪旅游产业特点、形成规模、文化品位、发展前景的交易会。

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国家的旅游业人士参加了这次盛会。

本届交易会充分展示了中国东北发展冰雪旅游的深厚底蕴和宏伟蓝图,以新世纪的整体形象与海内外业内人士建立起全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必将促进冰雪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中国滑雪旅游的总体现状是:

滑雪旅游市场广阔,客源市场需求逐年增长,旅游供给能力逐年提高,滑雪旅游方兴未艾;

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均处于发育阶段,与真正意义上的滑雪旅游尚有一定差距;

中国在滑雪场数量、设施规模与档次、价格与服务质量关系、旅游产品空间布局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国内快速增长的现代滑雪旅游需求;

完善的滑雪旅游接待体系尚未形成;

供求关系尚未完全理顺;

计算机网络技术已在滑雪旅游的经营与开发中得到初步应用。

中国的冰上运动与冰雕艺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冰雕艺术,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色。

冰上运动基地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当地居民有冰上运动与游憩的传统。

冰上运动活动场所分为市内与野外两大部分,并分为大众冰上游乐与冰上专业竞技两大类。

除东北三省外,北京、上海等国内大中型城市中大多建有四季可用的冰上运动场馆,主要用于体育赛事与冰上运动观赏。

中国的滑冰、冰球、冰上舞蹈等虽然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但到目前为止,冰上运动的参与者范围比较狭窄,大众化的冰上体育活动尚未形成。

2000年,中国滑雪人次超过100万,营业收入近10亿人民币。

中国滑雪协会和有关专家预测,在未来十年,滑雪人口将以超常规的速度增长,将形成可观的产业规模。

(3)xxx冰雪旅游现状

xxx是发展滑雪旅游最具潜力的城市。

其城市性质、区位条件、环境气候、冰雪质量、地形地貌、森林植被等客观条件为发展冰雪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

xxx充分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冰雪旅游不断创新发展。

已建成滑雪场2个,年接待滑雪旅游者2万人次以上,成为国家滑雪训练基地。

xxx滑雪场均已成为冬季旅游的热点,滑雪场的建设成功,是xxx冰雪旅游资源开发史上的重大突破,将xxx的冰雪旅游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xxx的冰雪产业日趋成熟。

xxx冰雪旅游的总体现状:

一是冬季旅游已经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滑雪项目的开发有力的带动了xxx冬季旅游的发展。

二是冰雪旅游项目不够丰富。

滑冰项目,特别是室内滑冰项目仍然是空白。

冬季旅游仍属于淡季,旅游冬夏两旺的局面还没有形成。

以竞技滑雪、竞技滑冰带动大众滑雪、滑冰的目标还没有实现。

三是夏季旅游项目中没有室内滑冰项目,对于xxx打造避暑胜地和运动休闲旅游品牌是较大的缺憾。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绵延千里、雄伟壮丽的大兴安岭上,神奇美丽的xxx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闪烁在祖国的北疆。

xxx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脊中段,被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蒙古四大草原所环抱。

总面积7408.7平方公里,人口5.6万。

28′――121°

39′-47°

39′,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寒冷湿润,冬长无夏,春秋相连,年平均气温-3.2℃,年平均降水量448.8毫米,平均海拔1100米。

xxx是一座新兴的边境旅游疗养城市。

是内蒙古东部旅游热线的精华之地,是呼伦贝尔――科尔沁草原生态游的重要支撑点。

是联合国规划的中国xxx-蒙古乔巴山铁路的交汇处,是拟建的两伊铁路的汇合处,并将成为中、日、韩等东北亚连接欧洲的捷径。

依托独特的资源和地缘优势,xxx确立了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战略,并将逐步打造成具有时代特点的“中国内陆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和“国际型旅游名城”。

xxx旅游区的优势是休闲度假,目前旅游项目日益丰富,景区景点也不断增添新的旅游服务功能。

但xxx旅游项目中运动健身类项目不够丰富,室内滑冰项目尚处于空白,开发射击、网球、室内滑冰馆等运动健身类项目市场前景非常可观,每年以倍数增长的几十万游客对运动健身活动提出强烈要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级领导的重视,以创建“国际型旅游名城”为目标,实现由“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向“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跨越,是现阶段xxx发展旅游产业的奋斗目标,而突出森林、冰雪特色,“健康元素最多的地方—健康xxx”又是xxx旅游业开发市场的主打品牌。

xxx室内滑冰场是旅游业一条龙服务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具有地方特色旅游功能,作为发展冰雪旅游城市,打造冰雪品牌是xxx冬季以至于夏季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一部分。

xxx滑雪场位于温泉街东西两侧的山上,有着茂盛的森林,空气清爽宜人,同时有索道通向山顶,无疑是春天踏青、夏季避暑的理想场所。

若再兴建室内滑冰场,更是锦上添花,必将成为炎热夏季里旅游的首选之处,又将成为冬季健身、竞技的理想场所。

本项目建成后,既可以满足人们夏季滑冰和冬季滑冰的需求,满足游客的新鲜感刺激感,提高游客兴致,从而也增加了xxx旅游业经济效益。

因此,此项目是旅游业发展的必要选择。

第三章冰雪体育旅游市场分析

一、冰雪体育旅游产品定位

冰雪体育旅游资源的产品定位非常重要,如忽视冰雪体育旅游产品本身的产品的定位,会给其发展和经营带来很大的困难。

冰雪体育旅游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众旅游,冰雪体育旅游产品的定位不是简单的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其中含有体育运动与体育消费的成分,它是一种有别于大众旅游的综合性旅游。

冰雪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以文化为背景,有精品意识,深入挖掘“火山”与温泉文化内涵,强化冰雪体育旅游者的切身感受,形成别具一格的产品定位。

二、冰雪旅游市场分析

1、客源市场

随着中国国内旅游的发展,旅游者市场的不断发育,国内旅游者正在从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及各种专项旅游转化。

xxx独特的气候条件,高品位的冰雪旅游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博大精深的“温泉与火山文化”,别具一格的边境城市风貌,对中国内陆地区及东南沿海地区久居都市的潜在旅游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可满足其对异质文化的追求和对人类不同生活环境的探索与尝试。

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追求,使滑雪旅游逐渐受到青睐,冰雪旅游迅速升温。

从中国目前的客源流向上看,每年冬季的10月至翌年的4月,游客主要涌向“冷、热”两极,或是到海南享受阳光、沙滩、大海,或是到大小兴安岭林区观冰戏雪,欣赏寒地风光。

而每年的夏季6—9月,气候清凉xxx的正是京津冀和南方游客休闲避暑的理想场所。

从近年的夏季旅游市场开发程度上看,xxx的夏季旅游发展是态势迅猛的,冬季旅游也呈现出加快的发展势头。

发展室内滑冰项目前景广阔。

2、知名度

原始森林、奇峰峻岭、成群的火山湖、迷人的天池、石塘林、松叶湖。

可以说,xxx是动植物的王国、花的海洋。

尤其是世界著名的温泉群,造就了这座旅游城市的无穷魅力,吸引着广大旅游爱好者。

xxx具有世界上罕见的温泉群,与森林湖泊、自然地质地貌、雪域风光形成了相得益彰、异彩纷呈、鬼斧神工的奇妙景观,具备了发展旅游疗养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构成了xxx的知名度优势。

为冰雪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包装奠定了良好基础。

3、资源依托

适度的山形地貌,合适的环境温度,优良的雪质,加之其他自然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和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的烘托,为开展冰雪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东北地区其他城市相比,xxx的冰雪旅游开发历史较短,已建有2座不同档次的滑雪场,加之xxx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巨大社会知名度,使xxx发展冰雪旅游有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4、交通与区位

xxx的航空、公路、铁路立体交通便利快捷,铁路与航空港便于华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客源的引入。

S203省道向西北通往海拉尔——满洲里,向东通往“红城”乌兰浩特市,是滑雪旅游的黄金通道,便于俄罗斯、蒙古客源的引进。

与发展中的中国草原旅游中心城市海拉尔市为邻,便于冰雪旅游与草原旅游的捆绑式发展。

5、外围大环境与基础设施

xxx是一座新兴的边境旅游疗养城市,是中国旅游优秀城市,是内蒙古东部旅游热线的精华之地,是呼伦贝尔――科尔沁草原生态游的重要支撑点。

经济基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和旅游大环境均有助于发展冰雪旅游。

旅游六大要素方面的旅游服务供给能力较强。

6、发展空间

xxx域内大部分山地陡缓适度,宜于各种级别滑雪场的建设。

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可根据客源市场的需求逐步开发建设滑雪度假设施,实施动态开发战略,既可点式重点开发,又可板块式开发。

冰雪旅游发展空间广阔。

7、自然生态环境质量

xxx区域内山峦起伏、河流密布、土壤肥沃、林木茂密,森林覆盖率68%左右,天蓝雪白,空气清新,构成了开展滑雪旅游的最佳场所。

三、冰雪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1、客源市场总体定位

(1)近期

国内客源市场占95%左右,海外客源市场5%左右;

国内客源市场中,本市和周边近距离市场约占60%,本地区市场约占8%,京津地区及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和地区占20%,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占10%,国内其他地区2%。

(2)中远期

国内客源市场占90%,海外客源市场10%;

国内客源市场中,本市和周边近距离市场约占35%,本地区市场约占10%,京津地区及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和地区占20%,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占25%,国内其他地区10%。

2、客源市场细分与定位

按年龄组进行xxx冰雪旅游客源市场的预测与定位,目的在于滑冰场的档次结构设置以及配套设施建设。

(1)近期

25~44岁占60%;

15~24岁占15%;

45~64岁占20%;

14岁以下占5%。

25~44岁占50%;

15~24岁占20%;

14岁以下占10%。

第四章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一、建设规模

该项目为xxx室内滑冰馆占地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760平方米。

二、建设内容

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1、主体工程16200平方米;

(1)主场馆11200平方米,其中冰面总面积5596平方米。

检录厅500平方米,运动员临时休息室500平方米,其它(走廊等)4604平方米,

(2)附属用房5000平方米,包括裁判休息室、办公室、抽签室、接待厅、消防控制室、音控室、广播室、贵宾休息室、扫冰车库、融雪室、商品部、餐厅等

2、辅助工程560平方米,包括锅炉房、制冷机房、消防泵房。

3、公用工程包括蓄水池、排水采暖管线、电外线等。

4、场区道路停车场6000平方米。

5、场区绿化3000平方米。

6、生产设备购置。

7、铺设制冷管道。

二、滑冰馆综合利用

1、争办国际、国内大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