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交叉检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7225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额信贷交叉检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额信贷交叉检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额信贷交叉检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额信贷交叉检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额信贷交叉检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额信贷交叉检验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额信贷交叉检验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额信贷交叉检验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额信贷交叉检验Word格式.docx

《小额信贷交叉检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额信贷交叉检验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额信贷交叉检验Word格式.docx

2、 客户提供的数据是否与市场基准相一致,依赖于市场信息足够充分;

3、 通过不同数据及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交叉判断:

数据与数据之间、数据与相关经营信息之间的匹配性;

1、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一致性

(1) 客户提供的口头信息与书面信息(单据、凭证等)是否一致:

客户口头提供的财务数据是否与原始单据、发票、经营记录、产权证明、实物状况等相一致;

客户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进货款,可以根据客户打印的交易明细与客户口头提供的进货金额和频次核实;

客户将每天的营业款存入银行,也可以通过银行交易明细核实销售收入等。

(2) 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的回答是否基本一致:

如客户、其家庭成员、客户合伙人、雇员等提供的财务数据是否一致。

(3)客户提供的信息与信贷员实际观察到的情况是否一致:

客户提供的销售情况——调查期间观察到的销售情况;

客户口头提供的雇员数量——现场实际看到的雇员数量;

客户提供的生产情况——实际看到的生产设备开工情况;

客户口头提供的存货、非流动资产、现金等与信贷员实际看到和盘点的是否一致、客户的家庭生活状况与客户提供的年收入状况是否匹配等。

2、 客户提供的数据是否与市场基准相一致

客户提供的信息与当地该行业的平均水平比较,如营业收入、固定成本、利润水平、淡旺季情况、应收款和应付款条件、平均库存天数(库存数量/日销售成本)等;

客户提供的信息与当地平均水平比较,如:

员工的工资水平、房租、其他家庭收入、家庭支出等,如果不一致,应分析具体原因。

3、 通过不同数据及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交叉判断

(1)客户提供的不同时间段的数据是否相一致:

如通过调查前几天的营业收入估算的月收入是否与客户提供的每月营业收入大体相同;

每月的累计收入是否与每年的总收入大体相同;

客户最近一次进货后,累计的销售收入是否与客户近期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数额增加额一致;

根据调查时营业场所的现金推算的日销售额是否与客户提供的日销售额大体相当。

(2)客户提供的不同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

如销售额、淡旺季、市场需求状况与申请贷款的时间、额度是否匹配;

营业收入和赊销账期与应收账款的关系是否合理;

营业收入与库存水平的关系是否合理;

销售额与进货金额和频次之间的关系;

工人日均产量、工人人数与月销售额之间的关系。

(3)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

员工数量与营业收入;

员工绩效与营业收入;

设备、厂房固定资产情况与营业收入;

每月耗电量、耗水量与月营业收入收入等;

这种投入产出关系不仅可用来检查数据的合理性,还能够通过与行业平均水平的比较判断客户的经营管理能力。

(4)经营利润与客户的资产权益的校验:

如根据客户的描述,其生意很赚钱,且经营多年,却没有什么值钱的资产,那么以往的收益到底去哪了?

交叉验证的制度要求:

关键财务信息一定要经过三次以上的交叉检验才能被确认有效;

关键财务信息包括:

营业收入、毛利率、经营成本、主要资产,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客户还款能力的财务数据。

四、关键财务信息交叉验证的实用技巧

(一)营业收入的交叉检验技巧:

1、 用现金检验营业收入;

2、 毛利率与可变成本检验营业收入;

3、 以经营类别构成情况检验营业收入;

4、 用不同时间段的营业额检验整体营业额情况。

1、用现金检验营业收入:

适用群体:

不记账的,生意主要以现金结算;

生意起伏不大的客户(零售、餐饮);

适用于当天、本周或当月等短时间内营业收入的检验;

检验公式为:

期未现金二期初现金+期间销售额-期间开支

期间销售额二期未现金-期初现金+期间开支

拓展公式:

期未现金二期初现金+期间销售额的现金部分(不含赊销)+期间回收到的应收账款-期间开支;

小案例:

你的客户李师傅开出租车。

他每天早上7点开车出门,晚上8点回家,中午休息一个小时,每天跑车约12个小时。

当天下午两点你分析他的贷款申请时,他向你展示了身上有的现金,共166元。

早上出门时,李师傅带了80元现金找零用,十点时他加了一次油花了70元。

那么李师傅现在每天能有多少营业收入?

案例答案:

6小时营业收入=166-80+70=156元

目前每天营业收入=(156/6)*12=312元

2、用毛利率与可变成本检验营业收入:

进货情况较为清楚,毛利率较好掌握的客户。

可变成本=营业收入*(1-毛利率)

公式可拓展为:

营业收入=可变成本/(I-毛利率)

你的客户张某经营饮料批发,张某提供了上个月的进货单据,你核算总共有18万元,张某称其主要给学校供货,毛利率大概在7%左右。

那么估算算客户张某的近期月营业收入能达到多少?

近期月营业收入=18万/(1-7%)=19.4万元

3、 以经营类别构成情况检验营业收入:

存在多种经营类别的客户。

例如,对于同时兼营批发或零售的贸易类客户,若知道其中批发或零售的销售额以及占比情况,就能推算出全部的营业额;

对于客户下游兼有对公客户与个人客户的,若知道其中对公或对个人的营业额以及占比情况,就能推算出全部的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某一类别的销售金额/销售占比

你的客户林某经营酒水批发,在调查中了解到,张某最近五粮液卖的最好,每月五粮液的销售额能达到25万左右,大概占到其全部营业额的四成。

那么推算客户最近全部的营业收入约为多少?

月营业收入二25万/40%=62.5万

4、 用不同时间段的营业额检验整体营业额情况:

适用于能够准确获得某个时间段的营业额,以及淡旺季分布情况的客户。

检验公式:

月营业额二日平均营业额*30=周平均营业额*4=年平均营业额/12

你的客户张某经验化妆品零售,在调查中了解到张某日平均营业额约3000元,那么推算客户的月营业额约为多少?

答案:

月营业额=3000*30=90000元

(二)可变成本、毛利率的检验技巧:

1、用存货情况检验可变成本;

2、 以生产经营必耗品检验可变成本;

3、 对比同业水平检验毛利率;

1、 用存货情况检验可变成本:

该方法适用于批发零售贸易行业等以存货为主要资产的客户o

应有存货=上次进货时的存货+期间购买的存货-期间可变成本

期间可变成本=上次进货时的存货+期间购买的存货-现有存货

客户李某做服装生意,08年11月初开业时备有30000元的货,至今一共6个月。

其中2、3月为淡季,其它为旺季。

客户一般淡季每月进货40000元,旺季每月进货75000元。

但2月份休息了15天,进货减少了1/2。

信贷员分析时统计客户现有12万存货。

那么该客户这6个月的可变成本为?

答案:

6个月的可变成本=30000+4*75000+1.5*40000-120000=270000元

2、 以生产经营必耗品检验可变成本:

若客户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消耗某项材料,且该材料较为容易统计,则使用该方法。

例如,经营制砖厂的客户,在制砖过程中必然会消耗一定的煤,且每消耗一吨煤与产量之间具有明显关联,若知道消耗煤的情况,则可推算出整体的产量;

又如,对于大多数生产加工企业,用电量与月产量是有明显关系的,若知道客户一段时间的用电量,就可大致推算整体的生产规模。

客户张某经营大米加工生意,据调查了解加工成1吨大米需要耗电80度,客户8月份电费单据显示用电量96000度。

那么客户8月份共生产大米多少吨?

8月份生产大米=96000/80=1200吨

3、 对比同业水平检验毛利率:

同区域同行业客户的毛利率差别不会很大,可采用对比同业的方法检验客户所述的毛利率情况。

具有独特优势的客户(例如下游是客户亲属,或产品较为鲜有)毛利率可能会略高一些;

经营年限短,经验不足的客户毛利率可能更低。

(三)权益的交叉验证——权益检验:

什么是权益的交叉验证?

——回顾资产负债表

权益的差额意味着什么?

可以接受的误差是如何的?

权益的交叉验证:

举例来说:

客户05年开店的时候自己投入了5万块钱,经营了3年,一共挣了18万,那么他应该有23万。

也就是说期初权益是5万,期末权益应该是23万。

你把客户应有的权益(期末权益)和去调查时的实际权益对比,差额应该是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因为我们假设,客户生意的投入、期间利润,除了日常生活开销外,一直都留存于生意之中。

而且(固定)资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通过折旧或增值来体现。

以下的交易行为哪些改变客户资产负债表内的权益?

购买生意用设备(现金,借款购买);

生意外的资金流出或流入;

借钱、还钱;

买入产品,生产产品(原材料?

半成品?

成品?

);

生意内的盈利/亏损;

生意内部的挪用资金;

生意中的固定资产折旧、损失、价值重估时的增值或贬值;

生意外的亏损(如收不回的亲戚借款);

经营场所的装修等;

公式:

应有权益=初始权益+期间利润+期间生意外注资-期间生意外提款+资产升值-资产贬值;

比较:

实际权益=资产负债表中权益+表外项目;

注意:

此处的“表外项目”是指因缺少证据,而未计入的生意类资产;

权益的交叉验证一小案例:

客户王先生2005年元月投入7万元开了一家餐厅,当时自己投入了5万,其余是从朋友那里借的。

他花了4万进行装修,剩下的3万买了桌椅(2万)和橱具(1万)等餐厅用品。

经营至今(2008年9月),前三年大约一共挣了10万,08年每月大约有6000左右的月可支。

期间还款1万,又从另一个朋友那边借了5000。

05年开业时购置的餐厅用品目前的市值在2万元。

另外他又花5000元买了个摩托车自己开。

2008年9月1日你进行了调查,请问调查时的应有权益为多少?

初始权益10,000

+期间利润(MDF)148,000

+(期间权益注资一期间权益提款)5,000

+(资产增值一折旧或贬值)10,000

=应有权益143,000

你调查的时候实际权益是20万,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你调查的时候实际权益是10万,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若应有权益〈实际权益:

客户有负债但没有调查出来,如应付帐款、民间借贷等(常见);

可能有部分资产不是客户自己的,如合伙情况、供货商有铺货情况等(常见);

损益表中的利润算少了;

有其它未知的收入;

应有权益=初始权益+期间利润+期间生意外注资-期间生意外提取+资产升值-资产贬值;

实际权益=资产-负债;

若应有权益〉实际权益

利润算高了,支出算少了(常见);

初始权益中有部分负债没有调查出来(常见);

有大项生意外提款未调查出来,如存在赌博等恶习(常见);

有部分资产没有调查出来,或者客户有其他投资;

客户借款的还款行为没有调查出来;

忘记了放在表外的资产;

应有权益=初始权益+期间利润+期间生意外注资-期间生意外提取+资产升值-资产贬值;

权益的交叉验证一小案例

客户张三2004年元月开始经营一家服装店。

初始投资20万,其中自己投入15万,亲戚借款5万。

期初投资表现为现金5万,存货12万,设备3万。

开业一年,扣除家庭开支后每月结余1万元,2004年折旧1万,期间还款3万。

2005年1月信贷员进行了调查,请问调查时的应有权益为多少?

权益检验一公式:

初始权益 15

+期间利润(家庭结余) + 12

+(期间权益注资一期间权益提款)+ 0

+(资产增值一折旧或贬值) - 1

=应有权益 =26

权益检验

2006年1月我们又进行了一次调查,这次发现客户在2005年经营情况保持稳定,依旧每月1万元家庭结余,折旧1万,当年客户购买家用轿车5万,偿还外债2万,请问应有权益多少?

初始权益 26

+(期间权益注资一期间权益提款)- 5

=应有权益 =32

初始投资30万,其中自己投入20万,亲戚借款10万。

初始投资为现金5万,存货20万,店铺押金及设备5万。

开业一年,扣除家庭开支后每月结余1万元,2004年折旧1万,期间借款5万,12月买货车3万。

初始权益 20

=应有权益 =31

稍做改动:

将买货车3万改为提款3万用于儿子择校费,或是3万装修,或是3万付住房定金,应

有权益又是多少?

关于权益检验的误差:

客户经营的年限越长,权益检验的差值可能越大。

一般对于经营年限不足3年的客户,权益检验的结果较为准确。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若客户经营年限较长,重点要弄清楚客户累计利润的主要投向,不要求权益检验结果准确无误。

总结

交叉验证是一种方法,帮助我们对客户提供的大量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尤其是财务信息。

交叉验证得到的数据并不一定完全就是客户真实情况,但是我们能够确保它和客户的真实情况相差不会太远。

不要为了交叉验证而交叉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