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72367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中学)《教育基础知识》.doc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说明

(中学)

《教育基础知识》

Ⅰ.考试性质

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是为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招聘教师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其目的是为教育行政部门录用教师提供智育方面的参考。

各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结合面试情况,按已确定的招聘计划,从教师应有的素质、文化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因此,全省教师招聘考试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目标与要求

考试的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三个主要部分。

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识记,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有大致的了解;二是理解与掌握,要求考生对所涉及的领域或者问题能够清楚地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三是运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教育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Ⅲ.考试范围与要求

第一部分教育学

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识记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

受教育者: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和心理以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

教育媒介:

建构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物质形态;

(二)理解

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①原始社会的教育概况。

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言传身教和模仿是主要的教育手段。

②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

我国奴隶社会学校名称――  序、校等,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鄙视和脱离生产劳动。

我国封建社会,学校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教育内容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教育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学生实行棍棒纪律;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前者重视培养骁勇的军人、武士,教育内容几乎完全是军事体操教育,后者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许多方面。

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僧侣封建主教育)和骑士教育(世俗封建主教育)。

前者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

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但各科都贯穿神学;后者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

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③现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概况及出现的新的改革:

改革教育目的――双重教育目的;改革教育内容――增加许多自然科学知识;改革教学方法――引进实验法、演示法、实习法等;改革教育组织形式――班级授课普遍采用;改革受教育权――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

教育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由共产党统一领导;教育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实施平等的民族教育;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强有力手段。

2、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1)古代:

教育学的萌芽2)近代,教育学的形成3)现代,教育学的繁荣发展4)20世纪50年代后教育走向成熟。

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中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与意义。

以上2题参考p9到p13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

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A、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具有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

B、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C、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E、教育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又有相对独立性,并有促进与反作用于他们

F、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研的方法论基础。

<苏>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教育的阶级性、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释,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即称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克鲁斯卡娅的《国家教育与民主制度》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科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

(三)运用

1、能够辩析“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2、能够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结合信息化,信息多,信息来源广等现代社会角度,来谈谈教育的变化

二、教育目的与功能

(一)识记

1、教育目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的变化。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队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2、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

一、提高个体素质、以及过国民整体的综合素质;二、对自我的认知。

3、我国教育目的以及学校培养目标。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意义。

1)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

(2)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灵魂。

历史条件:

A、社会生产力极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B、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C、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重要途径。

5、教育功能及其类型,不同的教育功能观。

教育功能依据其作用的对象、作用的方向、作用呈现的形式,可以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具体: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2)教育的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经济发展。

现代社会重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包括:

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能力;形成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

  (3)教育的最直接功能是影响政治发展。

  (4)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

教育不仅要传递文化,还要满足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

(二)理解

1、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宗旨变革。

见书本P32

2、新中国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3、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人自身的发展需要

3.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教育功能的演变

(一)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观

(二)近代教育的发展个体功能观

(三)现代教育的改造社会功能观

(四)当代教育的功能主义

(三)运用

1、能够根据自己对当前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面临问题的认识,就当前应该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哪些关键素质提出自己的见解

信息社会要求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能方面等方面

2、能够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教育功能依据其作用的对象、作用的方向、作用呈现的形式,可以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具体:

(1)教育的最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2)教育的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经济发展。

现代社会重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包括:

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背景;提高受教育者的潜在劳动能力;形成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

  (3)教育的最直接功能是影响政治发展。

  (4)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

教育不仅要传递文化,还要满足文化本身延续和更新的要求。

三、学校教育制度

(一)识记

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内涵、类型。

教育制度: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相关规章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制,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2、教育行政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类型。

校长负责制

教育行政体制:

指的是国家宏观教育的管理体制,它要解决的是国家机关管理教育的问题,主要包括国家对整个教育的宏观的办学体制,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管理体制.

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管理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构成了教育管理体制.它包括了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对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有直接的影响.

校长负责处理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完善学校的管理,校长全权代表学校并负责赋予校长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务权,同时健全学校领导机构心机制。

校长负责制体现了校本管理思想的某些精神

学校管理由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组成。

管理者是校长及部门负责人,教师一定意义上也是管理者。

管理手段:

组织机构、规章制度。

管理对象:

学校的人、财、物、事、信息、时间与空间。

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

沟通的功能:

信息传递、控制、激励、情感交流。

学校管理的方法:

行政管理方法、法律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经济方法、学术方法。

管理的基本内容: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务行政管理、总务工作管理。

国家对教育的管理:

学校课程计划的编制和颁行制度。

教科书的编写、审定和使用制度。

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

教师人事管理制度。

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教师实行聘任制。

3、学校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组织,它开始于人类知识极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

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环境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学校具有公益性特点。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

教育必须与宗教分离

分学历教育:

小学、中学、大学

非学历教育:

幼儿、学前、特殊教育、各种培训学校

4、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它主要包括:

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由引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校园文化的特征

第一,互动性。

第二,渗透性。

第三,传承性。

校园文化的功能

  校园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触摸的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

首先是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

  其次是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

再次,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军训、理论探讨,学术报告,造成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学校文化从形式上可以分为:

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包括学生文化和教师文化。

制度文化分为传统、仪式、规章。

(二)理解

1、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现代学制的首先产生于欧洲,后形成双轨制。

14世纪,欧洲有大学,一般设有文科、神学、医学和法学科。

文科主要教授七艺,属普通教育。

现代小学的发展比大学和中学要晚。

一、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中国建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从清末开始的。

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

但壬寅学制未实施,1904年又颁布了一个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后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的学制。

?

?

?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制定了“壬子学制”。

1922年,北京政府颁布“壬戌学制”(六三三制)。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学校教育制度

新中国学制的确立:

1951年10月1日发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指出原有学制的缺点。

1951年学制系统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此外还有各级政治学校、补习学校、函授学校、盲聋哑特殊学校和各种训练班。

1951年学制确立以后,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但是这两次变革留下的是深刻的教训。

一次是1958年,要求改革学制,并提出了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改革原则。

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改革普遍存在急躁冒进和违背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

另一次是文化大革命,我国学制出现灾难性的破坏。

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基本为四等七级,直系旁系齐全,相互沟通衔接,已形成多种形式办学的格局。

1986年,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为提高国民的素质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

义务教育是我国实行的一种教育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八条规定:

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各级政府负有法律责任,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也负有法律责任,促使适龄儿童、少年接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因此,义务教育既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也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

2、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和变革,中学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现状及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

3、了解学校在东西方文明社会产生、发展的历史。

4、我国学校现有的运行机制及其创新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并且实行校长负责制

(三)运用

1、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

2、能够根据校园文化特征和校园文化理论,为创建理想的学校组织文化提供基本思路。

3、能够对进一步实施和完善校长负责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教师与学生

(一)识记

1、教师的职业角色、职业特征。

教师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

从狭义上讲,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

教师的职业角色应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学生心灵的塑造者、集体活动的领导者、学生家长的代理人、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复杂性、创造性:

教师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劳动。

复杂性表现在第一,教育目的的全面性;第二,教育任务的多样性;第三,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具体表现在:

第一,因材施教;第二,教学上的不断更新;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

②连续性、广延性:

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

③长期性、间接性:

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

间接性是指教师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④主体性、示范性:

主体性是指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

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一、教师享有以下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劳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其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称

把教师专业发展分为新手阶段、胜任阶段、成熟阶段和专家阶段这四个阶段

途径:

教学时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反思和探究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有以下几种:

1.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

2.提高教师的自主反思意识。

3.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研究。

4.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

4、校长的职责和素质要求。

其职责包括:

系统地规划学校,特别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及其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形成并完善学习型组织,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合理配置学校资源,以保证一个安全和有效率的教育环境;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关系,改善学校外部环境,引导家长和社会确立起对学校教育的合理期待;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促使所有学生学业上的进步。

5、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群体文化的特征

6、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7、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二)理解

1、教师职业及中国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2、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变化

3、校长的地位和作用。

(三)运用

1、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目标,能够对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2、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发展的需要,能够准确定位中学校长的职责和作用。

3、能够根据对教师学生地位的认识,确立自己对良好师生关系的认识。

五、课程

(一)识记

1.课程概念(广义与狭义)

广义的课程是指:

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狭义的课程是指:

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习的一门学科或应该从事的一种活动的内容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2.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来说,指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和颁布的各种课程政策,比如教育部制定、颁布的课程管理与开发政策、课程方案,各类课程的比例和范围,教材编写、审查和选用制度等。

从狭义上来说,国家课程是指国家委托有关部门或机构制定的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或称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或大纲。

无论广义的国家课程还是狭义的国家课程,都集中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是决定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国家课程具有统一规定性和强制性。

地方课程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地方课程是指在某一地方实施和管理的课程,既包括地方对本地国家课程的管理和实施,也包括地方自主开发的只在本地实施的课程;而狭义的地方课程专指地方自主开发、实施的课程。

校本课程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所实施的全部课程,既包括学校所实施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也包括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

而狭义的校本课程专指校本课程,即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

目前,人们习惯上将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称之为校本课程,以区别广义的学校课程。

3.课程目标、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

广义的课程目标:

在广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面是全层次的。

它即是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狭义的课程目标:

在狭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内部的教育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化的视角,它的涵盖面是特定的,主要指“教育目标”。

在狭义上,课程目标不包含“教育方针”,只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

4.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5.活动课程论、要素课程论、结构课程论

活动课程论指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

要素主义者的课程论有两个方面:

宏观方面,就是传递人类文化遗产的要素;微观方面,就是实施个人理智和道德的训练。

结构课程论是布鲁纳提出的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课程理论,也称结构主义课程论。

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

学科的基本结构,指的是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联系以及这门学科的基本方法。

结构课程理论比较重视掌握概念,列出结论的程序,主张把学习重点放在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上,强调通过发现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及其结构。

这种课程理论主张在编制教材时应把学生智慧发展程序和学科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科结构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6.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A、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B、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