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72593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10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1页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docx

细胞生物学习题指导已修改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英文的先翻译中文,再解释)

1、cellbiology:

2、亚显微结构:

3、细胞学说:

二、填空题

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和三个不同层次上,以研究细胞的、、、和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2、年英国学者第一次观察到细胞并命名为cell;后来第一次真正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科学家是。

3、1838—1839年,和共同提出:

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

4、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几个时期。

三、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A、RobertHookeB、LeeuwenHoekC、GrewD、Virchow

2、细胞学说是由()提出来的。

A、RobertHooke和LeeuwenHoekB、Crick和Watson

C、Schleiden和SchwannD、Sichold和Virchow

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是指()。

A、1665年以后的25年B、1838—1858细胞学说的建立

C、19世纪的最后25年D、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4、()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学科早期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A、组织培养B、高速离心C、光学显微镜D、电子显微镜

四、判断题

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结构的科学。

()

2、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

()

3、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4、英国学者RobertHooke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

()

5、细胞学说、进化论、遗传学的基本定律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6、细胞学说的建立构成了细胞学的经典时期。

()

五、简答题

1、什么叫细胞生物学?

试论述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细胞生物学cellbiology:

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2、显微结构microscopicstructure: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直径大于0.2微米,如细胞的大小及外部形态、染色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核、核仁等,目前用于研究细胞显微结构的工具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3、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是由Schleiden、Schwann提出来的。

主要内容包括: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

细胞学说的创立参当时生物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二、填空题

1、生命活动,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

2、1665,RobertHooke,LeeuwenHoek。

3、Schleiden、Schwann,基本单位。

4、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学经典时期,实验细胞学时期。

三、选择题

1、B2、C3、C4、D。

四、判断题

1、×2、×3、√4、×5、×6、×。

五、简答题

1、什么叫细胞生物学?

试论述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三个水平(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开发商地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大方面: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重要生命活动。

涵盖九个方面的内容:

⑴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⑵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⑶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⑷细胞增殖及其调控;⑸细胞分化及其调控;⑹细胞的衰老与凋亡;⑺细胞的起源与进化;⑻细胞工程;⑼细胞信号转导。

2、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

细胞质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细胞学的经典时期、实验细胞学时期、细胞生物学时期。

第二章细胞概念与分子基础

一、填空题

1、所有细胞的表面均有由和构成的;所有的细胞都含有种核酸;所有细胞都以方式增殖;所有细胞内均存在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机器。

2、病毒是迄今发现的最的、最的专性内寄生的生物。

3、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量,遗传信息载体仅由一个状的构成,细胞内没有专门的和,其细胞膜具有性。

4、一个细胞生存与增殖必须具备的结构为、、和催化酶促反应所需要的酶。

5、细菌细胞表面主要是指和及其特化结构、和

等。

6、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可分为、两种。

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核糖体的沉降系数分别为和。

8、水在细胞中主要以和的形式存在。

9、真核细胞亚显微水平的三大基本结构体系是、和。

10、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直径只有。

11、多肽链的一端具有游离的氨基称为或,另一端具有游离的羧基,称为或。

12、α—螺旋的氢键在条肽链内形成,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中。

β—折叠的氢键在条肽链内形成,主要存在于蛋白质中。

13、细胞内的组装方式为、、。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

A、80SB、70SC、60SD、50S

2、下列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

A、支原体B、细菌C、蓝藻D、植物细胞

3、在病毒与细胞起源的关系上,下面的()观点越来越有说服力。

A、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B、生物大分子→细胞和病毒

C、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D、都不对

4、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A、细胞核B、线粒体C、中心粒D、质体

5、目前认为支原体是最小的细胞,其直径约为()

A、0.01μmB、0.1-0.3μmC、1-3μmD、10μm

6、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共同存在的细胞器是()

A、中心粒B、叶绿体C、溶酶体D、核糖体

7、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

A、细胞质中B、质膜上C、线粒体内膜上D、类核区内

8、在英国引起疯牛病的病原体是()。

A、朊病毒(prion)B、病毒(Virus)C、立克次体D、支原体

9、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A、氨基酸B、核苷酸C、脂肪酸D、磷酸E、乳酸

10、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是()。

A、RobertHookB、Schleiden和SchwanC、FlemmingD、Watson和Crick

11、处于等电点状态的氨基酸在水溶液中带()电荷

A、正电荷B、负电荷C、不带电荷D、既带正电荷,也带负电荷

12、组成核苷酸的糖是()。

A、葡萄糖B、半乳糖C、戊糖D、甘露糖

13、下列哪个核苷酸不是RNA的组成成分()

A、TMPB、AMPC、GMPD、UMP

14、在DNA链中连接两种单核苷酸的化学键是()。

A、磷酸二酯键B、高能磷酸键C、酯键D、氢键

三、名词解释(英文的先翻译中文,再解释)

1、细胞

2、virus

3、生物大分子

4、原核细胞

四、判断题

1、病毒是仅由一种核酸和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

2、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生物。

()

3、所有细胞的表面均有由磷酯双分子层和镶嵌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

()

4、细菌的DNA复制、RNA转录与蛋白质的翻译可以同时进行,没有严格的时间上的阶段性与空间上的区域性。

()

5、细菌的基因组主要是由一个环状DNA分子盘绕而成,特称为核区或拟核。

()

6、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原核细胞内没有细胞器。

()

7、所有的细胞均具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

()

8、核糖体仅存在于真核细胞中,而在原核细胞没有。

()

9、病毒的增殖又称病毒的复制,与细胞的增殖方式一样为二分分裂。

()

10、细菌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由50S大亚基和30S小亚基组成。

()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为什么说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能独立生活的细胞生物?

3、简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4、简述DNA与RNA的区别。

第二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脂类、蛋白质,细胞膜;两,二分分裂;核糖体。

2、小、简单,活细胞,非细胞。

3、小,环,DNA,细胞器、核膜,多功能性。

4、细胞膜、遗传信息载体DNA与RNA、进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一定数量的核糖体

5、细胞壁、细胞膜,间体,荚膜,鞭毛。

6、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7、70S;80S。

8、结合水自由水

9、生物膜结构系统,遗传信息表达系统,细胞骨架系统。

10、支原体,0.1μm。

11、氨基端N端羧基端C端

12、1球状多线状

13、复制组装酶效应组装自体组装

二、选择题

1、B,2、A,3、C,4、C,5、B,6、D,7、B,8、A,9、A,10、D,11、D,12、C,13、A,14、A。

三、名词解释

1、细胞:

由膜转围成的、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是生物体电基本的开矿结构和生理功能单位。

其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拟核)。

2、virus:

迄今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非胞生物体,是仅由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3、生物大分子:

指细胞内分子量巨大,结构复杂,具有生物活性、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分子。

4、原核细胞:

没有由膜围成的明确的细胞核、体积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原始的细胞。

四、判断题、

1、√2、×3、√4、√5、√6、×7、√8、×9、×10、√

五、简答题

1、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答:

①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一切有机体均由细胞构成,只有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

②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④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⑤细胞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⑥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2、为什么说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能独立生活的细胞生物?

答:

支原体的的结构和机能极为简单:

细胞膜、遗传信息载体DNA与RNA、进行蛋白质合成的一定数量的核糖体以及催化主要酶促反应所需要的酶。

这些结构及其功能活动所需空间不可能小于100nm。

因此作为比支原体更小、更简单的细胞,又要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要求,似乎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3、试论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

答: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①生物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

真核细胞以生物膜分化为基础,分化为结构更精细、功能更专一的基本单位——细胞器,使细胞内部结构与职能的分工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重要标志;②遗传信息量与遗传装置的扩增与复杂化:

由于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复杂化,遗传信息量相应扩增,即编码结构蛋白与功能蛋白的基因数首先大大增多;遗传信息重复序列与染色体多倍性的出现是真核细胞区别于原核细胞的一个重大标志。

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的装置和程序也相应复杂化,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有严格的阶段性与区域性,而在原核细胞内转录与翻译可同时进行。

4、DNA与RNA的区别。

答:

见下表

类别

核苷酸组成

核苷酸种类

结构

存在部位

功能

RNA

磷酸

腺嘌呤核苷酸(AMP)

单链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与遗传信息的表达有关

核糖

鸟嘌呤核苷酸(GMP)

碱基

胞嘧啶核苷酸(CMP)

(AUGC)

尿嘧啶核苷酸(UMP)

DNA

磷酸

腺嘌呤核苷酸(AMP)

双链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核糖

鸟嘌呤核苷酸(GMP)

碱基

胞嘧啶核苷酸(CMP)

(ATGC)

胸腺嘧啶核苷酸(UMP)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略)

第四章细胞膜与物质的跨膜转运

一、名词解释

1、生物膜2、脂质体3、双亲媒性分子(兼性分子)4、内在蛋白5、外周蛋白

6、细胞外被7、主动运输8、被动运输9、配体门通道10、有被小泡

11、钠—钾泵(Na+—K+pump)12、胞吞作用13、胞吐作用14、结构性胞吐作用

15、调节型胞吐作用

二、填空题

1、细胞膜的最显著特性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细胞膜的膜脂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以__________为主。

3、细胞胞吐作用的途径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通道扩散与易化扩散不同的是,它__________且扩散速度远比易化扩散要__________。

5、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磷脂分子是兼性分子,它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不同性质的部分。

7、根据膜蛋白与膜脂的关系,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蛋白和__________蛋白。

8、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方式。

大分子

物质主要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完成膜泡转运。

9、大分子物质要进入细胞,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来实现。

10、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开放的跨膜通道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1、主动运输需要__________和__________才能逆浓度梯度转运物质。

12、Na+与葡萄糖的伴随运输中,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转运,其能量来自__________。

13、载体蛋白的转运方式可根据其转运物质的种类和方向不同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三种。

三、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生物膜是指()。

A、单位膜B、包围在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

C、细胞膜及内膜系统的总称D、细胞内各种膜的总称

2、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蛋白质和核酸B、蛋白质和糖类

C、蛋白质和脂肪D、蛋白质和脂类

3、生物膜的主要作用是()。

A、区域化B、合成蛋白质C、提供能量D、运输物质

4、膜脂中最多的是()。

A、脂肪B、糖脂C、磷脂D、胆固醇

5、在电子显微镜上,单位膜为()。

A、一层深色带B、二层浅色带和中间一层深色带

C、一层浅色带D、二层深色带和中间一层浅色带

6、生物膜的液态流动性主要取决于()。

A、蛋白质B、多糖C、脂类D、糖蛋白

7、膜结构功能的特殊性主要取决于()。

A、膜中的脂类B、膜中蛋白质的组成

C、膜中脂类和蛋白质的比例D、膜中脂类与蛋白质的关系

8、Na+-K+泵由α、β两个亚基组成,当α亚基上的()磷酸化才可能引起α亚基构象变化,而将Na+泵出细胞外。

A、苏氨酸B、酪氨酸

C、天冬氨酸D、半胱氨酸

9、下列哪种运输不消耗能量()。

A、胞饮B、协助扩散C、胞吞D、主动运输

10、膜脂分子分布的不对称性是指()。

A、脂分子在膜上亲水头部与疏水尾部不对称

B、在两层膜脂中脂分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C、在两层膜脂中膜蛋白不同

D、细胞膜外表面是亲水的,内表面是疏水的

11、膜脂分子不具备的运动方式是()。

A、向各方向运动B、侧向扩散

C、翻转运动D、旋转运动

12、糖分布在细胞膜的()。

A、内表面B、外表面

C、内、外表面D、内、外表面之间

13、Na+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其转运方式是()。

A、主动运输B、简单扩散

C、易化扩散D、胞吞作用

14、Na+—K+泵转运Na+和K+的方式属()。

A、单运输B、协同运输

C、共运输D、对向运输

15、Na+—K+泵水解一分子ATP可转运()。

A、3个Na+、2个K+B、3个K+、2个Na+

C、2个Na+、2个K+D、3个Na+、3个K+

16、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Na+入胞的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一起带入胞内,此转运方式不属于下列哪一种()。

A、共运输B、对向运输  C、协同运输D、单运输

17、不受条件控制的跨膜通道为()。

A、配体闸门通道B、离子闸门通道C、电压闸门通道D、持续开放通道

18、细胞摄入LDL颗粒的过程是()。

A、自由扩散B、吞噬作用C、主动运输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19、有被小窝的作用是()。

A、使特定受体聚集B、吞入大分子物质C、防止大分子泄漏D、使细胞膜牢固

20、目前得到广泛接受和支持的细胞膜分子结构模型是()。

A、单位膜模型B、板块镶嵌模型C、流动镶嵌模型D、晶格镶嵌模型

四、判断题

1、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

()

2、外在(外周)膜蛋白为水不溶性蛋白,形成跨膜螺旋,与膜结合紧密,需用去垢剂使膜崩解后才可分离。

()

3、胞吞作用与胞吐作用是大分子物质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也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

4、协助扩散是一种不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参与的被动运输方式。

()

5、大分子物质及颗粒通常以膜泡方式运输,而小分子及离子往往以穿膜方式运输。

()

6、主动运输是物质顺化学梯度的穿膜运输,并需要专一的载体参与。

()

7、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都是通过膜泡运输的方式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

()

8、膜脂分子的运动是膜流动性的主要原因。

()

9、所有膜脂和膜蛋白都是兼性分子。

()

10、胞吐作用和胞吞作用在转运大分子物质的同时,进行细胞膜与细胞内膜的交流。

()

五、简答题

1、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

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

2、试比较单位膜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优缺点。

3、简述细胞膜的基本特性。

4、比较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异同。

5、试论述Na+-K+泵的结构及作用机理。

6、小分子物质和大分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转运有什么不同?

第四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物膜:

把细胞所有膜相结构称为生物膜。

2、脂质体:

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而制备的人工膜。

3、双亲媒性分子(兼性分子):

像磷子分子即含亲水性的头部、又含疏水性的尾部,这样的分子叫双亲媒性分子。

4、内在蛋白:

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以疏水氨基酸与磷脂分子的疏水尾部结合,结合力较强。

只有用去垢剂处理,使膜崩解后,才能将它们分离出来。

5、外周蛋白:

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膜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极性头部非共价结合,易分离。

6、细胞外被:

细胞外被(cellcoat):

又称糖萼,细胞膜外表面覆盖的一层粘多糖物质,实际上是细胞表面与质膜中的蛋白或脂类分子共价结合的寡糖链,是膜正常的结构组分,对膜蛋白起保护作用,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7、主动运输:

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需要细胞提供能量,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8、、被动运输:

物质通过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运输动力来自运输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9、配体门通道:

通道蛋白亚基在膜上形成的孔道,如果通过与一些信号分子(配体)结合后构象发生改变而导致孔道的开关,则这样的通道蛋白称为配体门通道。

10、有被小泡:

大多数真核细胞都含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小泡,直径50~250nm,电镜下显示其细胞质面有毛状结构覆盖,因而称为有被小泡。

有被小泡的一部分在高尔基复合体形成,负责细胞内细胞器间的物质传送;另一部分则来自细胞膜有被区的内陷,然后与膜分离而持续不断产生的,这些有被区被称为有被小窝。

11、钠—钾泵(Na+—K+pump):

是动物细胞中由ATP驱动的将Na+输出到细胞外同时将K+输入细胞内的运输泵,实际上是位于细胞膜脂双分子层中的载体蛋白,是一种Na+/K+ATP酶,在ATP直接提供能量的条件下能逆浓度梯度主动转运钠离子和钾离子。

12、胞吞作用:

细胞摄取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时,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囊泡,将物质裹进并输入细胞的过程。

13、胞吐作用:

细胞排出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时,通过形成囊泡从细胞内部移至细胞表面,囊泡的膜与质膜融合,将物质排出细胞外的过程。

14、结构性胞吐作用:

所有真核细胞都有的、从高尔基体反面管网区分泌的囊泡向质膜流动并与质膜融合、将分泌小泡的内含物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

此过程不需要任何信号的触发,除了给细胞外提供酶、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外,还为细胞膜提供膜整合蛋白和膜脂。

15、调节型胞吐作用:

某些特化的细胞(如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如激素、粘液或消化酶)储存在分泌泡内,当细胞受到胞外信号刺激时,分泌泡与质膜融合并将内含物释放出去的过程。

二、填空题

1、流动性,不对称性;2、磷脂、糖脂、胆固醇,磷脂;3、结构性分泌途径、调节性分泌途径;4、没有饱和现象、速度快;5、脂类、蛋白质、糖类;6、亲水头部、疏水尾部;7、内在膜、外周膜、脂锚定;8、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运输、胞吞作用、胞吐作用;9、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10、配体闸门通道、应力激活闸门通道、电压闸门通道;11、载体蛋白、代谢能(ATP);12、Na+的电化学梯度;13、单运输、共运输、对向运输。

三、选择题

1、D;2、D;3、A;4、C;5、D;6、C;7、B;8、C;9、B;10、B;11、A;12、B;13、A;14、A;15、A;16、D;17、D;18、D;19、A;20、C。

四、判断题

1、√;2、×;3、√;4、×;5、√;6、×;7、×;8、√;9、×;10、√。

五、简答题

1、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

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

答案要点: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

①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具有极性的头部和非极性的尾部的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膜系统的性质,以非极性尾部相对,以极性头部朝向水相。

这一结构特点为细胞和细胞器的生理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使细胞与外界、细胞器与细胞器之间有了一个界面;②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其中或结合于表面,蛋白质的类型、数量的多少、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性及其与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不同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结构特征有利于物质的选择运输,提供细胞识别位点,为多种酶提供了结合位点,同时参与形成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结构特征。

2、试比较单位膜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

答案要点:

单位膜模型的主要内容:

两暗一明,细胞共有,厚约7.5nm,各种膜都具有相似的分子排列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