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7298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课思考题升级版1Word格式.docx

就像在地区差别上、城乡差别上,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一样,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

所以我们不能再单纯的强调经济的发展而不顾其他,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重视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代的良性延续。

也就是说要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需要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的目的。

六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做出了一系列的决策和部署,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第二、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需要。

没有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国经济的发展就成为问题,作为领导中国经济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就会出现问题。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利党、利国、利民,不仅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国策,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愿望和心声。

二、简述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科学内涵

三、基于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实际,试述如何调整经济结构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刻内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和口号,它与总体小康相比,在层次上、范围上、观念上、结构上都有很大不同,是一种体现新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新的社会发展观。

首先,全面小康是更高层次、更高标准的小康,而总体小康还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

其次,全面小康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追求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发展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不仅仅是经济概念,除了注重物质生活进一步提高以外,还更加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是包含民主权利、精神文明、生态环境在内的更高的生活质量。

全面小康不仅是物质生活方面的要求,还包含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并包括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环境等更为全面的内容,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和广大人民的新要求。

第三,全面小康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目前的总体小康不仅是低水平的,而且在全国的发展很不均衡。

到2000年,全国尚有3000万人没有完全解决温饱,城镇也有一批人还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农村中还有相当数量的人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尚未达到小康,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还在扩大,城乡差别在大多数地区还比较明显。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才能更加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

全面小康不仅是经济概念,也不是单纯指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而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一种体现新时代精神的新的社会发展观。

十六大适时地以全面小康∀去确立中国新时期的发展目标,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实际,是最根本的与时俱进。

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更高标准的小康,基本目标是人均GDP到2020年要力争比2000年再翻两番,按此目标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上收入国家的水平,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为了保特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其重要手收。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工业改造和结构优化,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二、我国经济结构的实际情况与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同时,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

其特点是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有所提高,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产业结构正向优化的目标迈进。

但是与世界新兴工业国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地区基本上还只是处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我国的产业结构仍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主要问题是:

第一产业现代化水平很低,基础地位脆弱,不能适应大市场的需要,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停留在农业领域,效率低,农民收入增长慢。

第二产业比重偏高,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但其存在着大而不强、科技水平低、缺少核心竞争力、低水平重复生产和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

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表明该产业发展太慢,水平太低,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后仍需大力发展。

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中,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持续快速增长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下降,需求结构会剧烈变动,高档次产品需求猛增,低档次产品需求急速下降。

经济结构中生产结构与资源结构的矛盾,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矛盾,技术结构滞后与外部竞争加剧的矛盾,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性缺陷等,均会日趋明显尖锐。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必须解决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形成更为合理、更为高级的产业结构,要继续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

三、如何调整经济结构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虽然我们已经在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但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

例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服务业设施和手段落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程度还有待提高。

只有对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才能解决社会经济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是局部性调整,其实质是资源的再一次优化配置。

是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在内的系统性调整。

1、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21世纪之初的中国虽说初步进入小康社会,但广大农村还没有达到既定的小康生活标准,这说明在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任务仍很艰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农村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

第一,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农业现代化。

21世纪将是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世纪,农业生产将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

这一切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第二,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多渠道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

乡镇企业是中国特色的乡村企业,它的崛起与发展被称为“中国奇迹”,它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开辟了第二条道路,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改变了中国二元经济社会。

所以,应重视乡镇企业在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第三,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真正把农民作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当作农村实现小康的基本条件。

2、加快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是必经之路。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并注重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

第一,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耍把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放在重要位置,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

第二,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是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今后一段时间,要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建设高速宽带信息网络、关键集成电路、新型运载火箭等重大高技术工程,形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

第三,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

第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基础设施提出的更高要求,增加长期发展的后劲,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而且有助于扩大内需。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将会有所改变。

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会有差异。

当处于总体小康阶段时,经济发展已开始主要靠第二、三产业推动;

当进入全面小康时,经济的发展将主要靠第三产业推动。

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中,第三产业将可能逐步成为GDP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必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的发展应注重增加品种,提高技术含量和服务水平。

要面向城乡居民消费发展服务业,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展服务业。

第一,积极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与整体水平。

第二.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第三,发展面向居民消费的房地产、社区服务、旅游、餐饮、娱乐、健身等产业,增加服务内容。

第四,要深化改革和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四、简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条件、内容和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第二、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的现实基础;

第三、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

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

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五、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007年底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

指出:

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当中,我们党依靠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巨大历史性成就。

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生活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

这一点丝毫不能含糊。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

马克思主义对理想问题作了科学阐述,把理想问题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内在地联系起来,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把握和自觉的认识。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

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选择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长期追求的崇高理想一步步走向现实,而且表明中国在建设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正在探索人类社会新的发展道路和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

“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

”胡锦涛同志指出:

“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他强调指出: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各行为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

意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

价值体系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

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体现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规律,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安民固邦的经验教训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

如果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

通过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主流意识形态、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途径。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次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成功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古老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

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道德基础的需要。

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

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要瓦解、国家就要分裂、民族就要解体。

我们党历来重视共同思想基础的建设。

江泽民同志指出: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这强调的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

胡锦涛同志多次指出:

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

这强调的还是共同思想基础。

4、建设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5、核心价值体系是防止西化、分化重要的思想武器。

必须清醒认识到全球化条件下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对我国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领域造成的影响。

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反映在软实力之间的较量。

在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直接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国外西方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传播媒介优势,竭力推销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而且手段越来越多、方式越来越隐蔽。

我们如果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渗透丧失警惕,缺乏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势必落入“西化”、“分化”的陷阱,使民族、国家的主流文化失落,精神支柱崩塌。

只有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先进意识形态,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筑起坚不可摧的文化长城。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创新

一、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提出及内涵

现今世界上存在两种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