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多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73427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杂多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杂多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杂多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杂多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杂多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杂多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杂多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多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杂多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件下载.docx

  D、教育哲学

  【答案】A

  【解析】教育学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故选A。

  5、提出“为师要有知识,为表要有美德”的教育家是()。

  A、梁漱溟

  B、晏阳初

  C、孙敬修

  D、黄炎培

  【解析】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为“师”者要有知识。

为“表”者要有美德。

这样才能为人师表。

故选C。

  6、按照归因理论,“努力”属于()因素。

  A、内部一可控

  B、内部一不可控

  C、外部一可控

  D、外部一不可控

  【解析】

  “努力”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属于内部可控因素。

故选A。

  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对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节,不应该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

  A、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

  B、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

  C、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说服教育

  【答案】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五条规定:

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

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故选D。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解析】教育具有永恒性,她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因此,不会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9、有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设计

  C、教学评价

  D、教学过程

  【解析】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10、范例教学法的创造者是德国教育家()。

  A、第斯多惠

  B、瓦?

根舍因

  C、赫尔巴特

  D、韦特海默

  【解析】范例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一种教学方法。

范例教学法是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造的。

  11、以下跟教师道德修养无关的是()。

  A、“学而不厌,海人不倦”

  B、“立志乐道,甘于奉献”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以身作则,反躬自省”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一种教学方法,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无关。

  12、根据同化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相互关系,学习可以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中位学习

  【解析】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可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13、1762年,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的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A、帕森斯

  B、康德

  C、夸美纽斯

  D、卢梭

  【解析】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的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14、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对同一函数公式展示了多种题目形式与解题过程,这属于()。

  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概括教学

  D、变式教学

  【解析】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对同一函数公式展示了多种题目形式与解题过程,目的是呈现该函数公式的多重应用形式,突出此类题目的共同特征,方便学生对这一类题目核心特征的了解。

此属于变式教学。

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15、教育法律规范评价作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普遍的有效性,二是()。

  A、突出的客观性

  B、突出的适用性

  C、强烈的说教性

  D、较强的现实性

  【解析】教育法规的评价作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突出的客观性,二是普遍的有效性。

  16、下列不属于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的是()。

  A、已有的知识经验

  B、品德

  C、定势与功能固着

  D、问题情境

  【解析】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

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和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情绪状态。

  17、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教导作用

  B、选拔作用

  C、评价作用

  D、管理作用

  【解析】识记性知识,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作用。

  18、某学校准备对学校的20多位进行考核,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校对教师考核内容?

  A、政治思想

  B、业务水平

  C、工作成绩

  D、课时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故选D。

  19、某学校准备对学校的20多位进行考核,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校对教师考核内容?

  20、“才艺爱好、科技发明、网页制作等”属于中学的()。

  A、接受性休闲活动

  B、表述性休闲活动

  C、学习性休闲活动

  D、放松性休闲活动

  “才艺爱好、科技发明、网页制作等”属于中学的学习性休闲娱乐。

  21、如何采取有效的步骤解决问题,属于()。

  A、智力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运动技能

  【解析】认知策略是指内部组织起来的用于调节学习者自己内部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过程的技能。

如何采取有效的步骤解决问题属于认知策略。

  22、一个学生总是一遍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的人物数目或自己走过了多少台阶,判定这个学生可能有的心理问题是()。

  A、学习困难综合症

  B、焦虑反应

  C、厌学症

  D、强迫症行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是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思考的事情;

强迫行为是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操作。

题干中,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去做数台阶这样的事情,这是强迫行为的体现。

  23、下列课程中属于校本课程的是()。

  A、小学语文

  B、小学科学

  C、小学课程标准

  D、学校的古诗词选修课

  【解析】校本课程是指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学校的古诗词选修课符合校本课程所包含的范围。

  24、“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解析】题干意指听说的不如自己亲自看到的,因此是直观性原则。

  25、班级管理常见的几种模式是()。

  A、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B、制度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C、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D、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教师管理、目标管理

  【解析】班级管理主要包括四种模式:

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

  26、直接决定教育性质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的意识形态

  D、社会文化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

③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27、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的培养。

  A、创新能力

  B、读写能力

  C、听说能力

  D、交往能力

  【解析】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28、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对同一函数公式展示了多种题目形式与解题过程,这属于()。

  29、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A、创造性人格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意识

  D、创造性勇气

  【解析】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其基本结构包括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意识。

  30、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是:

学习过程中经常加以复习,不仅可以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还可以从已有知识中得到新的收获。

这句话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说明了教学中要坚持巩固性原则。

  故选D。

  3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A、技术人员

  B、管理人员

  C、科研人员

  D、专业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32、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33、将学习过的知识分门别类,并列出提纲,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解析】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

列提纲就是一种常用的组织策略。

  34、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力臂原理,再学习定滑轮的知识,理解了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解析】下位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35、“七十二行,行行有规”,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特征是()。

  A、爱岗敬业

  B、清正廉洁

  C、为人师表

  D、团结协作

  【解析】爱岗敬业是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要求,只有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特征,清正廉洁(廉洁奉公)和团结协作是对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

  36、学校教育是()的最重要的途径。

  A、社会生产

  B、科学研究

  C、科学知识再生产

  D、技术研发

  【答案】C

  【解析】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之一体现在其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其中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因为它是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37、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解析】冲动型和沉思型主要是针对对问题的思考速度而言。

故排除A和B。

威特金根据人队外部环境(“场”)的不同依赖程度,提出了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场独立型的人主要依据内在标准和内在参照,而场依存型则是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倾向。

  38、教育行政处罚执法人员正确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正确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给予警告处罚的,可以适用()程序。

  A、简易程序

  B、复杂程序

  C、一般程序

  D、听政程序

  《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规定,教育行政处罚执法人员正确公民处以50元以下,正确法人或其它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给予警告处罚的,可以适用简单程序,当场做出处罚决定,但应报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39、下列不属于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的是()。

  A、故意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学生信件

  B、披露、宣扬学生自身及家庭成员的资料

  C、随意开除学生

  D、以不恰当的方式提供学生成绩

  【解析】ABD属于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C项属于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40、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钻研教材

  B、掌握课程标准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班集体

  【解析】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41、学校教育是()的最重要的途径。

  4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C、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D、学校应当把素质教育放在首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

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教育法》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具体化。

同时又是对九年义务教育领域中不同方面进行规范的法律依据。

  《义务教育法》立法宗旨和立法依据的规定: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43、《教师法》指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但不同资格的取得须有一定的学历要求,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想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必须拥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学历

  B、若想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具备师范院校大专毕业的学历不可以报考

  C、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D、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不可以

  【解析】A选项中,《教师法》规定:

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所以A错误。

B选项中,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

  44、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是一个操作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

  45、教育法律关系形成的前提是()。

  A、教育法律规范

  B、教育法律文件

  C、教育法律规定

  D、教育法律文书

  【解析】教育法律关系具有的一个特征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存在总是以相应的现行的教育法律规范为前提。

  46、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改革。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课程

  D、教育体制

  【解析】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47、()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C、提升道德品质

  D、提升智力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48、有守恒、思维可逆并达到了去自我中心是认知发展阶段的()。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解析】在具体运算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

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

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

  49、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

  A、小组活动

  B、集会活动

  C、个人活动

  D、文体活动

  【解析】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

故选A

  50、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普莱西

  C、布鲁纳

  D、加涅

  【解析】程序教学是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但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却是斯金纳。

  5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要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调整教与学的步骤,需使用()。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结果性评价

  【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用来及时了解某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因而可据此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活动。

  52、教学作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具有多种形态,是()的统一。

  A、课内与课外

  B、班级与小组

  C、集体与个别化

  D、共性与多样性

  【解析】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53、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解析】1922年,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

  “壬戌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54、新课程背景下的重教学模式尽可能尊重()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B、教师

  C、每个学生

  D、每个人

  【解析】新课程背景下的重教学模式尽可能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55、“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

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

”这是近代教育家谁的名言?

  A、布卢姆

  C、陈鹤琴

  D、陶行知

  【解析】陶行知指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也就是说,教师必须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才能为学生树立典范。

  56、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A、自愿性

  B、强制性

  C、规范性

  D、随意性

  【解析】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其基本特点在于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57、以下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地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学生是可以随意涂抹的白纸,在师生关系上处于从属地位

  B、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在师生关系上处于辅助地位

  C、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

  D、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也是认识的主体

  【解析】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

D项表述正确。

学生有主观能动性,在师生关系中不是绝对的从属地位,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不能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安排学习。

  58、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时期是()。

  A、古代

  B、文化复兴后的欧洲时期

  C、近代

  D、现代

  【解析】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终身教育是20世纪以后出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