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3935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docx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

安全规则

1.实验前必须熟悉试验内容,并检查设备及仪表是否正常。

2.在合电源之前,务必有两人以上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接地是否可靠,做好分工,专人记录。

3.在高压电源和带有高压的设备周围围以遮栏,以便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实验时应站在遮栏之外,不得向遮栏内探头或伸手。

4.在实验进行中不允许交谈或议论,有问题需要讨论时,要切断电源。

5.实验完毕,应先用接地棒使设备放电,尤其是在做完电容器或者电缆等大电容试品实验后,务必仔细放电,同时须将试验场地恢复整齐。

6.在未亲眼看到设备接地之前,不得接近或触摸高压设备。

7.使用升压设备时,升压必须从零开始,使用完毕后,要退回零位。

8.实验中发生事故或异常现象时,应立刻拉闸切断电源,放电后检查线路和设备,如果发生人身事故应立刻进行抢救。

凡在本高压实验室进行试验之人员必须遵守本规则,并保持实验室整洁及良好的工作秩序。

绝缘电阻、泄漏电流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量绝缘电阻及吸收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掌握测量泄漏电流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3.分析设备绝缘状况。

二、实验内容

1.用兆欧表(摇表)测量试品(三相电缆及氧化锌避雷器)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2.测量高压直流下的试品泄漏电流。

三、实验装置及接线图

1.使用兆欧表测量试品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接线图

图1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

图中:

R1、R2:

串联电阻;E:

摇表接地电极;

G:

摇表屏蔽电极;L:

摇表高压电极;

A、B、C:

三相电缆的三个单相端头。

2.测量泄漏电流的装置及线路图如下:

图2测量三相电缆的泄漏电流

图中:

T1:

调压器T2:

高压试验变压器;

D:

高压整流硅堆R:

保护电阻;

C:

滤波电容V2:

静电电压表

R2:

测量电阻V1:

电压表

T、O:

试品

四、实验内容:

1.检验摇表,不接试品,摇动手柄指针指向“∞”;短接L,E两端缓缓摇动手柄指针应指零。

2.按图1接线,经检查无误之后,以每分钟120转的速度摇动摇表手柄。

3.读取15秒及60秒时的读数,即为R15及R60

4.对电容较大的试品,在试验快结束时候,应设法在摇表仍处于额定转速时断开L或者E引线,以免摇表停止转动时,试品向摇表放电而冲击指针,造成摇表指针的损坏。

5.摇表停转后,对试品进行放电,然后分别将B相和C相作为被试对象,重复步骤2、3。

6.按图2接线,经检查无误后,合闸平稳升压,当电压升至试验电压时,保持1分钟,再读取微安表读数。

7.将调压器退至零位,断开电源,对A相放电后,再分别对B、C两相进行上述步骤6。

五、实验数据处理:

1.根据绝缘电阻值求取试品的吸收比,判断电缆是否受潮。

吸收比是指设备绝缘60秒时的绝缘电阻与15秒时的绝缘电阻的比值。

对于未受潮的电气设备吸收比应在1.3~2范围内,电气设备受潮时,此比值近与1。

对于电容量不大,绝缘正常的试品,因吸收比不显著,故无实用价值。

2.将试验结果与“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比较,判断试品绝缘状况。

规程摘录见表1

表1油浸电力电缆长度为250m及以下时的泄漏电流参考值(μA)

电缆类

三芯

单芯

工作电压(KV)

35201063

1063

试验电压(KV)

14080503015

503015

泄漏电流(μA)

8580503015

704530

六、注意事项:

1.在所有直流试验及测量前后,都要将试品短接接地。

2.注意屏蔽端的接法,观察有无屏蔽的影响。

介质损耗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高压自动精密电桥测量电气设备绝缘介质损耗的方法。

2.根据测试结果,判断绝缘质量。

二、实验内容:

1.用正接法测定电压互感器高压绕组对低压绕组、铁芯和外壳及套管绝缘的介质损耗。

2.与“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见表2)比较,判断试品能否满足运行要求。

3.用反接法再测试品绝缘介质损耗。

三、实验装置及接线图:

1.正接法测绝缘介质损耗因数的原理图:

图1正接法原理图

图中:

U:

高压输出Cx、Rx:

试品

R3:

可调电阻G:

检流计

R4:

固定电阻Cn:

标准电容(50±1PF)

C4:

可调电容R:

保护电阻

2.正接法测量绝缘介质损耗因数的接线图:

图2正接法测介质损耗因数接线图

3.反接法测量绝缘介质损耗因数的原理图:

图3反接法原理图

图中符号同图1

4.反接法测量绝缘介质损耗因数的接线图:

图4反接法测量绝缘介质损耗因数接线图

四、实验步骤:

1.按照图2接线。

2.打开接收器与测量单元的电源开关,接收器对准测量单元光通讯器窗口,在接收器关机状态按“显示”键,便同时打开接收器和测量单元电源,测量单元的工作指示灯闪烁。

3.从接收器上调节测量单元的相应参数

4.缓慢升压至测量电压。

5.等接收器上数据稳定30秒后按下“保持”键或者直接记录数据。

6.按照图4接线,重复上述步骤2-5用反接线法测量试品介质损耗因数

五、数据处理与结论分析

将测量结果与“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比较,判断绝缘是否满足运行要求。

表2“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摘录

试品

高压绕组

电压等级

温度

5

10

20

30

40

50

60

70

电力变压器

35KV以上

1

1.5

2

3

4

6

8

必要时tgδ值(%)与历年数值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

35KV以下

1.5

2

3

4

6

8

11

电压互感器

35KV以上

大修后

1.5

2.0

2.5

4.0

6.0

运行中

2.0

2.5

3.5

5.0

8.0

35KV以下

大修后

2.0

2.5

3.5

5.5

8.0

运行中

2.5

3.5

5.0

7.5

10.5

六、注意事项:

1.一定要使电桥测量部分可靠接地。

2.特别注意:

正接法测量时,标准电容器高压电极、试品高压端和升压变压器高压电极都带危险电压!

各端之间连线都要架空,试验人员远离!

在接近测量系统、接线、拆线和对测量单元电源充电前,应确保所有测量电源已被切断!

还请注意低压电源的安全。

冲击电压的产生和测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线路、元件和结构。

2.掌握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操作方法和同步调节。

3.掌握用球隙测量冲击电压的方法。

4.掌握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量冲击电压波形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

2.测量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效率并与计算值比较。

三、实验装置及接线图:

冲击电压发生器接线原理图如下图:

冲击电压发生器原理接线图

图中:

T:

高压试验变压器AT:

调压器

R’:

测量用电阻C’:

倍压回路电容

D:

高压硅堆r:

充电回路保护电阻

C1’:

主电容R:

充电电阻

g0:

点火球隙g1、g2:

中间球隙

g3:

隔离球隙rd:

阻尼电阻

Rf:

波头电阻Rt:

波尾电阻

C2:

负荷电容gs:

测量球隙

四、试验步骤:

1.检查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接线。

2.检查接地棒是否接地良好,调压器是否在零位。

示波器测量回路接线是否正确。

3.将球隙g0调节至适当位置,g1-g3中间间隙适当加大。

4.将接地棒从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电容器上取下,作升压准备。

5.开启数字示波器电源,调节相应测量参数。

6.合闸。

开始缓慢均匀升压,到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级电压接近预定的充电电压时,停止升压,这时级电压会缓慢升到预定的充电电压值,此时启动点火装置,使冲击电压发生器动作,同时可在示波器上观察冲击电压波形。

7.观察示波器上显示的冲击电压波形,记录波形。

8.试验完毕,切断电源,用接地棒将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充电电容放电,并将接地棒挂在电容器高压端。

五、数据处理与结论分析

1.记录第一级电容上电压的大小U0

2.记录测量球隙距离,查球隙放电电压表,得放电电压U2m(忽略大气条件的修正),与计算效率比较。

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效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n为冲击电压发生器级数。

U2m为冲击电压发生器输出电压的幅值。

U0为冲击电压发生器每级的充电电压。

3.从示波器上冲击电压的波形,读出Tf和Tt,并与计算值比较。

波头、波尾的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

Tf=3.24RfC2

Tt=0.7Rt(C1+C2)

4.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六、注意事项:

1.测量之前要进行2-3次的预放电。

2.每次测试完毕切断电源,将接地棒挂在充电电容器的高压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