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3986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

《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docx

第4讲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中考语文记叙文解题方法训练

文题理解与拓展运用

一、标题含义

含义: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中心

(一)联系表层含义

内容(词语的含义,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体会深层含义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象征、 双关等),和文章内容相关的引申义,双关。

答题模式:

①表层含义:

(结合文章主要内容作答)②深层含义(紧扣文章中心作答)

例:

《走一步,再走一步》揣摩标题关键词

1.联系文章内容:

全文写“我”爬上悬崖却恐惧得不敢爬下来,后来是在父亲指点鼓励下“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表层含义:

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

2.结合文章主旨句:

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深层含义:

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例: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另一层含义:

“我”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表层含义:

夹竹桃凋谢。

深层含义:

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

<<变色龙》内容主旨相结合

1.联系课文内容,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态度发生五次变化,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

表层含义:

指善于变色的蜥蜴。

2.结合文章主旨深层含义:

是指像奥楚蔑洛夫这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沙皇警察。

 

阅读下文,回答1~4题。

(12分)

窑 变

余显斌

①鲁山花瓷是瓷中名品,百闻难得一见,因此,市场上算稀罕物,可是,他的店里,有时也做着鲁山花瓷的生意。

②他开一爿(pán)店,在一弯水边,上写铺名:

名瓷之家。

各种瓷器,琳琅满目。

客人来寻,踏过石桥,转过一道竹林,沿一道逼仄的门进去,眼前一亮,面前柜上摆着罐、杯、壶、瓠(hù)等,有的天青色,有的白如银子。

还有一种瓷,胎质厚实朴重,黑色质地上流淌着白斑蓝彩,泛着幽幽蓝光,让人眩晕。

③这,就是闻名的鲁山花瓷。

④买家只许看,选准了,他才拿出瓷器让对方细看。

在他这买瓷的,尤其是鲁山花瓷的,一般都信任他。

因为,他是鲁山花瓷的权威。

一尊鲁山花瓷拿来,不要放大镜,他用手一摸,鼻子一嗅,嗯,宋代的,绝对宋代的,瞧这质地,这手感。

一查,果然是宋代的。

也因此,他的那家店,人来人往,生意很好。

⑤当然,有时买主一个电话,他也会乐呵呵地送货上门,仅限于本市。

以他的说法,不为挣钱,只为交友,志同道合嘛。

⑥有人出三万元钱,想买他这个罐。

那天,是个细雨天,天青色的烟雨无边无沿地下着。

他用纸盒随手装了个小小的鲁山花瓷罐,提着,走了出去。

⑦由于路近,他没有打车,走过小巷,出了竹林。

这时,一辆三轮车冲了出来,他躲闪不及,手一松,纸盒落地,“哐”的一声全碎了。

⑧三轮司机傻了眼,跳下来道:

“没事吧,大哥?

”他火了:

“没事?

瞧我这罐。

”三轮司机说:

“不就一个罐吗?

多少钱!

⑨就在这时,买主打来电话,说三万元已备好,罐怎么还没送来?

他将电话让司机听了。

三轮司机顿时结结巴巴道:

“三——三万元啊?

”他眼一翻:

“现在知道不是你家腌菜罐子了吧?

”三轮司机呆了一会,一咬牙:

“我赔!

”他哼了一声:

“民工吧,你有钱吗?

算了算了,就当我募捐了,做了善事。

”说着,他不想再纠缠下去,转身就走。

⑩回到家,他拿了另一件鲁山花瓷罐,四耳的,黑底白釉,装入一个纸盒子,去了买主那儿。

三万元钱也就到了手里。

⑪这样的生意,他一天会做几起。

所以,撞碎鲁山花瓷的事,他也就慢慢忘了。

⑫一个冬日的早晨,他刚开门,一个人影戳在眼前。

抬眼一望,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民工司机。

司机吸溜着鼻子,显然站了一会儿了。

看见开门,司机连忙把手上紧紧裹着的蛇皮袋层层打开,抖抖缩缩捏出几卷钱,一张张地数,整整三万,放在他手中。

⑬司机交了钱,嘘了口气,好像多大一个心事了了。

他张张嘴,想说什么,可又没说出来。

直看着那民工骑上三轮车,嘟嘟嘟地走了。

一直消失在晨雾中,消失在他视线的尽头。

⑭他拿着钱仍呆呆地站在那儿,心中有股烈焰在燃烧,在蒸腾,在激流澎湃,以至于他虚汗淋漓。

因为,只有他知道自己卖出去的鲁山花瓷里,有个别是赝品,是自己手制的。

⑮那天,民工撞碎的就是一尊赝品。

他当时之所以没让赔,一则赝品不值钱。

再则怕闹开了,被行家发现,看出其中的猫腻。

⑯鲁山花瓷,是高温下的一种美丽的窑变。

⑰他没想到,一个民工司机,竟让自己心中发生了剧烈的窑变,也如鲁山花瓷一样,放射着一片洁净的蓝色。

当天,他找到民工退还了钱。

以后,他的“名瓷之家”中,再也没有赝品了。

(选自2017年5月《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3分)()

A. 第⑥自然段画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为下文埋下伏笔。

B. 联系标题“窑变”,可以看出,这篇小说重点刻画的人物是民工司机。

C. 从第⑰自然段画线句可以看出,人要想成为如鲁山花瓷一样的瓷中极品,有时需要经历“窑变”。

D. 第⑨自然段画横线句子“他不想再纠缠下去,转身就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同情农民工的人。

2.第⑫自然段划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3.谈谈你对标题“窑变”含义的理解。

(3分)

 

4.“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现实生活中,相信你也有过“窑变”的经历。

请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简要谈谈你的“窑变”过程。

(3分)

 

1.(3分)A、C【解析】B项“重点刻画的人物是民工司机”的说法错误,全文重点刻画的人物是“他”。

D项“同情农民工”的说法错误,“他”不想纠缠是因为被打碎的鲁山花瓷是赝品,根本不值钱,“他”怕被行家看出破绽。

故选A、C两项。

2.(3分)动作描写(1分),表现出民工司机非常珍惜他的血汗钱,每一张钱都来之不易,同时表现了民工司机敢于担当、诚信朴实、善良的高贵品质(2分)。

3.(3分)“窑变”指瓷器土坯在窑中经过数次高温烧烤后,最终形成美丽的鲁山花瓷的过程(1分)。

在文中,“窑变”的深层含义是指“他”在民工司机敢于担当、讲诚信美德的影响下,心灵得到净化后发生变化的过程(2分)。

4.(3分)示例:

以前我放学后总是先要玩个痛快,之后才考虑写作业的问题,结果由于时间不够没有完成当日的作业,第二天被老师批评了。

从那之后我改正了这个缺点,放学后先按时完成作业,再去玩。

(联系“自身缺点受到某人、某事物、某种现象的影响,得到启发,受到警醒,发生质的变化”进行回答,语言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即可得到满分3分。

记叙文标题“作用”答题模式

记叙文标题“作用”答题模式

【方法总结】

标题的作用,一般有四个侧重点:

(1)重内容:

①表明写作对象;②概括主要内容、情节。

(2)重结构:

贯穿全文线索。

(3)重主旨:

揭示(透露、点明)主旨。

(4)重写法:

一般运用修辞手法。

中考记叙文标题常用的有:

①比喻、拟人。

作用:

生动形象,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一语双关。

作用:

寓意深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③托物言志、象征。

作用:

借助鲜明具体的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答题模式:

①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

如《智取生辰纲》《最后一课》

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标题往往是物且在文中多次出现,贯穿全文。

如《背影》,“背影”是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再现背影,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内容组织起来。

③)揭示文章中心。

标题中往往会出现表示情感或作用的词语(要把中心简要答出来)

如《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文题点明主旨。

④表明写作对象。

通过这个标题,我们就可以知道作者的写作对象是谁,就很清楚文章的主人公。

 例如:

魏巍的《我的老师》,本文通过写七件具体的小事,表现了小学时的蔡芸芝老师对“我”和同学们的挚爱,抒发了对温柔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通过这个标题,我们知道作者的写作对象是他的小学老师。

如《藤野先生》。

⑤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标题比较夸张、吊人胃口,吸引读者。

例如《寓言四则》中的一篇《狮子与蚊子》。

这则寓言通过蚊子战胜强大的狮子却最终又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

刚看到这个标题就引人遐想,狮子和蚊子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它们之间又怎么会产生关联呢?

所以,这个标题就很好的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时间的脚印》。

(①③⑤作用必答,②④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课本统编八上《背影》“思考探究”)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①从内容来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之情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

②从结构来看,“背影”是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

例题:

请分析《对一只蝴蝶的关怀》这个题目的作用

答:

作用是①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②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③初步揭示文章中心:

赞美了两个同学善良的心灵,呼吁人们心存大爱。

④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阅读《腕上茉莉》,回答1~5题。

(10分)

★1.说说本文以“腕上茉莉”为题的作用。

(2分)

二、1.(2分)点明行文线索;含蓄隽永,具有象征意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出两点2分,答出一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

本文以茉莉花贯穿全文,它是行文线索。

“腕上茉莉”设置悬念,有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茉莉花的香气又象征老太太美好的品质。

记叙文标题“妙处”答题模式

题目(标题)的妙处(好处)答题思路:

题目之所以有妙处,是因为这个题目在在表达上有特点,所以在作答时要答题目表达特点和题目的作用,即表达+作用

①答文章主要内容;②答标题的含义(有时可不答);③答标题的作用。

注:

当标题没有深层含义时,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不需再答标题的含义。

表达上的特点参考:

1)看(修辞, 比喻,拟人等。

(2)看问句/诗情画意/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3)引用古诗词,有文学色彩,富有诗意

(4)有对比,反差强烈(如《雪山那么冷,棉衣那么暖》

(5)新颖巧妙等(一般是引用,化用,有悖常理等)

标题的好处,脑海中思考的要点是

(1)考虑题目和文章所写的中心内容或表现的主题即主旨的关联,即是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否揭示了文章主旨。

(2)标题运用了什么表达及其作用(3)题目是否是文章线索(4)题目是否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统编七下《驿路梨花》“思考探究”节选)想一想,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参考答案】“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和谐一体;同时,“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

 

美好的约定

张军霞

①搬完家,没用的东西整理出一大堆,全放在楼下的贮藏室里,碍手碍脚的,真烦。

 ②周末的早晨,还在梦中,听到有人在楼下喊:

“收废品喽!

”好不容易睡个懒觉,翻个身,又睡去。

心想,反正收废品的还会来,再等等。

③不料,一连好几天,收废品的人,却再也没有来。

每天进进出出,在一堆没用的报纸和箱子之间,挤来挤去,别扭透了。

 ④那天,上街买菜,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中年男子,正在路边的店铺收购旧纸箱,我赶快上前询问:

“你上门收购吗?

能不能跟我跑一趟?

”男子笑笑:

“行呀!

等我收拾好就跟你走!

”忽然,他像想起了什么,又问:

“你住哪个小区?

 ⑤我用手指指前方:

“就在前面那个小区。

”不料,男子立刻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我不去了!

”“真奇怪,有钱不赚?

”我不解地问。

男子只是微笑着摇头,不再说什么。

更奇怪的,接下来的几天,我又遇到两个收购废品的,只要提到小区的位置,他们同样摇头拒绝。

在我再三地追问下,终于有一个人透露说:

“那是疯婆子的地盘,我们可不能跟她抢生意!

⑥疯婆子,何许人也?

居然能吓退这么多同行?

依稀记起来,周末那天,在楼下吆喝的,正是女高音。

我的好奇心,越发强烈起来。

终于又等到周末,上午8点左右,听到有人在楼下吆喝收废品,我飞速下楼,想要一睹“疯婆子”的真面目。

⑦让我大失所望的是,疯婆子半点也不凶,更没有想象中的彪悍,她年约50多岁,人很瘦弱,笑眯眯的表情,说话也和风细雨。

就在我整理废品时,看到邻居们仿佛约好了一般,纷纷下楼,将没用的东西全拎出来。

⑧住在楼下的刘婶,给我的印象,是相当小气的那种人。

有好几次,我曾看到她为了几毛钱和卖菜的小贩斤斤计较。

奇怪的是,今天的她,在卖废品时,一反常态,不仅没有计较价格,有些东西简直是半卖半送。

⑨可能是看出了我的惊讶,刘婶悄声说:

“你不认识疯婆子吧?

她和我娘家是一个村子里的,命好苦!

丈夫外出打工,出了事故,一直瘫痪在床上。

一双儿女都要上学,家里全靠她一人支撑,每天起早贪黑种地,农闲时还要做点小生意。

一次,丈夫生病,家里的房子漏雨。

她急火攻心,昏厥过去,再醒来,居然开始胡言乱语,疯疯癫癫。

村里人看她实在可怜,就凑钱买了辆旧三轮车,让她进城收废品,虽然累,总比死守着两亩薄田要好一些。

她因为要照顾生病的丈夫,不敢离家太远,就在公园附近这几个小区转,最开始,还有同行抢生意,了解到她的故事之后,他们就有了一个悄悄的约定,谁也不许到疯婆子的地盘上去!

还有,咱们小区里的人,只要家里有了废品,都会给疯婆子留着,就算她一周只来一次,也要等着。

日子好过一些了,她犯病的次数,越来越少,竟再也不疯了呢!

⑩刘婶笑着上楼去了。

我转身,又搜集了一摞旧书报,趁疯婆子忙着称邻居家的东西,悄悄放到了她的三轮车上。

⑪从此,我家所有的废品,都分类整理好,整整齐齐堆放着,每天进进出出时,却不再感到碍事,心情却多了几分愉悦。

因为,我和邻居们一样,开始悄悄遵守一份美好的约定。

1.题目“美好的约定”指什么?

【点拨】本文标题的关键词是“约定”,选文与“约定”有关的有两个句子:

一是“就在我整理废品时,看到邻居们仿佛约好了一般,纷纷下楼,将没用的东西全拎出来”,另一处是“最开始,还有同行抢生意,了解到她的故事之后,他们就有了一个悄悄的约定,谁也不许到疯婆子的地盘上去”。

抓住这两处句子概括即可。

【答案】“美好的约定”是指收废品的同行约定不抢“疯婆子”的生意;附近小区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把自家的废品留着卖给“疯婆子”。

(每点2分)

2.文章以“美好的约定”为题,有什么好处?

【点拨】文章在文末点出“美好的约定”这一字眼,从语段在结尾的作用,可以知道其作用一般是揭示文章的主题,画龙点睛。

同时有总结全文的作用,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据此可以作答。

【答案】文题凝练地概括了“我们”“约定”默默帮助“疯婆子”这一情节,表达了作者对“疯婆子”的同情和帮助,也体现了人们美好、善良的心灵。

题目耐人寻味、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1.解题方法 

(1)把握文题的象征、双关义:

一般从表层(字面义)和深层(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两个方面来分析。

如高尔基的《海燕》以“海燕”为文题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形象。

 

(2)把握作者的感情:

有的文题是对作者内在感情的一种概括,或是作者寄托情感的事物,我们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情感,准确理解其含义。

如《枣核》无疑是宣泄海外华人思乡之情的感情出发点,亦即标题的含义。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阿长与〈山海经〉》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的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表明“我”的感激和怀念。

 

(4)寻找文章线索:

即通过了解文章的背景或梳理的线索深层次地理解文章。

如《背影》就以标题“背影”充当线索表现父子深情。

 

2.文题的作用 

(1)散文文题的作用:

①交代文章内容;

②点明文章主旨;

③交待行文线索;

④具有象征意义;

⑤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等。

 

(2)小说文题的作用:

①突出主题;

②设置悬念;

③贯穿全章的线索;

④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

 

二、拓展运用 

1.感受启示题:

联系文章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如主旨、具体语句、具体情节、具体形象)谈。

先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面不宜太宽,最好抓住其中的一点,写出自己的创意。

 

例题解析:

 

例1:

 

(同第2讲例文《一把芳香的泥土》) 

1.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标题中“芳香”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思路点拨】理解文题一般从表层和深层两个方面来分析。

文中“芳香”表面指土壤的香,实则象征泥土无私、伟大、宽容的精神。

 

【参考答案】“芳香”本指故乡“山地上的土壤是砂土质的,干净、爽气”,闻起来是芳香的。

实际上在这里象征泥土的精神。

泥土是无私、伟大、宽容的。

它一声不吭地奉献着。

万物生长于泥土,复归于泥土,泥土孕育希望,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

“芳香”一词表现了作者对泥土的热爱和赞美。

 

2.余光中在《乡愁》中流露出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本文作者也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那么,你对自己的故乡有着怎样的情感呢?

请简述。

(限100字以内) 

【思路点拨】本题是一道语言表达题,没有唯一答案,但也一定要结合自己在故乡的亲身经历来说明对故乡的思想感情。

注意字数在100字以内。

 

【参考答案】示例:

我的故乡虽然没有大都市的繁华,没有经济区的富有,但我的家乡山清水秀,人们勤劳淳朴。

在这里,我学会了走路;在这里,我学会了说话;在这里,我学会了做人;在这里,留下了我美好的童年记忆。

无论我走得多远,我都深恋着我的故乡。

 

即时演练:

 

1.作者用“攥一把芳香的泥土”做标题有什么作用?

 

2.联系本文和链接材料,细细分析文中的作者“我”为什么对故乡如此眷恋,而材料中的“我”为什么对故乡并不感到留恋?

 

【链接材料】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我了,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节选自鲁迅《故乡》) 

例2:

 痛入骨髓的声音 

①六年前的那个冬夜,我正在城郊的医院的办公室里值班。

凌晨两点时,门被猛地撞开,一个“雪人”抱着另一个“雪人”,轰然朝我跪了下来,嚎哭道:

“医生,快救救她!

 ②我这才惊醒过来,面前的两个“雪人”,一个是四十上下的中年男人,怀中抱着的女人,满脸血污。

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形,吓得赶紧叫人去,迅速安排这个女人进了急救室。

 

③男人告诉我,他在驾驶四轮车从城里返乡时,因为雪天路滑,不小心翻车了。

他倒没什么大碍,只是妻子被甩了出去,受伤颇重。

我柔声安慰他,希望他能放松下来。

 ④财务那边也过来人,说要他先交一万的住院押金,要不然也不便动手术下去。

男人猛地呆了,把我们每个人都哀求了个遍,说他们乡下人都不办银行卡的,唯独身上进城做点小买卖的现金才五千块钱。

我们都很可怜这个男人,但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医院的规定,不是说同情怜悯就可以破坏的。

 

⑤男人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竟朝我一个劲地哀求,求我借他五千元,说三天内一定把钱还我。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竟然在其他同事惊讶的目光中,点头答应了他。

其实我只是觉得,他妻子还在医院,就不怕他不还钱。

于是,从旁边不远处的取款机里取了钱替他垫付了。

男人对我感恩戴德,眼泪鼻涕都齐下,一个劲儿地对我表示感谢。

 ⑥第三天晚上,我回到家里正要休息,忽然听到门外有敲门声。

打开门,发现是这个男人。

他刚看见我,便猛然地跪了下去,兀自嘭嘭朝我磕起头来。

这一跪,这一磕头,把我吓得不轻,再怎么使劲拉他也拉不起。

 ⑦他告诉我,今天是还钱的最后一天,他根本就拿不出这五千元。

 ⑧我一呆,但还能怎么办,只能轻声安慰他,说只要出院前还给我就行。

男人这才作了罢,大冬天的,连进门喝口水都没答应,径自回去了。

 ⑨从那晚之后,他每晚都到我的家里,重复着那晚的行动——磕头。

有时候我下班晚,他就在楼道里等着我。

不为别的,就是磕头表示歉意。

他告诉我,其实当初借钱的那晚,他就知道三天内是绝对还不上钱的,但是没有办法,当时的情形下,他不得不撒谎。

他还说,他虽然是个农民,但一辈子视诚信为命。

借我的五千元钱,他会通过卖粮卖猪还上的,只是还需要个十天八天的。

但这次的失信让他内心难安,除了磕头表示道歉,他也找不到好的办法。

 ⑩十一天之后,男人将家里能变卖的都变卖了,卖得了八千多块钱,亦还了我的那五千块钱。

我接过钱的时候,只记得当时双手是瑟瑟颤抖的,心里也是一阵接着一阵的悸动。

这个世间,当人们越来越重视诚信,甚至认为——再好的朋友,都不能有经济上的来回。

否则,再好的感情,也禁不住“借钱”的破坏。

但是我却知道,这个大千红尘中,一定有很多诸如那个男人般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在失信的背后,没有那么多让“美好”这个字眼被亵渎的原因。

 

1.阅读第⑤段,说说“我”为什么会答应借钱给他?

(用原文回答) 

2.阅读全文,说一说男子第一次来我家的原因是什么?

 

3.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门被猛地撞开,一个“雪人”抱着另一个“雪人”,轰然朝我跪了下来,嚎哭道:

“医生,快救救她!

” 

4.文章的标题“痛入骨髓的声音”有何含义?

 

5.男子变卖家当,还上了借来的钱,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试结合课文,谈谈你的感悟。

 

【参考答案】

即时演练 

例1:

 

1.象征泥土的精神。

泥土是无私的,伟大的,宽容的,它一声不吭地奉献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以泥土为线索来抒写对故乡的感情。

 

2.示例:

文中的“我”和土地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是和小伙伴们伴着土地的点点滴滴一起成长的,与家人们共同呵护这块土地,怎能不眷恋?

而材料中的“我”像是个游子,常年在外,早就对家乡疏远。

字里行间,透露着他的不满和哭诉。

 

例2:

 

1.他妻子还在医院,就不怕他不还钱。

 

2.解释自己不能三天内还上钱,并表达了自己的内疚之情。

 

3.一系列的动词,突出表现了男人抱着摔伤的妻子求医时急切、慌乱、无助的举动 

4.一是指男子害怕失去妻子之痛;二是男子不能按时还钱,磕头换来心安,“我”内心的震惊与感动;三是男子信守承诺还钱,对“我”心灵的震撼。

 

5.示例:

男子只是因了一份卑微,因了生活的艰辛,而被逼得不得不失信。

然而在这世间,却偏偏有诸如他这样的人,因为偶尔的一次有着难言之隐的“失信”,而自责不已,用最原始的方式惩罚自己,让我们这个世界还有一丝丝的温暖。

(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