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4201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阿呆语文网Word文件下载.docx

(2)给下列地方设计标语。

学校餐厅、体育馆、图书阅览室……

(三)巩固练习。

1、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可以有:

成语接龙、歇后语填空、古诗朗诵会、名人名言读后感等。

2、根据要求写。

(1)写出以“一”、“百”、“千”、“海”、“不”、“有”等字开头的成语。

(2)写出表示“革命烈士气节”的成语。

(3)写出表示“时间过得快”的成语。

(4)写出两句关于“读书有益”的名言。

(5)写出两首“表达爱国热情”的古诗。

(6)写出两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

(7)写出两首描写“友情”的古诗。

(8)写出两句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9)写出两句“农谚”。

(10)写出两句反映“气候”的谚语。

3、给下列地方设计标语,可以用合适的名言佳句,也可以自己创作。

(1)学校花圃:

(2)音乐教室:

(3)实验室:

(4)学校餐厅:

(5)体育馆:

(6)图书阅览室:

二、习作。

小学生通过六年的阅读与观察,已积累了一定的习作素材。

复习阶段,教师一方面创设习作情境,引导学生准确地调用这些习作素材;

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从而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1、提供一些习作题目,指导学生审题和选材,激活学生的习作素材,引导学生准确地调用习作素材。

2、提供一些学生优秀习作,指导学生欣赏,让学生从“伙伴语言”中汲取营养。

3、提供一些学习习作例文,指导学生修改,同时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4、设计一些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习作。

1、教师提供以下一些习作参考题目,让学生谈谈对题目的理解,谈谈可以选择什么素材来写。

《我忘不了他》、《他进步了》、《瞧,我们一家子》、《街头见闻》、《雨中》、《放学路上》、《中秋夜》、《夏天的中午》、《童年趣事》、《校园新闻》、《节日的大街》、《参观×

×

》、《×

游记》、《那是我向往的地方》、《可爱的×

》、《我心爱的×

》、《美丽的×

》、《友谊》、《温暖》、《令人激动的时刻》。

2、教师精选本班学生的优秀习作,或者《新文笔》等优秀作文选上的学生的优秀习作,打印发给学生,和学生一起欣赏学生的优秀习作。

3、教师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习作例文打印出来,和学生一起修改。

4、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一些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习作素材。

(1)组织学生参观、游览一个景点,指导学生写一篇参观访问记或游记。

(2)组织学生做一个小实验,或者是一个小游戏,或者是一场体育比赛,或者是一个中队活动,指导学生把经过写下来。

(3)指导学生确定一个人作为描写对象,进行一系列采访活动,可以采访确定的对象,也可以采访了解他的人,从而写一篇写人的习作。

(4)指导学生观察一种植物,一种动物,一件物品,然后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5)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的环境污染现象及原因,写一篇调查报告,给环保局长或市长写一封信,给市民写一封倡议书。

(6)组织学生深入学校、社区调查了解好人好事,写一封表扬信。

(7)选择单幅图或多幅图,指导学生写一篇看图作文。

(8)指定学生读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9)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写想象作文。

《我在2008年》、《我想……》、《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了我们中间》、《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

析谈利用固定程序阅读、强化复习

从同学们的实际情况来看,会了的东西(不熟练)还不能成为能力,只有熟练了的东西,即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运用自如。

因此,复习阶段的强化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强化”,是指一要快——限时完成;

二要记住——反复记忆。

如果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充分运用固定程序阅读来进行强化训练,就一定能达到掌握、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不仅速度快,而且记得牢,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快速阅读法是日益盛行的一种读书方法。

所谓快速,不只是眼睛看过文字的快速,更重要的是指理解的快速,想象的快速,记忆的快速。

理解的快速,就是看过某一篇或段的文字,能尽快理解其深刻意义,不停留在字面上;

想象的快速,是指对所读文章中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和对事物背景的理解快;

记忆的快速,是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记住文章的要旨、重要事实和有关数据。

因此,快速阅读法,不同于只求速度的快速浏览,而是注重读书质量的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法。

程序阅读法,是快速阅读中收效较大的一种训练方法。

程序,即阅读的程序,实际就是阅读时的思维程序。

实验证明,人们漫无目的地阅读与有目的地阅读收效是不一样的。

前者速度慢,后者速度快;

前者获取的信息少,后者获取的信息多。

我们在阅读时可按固定的程序去读,即每读一篇文章都固定地依次解决几个问题,其余问题,暂且不管,这样专心去解决这几个问题,就比一般泛泛而读效果好的多。

这样的阅读程序如果在头脑里形成固定的习惯,即到阅读时,自己的思路会自然去按着这个程序走,那么阅读速度就会更快一些。

比如,让一个人重复感知两个大小不等的球,然后再让他看两个大小相等的球。

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以为这两个球仍然大小不一。

所产生的这种幻觉现象叫“定势幻觉”。

这是因为,看大小不同的球体所形成的暂时习惯,在实际空间里已经“定了型”,形成了“定势”。

实验证明,定势现象在经过多次重复之后,就会使不断变动的状态变成一个固定不变的形象。

人所形成的这种习惯任的固定概念,在以后就可能轻易地、自动地、不假思索地加以利用。

因此,我们把各种文评的文章,固定为一定的阅读程序,每次复习均按此程序进行,就不仅可以加快复习速度,而且由于多次的复习,有利于理解的加深和记忆和牢固。

比如记叙文的阅读程序可以规定为:

①找出此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

②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③找出写作特点。

议论文的阅读程序可规定为:

①抓中心论点;

②找出论据(如果有分论点,那么分论点同时是中心论点的论据);

③理清论证的结构;

④分析论证的方法。

说明文的阅读程序可以规定为:

①抓住特征;

②理清顺序与层次;

③抓住并理解关键词语。

小说的阅读程序可以规定为:

①理清情节;

②归纳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③分析文章是怎样刻画人物性格的;

④深入分析几个段落或关键语句。

此外,对句群和句子的阅读也规定为固定的程序。

句群的阅读程序可以为:

①此句群是几句话;

②这几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内容、形式);

③抓住句群的中心(或抓中心句,或概括归纳);

④分析其修辞手法或关键词语。

句子的阅读程序可以为:

①根据语义情境推断语句意义;

②根据作者的世界观、思想状况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句意;

③根据全文的主旨理解句意;

④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的深刻内涵;

⑤根据修辞知识理解句意。

利用程序进行阅读的好处是:

由于遵循一定程序,可以使杂乱无章,毫无条理的阅读过程变成为明确而连贯的思维过程,可以大大提高大脑的接受能力,大大提高理解文章的内容和记忆读过的材料的能力,从而使复习变成一种不很费力的劳动,以利于提高复习效率。

程序速读法是一种能力,一种技巧,当你掌握了以后,就可自如地运用到平时阅读和复习中去,根据自己的实际,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比如,复习不同于学新课,一般往往感到腻烦,因而深入不下去,和在复习中不断变化方法,变化角度,进行强化训练,就不仅不会腻烦,反而兴趣倍增。

我们可以每读一篇文章,可以根据程序迅速阅读,对某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反复复习,如第一遍解决“文章的中心”问题,第二遍解决重点段落问题。

第三遍解决关键词语问题等等。

还可以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在速读的基础上,除理解文章内容与形式之外,再加之学其写作技巧,用之于作文复习……总之,路子是广的,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方法得当,读书可以少走弯路,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较大的阅读量,获得更多的信息,收到更显著的阅读效益。

修辞复习指导

认识并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能让我们把话说得更好,说得更准确、生动、鲜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建议】

1、紧密结合阅读训练,认识常用的的修辞手法。

2、结合作文训练,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3、开展相关的摘抄、品评佳句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水平。

【辅助练习】

1、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

②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③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

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

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

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④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⑤ 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2、请你从读过的文章中找出二——三个排比句、设问句、拟人句和夸张句。

3、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字补充完整:

① 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

(拟人句)

② 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比喻句)

③ 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    ;

一会儿跑来了         ;

一会儿          。

(排比句)

二、做到两个调查两个分析一个是调查学生的心理状况。

我召开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调查会,了解学生对毕业考试的看法和态度,了解他们对复习有什么要求:

分析学生的心理层次,可以开展一些活动,给学生一些精神食粮,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期末复习中来。

二个是调查学生的知识状况。

我采用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知识漏洞,了解学生最需要老师帮助他们解决什么难题;

分析学生的知识层次,我可以因材施教使得复习有针对性,使得每一个学生在复习中有满足感,能较好的受到复习的效果。

三、认真做好复习计划在完成以上两项任务以后,我就是详细地制定复习计划,我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制定计划:

1、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依据教材和卷子、对本班的学生状况都做个简单的分析和说明。

2、复习时间:

一般是三个星期,我分成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四天左右,第一阶段我安排语文基础知识的单项复习,第二阶段我安排阅读和习作的复习,第三阶段我安排的是单元综合和模拟综合的测试。

第四阶段我安排的自由复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3、复习方法:

我采用的是集中复习和自主复习相结合的方法。

4、复习内容:

我把所有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语基部分、阅读部分和习作部分、口语交际部分。

四、复习的实施方法我想把复习内容和复习方法向大家汇报一下:

三、阅读本册教材,进行归类练习我要求学生熟读教材并分组进行归类:

1、内容要点归类:

可以编成填空题进行练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次写到"

大年夜"

第一次是因为她(),第二次是因为她()。

2、人物特点归类:

可以编成连线题进行练习。

詹天佑憨厚老实刘老师精益求精桑娜善良淳朴3、写作方法归类:

可以编成选择题进行练习。

《三峡》这篇课文作者运用了:

①按事情发展顺序的写作方法。

②按时间顺序的表达方法。

③按游览顺序的描写的方法。

第三阶段:

习作部分--反复修改写好日记由于我平时对学生的日记、读中学写、课后习作都抓得很紧,指导及时,讲评反馈比较到位,所以我班学生习作的复习重点不是反复的写作文,而是把重点放在反复的修改上。

1、每天修改一个方面:

可以是作文中的重点段、可以是人物的一段对话、可以修改开头和结尾的方法。

2、坚持写好日记:

我让学生从四个一练习写日记

(1)一事一议(练习写事的,把过程写清楚)

(2)一景一描(练习写景的,抓住景物特点)(3)一人一写(练习写人的,要让人活起来)(4)一感一想(练习想象的,想象事实结合)3、坚持日记交流:

每天三至五个人进行日记交流,交流日记的方法是自己读、自己评、同学评、老师导相结合。

这样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渐提高习作水平,而且不乏味。

第四阶段:

综合复习--及时补漏自助复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我把前边的单项复习进行综合检测,可以是单元检测,可以是整体检测,主要是做一些综合练习卷子,除了做一些综合试卷外,我还采取了自助复习的方法,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班级开展的"

把自助餐搬进复习课"

的活动。

把"

自助餐"

搬进复习课

一、存在问题六年级学生最头疼的是期末这段复习时间,没完没了的做卷子,背课文,使得平日学习较好的学生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如何改变这一传统的复习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轻松自如的参加学习,而且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呢?

我召开了不同程度的学生的调查会:

1、我先召开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调查会。

当询问他们在期末复习中,愿意让老师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时,这些学生纷纷表示,让老师多给一点自由时间,他们认为自己的语文基础知识都比较巩固了,想把重点放在阅读方法上,多读一些书,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我又召开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调查会。

当询问他们在期末复习中,最需要老师帮助哪些方面时,有的学生表示拼音不会;

有的学生表示不会修改病句;

有的学生表示背书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的不好;

有的学生表示不会点标点符号;

还有的学生表示不会安排作文结构……面对这么多的学习差异,学生们不同的需求,我怎么满足他们呢?

用什么方法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针对性的参加复习,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呢?

二、分析原因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调查,分析如下:

1、调查会说明了学生平时虽是同处一个课堂学习,但是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不均等。

在教学中教师安排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往往适应某些学生,不但不适应全体学生,而且每一个学生的受到的教育机会也不均匀。

因此,这种师生相互作用的差异,客观上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都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2、由于影响的不同,差异的不同,就应该强调学生原有的相互作用,强调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的学生的需要。

教学中,如果我们不能照顾学生的差异,后进生的数量就会大大的增加,从而不得不给学生选择个别作业,采取复试教学,但是这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3、学生的这种差异,还能反映出他们平时的自我监控能力的不同。

学习过程中任何自我监控活动的发生,都是建立在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前提之上的。

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中没有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那么他不会注意过程是否有效以及学习效果的好坏。

自我监控的出发点和目的,就是尽量协调好学生自我学习系统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从而使他们发挥最佳效果。

自我监控就是采取各种调控措施使自己的学习达到最优化,包括选取最佳的学习方法,对学习要素采取最佳配置、最佳组合,从而使学习过程最经济、最有效。

三、采取对策如何采用恰当的方法有效的解决问题呢?

我发现在自助餐厅里人来人往,端着盘子的就餐者有的走向肉类台,有的走向蔬菜台,有的走向水果台……虽然他们挑选的食物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样的笑容,一样的满足感。

自助餐--就餐中的个人需要,能不能迁移到复习课中,搞一个"

呢?

这样做既能满足个人的需求,又能改变往日的"

一刀切"

的乏味的复习方式。

于是我把"

搬进了复习课,起名--"

复习自助餐"

四、实施方法为了让全班学生适应这种复习方式,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

班级一日餐"

1、方法:

(1)明确什么是"

一日餐"

(2)制定"

的"

食谱"

A一项语文知识。

B一个成语故事。

C给自己写一句名言,指导一天的行动。

2、过程:

开餐了,学生们在知识的"

餐车"

上按照自己的需求挑选着喜欢的"

食物"

我利用自习课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启发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有的学生给自己写了"

今日事今日毕"

的格言,我请他谈谈体会,他说:

现在做事最讲究的是效率,时间就是一切,我以前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的,从今天开始,我要用这句话要求自己,养成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的好习惯。

有一个班干部写了一个成语故事"

好高骛远"

我启发他说说体会,他激动地说:

我平时做事不讲究实际,有时往往想的很好、很高,但是总是做不到,从现在起,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去做事情,要实事求是,所以我喜欢这个成语故事。

3、效果:

全班36人,人人参加,天天都写,不用老师督促,不用组长检查。

这个活动搞了两周,学生兴趣很大,而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生的心态稳定、纪律严谨、班级风气积极向上。

所有的任课教师都评价说:

六一班的学生最近的学习真踏实,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第二阶段:

营养自助餐"

营养自助"

指的是根据自己平时知识上的漏洞,找出适应自己的弥补的方法和需求。

(2)两天开展一次小组交流。

交流自助餐的笔记,小组里谈谈收获和体会。

(3)每周评选一次"

最佳配餐师"

评比谁的复习内容最符合自己的实际需求,采用的复习方法比较科学。

比"

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

开餐"

的第一天,我就看到了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寻找到了各种"

美味佳肴"

他们能把一项项语文知识都起了美妙的名字:

生字词--"

金丝蜜枣"

、词语接龙--"

烤羊肉串"

、加标点符号--"

青豆炒虾仁"

、修改病句--"

红烧鲫鱼"

、阅读短文--"

啃羊蝎子"

、写小片段--"

什锦火锅"

……学生的"

的品味齐全,味道各不相同。

这样的复习形式,给我批改作业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因为"

自助"

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复习的,内容不一致,老师没有统一的答案标准,但是学生的每"

一道菜"

,我都认真"

品尝"

,并且看到"

营养过剩"

的,我加上批注建议他适当"

减量"

,需要"

增加营养"

的学生,我给他提一个建议性的"

,供他参考。

苗刚同学,每天都写两、三篇的短文分析,看到他把短文工整的抄下来,再写出问题的答案,这样会增加他的负担,但是又不愿意打击他的积极性。

因此,我微笑地对他说:

你天天'

啃这么多羊蝎子'

会上火的,应该加一些'

青菜'

呀。

他满意地接受了我的建议,改变了复习方法。

还有一个学习较懒的男生,他每天只写几个生字词。

我发现了找他进行了谈心,我用开玩笑的口气对他说:

你天天只吃'

金丝蜜枣'

,这么甜的食物,吃多了可会得'

糖尿病'

的呦,一个人要健康成长就要营养均衡,你能不能试着做几道更符合自己口味的'

菜'

呀?

他高兴地接过"

餐"

本说:

老师,我明白了,我会改进的,我一定争取当'

最佳营养配餐师'

真没想到这个学生在评比中,两次都获得了这个称号,而且在期末考试中他的语基只减了一分。

这样的复习形式学生感到不乏味,没压力,学习兴趣极浓。

使学生的自知之明的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虽然是轻轻松松的复习,游戏式的写作业,但是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期末考试结束了,我班成绩获优秀的有26人,占全班的72%,良好的有8人,占全班的22%,只有2人成绩是合格。

语文基础知识全对的有18人,阅读分析全对的有21人,一类作文的有9人,二类作文的有22人。

比同年级班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有些词在实际使用时,词义有了变化。

对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分析,推敲揣摩,才能把握变化。

“他借到一本杂志,贪婪地读起来。

”“贪婪”的本义是贪得无厌。

放到句子里怎么也说不通。

引导学生想一想句子讲了什么,然后再思考“贪婪”的意思,就能领会这里的“贪婪”是不知满足,专心入迷的意思了。

3、借助前后文决定取舍——选准义项。

有些词有多种义项,在文章中究竟取何种解释,就地“借助”前后文,把词义与具体的语言挂上号,要注重让学生有一个根据查字(词)典得到了多种义项,然后通过分析比较,对照文章,恰当选择的思维过程,并注重培养学生把选择的词义,放到句子中检查是否合适的学习习惯。

复习训练:

1、给带点的字选择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闻 ① 听见 ② 听见的事情 ③ 名声 ④ 用鼻子嗅气味。

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⑵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幅世界闻名的油画。

⑶ 一进公园就闻到了荷花发出的清香。

⑷ 我们小记者正在采访新闻。

单薄 ① 衣服穿得很少 ② 身体瘦弱 ③ 不充实

⑴ 这篇文章的内容太单薄。

⑵ 天冷了,衣服不要穿得太单薄。

⑶ 他不高,身体显得太单薄了。

2、说出带点词语的意思。

⑴ 我看这两个字没有什么区别。

(  )

我看你还是区别一下吧!

(  )

⑵ 孔繁森甘于吃苦,乐于奉献。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就回去。

3、联系课文,解释句子里带点词语的意思。

⑴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负荆请罪:

⑵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神机妙算:

⑶ 我们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自作自受: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复习要求:

领会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复习提示:

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要指对句子深层意思的领会,对句子修辞方法的理解,对句子作用的分析,对作者用意的解说。

主要方法有:

1、通过注释疏导理解句意。

对造成阅读障碍的词语,教师要加以必要的注释疏导,帮助学生扫除障碍。

如《草原》写小丘之绿,“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学生不理解“渲染”与“墨线勾勒”的意思,只要启发画过中国画的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学生就明晓句意了。

对难在“物”上的句子,可用这种方法。

2、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