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4290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鹅养殖技术大学毕设论文文档格式.docx

1、体形外貌

头有肉瘤,颈较长呈弓形,前驱高抬,体躯呈椭圆形,上眼睑有一个疤状缺口,即豁眼或疤拉眼,这是本品种最独特的外貌特征,少数颌下有咽袋,腹部偶有腹褶。

喙、肉瘤、胫、呈橘红色,虹膜蓝灰色,羽毛白色。

山东豁眼鹅颈较细长,腹褶较少,咽袋亦少;

辽宁、吉林与黑龙江豁眼鹅体形稍大,多有腹褶和咽袋。

公鹅比母鹅体形稍大,有好斗性,叫声高而洪亮。

母鹅性情温顺,叫声低而清脆。

成年鹅体重,公鹅为4~4.5千克,母鹅为3.5~4千克。

2、生长与产肉性能因各地饲养条件不同,生长速度差异较大。

在半舍半牧条件下,初生重70~80克;

30日龄480~513.7克;

60日龄1479.9~1523.3克;

90日龄公鹅1906.3~2468.8克,母鹅1787.5~1883.8克;

5个月公鹅3250~4510克,母鹅2860-3700克。

肥鹅的屠宰率,公鹅半净膛率为78.3%~81.2%,全净膛率为70.3%~72.6%;

母鹅分别为75.6%~81.2%和69.3%~71.2%;

料肉比为2.76:

1。

3、产蛋与繁殖性能性成熟期为180~200天。

除盛夏和严冬停产外,可全年产蛋。

半舍半牧粗放饲养条件下,年产蛋80~100枚。

如果采用全舍饲,夏防署冬防寒,喂全价饲料,可全年产蛋。

蛋重平均为118克,蛋壳白色。

繁殖期公母配比1:

6~7,受精率为85%以上。

用火坑热水袋孵化法孵化受精蛋,孵化率为85%~90%。

雏鹅成活率90%~98%。

产蛋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二至第三年,第四年产蛋率下降。

种鹅利用年限为3年。

豁眼鹅就巢性较弱,醒抱也较快。

一般不用鹅抱孵鹅雏。

4、产肝与产羽绒性能成年鹅经21天人工填饲,平均肥肝重195.2克,达到出口等级的肥肝占67.7%。

成年鹅羽毛质量较佳,每只每次可活拔羽绒50~75克,含绒率平均为30.3%。

一次性屠宰取毛,公鹅纯绒为54克,毛片140克;

母鹅纯绒60克。

毛片136克。

当年鹅90日龄前不能活拔毛,含绒量低。

一次性取毛屠宰以11月中下旬为宜,此时含绒量高,绒质也好。

二、国外品种

1、莱茵鹅原产于德国莱茵河流域,在20世纪40年代即以产蛋量高、繁殖力强而著称。

莱茵鹅体型中等,成年公鹅活重5~6千克,母鹅4.5~5千克。

全身羽毛洁白,雏鹅羽毛有灰黄色和黄色个体,6周龄时全身羽毛变白色。

喙、胫和蹼呈橘黄色。

种鹅成熟期较早,7~8月龄开产,年产蛋量50~60枚,蛋重150~190克。

受精率、孵化率高。

在适当的饲养条件下,肉用仔鹅8周龄体重达4.2~4.3千克,料肉比为2.5~3:

1,适于大型鹅场大批生产肉用仔鹅。

产肥肝性能中等,一般填饲条件下肥肝重350~400克。

用朗德公鹅与莱茵母鹅杂交,杂交后代产肥肝性能显著提高。

我国引进的莱茵鹅,初生重公鹅102克,母鹅96克;

8周龄时平均体重3.1千克,料肉比2.73:

1,成活率99%;

至12周龄时平均体重可达4千克。

2、.朗德鹅原产于法国西南部的朗德省,是当今世界上最适于生产鹅肥肝的鹅种。

朗德鹅体型中等,羽毛灰褐色,在颈部接近黑色,胸腹部毛色较浅呈银灰色。

朗德鹅羽绒产量很高,对人工拔毛的耐受性强,每年拔毛2次,可产羽绒350~450克。

在法国通过杂交已获得白色朗德鹅,大大提高了羽绒价值。

成年公鹅体重7~8千克,母鹅6~7千克。

仔鹅生长快,8周龄活重可达4.5千克。

朗德鹅产蛋量低,母鹅年产蛋35~40枚,蛋重180~200克。

种蛋受精率不高,大多数情况下,受精率只有50%~60%。

在适当的填饲条件下,肥肝重700~800克,其缺点是肥肝太软,容易破碎。

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引入该鹅种,除直接用于肥肝生产外,主要是作为父本品种与当地鹅杂交,提高后代的生长速度和产肥肝性能。

我国引进的朗德鹅也表现了良好的生产性能,在粗放的饲养条件下,6周龄体重达3.7千克以上,3~4月龄达6.5千克以上。

对1188只鹅的饲养试验,经20天填饲,平均肝重为895.63克,料肝比为23.8:

1,填成率95.7%。

第三章孵化与繁育

第一节胚胎发育

一、蛋的构造不同品种的鹅蛋,其形状、大小、色泽等方面虽不完全相同,但其构造却是相同的,既由蛋壳、内外壳膜、蛋白、蛋黄、系带、气室、胚珠或胚盘7个部分组成。

1、蛋壳是鹅蛋最外一层,由碳酸钙等矿物质和少量有机物构成。

硬壳起着包囊和保护蛋的内容物等作用。

一般鹅蛋壳的厚度为0.45~0.62毫米。

四川白鹅的蛋壳厚度为0.55毫米,锐端比钝端略厚,其厚度受遗传、季节、营养、生理等因素的影响。

在蛋壳的外表面有一层胶质的壳胶膜,起着防止细菌的侵入和蛋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蛋壳上有许多微小气孔,大小不一,数量以钝端最多,是胚胎气体交换和蛋内水分蒸发的通道。

四川白鹅蛋壳为整个蛋重的13.5%。

2、壳膜有内外两层,外壳膜紧贴蛋壳,内壳膜包围蛋白,内壳膜比外壳膜厚两倍左右。

两层壳膜上均有气孔,内壳膜上的气孔较小,可起到防止外界微生物的入侵和限制水分蒸发的作用。

3、气窒蛋在母鹅的输卵管内时内外壳膜贴在一起;

蛋产出体外时,由于外界的气温低于体内温度,蛋的内容物发生收缩,内外壳膜在蛋的钝端互相分离形成一个空隙,叫气室。

气室有供给胚胎氧的作用。

种蛋越新鲜,气室越小,存放时间愈长,由于蛋内水分的蒸发,气室也就愈大。

因此,可根据气室的大小鉴别种蛋的新鲜程度。

4、蛋白为一种带粘稠性的白色半流体物质,呈碱性,含有许多营养物质,以满足胚胎生长发育的需要。

四川白鹅蛋白占整个蛋重的53.8%。

5、蛋黄位于蛋的中央,是由一层卵黄膜包围的黄色的半流体物质,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四川白鹅蛋黄占蛋重的32.7%。

6、系带为蛋黄两端并与蛋的纵轴平行的螺旋扭曲物,起着固定蛋黄位置的作用,使蛋黄位于蛋的中央,不与壳膜相粘连。

7、胚珠或胚胎未受精的蛋在蛋黄表面有一个淡白色的小圆点,叫胚珠,是没有经过分裂的次级卵母细胞;

受精后的蛋,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分裂形成内层透明、边缘混浊的胚盘,是胚胎生长发育的原始体、比胚珠略大。

二、胚胎发育和外形特征

1、蛋的胚胎发育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胚胎在蛋形成过程中的发育卵细胞成熟后从卵巢脱落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的壶腹部受精后,开始胚胎的早期生长发育。

由于输卵管内温度适宜,受精卵在峡部开始细胞分裂;

但受精蛋产出体外时,由于外界气温较低,胚胎暂时处于休眠状态,发育停止,说明胚胎在蛋形成过程中的发育时间较短,发育仅是初步的。

卵化期中的胚胎发育在适宜的孵化条件下,基本停止发育的胚胎又开始发育,到成雏鹅出壳,此期间叫孵化期,为31天。

在孵化期过程中,胚胎主要依靠胚膜吸收蛋内的营养物质,并通过胚膜、气室和蛋壳的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不断的新陈代谢,完成其发育过程,鹅胚在孵化期内的发育,大致分为4个阶段。

(1)内部器官发育阶段在鹅蛋孵化的第1~6天,外胚层形成皮体、羽毛、喙、趾、眼、耳、神经系统以及口腔和泄殖腔的上皮等;

内胚层形成消化道和呼吸器官的上皮以及内分泌腺体等;

中胚层形成肌肉、生殖系统、排泄器官、循环系统和结缔组织等。

(2)外部器官形成阶段在鹅蛋孵化的第7~8天,胚胎脖颈伸长,翼、喙、明显,四肢形成,腹部愈合,全身覆盖有绒毛,趾出现鳞片。

(3)鹅胚逐渐生长阶段在孵化的第19~29天,肺血管形成,尿囊及羊膜萎缩,卵黄囊吸入腹腔,呼吸转为肺呼吸,并出现啄壳。

(4)出壳阶段在鹅孵化的第30~31天,雏鹅纷纷破壳而出。

2、胚胎发育的主要外形特征第1天胚盘明显扩大,明区呈梨形或圆形,器官原基出现,胚盘出现原条。

第2天出现血管,心脏形成并开始搏动。

第3天羊膜覆盖胚胎头部,可见到卵黄囊血管区,似樱桃状。

第4天头部明显向左侧方向弯曲,与身体垂直,尾芽形成。

第5天喙、四肢、内脏和尿囊原基出现。

第6天肉眼可见到尿囊出现。

第7天胚体极度弯曲,初具鸟形。

第8天眼球大量沉积黑色素。

第9天出现口腔,尿囊明显增大。

第10天羽毛原基遍及头、背、胸、腹等部,尾部明显。

胚胎的肋骨、肝、肺、胃明显,四肢成形,趾间有蹼。

第11天胸腔愈合。

第12天背部出现绒毛,喙形成。

第13天喙开始角质化。

第14天尿囊在锐端合拢。

第15天前肢形成翼,外耳道形成。

第16天腹腔愈合。

第18天全身覆盖绒毛。

第20天眼睑合闭,头开始移向右下翼。

第23天大蛋白基本吞食完毕。

第25天蛋黄开始吸入腹腔,开始睁眼。

第28天蛋黄吸收完毕。

开始啄壳。

第29天开始出雏。

第30天大量出雏。

第31天出雏完毕。

第二节孵化条件

一、温度温度是鹅胚胎发育最主要的因素。

在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对于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适宜的孵化温度是鹅胚胎正常生长发育的保证,正确掌握和运用孵化温度是提高孵化率的首要条件。

孵化过程中给温标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在给温范围内灵活掌握运用。

小型鹅种给温应稍低于中、大型鹅种;

夏季室温较高时,孵化温度应低于冬、春季节等。

虽然胚胎发育对孵化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是超过给温范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

高温对胚胎的致死危险性较大。

如果胚蛋温度达到42℃,经2~3小时就可以造成胚胎的全部死亡;

低温对胚胎的致死界限较宽,危险性相对较小。

由于鹅蛋的脂肪含量和热量水平比鸡蛋、鸭蛋高,所以孵化温度应比鸡、鸭蛋低。

孵化初期,胚胎的物质代谢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比较稳定和稍高的温度,如温度过高,易使心脏和血管过度疲劳而出血,出现死亡现象。

孵化中期,随着胚胎的发育,体内产热逐渐增加,孵化温度应适当降低。

孵化后期,胚胎产生大量体热,这时可以利用胚胎的自温进行摊床孵化,如果在出雏前不降低孵化温度,就会妨碍体热的散发,导致胚胎死亡。

孵化期内孵化温度总的要求是前高后低,在孵化的中、后期严防超温。

立体孵化器常采用以下两种施温方案。

1、恒温孵化(分批入孵)通常孵化器内有3~4批种蛋,充分利用胚胎的代谢热作用作为热源,以满足不同胚龄种蛋对温度的需要,新老蛋的位置交错放置,这样老蛋多余的代谢热被新蛋吸收,解决了同一温度条件下新蛋温度偏低、老蛋温度偏高的矛盾,从而提高了孵化率。

一般机内空气温度控制在37℃。

这是在种蛋来源不足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的孵化方法。

2、变温孵化(整批入孵)适用于种蛋来源充足的情况。

由于鹅蛋较大,蛋内脂肪含量较高,在孵化的14~15天后,代谢热上升较快,如不调整孵化机内的温度,会出现机内局部超温而引起胚胎的死亡。

变温孵化是根据不同胚龄胚胎发育的情况,采取适宜的孵化温度。

孵化第1天温度为39~39.5℃,第2天38.5~39℃,第3天38~38.5℃,第4~21天为37.8℃,22天以后转入摊床孵化。

二、湿度孵化期内,湿度对胚胎发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适宜的湿度可调节蛋内水分的蒸发;

可使胚胎受热均匀;

可使蛋壳在出雏前变脆,有利于雏鹅啄壳、破壳。

在孵化的不同阶段对湿度的要求不同,湿度控制的原则是“两头高,中间低”。

鹅蛋孵化的第1~9天,相对湿度可控制在60%~65%;

第10~26天为50%~55%,第27~31天,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0%。

可使雏鹅出壳。

正常若采用分批孵化,孵化器内有不同胚龄的胚蛋,相对温度应控制在50%~60%,出雏期间增加到65%~70%。

在孵化期间,无论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胚胎衰弱、孵化率下降和雏鹅品质差等不良后果。

湿度过高,蛋内水分不能正常蒸发,雏鹅腹部容积较大。

湿度低,胚蛋水分蒸发过快,个体干小,同时还容易引起出壳困难。

孵化期内适宜的湿度能使胚蛋受热均匀,后期则有利于胚胎的散热,出雏期则有利于正常出壳。

三、通气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在孵化过程中保持通风换气,可以起到不断提供胚胎氧气,及时排出二氧化碳,均匀机内温度,驱散余热等作用。

早期的胚胎主要通过卵黄囊血管利用卵黄中的氧气。

胚胎发育到中期,气体代谢是依靠尿囊,通过气孔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

孵化后期,胚胎开始肺呼吸,耗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大量增加。

若孵化机内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孵化率下降15%,如不及时改善通风换气,畸形、死胚会急剧增加。

在生产中,孵化器通风装置提供的新鲜空气比实际需要量多,只要通风系统运转正常,正确控制进出气孔,一般不会发生氧气不足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问题。

若采用整批孵化,在孵化前期可以不开或少开通气孔。

随着胚胎日龄的增加,再逐步加大或全部打开通气孔。

通风与温度、湿度的控制有密切的关系。

通风不良,空气不流通,湿度增大,温度不均匀;

通风量过大,温度、湿度又不易保持。

因此,应合理地调节通风换气量。

四、翻蛋在孵化期间,定时翻蛋可使胚蛋受热均匀,有利于胚胎发育,促进胚胎的运动,保持胎位正常,有利于出雏。

机器孵化翻蛋的角度达到90度为好,每2小时翻蛋1次。

平箱孵化等传统的孵化方法没有转蛋装置,因种蛋平放,可用手工翻蛋,翻蛋角度为180度,同时应调整蛋筛的位置,可每天翻蛋6~8次。

至少应达到4次。

五、凉蛋鹅蛋比鸡蛋大,蛋壳相对较厚,其散热能力比鸡蛋低,孵化至16~17天以后脂肪代谢能力增强,产生代谢热较多,必须采取凉蛋措施才能助于胚胎及时散热。

通常每天凉蛋2次,每次30~40分钟,少则15~20分钟。

凉蛋时往往把蛋盘端出机器外进行,每次凉蛋时间不超过40分钟,在夏季凉蛋时蛋温不易下降,可以在蛋表面喷凉水,达到快速凉蛋的目的。

蛋凉到用眼试有温嘟嘟的感觉时,即可放入机器内。

第四章饲养管理

一、雏鹅的饲养管理

1、育雏前的准备包括育雏室的建造、维修、清洗、消毒以及垫料和药品、饲料的准备。

育雏室常用福尔马林(或甲醛溶液)熏蒸消毒(每平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0ml-25ml),8-12小时后打开育雏舍门窗通风换气(注意:

消毒时人应立即退出育雏舍,否则福尔马林中的甲醛气体对人体会造成严重伤害),其地面用10%生石灰水或20%草木灰水喷洒消毒。

2、幼雏选择

品种选择应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环境、饲养条件、饮食消毒习惯,选择适合本地饲养的品种或杂交品种系进行饲养。

来源选择幼雏必须来自于健康无病、生产性能高的种群,其亲本种群应进行过严格的防疫。

品质选择健康的幼雏应按正常孵化日期出壳,提前和延迟的都是弱雏。

健康幼雏的标准是:

眼大有神,身形匀称,绒毛整洁、有光泽,腹部柔软,脐部愈合良好,无脐钉,脐部周围无血斑和水肿。

幼雏个体大,体躯长而阔,饱满有膘,手提时挣扎有力,叫声响亮、清脆,手摸幼雏脚有暖感,泄殖腔干净、稍潮湿、收缩有力。

同时所选幼雏应具有该品种的特征。

3、幼雏的生理特点

a、由于幼雏比较娇嫩,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在管理上就应有一个逐步适应环境的过程。

b、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应搞好春冬的保温防寒和夏秋的降温工作,以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温度。

c、消化机能不健全,消化道容积小,要勤添,多喂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

d、代谢机能旺盛,生长发育快,对饲料的营养价值要求较高,要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应供给营养价值比较全面而丰富的饲料。

雏鹅还要供给优质青绿牧草。

                                                                                                                                                                                                    

e、抗病能力差,容易感染发病,所以需要细心饲养,搞好疾病与卫生的预防工作,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与刺激,从而提高成活率。

4、育雏条件

水禽的生物学特性及雏禽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育雏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满足雏禽所需的各项条件,是保证成活率的必要手段(其条件详见表1)

a、温度

保温是幼雏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对幼雏的生长发育和成活有很大影响。

育雏温度一般28—30℃,随着日龄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育雏保温应执行以下原则:

群小稍高;

群大稍低;

弱雏稍高,强雏稍低;

夜间稍高,白天稍低;

冷天、阴在稍高,热天、晴天稍低;

防止温度突然变化。

幼雏一般保温2――3周左右,保温期的长短,因品种、季度、地理位置不同而调整。

保温结束时脱温应非常小心,要做到逐渐脱温,特别当气温突然下降时不要急于脱温而应适当补温。

育雏温度是否合适,可以根据幼雏的活动及表现来判断。

温度低时,幼雏靠近热源,集中成堆,挤在一起,缩成一团,不时发出尖锐的叫声;

温度过高时幼雏远离热源,张口喘气,行动不安,饮水频繁,采食量减少;

温度适当时,分布均匀,安静无声,食欲旺盛。

b、湿度  鹅虽是水禽,但不能整天泡在水里,特别是雏禽。

环境湿度不能过大,否则垫草易长霉变质,容易引发霉菌病,给雏禽的生长造成重大影响。

c、密度  幼雏生长发育极为迅速,随着日龄的增长,体积增大,活动面积也增大,因此,在育雏期间注意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及时调整或分群,控制合理密度,有利于提高群体的整齐度和抗病力。

此外,要求通风良好,光照适度。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防止有害气体引起中毒。

合理的光照,特别是自然阳光,可提高幼雏的活力,剌激消化系统,增进食欲,促进激素分泌,促进体内维生素D3的合成,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助于新陈代谢等。

日龄

温度(℃)

湿度(%)

密度(只/平米)

光照时间(h)

1

30—28

65—60

20—20

24

2—7

27—23

60—55

18—15

22—20

8—14

22—18

55—50

12—10

18—16

15—21

17—15

8—6

5、饲养管理要点

(1)掌握适宜的温度、湿度,切忌忽冷忽热。

(2)开饮、开食,适时下水,以增强体力,调节机体代谢,促进健康发展。

(3)“鹅吃青”,适时开荤、放牧,可以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减少死亡。

(4)搞好清洁卫生,保持舍栏干燥,减少病菌污染,促进群体健康。

(5)要建立一套固定的管理制度,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果频繁地改变饮料和生活秩序,不仅不利于形成良好而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且会影响生长,导致疾病发生,降低成活率。

二、青年鹅的饲养管理

鹅青年时期这一阶段,是骨骼、肌肉和羽毛生长最快的时期,需要的营养物质逐渐增加,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及抵抗力都较强。

这一阶段的觅食能力增强,消化道容积增大,采食量日益增加。

为适应这些特点应加强饲养管理,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为转入育肥期或为选留后备种鹅打下良好的基础。

管理上主要根据其生理特点、饲养条件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法。

放牧饲养法是我国传统的养殖方式,可充分利用场地周围丰富的天然饵料或牧草。

放牧饲养管理的要点是补喂精料、青绿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借以满足青年期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

圈养管理要点主要是加强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防止过肥(商品鹅除外),减少应激,建立一套合理的光照制度和稳定的作息制度,加强疾病的防疫工作,促进鹅快速健康生长。

三、种鹅的饲养管理

1、育成期鹅的饲养管理  在70日龄前后选留下来的鹅,又称后备种鹅,仍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应根据放牧场地的优劣做好补饲工作,并逐渐降低饲料营养。

在90――120日的发挥。

后备种鹅要采取先紧后松、先粗后精的限制饲喂法。

这样既可培养鹅的耐粗饲能力,又可促进鹅的骨骼和消化机能发育。

2、限制饲养  由于育成期的鹅生长发育还不完全,个体间发育不整齐,开发时间参差不齐,因此,这阶段要采取限制饲养,以便比较整齐一致的进入产蛋期。

鹅主要是调整精料比例来实现。

限饲时日粮营养要全面,要与控制光照相结合,注意照顾弱小,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1、产蛋期生理特点  主要表现为活动性强、食欲好、食量大、代谢旺盛、性情温顺、喜离群、生活有规律,对饲料和环境要求高。

2、影响产蛋的因素

品种选取是高产的先决条件,其次是营养,营养是用于维持生命活动和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基础。

营养价值的高低,能否满足该期各方面营养需要,直接影响到生产能力的大小。

合理增加光照时间、控制适宜温度,能有效地提高产蛋率。

产蛋鹅最适宜的温度4――18度,光照15――16小时。

3、产蛋期的饲养管理要点

(1)全进全出,彻底消毒,切断疫病传播。

统一配料、管理、防疫、淘汰,利于疫病的防控,确保经济效益。

(2)科学组方,合理选料,增加光照时间,满足产蛋期的生理生产需要。

饲料中谷物饲料(玉米、麦麸、米糠等)一般占50%—70%,豆类饲料占20%,鱼粉5%,贝壳粉3%,骨粉2%,食盐0.5%,多维0.2%。

(3)防止应激。

要有效控制鼠类和寄生虫,并维持周围环境,保持环境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必要时可调节通风设备,寒冷地区温度应维持在0℃以上。

(4)加强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农历的8月中、下旬,气候变化大,特别容易爆发霍乱、鸭瘟、流感、寄生虫病等疾病,注意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和驱虫药进行预防。

冬季注意控制蛋白饲料,防止过肥,秋季注意种群的调整、淘汰。

四、常用饲料

1、鹅饲料根据其营养成分及用途可分为:

能量饲料(如玉米、稻谷、麦麸、米糠、甘薯等)、蛋白质饲料(如豆饼、花生饼、鱼粉、肉骨粉等)、矿物质饲料(如贝壳粉、碳酸钙等)、维生素饲料(如胡萝卜、水草等青绿多汁料)四大类。

由于各饲料所含营养成分不同,含量有高有低,我们在配料过程中应该根据当地的饲料来源情况,科学合理的配合日粮。

既要充分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饲料成本,又要科学合理,使各营养相互协调配合,以达到取长补短之功效,从而满足生长发育及生产的需要。

同时不光考虑其营养的配比,还要考虑整体的粗纤维含量、适口性、加工工艺、成本等。

饲料的营养再好,适口性不好,鹅不吃或者吃后不能消化利用,也达不到促生长的目的;

加工工艺过于复杂,增加成本;

简化工艺又影响营养含量,如豆粕,不加热处理毒副作用大,加热不当又影响维生素的含量等。

2、鹅的常用饲料配方(参考配方)

饲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