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4441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docx

河南省正阳高中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

河南省正阳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三次素质检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质量质量,质在量前,品质上去了,品牌叫响了,才能占领市场,形成有效供给。

”这说明生产者要重视商品的()

A.价格B.价值C.使用价值D.供求关系

2.自2017年7月3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币一套。

该套纪念币共10枚,其中金质纪念币2枚,银质纪念币7枚,双色铜合金纪念币1枚。

作为货币,该纪念币的基本职能是()

①价值尺度②世界货币③支付手段④流通手段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下列关于外汇汇率与人民币币值之间关系的曲线走势图,正确的是()

4.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价值100元,某企业率先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意味着该企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单位商品价值量____,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____。

()

A.增加增加B.不变增加C.减少不变D.增加不变

5.引起2018年上半年该市鸡蛋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有春节因素、雨雪天气、禽流感等等。

但各种因素对鸡蛋价格的影响,最终实现是通过改变()

A.鸡蛋的养殖成本B.鸡蛋的功能与效用

C.鸡蛋的供求关系D.鸡蛋的市场价格

6.各地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引起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空气净化器的销量不断上涨,价格居高不下,大批厂家纷纷投入生产。

这表明()

①价格是价值的变化引起的②价格变动调节产量

③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价格④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7.随着电影业迈入数字化及3D影院时代,3D电影深受观众喜爱,但票价比普通电影的票价一般要高,其根本原因是()

A.3D电影的画面立体感更强B.观众需求多

C.质量好D.成本高,价值大

8.当价格发生变化时,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以下四种产品,更有需求弹性的是()

A.照明用电B.某品牌的咖啡C.大米D.自来水

9.我国当前实施的新农合、新农保,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许多农村老人“有钱不敢花”的状况。

农村老人“有钱不敢花”的直接原因是()

A.消费受未来收人预期的影响B.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C.消费与人们收人差距大小有直接关系D.经济发展水平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0.商家让消费者先试后买,利用的是消费者的()

A.求实心理B.从众心理

C.攀比心理D.求异心理

11.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是()

A.消费结构B.消费心理C.收入D.消费观念

12.消费是整个经济链条的最有意义的一个环节,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

①在市场上发行更多的人民币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④加快生活消费品更新换代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3.(题文)绿色消费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

为了推进绿色消费,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科技部等十部于2016年2月出台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A.保护消费者健康B.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C.可持续性消费D.绿色生活,减少污染

14.当下,大众休闲旅游时兴乡村旅游。

为此,国家旅游局将在全国创建1000个旅游小镇,建设1万个旅游特色村,以此带动和促进全国乡村经济的发展。

这表明()

①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②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

③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④生产引导消费的升级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15.“移动支付”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

过去人们出门通常带一个手提包或挎包,里面放着钱包,钱包里塞着银行卡、钞票。

随着科技发展和智能手机普及,现在出门购物通过手机移动支付就能搞定,出门不带钱包成为许多普通百姓的生活常态。

这一变化说明()

A.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B.消费心理影响人的消费行为

C.生产对消费方式起决定作用D.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16.在我国的经济“百花园”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是()

A.国有经济B.混合所有制经济C.非公有制经济D.公有制经济

17.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中,国企的功能定位是充当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创新驱动的领头羊、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排头兵。

国企的这种定位是因为国有经济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B.国民经济的支柱

C.国民经济的主体D.国民经济的细胞

18.2018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出口产品是为国外品牌加工生产的,中国企业只能赚取微薄的代工费,绝大部分利润由品牌持有者获得,这说明()

A.自主品牌建设是中国企业提高出口利润的重要途径

B.中国企业出口盈利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拥有核心技术

C.品牌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方式

D.强大的制造能力是中国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

19.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依据和重要保证是()

A.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依法签订劳动合同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20.右面漫画给劳动者的启示是()

①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②要改善劳动就业环境

③应树立职业平等观④应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1.企业融资是企业筹集资金的行为与过程,企业的发展就是一个融资、发展、再融资、再发展的过程。

下列融资方式中,需要企业到期还本付息的融资方式是()

①发行企业债券②发行政府债券③商业银行贷款④发行公司股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2.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

A.存款业务B.贷款业务C.结算业务D.信用卡服务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

这体现在()

①公平与效率侧重点不同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④对公平的追求会降低效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4.李克强总理多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对于财政资金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决不允许财政资金长年趴在账上呼呼大睡!

”这说明()

①财政盈余并不是越多越好②财政资金必须得到充分运用

③财政赤字不利于经济持续发展④财政收支要保持完全相等的最佳状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5.2018年我国将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水平维持在3%,财政赤字额度约为2.48万亿元。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A.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B.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C.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D.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26.为进一步推进营改增,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

从2017年7月1日起,将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减至17%、11%和6%三档,取消13%这一档税率;各级税务部门必须依法征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纳税。

这体现了税收具有()

①固定性②强制性③无偿性④公益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7.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开店和网上购物,却很少人为网上经营缴税。

网店经营者的行为属于()

A.偷税B.骗税C.欠税D.抗税

28.从2005年春季学期开始,我国将对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约14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中小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同时逐步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为此,中央财政安排13亿元,地方财政安排28.1亿元。

在这则材料中,国家财政的作用是()

A.支持经济建设B.加强宏观调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促进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D.巩固国家政权建设

29.2017年财政工作仍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下列能体现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作用的是()

A.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投入,保护生态环境

B.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扩大投资需求

C.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

D.加强财政支农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0.某国有控股企业为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企业内部逐步实行职工持股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制度。

下面对该企业这一做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它取消了按劳分配,强化了按劳动力要素分配

B.它使该企业的国有经济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C.这是探索在企业内部建立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机制

D.该企业由此转变为集体经济

二、非选择题

31.(16分)

材料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应对后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

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

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

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对此,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时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

32.(12分)

M企业是一家电器生产和销售企业。

2017年,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打造生态电器,努力开发环保新产品;做好线上线下产品服务,及时、细致解答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市场动态,瞄准需求变化,抢占市场空白点。

该企业生产的新型节能电器投放市场后受到消费者青睐。

运用“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该企业的做法。

33.(12分)

据报道,2017年江西省财政收支情况呈现两大特点:

一是支持发展有新举措。

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大重大项目投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质增效。

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全年为企业减负超1000亿元,帮扶中小微企业,“财政惠农信货通”发放货款537亿元,为科创企业提供不少于60亿元的新增投资货款。

二是民生福社有新改善。

始终坚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社。

财政支出用于教育、社保等民生领域的占比达到79.2%,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筹集财政性资金1400亿元办好50件惠民实事;加快扶贫资金支出力度,扶贫支出增长72.3%;支持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积极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结合材料,分析财政在助力江西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材料强调要重视产品质量,这说明生产者要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故C符合题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可见,材料没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可见,材料没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不涉及供求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其他职能有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贮藏手段。

①符合题意,问的是纪念币作为货币,其基本职能。

也就是说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是基本职能。

②不合题意,世界货币是其他职能。

③不合题意,支付手段是其他职能。

④符合题意,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故选D。

3.B

4.B

5.C

【详解】

影响价格的因素有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题干中提到“引起2018年上半年该市鸡蛋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有春节因素、雨雪天气、禽流感等等”这些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合题意。

答案选C。

6.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空气净化器价格居高不下,大批厂家纷纷投人生产”,这表明价格变动调节产量,②项符合题意;“雾霾天气引起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空气净化器的销量不断上涨,价格居高不下”,这表明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④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体现的是供求影响价格,而不是价值决定价格,①项不合题意;人们选择商品既关注商品的价格更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③项观点错误。

答案选C。

7.D

【解析】

【详解】

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制作3D版的电影会比普通电影耗费更多的人类劳动,3D电影的价值量大,故价格高,D项符合题意;A、C两项指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它不能决定价格的高低,不合题意;B项指的是需求多,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原因,不是根本原因,不合题意。

答案选D。

8.B

【解析】

当价格发生变化时,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即需求弹性是不一样的,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

A、C、D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B是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即更有需求弹性。

答案选B。

9.A

【解析】

由“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能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将改变许多老人‘有钱不敢花’的状况”可知,许多老人“有钱不敢花”的直接原因是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观点也是影响消费的因素,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均不合题意。

答案选A。

10.A

【解析】

【详解】

求实心理指消费行为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这种消费心理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可见,商家让消费者先试后买,利用的是消费者的求实心理,故A符合题意;从众心理强调的是消费时随大流,可见,材料没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攀比心理具有炫耀性,可见,材料没体现攀比心理,故C不符合题意;求异心理强调的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可见,材料没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解析】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故本题答案为C。

12.D

【解析】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因此,国家要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提高居民的收入预期,故选项②符合题意;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需要增加居民收入,故选项③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质量和水平,加快生活消费品的更新换代,调整产业的升级,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故选项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D。

13.C

【解析】

绿色消费的主旨和核心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可持续性消费,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是绿色消费的积极作用,但不是绿色消费的核心,不合题意。

答案选C。

14.D

【解析】

【详解】

国家旅游局将在全国创建1000个旅游小镇,建设1万个旅游特色村,以此带动和促进全国乡村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能促进生产发展,拉动经济增长,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②③两项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①项观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没有体现生产决定消费,④项不合题意。

答案选D。

15.C

【解析】

【详解】

人们从过去的银行卡、钞票等消费方式,转变为更加便利的移动支付消费方式。

这种变化是由于科技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体现了生产对消费方式起决定作用,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收入和消费心理影响消费,A、B两项不合题意;材料主旨是生产决定消费,没有体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D项不合题意。

答案选C。

16.D

【解析】

【详解】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故D选项表述正确入选。

A选项错误,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均不处于主体地位,故排除B、C。

故选D。

17.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国民经济的地位,国有经济的地位是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故B说法正确。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故A说法错误;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故C说法错误;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而不是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故D说法错误。

考点:

国有经济的地位

18.A

【解析】

根据题目的表述,题目中提到的是品牌在提高出口利润中的重要性,故考生需要从选项中选择和品牌有关的选项,我国在出口产品中只是为国外品牌做加工生产的,没有自己的自主品牌,故需要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出口利润,故A选项表述正确入选。

B选项是从核心技术的角度阐述的,排除。

C选项表述与事实不符;D选项表述错误,中国企业出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核心技术。

19.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劳动者维权的依据是根据跟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所以正确答案选择C。

20.D

【解析】由漫画可知,该劳动者选择了创业,多种方式就业,漫画观点认为“擦鞋也光荣”,树立了职业平等观,③④两项符合题意;“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的主体是政府,不是劳动者,①项不合题意;漫画主旨不涉及劳动者劳动环境问题,②项不合题意。

答案选D。

21.B

【解析】

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券。

①项符合题意;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资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债券,企业不能发行政府债券,②项观点错误;商业银行贷款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款人提供货币资金,并要求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行为,③项符合题意;股票是出资人的股份凭证,这表明股票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而不是债权。

所以发行公司股票是不需要企业到期还本付息的,④项不合题意。

答案选B。

22.B

【解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贷款业务,B项符合题意;存款业务是基本业务,需要支付利息给储蓄人,A项不合题意;结算业务和信用卡可以增加银行收入,但不是主要利润来源,C、D两项不合题意。

答案选B。

【点睛】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存款业务。

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2)贷款业务。

它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也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3)结算业务。

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为我们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险箱等服务。

23.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②③符合题意;①反映的是公平与效率的差异性,不符合题意;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④表述错误。

本题答案为B。

24.A

【解析】

“对于财政资金,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决不允许财政资金长年趴在账上呼呼大睡”,强调了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即财政资金必须得到充分运用,财政盈余并不是越多越好,①②两项符合题意;适度的财政赤字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财政赤字规模过大会导致通货膨胀,③项观点错误;财政收支完全相等是几乎不存在的,④项观点错误。

答案选A。

25.C

【解析】

适当的财政赤字增加国家的投资需求,形成社会购买力,增加社会总需求,而消费是生产的动力,进而拉动经济发展,C项符合题意;财政赤字可能会减轻企业的税负,但与改善结构没有直接关系,A项不合题意;适度的财政赤字增加的是社会总需求,不是社会总供给,B项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预算的内容,所以不能够反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完善,C项不合题意。

答案选C。

26.A

【解析】“将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减至17%、11%和6%三档,取消13%这一档税率”,说明税率固定,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特点。

“各级税务部门必须依法征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纳税”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特点,①②两项符合题意;材料主旨没有体现税收的无偿性特点,③项不合题意;税收没有公益性特点,④项不合题意。

答案选A。

27.A

28.C

【解析】“我国将对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约14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中小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同时逐步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促进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国家财政的作用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没有体现A、B、D三项的观点,所以三项都不合题意。

答案选C。

29.B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由此可见,B选项符合题意;A、D强调的是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排除;C强调的是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项B。

30.C

【解析】“在企业内部逐步实行职工持股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制度”体现的是按资本要素分配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C项符合题意;按劳分配并没有取消,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依然是按劳分配,A项观点错误;该企业的国有经济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改变,B项观点错误;该企业仍是国有企业,没有转变为集体经济,D项观点错误。

答案选C。

31.①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人们消费的根本因素。

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③未来收入预期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

国家应该加强社会保障,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④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国家应该采取措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激发农村消费潜力。

【解析】本题以扩大内需、“践行绿色生活”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分设两个小题进行考查。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

影响消费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居民收入、消费观念等。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性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信息消费潜力,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