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4539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施工方案.docx

《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施工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施工方案.docx

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和说明1

二、工程说明1

三、施工准备2

四、施工组织2

五、施工进度计划3

六、施工结构设置3

七、施工流程4

八、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4

九、安全文明施工措施5

十、应急措施5十一、现场监督管理体系7十二、危险源分析8十三、环境因素分析8

一、编制依据及说明

1.1编制说明

本工程为XXXX电厂脱硫改造工程。

因施工工期紧,且施工工程量较大,吸收塔外部附件拆除和安装也是本工程的一部分,为保证本工程的顺利进行,特编制本拆除方案。

1.2编制依据

1.2.1XXXX电厂一期2×660MW机组脱硫提效改造施工图纸

1.2.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5210.2-2009。

1.2.3《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加工配置篇DL/T5210.8-1009。

1.2.4《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417-2009。

1.2.5《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DL/T5418-2009。

1.2.6《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范》DL/T869-2012。

1.2.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T5009.1—2014。

1.2.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部分2014版。

1.2.9《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2006。

1.2.10本工程其它技术文件要求等同。

二、工程说明

工程名称:

XXXX有限公司一期2×660MW机组烟气超低排放脱硫改造工程。

建设地点:

XX

工程规模和性质:

本工程对2×660MW燃煤发电机组脱硫超低排放改造。

质量标准:

达到国家和电力行业最新质量检验评定优良标准,满足达标投产要求。

2.1·工程范围简介本工程脱硫改造主要内容是:

本工程将原吸收塔加高、检测并加固,将吸收塔入口烟道

200t履带吊

转向90度,原吸收塔及进出口烟道进行改造,在吸收塔入口上方1米位置增加旋汇耦合器,原有浆液循环泵不变,将现有的4层喷淋层全部更换,更换的喷淋层覆盖率为300%。

并在现有喷淋层上方2米处增加一层喷淋层,新增喷淋系统流量为9900m3/h,扬程为29.5米,电机功率1400KW,新喷淋层覆盖率为300%,并在对应的喷淋层下方加装聚气环,同时为提高浆液停留时间及浆池浆液裕度,将吸收塔下部浆池提高1米。

上部除雾器更换为离心管束式除尘器,并加装对应的冲洗水系统。

对原有设备设施的拆除、迁移,消防系统、压力容器、起重设备等特种设备的验收取证工作。

根据本工程工期紧,工程施工量大的特点,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计划采用

进行,为安全顺利的完成此部分施工内容,特编制此方案

主要工程量: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浆液循环管

1

氧化风管

1

消防水管

1

工艺水管

1

事故喷淋水管

1

冲洗水管

1

溢流管

1

三、施工准备

1.所有施工人员,都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合格,并都有相应的岗位证书。

电工、火焊工、起重工、机械操作工须有认证机关颁发的特殊工种操作证,持证上岗。

2.用于本次施工的机械:

25t汽车吊、200t履带吊性能良好,经过检验并验收合格。

3.工器具经检查合格,状态完好。

4.电能符合要求,现场配备电源盘。

氧气、乙炔气配备齐全,氧气、乙炔放置在安全范围以内。

5.施工场地能满足施工要求且场地平整。

板车行走路线提前选择,并疏通沿途障碍物。

6.施工措施经审批,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所有施工人员接受技术、安全交底并已签名。

7.现场照明充足,满足夜间施工要求。

8.现场符合施工条件,工序交接等工作结束。

四、施工组织

为保证拆除工程安全快捷,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项目部指定专人负责拆除任务,统一组织,严格管理,确保该工程按施工进度计划安全顺利完成。

(一)劳动力组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区域划分进行劳动力安排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施工管理人员

2人

2

安全管理人员

2人

3

气割工

5人

4

辅助

10人

5

起重工

2人

二)机械配备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1

200T履带吊

1台

2

25T吊车

1台

3

气割工具

4套

4

拖拉机

1辆

加长型

5

叉车

1台

五、施工进度计划

因工期紧,任务重,交叉作业多。

综合各部分因素考虑,计划在3月10日至3月31日完成本计划

六、施工结构设置

6.1施工组织机构

切割组负责:

XX负责附件的切割,每组两人,一人操作切割,一人持消防水监护,用气割进行切割。

起重总指挥:

XX

负责附件的吊装作业指挥,现场配备4个对讲机,切割组负责人、吊车司机、监护组负责人、起重总指挥各持一个对讲机,所有指令由起重总指挥统一发出,指挥信号明确,传达通畅。

吊车司机:

XX负责附件吊装作业起重机械操作,在听到起重总指挥的指令后,做出正确的操作。

3.3.2监护组建设单位:

安监部、技改办项目部:

XX(工程经理)、XX(安全经理)

七、施工流程搭设脚手架→断开附件与塔体的连接→拆除管道下部连接并吊至预制场→预制新增管件→新增管件安装→管口和设备口连接→焊口防腐

八、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1.断开附件与塔的连接。

拆开法兰与设备口的连接,拆除管道法兰与设备法兰的连接螺栓,如螺栓锈蚀严重,可用气割直接切除,或者用螺栓松动剂松动后拆除。

2.法兰的切除。

因吸收塔底部要顶升一米,原管道法兰口标高也需升高一米。

因此,需把原管道垂直段法兰切除。

考虑到在地面进行组装,方便施工。

因此,拆除管道两端的法兰接口,把管道吊到预制场地进行改造。

3.管件的吊装。

用200t履带吊进行吊装,因管件重量都在三吨以下,都在吊装负荷率10%以

下,所以安全系数较大。

4.新增管件的加工。

因塔体顶升,相关管道需加高。

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加高尺寸,在预制场进行管件的预制。

5.管件预制完成后,吊至原管口附近。

由工人配合进行组对,组对必须在塔体顶升完成以后。

6.管口与设备口的连接。

在管件组对时,必须和塔体设备口的法兰孔中心线一致。

严禁管道口和设备口错位,用倒链强行组对。

根据图纸设计,领取相应的螺栓垫片,进行管口和设备口的最后连接。

7.所有安装完成后,焊口部位进行最后的防腐处理。

8.吊装注意事项

8.1核实组件外型尺寸及起吊吊耳,应仔细检查焊缝是否合格。

8.2吊装时应设置安全绳、溜绳;

8.3绑扎好吊车与组件的吊绳;确认绑扎牢固

8.4利用吊车的电子称核实组件的重量及幅度,确认吊车负载率;

8.5吊装作业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吊机必须是审核合格后才能进行吊装

8.6吊装前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必须做到四个明确:

即工作任务明确、施工方法明确、吊装物体的重量明确和安全注意事项明确。

8.7吊装工作中,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做到思想集中,听从调配。

施工人员应服从指挥员统一指挥,指挥信号做到统一、清楚、正确和及时。

8.8设备吊运应平稳、缓慢,以确保可靠作业;设备放置要稳妥,以防倾倒和滚动。

8.9吊装时,设立吊装区域标志,加设围护。

在吊装回转范围内,无关人员不准停留,吊物下面严禁行人通过,更不允许在吊物下面进行工作,在起吊的物体上严禁载人上下,或让人站在吊物上作平衡重量。

8.10禁止起吊物长时间停留在空中无人管理;吊物降放在稳定可靠位置,起吊人员才能离开。

8.11起吊使用的钢丝绳,应选取适当的长度,绳索间的夹角最大不应超过90度;并且钢丝绳直径的取用应随着夹角的增大而相应增大(根据实际重量选取)。

8.12起吊设备时,在吊物上扣系溜绳,以防止吊物在空间发生旋转而碰到架子、设备或构筑物,起吊前应仔细检查钢丝绳是否有起毛或局部断裂现象,吊索具是否完好无损,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九、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人员必须进行进场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进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

3.现场严禁吸烟;

4.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有恐高症状人员严禁到作业面施工;

5.气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动火作业必须开具动火证,施工作业面要配备足够灭火器;

6.作业面狭长,施工人员必须分散作业;

7.严禁野蛮施工,施工期间不得大声喧哗;

8.到作业面必须走专用扶梯,严禁随处翻越或攀爬;

9.拆除区域范围内用安全警戒绳隔离,禁止无关人员穿入。

有专人安排,十、应急措施

1、目的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确保施工现场及设备设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造成的事故损失。

2、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

成员由项目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各施工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共同组成。

应急小组成员的职责及联络方式制成现场应急公示牌,放置在施工现场明显处。

组长:

XX

副组长:

XX

组员:

XX

3、本项目工程潜在的或可能出现的生产安全事故包括

火灾、起重机械事故、触电事故、高空坠落事故、施工人员意外伤害事故、危险化学品意外泄漏事故、施工人员中毒(重大职业病)事故

以上这些生产事故都会造成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受损失,有的会严重破坏环境。

4、应急启动

a.现场工作人员一旦发现安全生产事故时,应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内容应明确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设备情况。

同时现场人员应根据伤情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受伤者实施有效的急救,并联系医务机构或当地医疗急救中心(120)联系请求抢救。

b.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与事故性质相关的应急计划,并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现场指挥救援。

5、应急措施

a应急领导小组应在第一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

b应急小组紧急制定出相关的现场处置措施、人员疏散措施、工程抢险措施、现场医疗措施等,并迅速组织实施。

c根据事故现场具体情况,首先保护好现场,现场救助伤员,同时拨打120联系医院,送伤员抢救。

d阻断现场危害源和环境污染源,合理疏散无关人员,做好现场机械、设备或工程的抢险工作,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控制事态扩大和防止或减少事故千万的环境污染。

e应急领导小组应对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情况做出评估。

f按照《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和公司制定的《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做好事故的统计报告工作。

一、现场监督管理体系

现场经理:

XX现场负责人:

XX安全专工:

XX班组长;XX

吸收塔附件拆除、安装现场监督管理体系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

备注

1

XX

现场经理

负责现场总协调

2

XX

现场负责人

负责现场施工及安全

3

XX

现场负责人

负责现场施工及质量

4

XX

安全专工

负责现场施工及安全

5

XX

安全专工

负责现场施工及安全

十二、危险源分析

附表:

危险点、危险源的预控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采取措施

1

高处作业

施工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未正确使用安全用品、用具

高处坠落、人员伤亡

施工前进行安全教育、指出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点、设专职安全员监护

2

施工用电

配电盘内漏电保护器失灵、设备防护套不全、导体裸露

触电、人员伤亡

设专职电气维护

3

焊接、切割

作业

未使用防护用品,氧气、乙炔摆放不符合要求,漏气,未严格执行安规

电弧灼伤,火灾、爆炸

严格按照安全规章制度执行,加大监管力度

4

脚手架作业

未按规范要求搭设

脚手架倾倒,人员伤亡

脚手架搭设完毕后组织验收

5

无临边设施

安全防护设施不合格

人员伤亡

在孔洞边缘设安全围栏

6

电焊机、机

械作业

设备漏电、违反操作

规程

触电,物、屑伤人

专职维护

7

砂轮机使用

砂轮片缺损或裂纹

人员伤亡

正确使用、佩带防护用品

8

吊装机械

1、违章作业

2、吊装工具损坏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1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杜绝违章,安全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2经常检查吊装设施,严用不合格产品

9

吊装作业

1.机械设备损坏

2.人员被落物击伤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1.吊运物件前应明确物件重量、重心位置,认真观察吊运通道、安装位置及周围环境。

2.明确吊点和吊装方法,知晓吊装过程中所吊物所处的各种状态及起重设施和各种受力情况。

十二、环境因素分析附表:

环境因素分析表

序号

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类别

标识

采取措施

1

机械设备作业

噪音、油料消

耗、尾气排放

噪音、资源浪

费、大气污染

三级三、四类

降噪、车尾加

烟气过滤器

2

机械设备保养

废水、废油排放

污染水体、土壤

二级三类

进行无害处理

3

焊接作业

废气

废气污染大气

三级三类

加强作业通风

4

射线探伤

辐射

辐射损伤

一级二类

远离探伤作业区

〇—重大环境因素▲—一般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