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4541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消防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消防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消防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消防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消防培训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消防培训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消防培训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消防培训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消防培训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消防培训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消防培训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消防培训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培训资料.docx

《消防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培训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防培训资料.docx

消防培训资料

第1章火灾中人员伤亡的主要致因

第1節火灾的特点

一﹑室内火灾特点

火灾发生的突发性﹐火情发展的多变性﹐人员处理火情的瞬时性。

1﹑突发性

一般情况下火灾隐患都有较长时间的潜伏期﹐往往是小患不除酿成火灾﹐而火灾的发生大多是随机和难以预料的﹐这一点与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它比交通事故波及面更广﹑危害更大。

2﹑多变性

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火灾之间的千差万别﹐引起火灾的原因多种多样﹐每次火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都各不相同﹔二是指火灾在发展过程中瞬息万变﹐不易掌握。

3﹑瞬时性

“水火无情”。

大火来势迅猛﹐这是尽人皆知的浅显道理﹐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火灾瞬时性特点。

实验和实践都证明﹐火灾中受灾者所表现出的行为多属于被动的反应性行为。

“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生命”。

在火灾中﹐无论是灭火﹑救人还是自救逃生﹐都必须争分夺秒﹐准确把握稍纵即失的灭火战机﹐选择逃生时机﹐尽最大努力﹐争取把火灾扑灭于初期阶段。

二﹑室外火灾的特点

主要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1﹑室外火灾受空间的限制小﹐燃烧时处于完全敞露状态﹐供氧充分﹐空气对流快﹐火势蔓延速度快﹐燃烧面积大。

2﹑室外火灾受气温的影响大。

3﹑风对室外火灾的发展起决定影响。

4﹑室外火灾火势多变﹐经常出现不规则燃烧﹐火势难控制﹐用水量大﹐扑救难度大。

第2節烟雾中的有害气体与高温

烟雾是火灾发生过程中因热解或燃烧而形成的产物。

一﹐火场上主要的有害气体

火场上大多数可燃物质含有碳﹐当供给的空气充足时﹐碳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但当空气不足时﹐便形成危险的一氧化碳。

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氮的氧化物﹑硫化氢﹑氰化氢﹑光气等。

1﹑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

一氧化碳在大多数火灾中虽不是燃烧生成气体中毒性最大的一种﹐但它却是在火灾中﹐在没有控制的燃烧条件下产生含量最大﹑最典型的有毒气体。

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不燃﹑溶于水﹑略带酸味的气体。

3﹑氯化氢

氯化氢是一种有刺激味的气体。

火场上含氯的树脂及其塑料制品在燃烧时会产生氯化氢气体﹐其中聚氯乙烯尢为严重。

氯化氢具有强酸性﹐因此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和较强的腐蚀性。

在高浓度的场所﹐会加剧刺激眼睛﹐引起呼吸道发炎和肺水肿。

4﹑氮的氧化物

氮的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气体。

前者是无色气体﹐后者是红褐色气体并具有令人讨厌的气味﹐有毒。

对肺部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

轻度中毒症状为胸闷﹑咳嗽﹑咳痰﹔重度中毒会出现昏迷﹑肺水肿。

5﹑硫化氢

硫化氢是具有强烈臭蛋气味的无色可燃气体。

如在毛织品﹑橡胶﹑皮革等。

硫化氢为强烈的神经系统毒物﹐在人体内硫化氢与细胞色素氧化醺结合﹐引起细胞内窒息﹐危害神经系统﹐特别是呼吸中枢。

6﹑氰化氢

氰化氢为无色﹐略带杏仁气味的剧毒气体。

7﹑光气

光气为无色的剧毒氯体﹐具有霉草味﹐微溶于水。

该气体主要伤害人体呼吸器官﹐引起肺水肿﹐造成呼吸困难﹐以致缺氧最后窒息死亡。

二﹑烟的高温

放热是燃烧反应的重要特征﹐放出的热量是由可燃物中的化学能经燃烧反应转换而来。

可燃物燃烧消耗氧的过程也是氧化反应放热的过程。

而每起火灾要消耗大量氧气﹐因此﹐产生大量的热随燃烧产物中的烟气﹐包括水蒸汽扩散。

这种烟气温度可达几百甚至几千摄氏度。

第3節烟雾﹑高温对人体的危害

提起火灾﹐人们常用”烧死烧伤”多少来统计火灾伤亡人数。

其实火灾对受害者的危害是综合性的。

火灾现场对人的危害有四种﹐即缺氧﹑高温﹑毒性气体﹑尘害。

这也是烟雾﹑高温对人体的综合危害。

一﹑缺氧

人们正常呼吸时空气中的氧占21%左右(体积比)。

二高温

火场上由于可燃物质多﹐火灾发展蔓延迅速﹐火场上的气体温度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几百摄氏度。

三﹑烟尘

火场上的热烟尘是由燃烧中析出的碳粒子﹑焦油状液滴﹐以及房屋例塌时扬起的灰尘等组成。

四﹑毒性气体

火灾中可燃物燃烧产生大量烟雾﹐其中含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氯化氢(HCL)﹑氮的氧化物(NOX)﹑硫化氢(H2S)﹑氰化氢(HCN)﹑光气(COCL2)等有毒气体。

第2章人在火灾中的心理

第1節火灾中心理反应的类型

人在火灾中的心理反应各不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即惊慌和群聚。

一﹑惊慌

火灾中的惊慌是指火灾中的人们接受异常灾难刺激表现出的一种焦虑状态或行为状态。

这种在极度难忍﹑充满恐怖的环境中造成的心理反应大多不能自控﹐由此而产生的结果经常是不幸的。

例如跳楼﹑拥挤在出口﹑不带亲人逃生等。

1﹑引起惊慌的主观因素

主要指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们﹐很容易产生不可抑制的恐惧心理。

2﹑引起惊慌的客观因素

火灾发生的突发性。

突发性是引起惊慌的首要因素。

二﹑群聚

在火场上﹐当受灾者面临烈火威胁生命安全的时候﹐均会产生群聚心理﹐似乎多一个人就可以减少惊慌和恐惧的作用。

1﹑火场上群聚体的形成

人是不愿孤立的﹐无论何人﹐在任何情况下总是力求与感情相投或命运相同的人呆在一起﹐结果造成了合作的环境﹐这是一种社会性的倾向﹐绝对的孤立对任何人都是难以忍受的。

2﹑火场上避难群聚体内的活动

模仿。

模枋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有许多社会行为都是和模仿分不开的﹐例如﹐在公共场合看见别人停下来﹐我们也会停下来﹐人家鼓掌﹐我们也会跟着鼓掌﹔甚至别人打哈欠﹐我们也打起哈欠来﹐这就是模仿。

感染。

感染是群众性的模仿﹐是指情感或行为从一群人中的个别个体蔓延到其它个体。

大致分两重﹕情绪感染和行为感染。

迟钝的心理表现。

在群聚体内一方面表现出心理和行为的模仿和感染﹐使行为的发展阶段出现急剧的变化﹔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心理和行为的迟纯性。

 

第2節激动积极心理﹑消除消极心理的方法

火场环境﹐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受灾人员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心理反应。

一﹑教育

所谓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实施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类型的人。

1﹑灾前教育

灾前教育是激发积极心理的潜在动力﹐也是克服消极心理的防预针。

2﹑灾中教育

灾害中的教育是最实用的教育﹐一般是根据灾害的具体情况﹐临时组织实施﹑主要内容有解除惊慌﹑逃生知识和防灭火常识。

3﹑灾后教育

一场灾害过去之后﹐给人们留下许多经验和教训。

应充分利用这些活的教材﹐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

二﹐训练。

第3章火场逃生﹑疏散与救人

由于人们对防火的疏忽大意﹐难免不发生火灾。

而火灾的发生发展有时是难以预测的。

特别是发生的火灾﹐往往有人被烟火围困﹐以致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一场火灾降临﹐在众多的被火势围困的人员中﹐有人葬身火海﹐而有人却死里逃生幸名于难。

这固然与火势大小﹑起火时间﹐起火地点﹐建筑物内报警﹑排烟﹑灭火设施等因素有关﹐然而不要看被烟火围困的人员﹐在灾难监头时有没有避难逃生的本领。

第1節火场逃生的方法

火灾发生时﹐当大火威胁着在场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下﹐保存生命﹐迅速逃离危险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火场上怎样才能迅速逃离危险区域﹐本资料介绍三种方法供参考。

一﹑自救

自救是常用的逃生方法﹐在实施自救行动之前﹐一定要强制自己保持头脑冷静﹐根据周围环境和各种自然条件﹐选择自救的方式。

1﹑熟悉所处环境

这里所讲的环境﹐是指我们经常或临时所处的建筑物内。

熟悉环境已不在话下﹐但也不能麻痹大意﹐以及进行必要的逃生训练和演练。

确定逃生的出口﹐可选择门窗﹑阳台﹑室外楼梯﹑安全出口。

楼梯等作为火灾进逃生的通路。

2﹑选择逃生方法

逃生的方法有多种多样﹑由于火场上的火势大小﹐被围困人员所处位置和便用的器材不同﹐所采取的逃生方法也不一样。

2.1立即离开危险地区

一旦在灾场上发现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围困﹐生命受到威胁明﹐要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争分夺秒﹐设法脱险﹐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

2.2选择简便﹑安全的信道和疏散设施

逃生路线的选择﹐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择最简便﹑最安全的信道和疏散设施。

2.3准备简易防护器材

逃生人员多数要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才能离开危险区域。

如果浓烟呛得人透不过气来﹐可用湿毛巾﹑湿口罩捂住口鼻。

2.4自制简易救生绳索﹐切忽跳楼

当各信道全部被烟火封死时﹐应保持镇静。

可利用各种结实的绳索﹐如无绳索可有被褥﹑衣服﹑床单﹐或结实的窗帘布等物撕成条﹐拧好成绳。

拴在牢固的窗框﹑床架或其它室内的牢固物体上﹐然后沿绳缓慢下滑到地面或下层的楼层内而顺利逃生。

2.5创造避难场所

在各种信道被切断﹐火势较大﹐一时又无人救援的情况下。

对于没有避难间的建筑里﹐被困人员开辟避难场所与浓烟烈火搏斗。

二﹑互救

互救是指在火灾事故中表现出舍已救人﹐以帮助他人为行为目的。

互救分为自发性互救和有组绢的互救。

自发性互救是指在火灾现场﹐在无组织无领导的情况下﹐群众所采取的一种自觉自愿的救助行为。

有组织的互救的指在火灾初期﹐消防人员尚未到达火场之前﹐由起火单位的干部和职工组织起来的互救行为。

三﹑火场逃生注意事项

每次火灾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下面仅就一般的火灾事故中所要求的注意事项作一些介绍。

火场逃生要迅速﹐动作越快越好﹐切不要为穿衣或寻找贵重物品而延误时间﹐要树立时间就是生命﹐逃生第一的思想。

火灾刚刚发生的时侯﹐应迅速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时积极参加初起火灾的扑救。

3.1迅速报警

发生火灾时﹐在场人员应在立即进行扑救的同时﹐还要及进报警﹐以便消防队﹑本单位义务消防人员及周围群众前来参加扑救﹐并迅速组织老﹑弱﹑病﹑歼及人员及时作好疏散准备。

3.1.1报警对象

a.向周围群众和邻居报警。

b.向本单位义务消防队报警。

c.向公安消防机关报警。

火警电话为”119”.

d.向单位领导报警。

3.2﹑报警方法

3.2.1有手动报警设施的单位应使用手动报警系统报警。

3.2.2使有电话报警﹐拔”119”向公安消防队报警﹐向单位领导报警﹐向火灾联防部门报警﹔

3.2.3使用本单位的警铃﹑汽笛或其它平时约定的报警手段报警﹐没有安装警铃﹑汽笛的单位﹐可以利用上﹑下班钟声向本单位的职工报警﹔

3.2.4使用有线广播﹐利用高音喇叭迅速通知本单位人员﹐单位内的某某地方发生了火灾﹔

3.2.5离消防队较近的可直接派人去消防队报警﹔

3.2.6农村在没有任何报警设施的情况下﹐可使用古老而又最简单的方法敲锣﹑鼓﹑盆等方法报警﹔

3.2.7大声呼喊﹐在没有准备什么东西也来不及报警的情况下﹐可利用喊叫来通知周这的群众。

二﹑及时扑灭初起火灾

扑灭初起火灾是减少火灾损失﹐杜绝火场致人伤亡的最重要一环。

1﹑断绝可燃物源

1.1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燃烧点的可燃气体和液体。

1.2盛装可燃物的容器已经燃烧或受到火势威胁时﹐应赶快打开有关阀门﹐将容器中的可燃物料通过管道转移到安全地带。

1.3火灾发生时﹐当盛装可燃液体的容器破裂﹐可燃液体流出并到处流淌水﹐应采用泥土或黄沙筑提的办法﹐阻止流淌的可燃液体的流向燃烧点。

2﹑冷却

冷却的主要方法是向火场的燃烧点喷水或喷射其它灭火剂﹐这也是灭火时最常用的办法。

单位里如配有相应的灭火器﹐则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3﹑窒息

火在没有空气的条件下是不能燃烧的﹐所谓窒息就是隔断燃烧点的空气供给。

3.1使用泡沫灭火器喷射泡沫覆盖燃烧表面。

3.2利用容器。

3.3家有液化所钢瓶起火时﹐有灭火器的可使用灭火器灭火。

3.4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

4﹑扑打

5﹑断电

发生电器火灾﹐或者火势威胁到电器线路电器设备﹐或电器影响到灭火人员安全时﹐首先要切断电源。

6﹑阻止火势蔓延

对密闭条件较好的小面积房屋﹐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在未作好灭火准备之前﹐先关闭门窗﹐以阻止新鲜空气进入。

四﹑几种常见火灾的逃生方法

(一)﹑高层建筑火灾的逃生方法

在火灾中﹐被困人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不盲目地行动﹐从而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

1﹑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设施逃生

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是争取逃生时间﹐提高逃生率的重要办法。

1.1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但着火时变通电梯千万不能乘坐。

1.2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

1.3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

生﹔

1.4利用观光楼梯避难逃生。

1.5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1.6利用房间床单特连接起来进行逃生。

2﹑不同部位﹑不同条件人员的逃生方法

2.1当某一楼层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势已经开始发展时﹐应注意听广播通知。

广播会告诉着火的楼层﹐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线﹑方法等。

不要一听有火警就惊慌失措盲目行动。

2.2当房间内失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别寻其它信道。

2.3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应该用手背去接触房门﹐试一试房门是否已变热﹐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

2.4当某一防火区着火﹐如楼房中的某一单元着火﹐楼层的大火已将楼梯间封住﹐致使着火层以上楼层的人员无法从楼梯间向下疏散时﹐被困人员可先疏散到屋顶﹐再从相邻未着为的楼梯间往地面疏散。

2.5当着火层的走廊﹑楼梯被烟火封锁时﹐被困人员要尽量靠近当街窗口或阳台等容易被人看到的地方﹐向求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唤﹐向楼下拋掷一些小物品﹐用手电筒往下照等﹐以便让求援人员及时发现﹐采取求援措施。

2.6在充满烟雾的房间和走廊内时﹐由于烟和热气上升的道理﹐在离地板近的地方﹐烟雾相对少一点﹐呼吸可少吸些烟。

2.7如果处于楼层较低(三层以下)的被困位置﹐当火势危及生命及无其它方法可自救时﹐可将室内席梦思﹑被子等软物拋到楼底﹐人从窗口跳至软物上逃生。

3﹑自救﹑互救逃生

3.1利用各楼层的消防器材﹐扑灭初期火灾是积极的逃生方法。

3.2互相帮助﹐共同逃生。

3.3自救逃生。

4﹑火灾逃生时的注意事项

4.1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

4.2不能一见低层起火就往下跑。

4.3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贵重物品而延误时间。

4.4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

4.5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4.6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

第2節火场救人的方法

一﹑寻找被困人员的方法

1﹑询问知情人

2﹑主动呼喊

3﹑搜寻被困人员

二﹑救人的方法

1﹑对于神志清醒﹐但在烟雾中辨不清方向或找不到出口的被困人员﹐可以指明信道﹐

让其自行脱险﹐也可直接带领他们撤出。

2﹑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者﹑儿童以及困惊吓﹑烟熏﹑火烧而昏迷的人员﹐要用背﹑

抱﹑抬的方法把他们抢救出来。

3﹑楼层的内部走廊﹑楼梯﹑门等信道已被烟火封锁﹐被困人员无法逃生时﹐应利用消

防拉梯﹑挂钩梯﹐或举高消防车升起﹐架设到被困人员所在的窗口﹑阳台﹑屋顶等

处﹐然后利用消防梯﹑举高消防车﹑救生袋﹑缓降器等将被困人员救出。

4﹑无法架设消防梯时﹐可利用挂钩梯﹐徒手爬落水管﹑窗户等方法攀登上楼﹐然后用

救生器材救人﹐或使用射绳枪将绳索射到被困人员所在的位置上﹐再让被困人员用

绳将缓降器﹑救生梯﹑救生袋等消防救援器材吊上去﹐然后让被困人员使用器械材

自救。

5﹑被困的窗口﹑阳台﹑屋顶的人员﹐尢其是悬挂在建筑物外面的人员﹐在浓烟烈火的

威胁下﹐有可能冒险跳楼﹐此时要用喊话或写大字标语的方式﹐告诫祂们坚持到底

等待救援﹐不要铤而走险。

7﹑对抢救出来的人员要清点人数﹐认真核对﹐切实查清被困人员是否全部救出﹐还要防止被救出来人员重新跑进火场内。

8﹑对抢救出来的受伤人员﹐除在现场急救外﹐还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