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4621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docx

九年级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年九年级4月模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

2016年4月

(满分:

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

2、草色烟光残照里,。

(《蝶恋花》)

3、孤村落日残霞,、。

(《天净沙·秋》)

4、,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5、则吾斯役不幸,。

(《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

7题(4分)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首联的“横”与“绕”动静结合地描写青山白水的姿态,以下与之手法相似的一项是。

(2分)

A、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

B、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C、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写景色之美让人流连,正是诗人和友人惜别之情的体现。

B、颔联以“孤”写“蓬”,生动地描摹出友人漂泊天涯的孤单。

C、颈联用“浮云”作比,写友人行踪不定,无限关切饱含其中。

D、尾联以声夺人,以班马长鸣渲染了离别时浓烈的哀伤氛围。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孟子谓齐宣王曰: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

“弃之。

曰:

“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

“已之。

曰:

“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8、

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2分)

9、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有个托付他的妻子给朋友,(自己)到楚国去游历的人。

B、有个把妻儿子女托付给他的朋友,(自己)到楚国去游历的人。

C、有个托付妻儿子女给朋友,(自己)来楚国去游历的人。

D、有个把妻子托付给他的朋友,(自己)来楚国去游历的人。

10、孟子三问层层推进,意在使齐宣王,“王顾左右而言他”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齐宣王的样子,齐宣王这么做事想要。

(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

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

“能跳而越此,谓之勇

,不然为怯。

”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

又告之曰:

“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

”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

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①矣。

然则人岂有勇怯哉?

要在以势驱之耳。

【注释】①康庄:

宽阔平坦的大路。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临()

(2)顾见猛虎暴然向逼顾()

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然而,人难道有勇敢怯懦吗?

要凭借情势来驱动他罢了。

B、然而,人怎么有勇敢怯懦呢?

要的是凭借情势来驱使他罢了。

C、那么,人怎么有勇敢怯懦之分呢?

要用情势来驱动他罢了。

D、那么,人难道有勇敢怯懦之分呢?

重要的是用情势来驱使他罢了。

13、选文认为“勇”与“怯”都是“以势驱之”,其中的“势”含义十分丰富,结合文本可知,对勇者而言,指的是;对半勇半怯者而言,是指;对怯者而言,则是指:

求生逃命。

(4分)

14、有人不同意作者“然则人岂有勇怯哉?

要在以势驱之耳”的观点,你觉得他的理由是:

(2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7分)

看电视与读书

①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电视是一种活动图像化的教科书。

从来没有一种教学活动能像电视这样,使受教育者如此自觉自愿愉快轻松地接受教育。

它还具有课堂分散、授课和听课时间自由随意等诸多优点——不过这可能只是极少数教育学家一厢情愿的说法。

②时下的大多数电视节目也承担不起教科书的责任。

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我们的电视节目完全没有知识性内容。

问题是在那小小屏幕上,嬉笑怒骂插科打诨,使那些本已有限的知识信息,变得庞杂浮泛而空泛,似有若无。

而事实上,真正适合青少

年观看的节目确实也不多。

【甲】

③退一步说,即使电视中的知识很深刻很丰富很完美,然而它传达知识的方式,还是带着先天不足,那就是不便于反复阅读,不便于记忆和理解,所以无法同书相提并论。

【乙】

④书在人的知识获取途径中具有无法取代的位置。

然而如今电视却有了鹊巢鸠占的趋势,电视如此强大,它差不多已经不费吹灰之力地搞垮了戏剧舞台,然而戏剧、电影和电视同属娱乐文化,百家争鸣尚不必介意。

⑤需要介意的是书。

虽然电视还没能挤垮书籍市场,各地的出版社似乎都繁荣兴盛,薄的厚的成本大套的都在出。

统计资料表明,我们现在每年出的书,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多得多。

但是我们现在识字人的读书时间,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少得多,与看电视的时间是此消彼长,一多一少,表明了时代大趋势。

我以为,这不是一个好的趋势。

理由很简单,就是看电视不能代替了读书,至少现在还不能。

即使将来大家都上网读书,那也和上网看电视绝不能等同。

⑥真正给我们知识的还是书,只有书。

书是不可取代的获取知识的第一途径。

从来没有听说过哪里的学者专家,任何一位两院院士、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是靠看电视看成气候的。

从前没有,今后也不会有。

⑦在电视无所不在的时代,我们还是要提倡读书,特别是青少年。

成年人职务劳形家事劳心,8小时之外为求缓舒心神,少读一些就罢了,想看电视就看去吧。

但是,对青少年而言,书就显得更为重要。

【丙】孜孜不倦吸取知识时,书是他们的美味面包,攀登学业高峰时,书是他们的登山手杖,遭遇风沙陷入迷途时,书是他们的指南针,获得成绩忘乎所以时,书是他们的清醒剂,陷于迷惘、生命之路不知所向时,书是方向舵、罗盘仪。

⑧所以,电视要看,不可多看;书一定要读,读得越多越好。

15、根据上下文,可以替换第④节加点词语“鹊巢鸠占”而使文意不变得一项是(3分)

A、分庭抗礼B、喧宾夺主C、不相上下D、独占鳌头

16、对上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绝大多数人并不认同电视作为活动图像化的教科书所具有的那些优势和特点。

B、作者认为大多数电视节目无法承担教科书的责任是因为知识有限,干扰过多。

C、作者坚定的认为书是不可取代的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且永远不会改变。

D、作者认为成年人的读书与看电视不必苛求,但青少年一定要少看电视多读书。

17、第⑤节画线句“一多一少,表明了时代大趋势”,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时代的大趋势”具体内容是(4分)

18、阅读以下补充材料:

(3分)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通过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过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

对于当下的电视节目,71%的受访者认为“大多不适合孩子观看”,可见,青少年过度沉浸在娱乐化的环境中,对身心健康发展并无益处。

上述材料插入上文处(从“甲”、“乙”、“丙”中任选一处)最合适,理由是

19、作者认为“电视要看,不可多看;书一定要读,读得越多越好。

”特别是对青少年,结合第⑦节,说说书对青少年的作用有:

(1);

(2)

(写出两点即可)(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5题(23分)

时间存折

①史力一摸口袋,发觉那个存折弄丢了。

这个大红封皮的存折可是史力的宝贝,里面存的不是钱,是时间,整整五十个小时啊,比钱还珍贵。

②史力本科和硕士读的都是文学。

临到毕业,要找个对口工作难于上青天,只好先去了某公司搞文案工作。

幸运的是好在公司提供免费宿舍,八个人住一套三居室房子,房钱是省了,但每天下班后宿舍里打牌、看电视、聊天的喧哗,却让史力无所事从,爱看书的他只好常常在小区里闲逛呆坐。

③无意中,史力发现小区有一家奇特的储蓄所。

他好奇地进门询问,这里竟然是专门储蓄时间的,只要申领一本存折并承担业余的义务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就会一笔一笔记入存折,在需要时还可以“领取时间”,换取他人的帮助。

④史力觉得很有意思,反正有大把的时间难以打发,他决定做义工,领取了存折后。

储蓄所负责人告诉他:

“巧了,有位七十多岁的章文心老人,是大学中文系的退休教授,一人独居,要找一个懂行的年轻人帮他查找资料、听他说话。

我们物色了好久都没有合适的,正好你去!

⑤和老人联系后,在一个周六的上午,史力踏进了章家,门早已打开,清瘦的章先生满头华发,站在门边,热情地招呼史力,进门后又引着他参观自己的家,屋里立着成排的书架。

书香弥漫,史力仿佛觉得又回到了大学校园。

⑥当他们面对面坐在客厅坐定时,史力略显拘谨,章先生倒是十分健谈:

“小史,你的硕士论文写的是什么呀?

⑦“《论明人小品的艺术走向》。

⑧“这要读不少书啊,难得难得。

张瀚的《松窗梦话》、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记》、袁宗道的《白苏斋类集》、张潮的《幽梦影》……想必都入了君眼?

⑨“哦,我只是泛泛读过,没有深入地研究,很惭愧!

⑩“离开大学,还得有梦想啊,吃得起苦才能成功哦!

”章先生又问,“你叫史力,有字吗?

⑾史力摇了摇头。

⑿“我名文心,字雕龙,取自《文心雕龙》,我给你也起个字怎样?

就从屈原《离骚》中‘路漫漫系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取出‘修远’二字。

可好”

⒀“谢谢雕龙先生赐字。

”史力突然觉得眼眶湿湿的,站起来向章先生深鞠一躬。

⒁中午,史力向章先生告辞,他觉得自己什么也没做,很是内疚。

⒂章先生看出了史力的心思,道:

“你陪了我三小时,我写个条子,你去时间储蓄所登记。

⒃史力接过纸条,小心翼翼地问:

“你······还需要我来吗?

不过,你得安排我做事,否则我······”章先生哈哈大笑。

⒄从那天开始,史力觉得日子充实了。

只要有空,要么去章家,要么就耳塞棉花在嘈杂的环境中看书,去章家时,除了为章先生查资料,喝茶聊天,他也抢着干起了家务。

⒅一日,章先生很认真地对他说:

“修远小友,做学问必须从识字开始。

⒆史力愣住了,自己认识的字不少啊。

⒇章先生娓娓道来:

“现在用简体字了,很多字的识别便成了问题,如‘帘’,本指用竹条做成的遮挡物,应是竹字头下加一个‘廉’字,李贺的诗‘帘中树影斜’说的就是从竹条缝隙中窥见斜斜的树影啊。

(21)史力凝神倾听,轻轻地点头。

(22)就这样,史力的存折上有了五十个小时的记录,现在这个存折居然丢了!

(23)史力知道,只要到储蓄所说明情况,就可以重领存折并补上时间。

但他觉得毫无必要,因为他真正储蓄的东西远比这五十个小时要珍贵得多。

(24)三度寒暑,史力在章先生的指导下,将硕士论文扩展成一本近二十万字的专著《明人小品的文化品格及个体生命潜能的释放》,并由章先生帮助出版。

章先生还郑重地写信推荐史力到江南大学中文系去应聘当合同制教师,并告诉他:

“你边上课边考博,只要肯下功夫,将来是可以留校的。

(25)史力心里有千言万语,但话到嘴边只能言谢:

“先生对我有再造之恩!

(26)“不,更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再造!

”章先生言之灼灼。

(27)章先生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红封皮的存折,笑着说:

“这是你三年前落在这的,之所以没有还你,是想看看你会有什么反应。

愿意做义工已属不易,但你存折掉了也不去要求补发,心很安详,说明连理所当然的那点报偿都淡忘了,是修德修文之所至。

(28)史力接过存折,翻了翻,除原有的页码,又加订了厚厚一沓,上面由章先生填满了他每一次做义工花费的时间。

他合上存折,双手捧着递还给章先生,说:

“其实这本存折给您

更合适,还是由您保管吧。

”章先生笑了。

20、第②段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

错别字:

,改正;

21、上文第⒃节中,史力的问话断断续续,用了两处省略号,根据上下文,史力当时的内心是既又的。

(填入表现内心感受的词语即可)(4分)

22、请阅读第④节到第(21)节,概括史力拿到存折到弄丢存折之间经历的主要事情。

(6分)

接受陪伴老人的义务工作→在章先生陪伴下参观居所→

(1)→

(2)→得到章先生认可的三小时

储蓄时间→

(3)。

23、第(21)节画线句的人物描写,写出了史力当时的神情,“轻轻地点头”可见他从章先生的话中悟出了的道理。

(4分)

24、从文本内容,文末史力提出让章先生保管存折的理由:

(1),

(2)(4分)

25、根据选文,一下对小区开设时间储蓄所的意义分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鼓励年轻人在闲暇多陪伴老人,给老人送去温暖。

B、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时间的价值远远超过金钱。

C、倡导人与人之间不求回报、彼此奉献的互助与分享。

D、为小区中的老年人创造老有所为、发挥余热的机会。

3、综合运用(10分)

26、阅读说明书,完成下列题目

美林药品说明书

【药品名称】商品名:

美林

【性状】美林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芳香。

【适应证】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

【用法用量】口服。

12岁以下小儿。

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公斤)

一次用量(毫升)

次数

1-3

10-15

4

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4-6

16-21

5

7-9

22-27

8

10-12

28-32

10

【不良反应】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耳鸣、视力模糊等症状。

【注意事项】

(1)美林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有下列情况患者慎用:

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

(3)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不能同时服用

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5)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6)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药物相互作用】美林如与其他药品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注意事项】第(7)条要求“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请阅读整篇说明书,说说这样做的原因是:

(3分)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明已经连续4天高烧39۫C,妈妈一直让他服用美林,可症状并没有减轻。

B、芳芳感冒发烧,吃了复方抗感冒颗粒,为了快点好,她又加服了美林。

C、小方身体发烧,早上七点半他喝了美林去上学,十二点回家又喝了一次,下午五点放学到家服用第三次,十点睡觉前又喝了最后一次。

D、毛毛八个月大,体重就有21斤了,有天发热了,妈妈立刻喂了他4毫升美林。

(3)请根据情景及所提供的说明书,补全对话。

(4分)

傍晚六点,邻居王奶奶抱着5岁的贝贝敲开了小明家的门,原来贝贝发烧了,奶奶看不清楚药物说明书,想请小明帮忙。

小明说:

“奶奶,贝贝有什么用药禁忌吗?

奶奶说:

“没有,没有。

小明说:

“贝贝有多重啊?

奶奶说:

“哦,贝贝14公斤了。

小明说:

“奶奶您该给贝贝一次服用毫升的美林。

奶奶松了一口气,刚要走,小明特意又关照奶奶:

“您千万记得!

4、写作(60分)

27、题目:

就是这样简单

提示:

彭端淑在《为学

》中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黄浦区2016年九年级学业考试模拟考

语文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每题3分。

如果诗句能填写但有错别字,则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如果诗句填写错误,则此空分数全扣。

1.晨兴理荒秽2.无言谁会凭阑意

3.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前空2分,后空1分)

4.其岸势犬牙差互5.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6.(2分)A

7.(2分)D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8.(2分)孔子

9.(2分)B

10.(5分)认识到治理好国家是自己对百姓应负的责任(2分)尴尬(窘迫、难堪)(1分)

离开话题,避而不答(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11.(4分,每个2分)

(1)来到

(2)回头看,看,看见

12.(2分)D

13.(4分,每空2分)耻怯(面子)奔利(金钱)(用原文或概括皆可)

14.(2分)示例:

①人是有勇

敢和怯懦之分的,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的人总是将信仰正义放在首位。

②有的人受到环境的制约,而有的人敢于挑战环境,不能一概而论。

(写出任意一点,意到即可)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7分)

15.(3分)B

16.(3分)C

17.(4分,分别明确“读书”与“看电视”时间的变化,各占2分)即便书越出越多,但人们本该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却越来越少,看电视的时间却越来越多。

18.(共3分)甲(1分

)理由是:

与第②节“时下的大多数电视节目也承担不起教科书的责任”这一观点紧密关联;而且也证明了“真正适合青少年观看的节目确实也不多”。

(2分)

19.(共4分,每点2分)⑴求知时,能够从书中获得丰富的知识;⑵开创事业时,从书中能够得到需要的方法和

策略,给予你保障和依靠;⑶遇到挫折困难时,书可以指明方向;⑷骄傲自满时,书能够起到提醒和告诫的作用;⑸迷失人生方向时,书可以给予你力量,并且引导你追求梦想。

(写出其中两点,意到即可)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5题(23分)

20.(2分,错别字和改字各1分)事适

21.(4分,每空2分)担心(疑惑)内疚(不好意思)

22.(6分,每空2分)⑴与章先生探讨硕士论文⑵得到章先生的赐字⑶接受章先生的教诲(语言概括,意到即可)

23.(4分,每空2分)专注(认真)做学问要扎实、严谨

24.(4分,每空2分)⑴是这本存折让他和章先生彼此认识,因此留作纪念⑵存折原本记录的是史力陪伴章先生的时间,但实际上章先生也

付出了时间指导史力,所以存折也是章先生无私奉献的见证(意到即可)

25.(3分)C

三、综合运用(10分)

26.⑴(3分,每点1分,没有要求一定要分条列述,概括说明白这三点也可)①因为本药味甜,有芳香,可能会吸引儿童误食;②本药儿童服用在用量上有限定,服用不当会造成伤害;③本药还有较多禁忌和副作用,为避免孩子误喝,所以要放到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⑵(3分)C

⑶(共4分,每空2分)4①间隔4—6小时才能服用第二次;②不能再吃其他解热镇痛的药物;③如有不良反应要去看医生。

(写出任意一点即可,要符合情境)

 

四、写作(60分)

27.

作文分项评分标准(60分)

说明:

⑴A等基准分为56分;B等基准分为47分;C等基准分为36分;D等基准分为25分。

⑵其中—项富有特色,其他两项达到B,可考虑A;其中—项富有特色,其他两项在A、B之间,可考虑满分。

⑶严重偏离题意,或语病严重,或不足规定字数300字,得分不超过16分。

⑷思想内容不健康,最多评C等。

⑸未写题目扣2分。

⑹标点不正确(标点不逗或一逗到底)总扣1分。

⑺错别字两个或以上,则在语言分中扣除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