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5004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8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

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中考复习阶段,小明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

①用淬火后的钢针制钓鱼钩;②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③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得酸碱指示剂;④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⑤通过初中化学所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均可生成水;⑥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⑦用加热的方法修补电木等热固性塑料;⑧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是一种复合肥。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4B.3C.2D.1

2.实验小组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50s时,溶液中溶质为A1Cl3

C.0-50s,发生稀盐酸与A12O3的反应

D.100s-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3.如图所示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B.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水

4.t℃时,Na2CO3溶解度为Ag,现有饱和Na2CO3溶液(100+A)g,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该溶液中投入无水碳酸钠Ag,静置后析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Bg,加水使晶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a%,则加入水的质量为()

A.(100+A)gB.100g

C.

gD.(10-A·a%)g

5.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定溶液pHB.

配制溶液

C.

称量固体D.

稀释浓硫酸

6.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7.(2012年山东烟台,18题,2分)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②金比氢活泼;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④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⑤“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③

8.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FeCl2溶液

CuCl2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

CaCO3粉末

NaCl粉末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C

氯化钾

氯酸钾

加热

D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通入CO2,过滤

 

A.AB.BC.CD.D

9.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液中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则:

①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②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中一定有Al(NO3)3、Cu(NO3)2和Zn(NO3)2

④若溶液甲是无色,则溶液甲中一定有Al(NO3)3、可能有Zn(NO3)2、一定没有Cu(NO3)2

⑤向固体乙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O(CO2)

氧化铜

将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B

FeCl2(CuCl2溶液)

过量铁粉

搅拌、过滤

C

CuO(炭粉)

不用外来试剂

在空气中灼烧

D

Cu粉(Fe粉)

足量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11.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气体

CO气体

通入氧气,点燃.

B

Na2SO4溶液

Na2CO3溶液

滴入适量稀硫酸至无气泡产生.

C

C粉

CuO粉

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12.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加适量稀硫酸

B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

D

除去KNO3溶液中的KCl

加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

 

A.AB.BC.CD.D

1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选项

待鉴别物质

鉴别方法

方法1

方法2

A

黄铜和黄金

分别加稀盐酸

分别浸入硫酸镁溶液

B

铜粉和氧化铁

分别放入水中,观察

分别高温通入一氧化碳

C

饱和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

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分别升高温度,观察

D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分别溶于水测温度

看一眼外观颜色

 

A.AB.BC.CD.D

14.小明设计了下列四组物质,要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一步转化,其中错误的是

A.Na2CO3→NaCl→NaNO3→NaOHB.C→CO→CO2→Na2CO3

C.Cu→CuO→CuSO4→Cu(OH)2D.CaCO3→CaO→Ca(OH)2→NaOH

15.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测碱溶液的pH结果偏小——直接把试纸伸入待测液中

B.用KMnO4制氧气时试管炸裂——在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C.粗盐提纯实验后所得产率偏低——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D.用6%NaCl溶液加水配制3%NaCl溶液结果偏小——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16.南京大学课题组研制出ZnGa2O4催化材料,实现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

下列有关ZnGa2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材料B.含有2个氧分子

C.对碳循环利用有积极意义D.Ga、O元素质量比为1:

2

17.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常温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

D.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1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略去),则甲、乙、丙、丁依次是()

A.H2CO3、CO2、CaCO3、CaO

B.CO2、CaCO3、Ca(OH)2、CaO

C.CaCO3、CaO、Ca(OH)2、CaCl2

D.H2CO3、CO2、Ca(OH)2、CaCl2

1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O2、CO2、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的质量/g

19

34

6

2

反应后的质量/g

11

待测

28

20

 

A.表中的待测值为32

B.X中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CO2和H2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2

20.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CaCl2HClNaNO3B.FeCl3NaClKNO3

C.K2CO3Ba(NO3)2NaOHD.KOHHCl(NH4)2SO4

2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至过量

B.

等质量的CaO和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

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

D.

AgNO3和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22.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

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丙中一定只含有银B.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Zn、X、Cu、Ag

C.滤液C中只含有Cu(NO3)2D.固体甲中一定含有Cu和Ag,可能含有X

23.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

X>Y

B.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

X>Y

C.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

X=Y

D.t3时,消耗盐酸的质量:

X=Y

2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Ca2+CO32-SO42-B.H+Cl-NO3-OH-

C.Na+K+Cl-NO3-D.Na+NH4+NO3-OH-

25.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Zn>Fe>Cu。

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Cl2溶液中

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Cl2溶液中

二、实验题

26.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

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

(1)试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试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_后,溶液变为蓝色。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

(4)试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过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5)试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8.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和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2的流程图如图:

(1)操作1把废渣粉碎的目的_____。

(2)在废渣粉末中加入NaCl2的目的是:

_____;CuS、NaCl和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uCl2和Na2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查阅资料):

不同金属氢氧化物可以在不同的pH范围内从溶液中沉淀析出,工业上利用调节溶液pH的方法,使金属氢氧化物依次沉淀,结合过滤等操作,进行物质分离。

如表是氢氧化铁与氢氧化铜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的pH

Fe(OH)3

Cu(OH)2

开始沉淀的pH

1.9

4.7

沉淀完全的pH

3.2

6.7

操作3的名称是_____,其中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在此操作之前,为了使溶液中的Fe3+变成Fe(OH)3沉淀而除去,你认为调节溶液的pH到_____(填数值范围)比较合适。

(4)流程图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和水。

29.下图是某同学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5%的盐水的全过程

(1)请找出图中的错误(至少两种)_____、_____.

(2)操作步骤:

①计算:

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克,水_____克.

②称量:

用_____称量,氯化钠应放在_____(填“左盘”或“右盘”).

③溶解:

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_____(从下列中选用:

10mL、50mL、100mL);溶解氯化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

(3)反思:

如果配制的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5%,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两条)._____、_____.

30.欲在室温和1.01×105Pa条件下测定镁的原子量。

请利用下图给定的仪器(盛放镁条的隔板有小孔)组成一套实验装置(每种仪器只允许用一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假设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仪器的接口连接的先后顺序为a→→→b→c→f→e→d(填写字母)。

⑵装置A中的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液体是,作用是。

⑶连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步骤有以下几步:

①待仪器B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量筒C中水的体积(假设将测定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为VmL);

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假设其质量为mg),并将其投入试管B中;

③检查各装置的气密性;

④旋开仪器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

上述几步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⑷若未将试管B冷却至室温就测量量筒C中水的体积,这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据(填偏高、偏低和无影响)。

⑸若未擦净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实验,这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据(填偏高、偏低和无影响)。

⑹甲、乙、丙三位同学用下图装置来测定一定质量的镁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

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试管B中加入镁条;

③准确操作,记录C中液面刻度(C为带有刻度的量气管,D为可上下移动的水准管);

④由A向B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⑤B中不在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准确操作,记录C中液面刻度,计算得到气体的体积为Vml

Ⅰ、甲同学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D管注水,C、D两管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为使测得的气体体积更精确,记录C中液面刻度时,除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冷至室温外,还应;

Ⅱ、甲同学认为镁带在实验前应打磨,目的是;

Ⅲ、通常实验前须估算药品用量,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现盐酸的量不足,应中途加酸还是重新实验:

;理由是。

Ⅳ、以上是乙、丙两位同学所用实验装置,在步骤⑤读数时所处的稳定状态图,则将会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是(假设其余步骤完善且操作准确无误):

乙,丙(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1.某化学探究小组欲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把饱和石灰水加入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经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样品溶液。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对得到的样品溶液是否为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怀疑,决定对其溶质成份

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一:

只含氢氧化钠

猜想二:

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猜想三:

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发现,只要用反应物(饱和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就可以验证猜想。

他们取少量样品溶液进行下列实验院:

实验操作

实现现象

实验结论

X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正确

Y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正确

 

(交流讨论)甲同学认为要验证猜想二不正确,也可往样品溶液中通入___________;

受该同学的启发,小组同学认为要验证猜想三正确,也可在样品溶液中滴加盐酸。

(实验评价)乙同学往样品溶液中滴入盐酸,刚开始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淬火后的钢针变脆,韧性减弱,不能用来制钓鱼钩,错误;

②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是活泼金属如铁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产生,错误;

③酸碱指示剂的发现便是因植物花瓣遇到酸性物质变色而得到的启发,许多植物的花瓣浸出液遇到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都能变色,故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得酸碱指示剂,正确;

④汽水中含碳酸,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能与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可以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正确;

⑤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过氧化氢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氧化铜能与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通过初中化学所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均可生成水,正确;

⑥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反应放出热量,但不是燃烧,错误;

⑦热固性塑料,一经加工成型,受热也不再熔化,故不能用加热的方法修补电木等热固性塑料,错误;

⑧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硝酸铵含氮元素,属于氮肥,说法错误。

故正确的个数是3。

故选B。

2.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即有热量放出。

故A不符合题意;

B、50s时压强不变,50~100s时压强逐渐变大,说明此时间为稀盐酸和铝的反应,因此50s时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铝和氯化氢。

故B符合题意;

C、0~50s时容器内压强不变,发生的是氧化铝和稀盐酸的反应,二者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铝,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所以压强不变。

故C不符合题意;

D、约100s时压强、温度都达到了最大值,说明反应完全,100~150s时压强减小是因为反应结束,温度逐渐降低。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增大而增大,图像与事实相符,故A正确;

B、氧化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氢氧化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向等质量的氧化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时,反应的盐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氯化锌质量相等,最终氧化锌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锌质量大,图像与事实相符,故B正确;

C、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的时间应该相同,图像与事实不相符,故C错误;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水,溶液的pH会逐渐降低至无限接近于7,但不会低于7,图像与事实相符,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4.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t℃时,Na2CO3溶解度为Ag,现有饱和Na2CO3溶液(100+A)g,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该溶液中投入无水碳酸钠Ag,静置后析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Bg;加水使晶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a%,说明所得溶液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就相当于计算该温度下溶解Ag无水碳酸钠所需要的水的质量,该温度下,Na2CO3溶解度为Ag,说明加入100g水该温度下正好饱和,所以加入水的质量为100g,故选B。

5.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测定溶液pH时,可以将pH试纸,放到玻璃片上,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待测液,滴到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与标准比色卡比对,故符合题意;

B、配制溶液,不能用量筒配制,故不符合题意;

C、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只能精确称量到0.1g,不能精确称量12.25g,故不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不符合题意

6.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是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B、乙是碱性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水,溶液的碱性逐渐变弱,但不会变为酸性,不符合题意;

C、丙是酸性的硫酸溶液和水混合,溶液的酸性减弱,pH增大,原来的硫酸溶液pH也应小于7,不符合题意;

D、硫酸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的pH由大于7逐渐减小,硫酸过量,pH小于7,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解析:

D

【解析】

解:

①根据题意,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王水”溶解黄金的过程中有新物质HAuCl4(四氯合金酸)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②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比氢稳定;③氢元素显+1,氯元素显-1,设金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HAuCl4中金元素的化合价:

(+1)+x+(-1)×4=0,则x=+3;④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置于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否则会污染试剂;⑤根据题意,“王水”能溶解黄金这样的活动性稳定的金属,也能溶解铁,“王水”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①③说法正确;故选D。

8.D

解析:

D

【解析】

A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溶液中只有氯化亚铁,符合除杂要求;B、碳酸钙沉淀难溶于水,加水溶解后过滤,固体只有碳酸钙,洗涤,烘干后得纯的碳酸钙;C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得固体只有氯化钾;D二氧化碳和和氢氧化钠反应,不符合除杂要求;

点睛:

除杂的原则:

只除杂,不引杂。

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9.D

解析:

D

【解析】

金属活动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液中加入铜粉和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然后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但都不与硝酸铝反应,即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铝、硝酸锌,固体中一定有银。

①当锌粉较多,只有锌与硝酸银发生反应且有剩余时,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Cu和Zn,当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