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5306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docx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

《儿童心理学》重点容

第一章绪论

1.种系发展与个体心理发展的关系,最有代表性的是霍尔的复演说。

(常见题型:

名词解释或简答题)。

2.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容可以简单地称为“两个问题”,即心理发展的规律或原理之类的理论问题,以及个体发展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其基本原理是先天与后天、因与外因、阶段性与连续性这三点。

(常见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

3.各种主要流派的心理发展观: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代表观点是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五阶段论以及艾里克森提出的强调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心理发展观;行为主义强调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诸如华生的环境决定论、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观点以及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

4.皮亚杰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心理学家,他提出心理发展的结构问题。

他认为儿童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Scheme)、同化、顺应和平衡。

在这四个概念中,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个核心的概念提出。

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图式最初来自先天遗传,如吮乳动作图式以及抓握、行走等,都资料Word

是一些低级的动作图式;以后再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不断得到改变,不断丰富起来。

也就是说,低级的动作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结构出新的图式。

同化和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

而同化和顺应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彼此联系的。

皮亚杰认为,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是指同化作用和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新的暂时的平衡,并不是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某一水平的平衡成为另一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

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

(常见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5.主要的研究设计:

(常见题型:

名词解释)

纵向研究:

在相当长的时间对心理发展进行系统追踪;

横断研究:

在同一时间对某一年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比较;

聚合交叉设计:

在克服纵向研究不足的同时,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长处,是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

6.研究报告的主要容包括:

标题、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共八个部分。

(常见题型:

简答题)

第四章胎儿的发展

7.影响胎儿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母亲自身的条件,诸如年龄、体重、身高、孕史、营养、身体疾病、情绪状态以及所处的外界环境;药物、资料Word

酒精和烟的影响作用(常见题型:

简答题)。

第五章婴儿心理的发展

8.婴儿的动作最早发生于新生儿期。

婴儿动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行走动作和手运用技能的发展。

关于动作在婴儿心理发展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主要有预先成熟说、可能成熟说、诱导论与助长论这几种观点。

(常见题型:

名词解释或简答题)

9.关于言语发展的主要理论有:

巴甫洛夫的强化说、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说、阿尔波特的模仿说以及皮亚杰的认知学说(常见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题或论述题)。

10.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问题,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与社会化言语相对立的一种非社会性的言语,是儿童特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的表现;维果斯基则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社会性的言语,而不是什么自我中心的表现。

是思维的有声表现,是一种言语的自我调节的机能。

(常见题型:

简答题或论述题)

11.气质的定义:

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的一种较为明显且稳定的个人特征。

关于婴儿的气质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传统的四种气质类型说:

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布雷泽尔顿的三类型说(活泼型、安静型、一般型)、巴斯的活动特性说(情绪性、活动性、社交性和冲动性)以及卡根的抑制-非抑制说。

(常见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12.依恋的定义:

婴儿与母亲之间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情感联资料Word

结,即母婴依恋。

鲍尔比和艾斯沃斯认为依恋的发展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以及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艾斯沃斯运用“陌生情境”法研究认为有三种依恋类型:

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

(常见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题或论述题)

13.婴儿的气质特点表现为气质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常见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题或论述题)

第六章幼儿心理的发展

14.关于游戏的几种主要理论:

霍尔的复演说、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彪勒的机能快乐说、格罗斯的生活准备说、博伊千介克的成熟说。

精神分析理论则认为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认知动力说认为是儿童认识新事物的方法,学习理论则认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行为。

(常见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题)

15.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

词汇的发展,语法的掌握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

具体形象性占主导,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言语的作用日益增强。

皮亚杰用“三座山实验”研究了儿童思维的发展,即属于前运算阶段。

(常见题型:

简答题或论述题)

16.社会化的定义,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情绪体验和自我控制。

皮亚杰用临床谈话法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认为是从他律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

攻击行为(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的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的定义。

资料Word

(常见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题或论述题)

17.守恒:

这是皮亚杰的术语,指对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物质含量保持不变的认识。

18.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的发展的作用。

第七章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19.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仍有很大的具体性。

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

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

(常见题型:

简答题或论述题)

20.学习障碍的定义:

在理解或应用语言的基本心理过程上,表现出一种或多种的异常状态,以致在听、讲、思考、说话、阅读、书写或计算时显得能力不足。

症状表现主要有:

多动症、特殊能力发育迟缓、品行障碍。

产生的可能原因有:

胎儿期以及出生前后的轻度损伤;脑功能发育迟缓的遗传素质假说;轻度脑功能失调的生物学假设。

(常见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21.角色采择的定义:

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

塞尔曼关于角色采择的发展阶段:

无差别的观点、社会-信息角色采择、自我反省角色采择、相互性角色采择、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

(常见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22.小学儿童对权威的认知发展特点:

水平):

不能区分自己的意愿与权威的资料Word

要求;水平1:

开始重视服从权威的道德定向;水平2(9岁以上):

认识到对权威的服从既可以是自觉自愿的,也可以是被迫的。

第八章中学生心理的发展

23.初中生面临的心理危机主要是:

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容易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有心理生物性紊乱、自杀的倾向及行为、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等。

(常见题型:

论述题)

24.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

其思维品质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即创造性和批判性增强;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自我中心再度出现。

初中生个性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自我意识的再次高涨;普遍存在着反抗心理;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等。

总之,可以概括为不平衡性和偏执性(常见题型:

简答题、论述题)。

25.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和省性;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进入成熟期。

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自我意识中独立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强烈地关心自己个性的成长;自我评价的成熟;自尊心较强以及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常见题型:

简答题或论述题)。

第九章、第十章

26.成年人思维发展特点:

成年期的思维方式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具体包括:

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在成年初期的后阶段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性思维,最佳年龄区为25—45岁(常见题型:

简答题)。

资料Word

小练笔;

名词解释

1、顺应

2、元认知

3、图式

4、双生子研究

5、学习障碍

6、回避型依恋

一、单选题(加粗为题目答案)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以普莱尔1882年发表()为标志

A《一个婴儿的传略》B《儿童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儿童心理之研究》

2、霍尔在理论上运用()来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

A白板说B成熟势力说C格式塔D复演说

3、目前人们普遍认可的心理发展的动力理论是()

A环境决定论B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论

C生物进化论D遗传决定论

4、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以1882年法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A鲍得温B皮亚杰C普莱尔D弗洛伊德

资料Word

5、大脑的()是婴儿脑细胞成熟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A重量B体积C髓鞘化程度D形状

6、关于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一般认为在()

A3岁B4岁C5岁D6岁

7、侵犯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最早出现于()

A婴儿期B幼儿期C学龄期D少年期

8、主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本能在儿童身上的重演的是()

A皮亚杰B格罗斯C霍尔D弗洛伊德

9、“三座山测验”是用来证明儿童思维的()

A具体性B不可逆性C自我中心性D刻板性

10、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A感知觉B记忆C思维D口语

11、()是婴儿早期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记忆发生的重要标志。

A经典或工具性条件反射B习惯化

C语言的掌握D概念的学习

12、在4-20岁期间,个体大脑发育有两个显著加速期,即发生在()

A5-6岁左右和13-14岁左右B6-7岁左右和12-13岁左右

C4-5岁左右和12-14岁左右D9-10岁左右和15-16岁左右

1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男性第二性征的是()

A喉结突起B声音变粗C上下唇长须D身高猛增

二、简答题

1.简述青少年的一般心理特点,这些心理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资料Word

2、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3、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的发展有哪些作用?

简述高中生价值观的特点。

三、论述题

1、试分析0-6岁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顺应

顺应即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如从吃奶改为吃饭,这就需要改变原来的机体动作,采取新的动作,以适应新的环境。

2、元认知

元认知是指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

3、图式

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念。

4、双生子研究

双生子研究:

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之间和异卵双生子之间在心理发展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程度。

5、学习障碍

儿童在理解或应用语言的基本心理过程上,表现出一种或多种的异常状态,以致在听、讲、思考、说话、阅读、书写或计算时显得能力不足,这些异常像是知觉障碍、脑伤、大脑功能轻微失调、阅读缺陷失语症的情形一样,资料Word

但此障碍不包括视觉、听觉或运动障碍、智能不足、情绪困扰以及由文化、经济、或教学环境不利因素所导致学习障碍在。

6、回避型依恋

亲自依恋中的一种。

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再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现反抗,很少有紧、不安的表现,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睬,表示忽视而不是高兴。

这个类型的婴儿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

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待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

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并没有建立起特殊的情感联结,这类婴儿约占百分之二十。

回避型依恋是消极的、不良的依恋形式。

二、单选题

1、B2、D3、B4、C5、C6、C7、A8、C9、C10、D

11、B12、A13、D

三、简答题

1.简述青少年的一般心理特点,这些心理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答案要点】

(1)总的来说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主要表现为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

过渡性,青少年期是一个从幼稚的童年期向成熟的成人期的过渡时期,在这过程中,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也有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矛盾特点。

闭锁性,心世界逐步复杂,从开放转向闭锁,开始谨慎地表露自己的心活动。

资料Word

社会性,比起儿童来说,青少年期的心理带有较大的社会性,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更多的依赖于生理的成熟和家庭、环境的影响,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及其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则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动荡性,青少年思想敏感,叛逆,容易走极端,打架、斗殴等不良品行容易出现在这一阶段。

(2)青少年的一般心理特点可以从青少年的思维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及情绪发展上体现出来。

首先,思维的发展,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及形式逻辑思维的出现,能用假设、逻辑推理及逻辑法则解决问题;高中生阶段形式逻辑迅速发展,个体各种思维能力已经接近成人,尤其是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已占优势地位。

其次,个性发展,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发展的飞跃时期,个体自我意识高涨,到了高中阶段,自我意识呈现独立、成分分化等特点,关注自己个性,有较强的自尊心和道德意识。

再次,社会性发展,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再度进入“自我中心”,同时产生了学多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躁,交友围缩小,同时,由于独立意识的增强,与老师、父母等成人关系矛盾加大。

最后,情绪发展,随着他们心理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扩大,其情绪的感受和表现形式不再像以往单一,但又远未成人稳定,故表现出向性和表现性,可变性与固执性并存。

2、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资料Word

【答案要点】

(1)游戏在这一时期成为幼儿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

(2)幼儿期儿童的言语能力也在不断发展着,这使儿童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认识世界,表达或解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接受成人的教育并有效地影响他人,也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3)幼儿的认知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但是,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也开始发展。

(4)同时,幼儿最初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社会性进一步发展。

幼儿能初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按成人的要求逐步掌握社会行为规,学会与同伴或成人相处。

3、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的发展有哪些作用?

【答案要点】

首先,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归属和爱以及尊重的需要是人类基本需要的一部分。

儿童在同伴集体中被同伴接纳并建立友谊,同时在集体中占有一定地位,受到同伴的赞许和尊重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这有益于儿童的发展。

其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

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怎样对待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怎样对待敌意和专横,怎样对等竞争与合作,怎样处理个人与小团体的关系等等。

资料Word

再者,同伴还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例如,儿童常从同伴那里获得一些不便或不能从成人那里得到知识和信息。

在同伴集体中,当发生规冲突时,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也得益于同伴集体。

同伴既可以给儿童提供关于自我的信息,又可以作为儿童与他人比较的对象。

儿童在将自己与同伴比较的过程中形成对自我的评价。

此外,同伴还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四、论述题

1、试分析0-6岁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案要点】

思维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从其活动本身来说,人的思维有概念形成、理解和问题解决等重要形式,而概念形成和理解往往带有问题解决的性质,因此问题解决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一般形式。

(一)0-3岁婴儿思维发展的规律

对0-3岁的婴儿的思维发展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问题解决能力的发生发展方面。

婴儿思维的发生:

大量的研究表明3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备了比较明显的问题解决能力。

婴儿思维的发展: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采用启发式搜索策略的问题解决行为在婴儿早期(至少是3个月前)就已产生并贯穿于整个婴儿期的发展中,6个月的婴儿已能进行模仿,12个月之前已能利用工具解决问题,并获得了“手资料Word

段-目的分析策略”。

(二)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

幼儿的思维是在婴儿时期思维水平的基础上,在新的生活条件下,以言语发展为前提逐渐发展起来的。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具体表现: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主要特点

所谓具体形象的思维就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而主要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即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

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还派生出幼儿思维的经验性、表面性、拟人化等特点。

幼儿的这些思维特点是跟儿童知识经验贫乏和儿童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分不开

(2)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在整个幼儿期,儿童的思维水平是不断提高的。

幼儿初期,儿童更多地运用直觉行动思维,幼儿中期以后,则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并不是彼此孤立和相互对立的,它们在幼儿思维中所占的地位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的概括性比婴儿期有明显提高,而抽象逻辑思维只是刚刚发展,在幼儿经验围,而且又是熟悉的事物,儿童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

如猜中一些简单的谜语,知道一些简单的因果联系等。

(3)言语在幼儿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资料Word

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最初只是行动的总结,然后能够伴随行动进行,最后才成为行动的计划。

与此同时,思维活动起初主要依靠行动进行,后来才主要依靠言语来进行,并开始带有逻辑的性质。

课程复习建议

儿童心理学这一课程的主要容是有关儿童(从新生儿到青少年,即婴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以及成年人这几个发展阶段)心理的发展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容是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因此,本课程的主要容就是各个发展阶段中个体的发展特点,即新生儿的发展特点、幼儿的发展特点、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发展特点。

具体的发展特点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生理方面、认知方面、社会性方面。

在这三个方面中,最重要的则是认知方面的发展,比如言语、思维的年龄发展特点;社会性方面则主要是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旦抓住了课程的主线,然后根据上面列出的各章节重点容,结合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做一些必要的练习和记忆即可迅速有效地掌握本课程的容要点。

希望在复习的时候能够结合网络上的课程导学资料,以考试指导中的容为重点。

如果有任何疑难问题,可在网上提交问题以便及时得到合理解决。

资料Wor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