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5322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docx

血气分析报告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

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方法

第一步:

看PH值,确定酸中毒还是碱中毒(以7.35/7.45为界);

第二步:

判断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结合病史);

原发PaCO2↑,引起PH↓,为呼吸性酸中毒

原发PaCO2↓,引起PH↑,为呼吸性碱中毒

原发HCO3-↓,引起PH↓,为代谢性酸中毒

原发HCO3-↑,引起PH↑,为代谢性碱中毒

第三步:

判断是单纯性,还是混合性。

(HCO3-/H2CO3比值20:

1,代偿以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代偿公式:

原发继发公式

代酸:

HCO3-↓,PaCO2↓PaCO2↓值=HCO3-↓值×1.2±2

代碱:

HCO3-↑,PaCO2↑PaCO2↑值=HCO3-↑值×0.7±5

呼酸:

PaCO2↑,HCO3-↑

急性HCO3-↑值=PaCO2↑值×0.1±1.5

慢性HCO3-↑值=PaCO2↑值×0.35±3

呼碱:

PaCO2↓,HCO3-↓

急性HCO3-↓值=PaCO2↓值×0.2±2.5

慢性HCO3-↓值=PaCO2↓值×0.5±2.5

例:

某肺心病、呼衰合并肺性脑病,用利尿剂、激素等,血气及电解质结果如下:

PH7.43,PaCO261mmHg,HCO3-38mmHg,Na+140mmol/L,Cl-74mmol/L,K+3.5mmol/L。

该患者为慢性呼酸,碳酸氢根浓度代偿值为24+[(61-40)×0.35]±3=31.4±3mmol/L,但是测得值为38,说明还存在代碱。

第四步:

判断AG值区分代酸类型及是否有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上例中,AG=140-(38+74)=28>16(界限),明显升高,表明患者还存在酸中毒存在,所以上例中患者为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

说明:

阴离子间隙(AG)公式:

AG增高表明某些固定酸过多。

AG=Na+-(HCO3-+Cl-)。

具体见“基本概念”(三)。

一般速盼:

PaCO2与HCO3-变化方向一致者为酸碱相反性紊乱,如呼酸代碱;PaCO2与HCO3-变化方向相反者为酸碱一致性紊乱,如呼酸代酸(心跳呼吸骤停导致的PaCO2急剧升高,缺氧引起乳酸堆积)。

但应该明白各单纯酸碱紊乱时的代偿改变。

PH为大方向,PaCO2为呼吸指标,HCO3-代表代谢性指标,AG代表固定酸,PaCO2和HCO3-的变化可由挥发酸和固定酸共同影响。

几个基本问题与基本概念

体内的酸与碱从何而来,如何代谢?

(问题1)

(一)、酸的来源与代谢调节

进食(三大物质)呼吸

消化吸收

细胞内代谢

 

①非挥发酸(固定酸)

②挥发酸

 

排出

或CO2

保留

(数分钟内发挥作用,30分钟达到高峰。

但仅对C02起调节作用,不能缓冲固定酸)

 

(二)、体内的碱主要来自蔬菜、瓜果,以草酸盐、NaHCO3、KHCO3等碱性盐形式存在,主要经肾代谢。

酸和碱具体到各指标上是什么?

(问题2)

酸指能释放的H+的物质,如HCL,H2SO4,NH4+,H2CO3等,碱指能接受H+的物质,如OH-,NH3,HCO3-等。

最主要的变化:

H2O+CO2碳酸酐酶H2CO3H++HCO3-

H2CO3与HCO3-在同一反应两端,变化密切相关。

H2CO3为酸,HCO3-为碱。

其变化对体内酸碱度影响最重要。

为何HCO3-/H2CO3决定了人体的酸碱度?

(问题3)

1.HCO3-、H2CO3是衡量体内酸碱变化的基本指标,容易测得;

2.人体血液的PH值(酸碱度)取决于HCO3-/H2CO3,20:

1时PH=7.4;

3.PH值取决于HCO3-/H2CO3是经过一些列复杂的方程式得出的,并非表示它们是体内最多的酸和碱,而是它们的变化对体内酸碱度的影响最重要;

4.HCO3-可直接测得,H2CO3可由PaCO2反映。

为何要分为呼吸性与代谢性?

(问题4)

1.导致酸碱平衡的原因可以有呼吸异常引起,也可由体内代谢异常引起;

2.体内的酸分为固定酸和挥发酸,挥发酸可由肺代谢,固定酸不能经肺代谢。

几个基本概念

(一)、动脉CO2分压(PaCO2)

反映肺泡通气量的情况,与肺泡通气量成反比:

通气不足时升高(呼酸),通气过度时降低(呼碱)。

可代表上述H2CO3浓度,是反映酸碱紊乱的重要指标,平均值为40mmHg。

当然也可由与代偿原因而变动(见酸碱乱的代偿)。

(二)、AB与SB

AB(实际碳酸氢盐)即实际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未做任何处理,因此受呼吸和代谢两方面影响;

SB(标准碳酸氢盐)即把血液经过处理后在标准条件下(把PaCO2调为40mmHg,温度为38°C,氧分压100%)测得的HCO3-浓度,即去除过多的CO2或加上缺失的CO2后测得的HCO3-浓度,也即去除了呼吸因素的影响,只反映代谢因素。

二者关系:

正常人二者基本相等

代酸时均降低,代碱时均升高;呼酸时均降低,且AB>SB,呼碱时均升高,且AB

当然其变动也可由与代偿原因引起(见酸碱乱的代偿)。

(三)、阴离子间隙(AG)

什么是阴离子间隙,如何计算,有何意义?

AG为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

血浆中可测定阳离子为Na+,可测定阴离子为HCO3-、Cl-。

因为血浆中总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是相等的,所以:

Na++UC=HCO3-+Cl-+UA,AG=UA-UC=Na+-(HCO3-+Cl-)。

其升高主要为乳酸堆积、酮酸、硫酸、水杨酸等固定酸增多。

减低无意义。

作用:

区分代酸类型、诊断混合性酸碱紊乱。

以16mmol/L为界。

(四)、缓冲碱(BB)

血液一切均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的总和。

代酸时减少,代碱时升高。

代酸时BE负值加大,代碱时BE正值加大。

 

(五)、碱剩余(BE)(标态:

-3.0~+3.0)

用酸或碱把血液滴定到PH=7.4时用的酸或碱的量。

用酸滴定表明碱过多,BE为正值,用碱滴定表明酸过多碱过少BE为负值。

不受呼吸影响,反映代谢指标。

酸碱紊乱时机体如何代偿?

(问题5)

体内的代偿主要为肺、肾、组织细胞。

无论体内酸碱紊乱如何变化,机体在代偿时总是要以维持HCO3-/H2CO3的比值为目的来变化,因此其变化如下:

代酸时:

HCO3-↓,为了维持比值,二氧化碳分压也下降(PaCO2↓),病人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库斯莫尔呼吸)

代碱时:

HCO3-↑,为了维持比值,二氧化碳分压也上升(PaCO2↑),病人表现为呼吸变浅(呼吸抑制)

呼酸时:

PaCO2↑,为了维持比值,肾脏要排酸保碱,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也上升(HCO3-↑)。

呼碱时:

PaCO2↓,为了维持比值,肾脏要排碱保酸,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也下降(HCO3-↓)。

其各自的代偿都有一定的范围,具体见血气分析判读步骤第三步中,如果不在正常代偿范围内,则说明有混合性紊乱。

酸碱紊乱时体内K+与Ca2+如何变化?

(问题6)

酸中毒时,血液H+浓度升高,组织细胞对其进行代偿时,通过H+--K+交换,H+进入细胞内,K+从细胞内进入血液,导致高钾血症,但酸中毒纠正后又可形成低钾血症又须补钾。

碱中毒时相反。

同理:

血钾异常同样也可引起酸碱平衡失调。

钙在酸性环境中易解离,在碱性环境中多为结合钙形式。

酸中毒时游离钙增多,酸中毒纠正后游离钙又明显减少,可出现手足抽搐。

碱中毒时游离钙明显减少,可见手足抽搐,但严重低钾时可表现不明显。

 

代谢性酸中毒

血液氢离子增加,和(或)碳酸氢根丢失,引起的PH下降,碳酸氢根离子减少。

(一)、血气指标

PHHCO3-↓,AB、BB、BE均,AB

以后各节均如此,以后不再说明。

(二)、分类/病因

1.肾衰,固定酸不能排除

Ⅰ型,泌H障碍

2.肾小管功能障碍

Ⅱ型,HCO3-吸收↓

3.碳酸干酶抑制剂

1.严重腹泻

(肠液、胰液、胆汁中HCO3-浓度高于血浆)

2.肠道引流

3.大面积烧伤

高钾血症,含Cl盐摄入过多、血液稀释

①休克/心跳呼吸骤停/严重贫血/肺水肿/心衰/CO中毒缺氧糖无氧酵解

1.乳酸性

②肝病乳酸利用障碍

①糖尿病

2.酮酸性

②严重饥饿脂肪分解酮体

③酒精中毒

3.外源性固定酸摄入过多:

水杨酸、氯化铵等

(这些固定酸的氢离子被缓冲,剩余下酸根增多,所以AG增高)

(三)、代偿

1.细胞代偿,H+--K+交换,引起高钾。

2.肺,呼吸加深加快,是二氧化碳分压降低。

10分钟开始,30分钟可达代偿,12—24h达到高峰。

3.肾,排酸保碱。

排出过多氢离子,重吸收碳酸氢根离子,尿液酸化。

3—5d达到高峰,肾功能障碍时,就算作用基本不能发挥。

(四)、影响

1.高钾血症①心律失常、心脏骤停

2.H+对儿茶酚胺反应性下降血管扩张②BP

(因此治疗休克时,首先要纠正酸中毒,否则会导致休克加重)

ATP减少脑功能不足

3.代酸

γ氨基羟丁酸增多抑制中枢

(五)、治疗

1.①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肾衰、腹泻、糖尿病、药物等)

②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紊乱如酸中毒纠正后及时补钾、补钙等。

③改善肾功能

2.碱性药物应用

1轻者,口服碳酸氢钠

2重者,静脉补充碱性药物,主要为碳酸氢钠

轻度代酸(HCO3->16mmol/L)时可以不补。

补碱应在血气监护下分次补充。

 

呼吸性酸中毒

二氧化碳排出障碍,或吸入过多引起的血浆碳酸浓度升高,PH下降。

(一)、血气表现

PH↓,PaCO2升高,HCO3-代偿性升高,AB、BB、BE(+)均升高,AB>SB。

(二)、分类/病因

急性呼吸中枢抑制(颅脑损伤、脑炎、脑血管意外、呼吸

中枢抑制剂/麻醉剂过量、酒精中毒)

<24h急性气道阻塞(喉头水肿/痉挛、溺水、异物堵塞)

呼吸机麻痹(有机磷中度、重度低血钾、急性脊髓灰质

炎、脊神经根炎等)

急性肺水肿、气胸、肺部广泛性炎症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可致急性呼酸)

>24h

通风不良、呼吸机使用不当(也可为急性)

(三)代偿

急性:

主要靠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及血红蛋白缓冲系统代偿,使HCO3-代偿性升高,但代偿限度远小于肾脏。

慢性:

主要靠肾代偿。

>24小时,肾开始发挥作用,排氢离子增加,并重吸收碳酸氢根离子。

3—5天才能完全发挥作用。

(四)影响

1.心律失常、外周血管扩张、血钾升高。

(与代酸同)

2.C02①扩血管(脑血管)持续性头痛(夜间、晨起重)

②肺性脑病:

精神错乱,谵妄,嗜睡、昏迷,震颤等。

(这些中枢症状在呼酸时较代酸更为明显)

(五)治疗

1.病因治疗

2.发病学治疗:

改善通气功能使二氧化碳分压逐步下降。

但切忌使PaCO2迅速降至正常(肾反应慢,来不及代偿,结果HCO3-由代偿性升高变为绝对升高,从而出现代碱)

3.慢性呼酸时(COPD/哮喘),由于神排酸保碱作用,使HCO3-升高,应慎用碱性药物,以免引起代碱,加重高碳酸血症。

代谢性碱中毒

体内(细胞外液)碱增多,或酸丢失过多引起血浆HCO3-增多,PH上升。

(一)血气表现

PH减低,HCO3-升高,PaCO2代偿性升高。

AB,BB,BE(+)均升高,AB>SB。

(二)分类/病因

胃液丢失(H+)

经胃丢失

同时伴有丢失K,CL

①利尿剂使排酸增加

经肾丢失(排H+与CL,重吸收HCO3-)

②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促进排H+

服用过多NaHCO3

HCO3-过多NaHCO3升高

脱水丢失水和NaCL

H—K交换,H+内移,PH下降。

低钾血症

肾小管排H+增多,致反常性酸性尿

肝衰竭:

血氨(NH3)升高,尿素合成障碍。

(HCO3-和Cl是最主要的阴离子,可以认为二者此消彼长,对于盐水反应型代碱补充Cl可促进HCO3-的排出)

(三)代偿

1.组织细胞:

H+--K+交换

2.肺:

PH下降致呼吸中枢抑制,进而呼吸浅慢。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维持HCO3-/H2CO3比值。

(数分钟即开始起作用,12—24h达到最大作用)

3.肾:

作用晚,H+、PH升高,使肾减少泌H+,并减少对HCO3-的重吸收。

(四)影响

无力、肌痉挛、直立性眩晕细胞外液量下降

1.轻度,可无症状,或

多尿、口渴低血钾

3.

严重者可见以下症状

γ氨基羟丁酸分解增加对中枢抑制减弱①

组织缺氧脑组织缺氧

血浆游离钙减少③(若伴低钾,可暂无抽搐,一旦低钾纠正,即发生抽搐)

H+--K+交换低钾血症

 

(五)、治疗治疗基础病

原则:

促使过多的HCO3-从尿中排出

取出代碱维持因素

消除浓缩性碱中毒

盐水反应性:

口服/经脉补充等张盐水/半等张盐水。

促进HCO3-排出

伴有严重缺钾者:

必须补充KCL才有效。

(其它阴离子不能代替Cl)

伴有游离钙减少者:

可补CaCL2。

总之,补充Cl即可排除HCO3-

尿中PH上升,CL浓度增高证明有效。

(特别是反常性酸性尿者,治疗PH前多<5.5,治疗后可>7.0/8.0)

盐水抵抗性:

全身水肿者:

减少利尿剂的应用(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因为它们可以促进K和Cl的排出。

排H+减少纠正碱中毒

乙酰唑胺抑制碳酸酐酶排HCO3-

排Na增加减轻水肿

肾上腺皮质增生排H+增多

肾上腺肿瘤醛固酮增多保钠

排钾增加碱中毒

库欣综合症糖皮质激素增多

呼吸性碱中毒

由于过度通气导致的血浆HCO3-下降,PH升高。

(一)血气表现

PH升高,PaCO2降低,HCO3-代偿性降低,SB、BB、BE(-)均降低,AB

(二)分类/病因

低氧:

肺炎、肺栓塞

急呼吸中枢:

脑血管意外、脑炎、脑外伤、脑肿瘤,水杨酸兴奋呼吸中枢

性精神因素:

癔病发作

代谢:

高热、甲亢

呼吸机使用不当

肺部疾病:

间质性肺疾病

慢性

慢性颅脑疾病

(三)、代偿

急性:

组织细胞代偿,氢离子外流,钾离子内流;

肾来不及代偿

慢性:

肾代偿,排碱保酸。

(四)、影响

钾外流+肾脏排钾过多①低钾血症

低碳酸血症脑血管收缩②精神症状

游离钙减少③抽搐

精神性过度换气:

头痛、气急、胸闷(与碱中毒无关)

(五)、治疗

1.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

吸入含5%CO2的混合气体

急性

嘱患者反复憋气

2.改善过度通气

精神性:

适量镇静剂

抽搐:

静脉补葡萄糖酸钙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呼吸(肺)和代谢(肾)同时出现问题,相互不能代偿,导致双重或多三重紊乱。

一、

呼酸+代酸(PH,HCO3-下降,PaCO2升高,K升高,AG升高,

SB、BB、均下降,AB>SB)

①严重通气障碍

②心跳/呼吸骤停持续缺氧,肺肾不能相互代偿,PH明显下降。

③COPD+心衰

④DM酮症酸中毒+肺感

二、

呼碱+代碱(PH,HCO3-升高,PaCO2降低,K降低SB、BB均升高,

AB

①高热(呼碱)+呕吐(代碱)

②肝衰竭血氨过高

③败血症过度通气+利尿剂/呕吐

④创伤疼痛

呼碱代碱

三、呼酸+代碱(PH变化不大,PaCO2升高,HCO3-升高,SB、BB均升

高)

COPD+呕吐/心衰应用利尿剂

慢性呼酸氯离子、钾离子减少碱中毒

四、代酸+呼碱(PH变化不大,HCO3-下降,PaCO2降低,SB、BB下降)

常由慢性代酸患者并发急性过度通气引起

①DM发热

②肾衰代酸+呼碱

③感染性休克机械通气过度

④慢性缺氧(心、肺病)

⑤水杨酸/乳酸/丙酮酸代酸刺激呼吸中枢通气过度

五、代酸+代碱(PH及HCO3-可正常,PaCO2可正常)

常见于:

1.大量失H、Cl代碱

+③频繁呕吐

2.严重胃肠炎呕吐加腹泻,伴低钾、脱水

代碱代酸代碱

测量AG很重要

六、三重紊乱

①呼酸+AG增高性代酸+代碱

②呼碱+AG增高性代酸+代碱

分析:

在“五”的基础上加上急性呼吸功能障碍,非常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