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75407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docx

中小学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120题

《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

“杀青”原意指什么?

“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

120个文化常识,带你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你真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充实你的知识库,扩展你的视野。

快来测试一下吧,看看能答对多少?

1.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

(B)

A.空穴来风B.三人成虎

空穴来风: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三人成虎:

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

A.月亮B.姻缘

婵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

形容姿态曼妙优雅;美女、美人;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这里的婵娟是第三种。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C)

A.B.房屋C.酒D.庄稼

屠苏,酒名。

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

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

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时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杀气太重。

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

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

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侠义,如关羽、姜维;黑色的脸谱表刚烈正直、勇猛鲁莽,如包拯、逵等;黄色的脸谱表凶狠残暴,如宇文、典韦;蓝绿色的脸谱表粗豪暴躁,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表奸臣坏人,如曹操、高等。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B)

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

胜战计:

瞒天过海、围魏救、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敌战计:

无中生有、暗渡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代桃僵、顺手牵羊; 攻战计:

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

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并战计:

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

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7.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

(B)

A.青铜器B.药材C.墓碑D.竹筒

甲骨文的发现最早时间,是在清末光绪二十五年以前。

发现地点是在省县小屯村的洹岸田庄。

村人于耕种时,在土层中掘出一些龟甲兽骨碎片,其部刻有古奥难辨的文句。

当时,村人当作龙骨转售药店为药村。

8.“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

(B)

A.天气炎热似火B.天气渐渐转凉C.流星异常出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的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即心宿,从西方落下去。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B)

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

语出欧阳修词:

《生查子•元夕》,元夕即元宵节。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B)

A.B.泰山

这是现存杜甫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诗人到了泰山脚下,但并未登山,故题作《望岳》。

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水墨画追求意境,一般不用太艳的颜色来表现,所以落霞和荷花都没办法表现得很好,水墨画体现不出月光洒在地上的样子,所以更不可能是B。

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D)

A.隔岸观火B.暗度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

项羽破釜沉舟,一战成名。

1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C)

A.乌B.巫C.肖D.萧

“肖”“萧”本为不同的姓。

“萧”是大姓,“肖”则是小姓,历史上曾寥若晨星地冒出过“肖”姓,但非常罕见。

1970年代推行二简字之后,“萧”整个字的所有义项都被合并到“肖”。

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

A.男角B.女角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旦行是扮演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净行俗称花脸,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丑行又叫小花脸、三花脸。

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A)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B.十八种武术动作

中国武术的一个传统术语,也称“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器”,现代人对“十八般武艺”的理解是泛指多种武器或多种技能。

16.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B)

A.50元B.100元C.200元

五绝诗,全诗四句,每句5字,短小精悍,具有起承转合,读起来感到刚劲有力。

1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A)

A.戊B.戍C.戌

戊读wù,天干甲乙丙丁戊;加横xū,地支亥字前位戌;加点shù,军队防守去卫戍。

1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A)

A.白马非马B.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的是高。

白马非马则是一个著名的逻辑问题,出自《公龙子·白马论》。

19.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C)

A.早上B.中午C.傍晚

古时候的婚礼是晨迎昏行,早上男方去女方家迎娶新娘,黄昏举行婚礼仪式。

“婚”字,拆开为“女”“昏”,其中“昏”即黄昏时刻。

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故而得名。

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B)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

这句话出自《太子少傅箴》,形容环境对人的影响。

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A)

A.《孟子》B.《庄子》

出自《孟子·公丑下》: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

(B)

A.欧阳修B.欧阳询

欧阳询:

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杜”的是杜牧和谁?

(B)

A.贺B.商隐

商隐和杜牧都是晚唐诗人;贺则是盛唐诗人,有“诗鬼”之称,与“诗圣”杜甫、“诗仙”白、“诗佛”王维相齐名。

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

(B)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

古代中国人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而且黄河自古容易决口,是历朝历代治理的重点。

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

(A)

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

“左”与“右”两个字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左从(手),从工,工为男。

右从(手),从口,口为女,从事辅助性工作,处于从属的地位。

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C)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结发,汉族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

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

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C)

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众多宫殿D.美丽的地方

“鄂尔多”在蒙语中是“宫帐”的意思;“斯”是表示复数的词,即“很多”。

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

A.玄奘B.鉴真

玄奘是自行去印度的,鉴真则是东渡,把佛法传到日本。

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

(A)

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出自《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A)

A.十个B.十二个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1.被誉为“万园之园”的是:

(B)

A.颐和园B.圆明园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朝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面积340多公顷,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3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

(B)

A.岳飞B.辛弃疾

出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于1205年所作。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

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虏的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

3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C)

A.文章B.画作C.乐曲

“阳春白雪”最早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下里巴人”最早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

现在,“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3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

(B)

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南柯记》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的剧本,取材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

35.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的无为而治?

(A)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36.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

(D)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D.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王制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仲淹《楼记》。

37.下列哪个不是的别称?

(C)

A.大都B.中都C.上都D.

上都,位于今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

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B)

A.齐桓公B.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故事很出名。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B)

A.杜甫B.白

《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白于泾县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

(B)

A.人口数量B.政治地位

“钱”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淑正妃氏以及吴越国的邻国南唐国主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4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B)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

宋朝人善写词,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都是写词高手。

唐宋八大家: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

(B)

A.阴阳五行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

A和C都是道家提倡的,儒家则以人为本。

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至矣”。

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43.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

(A)

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杀青”一词与古代制竹简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非常有关联的。

经过火烤处理的竹简刻字方便、防虫蛀,当时人们把这个工序叫做“杀青”。

44.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

(B)

A.画饼充饥B.望梅止渴

曹操带兵攻打宛城(今)时,部队行军长途跋涉,路上又找不到取水的地方。

士兵们都很口渴。

曹操为了不耽误行军,指着前面一个小山包说: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

”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出口水,终于到达了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45.成语“白驹过隙”比喻:

(B)

A.速度飞快B.时光飞逝

主谓式成语,本义指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出自《庄子·知北游》。

46.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D)

A.草书B.行书C.楷书D.隶书

字体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47.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C)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意思雷同。

4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

(B)

A.鹤B.鹅C.鸡D.鱼

王羲之从鹅的步态姿势上获取运笔的灵感。

49.“美”字最初的含义是:

(B)

A.羊大即为美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

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远方茂盛的森林

不少人以为美字由“羊”与“大”两个字构成,认为美是来源于古人认为羊大为美。

其实不然,甲骨文中“美”其实是站立的人,头戴羽毛头饰的形状,后来简写时误作“羊”、“大”两个字。

50.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为“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

(B)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文、行、忠、信

孔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指教育一个人要从诗书礼乐、社会实践、忠诚守信、思想情操等方面去实行。

5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

(B)

A.孔子B.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52.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

(A)

A.干B.戈

干,象形字,象叉子一类的猎具、武器,本是用于进攻的,后来用于防御;戈,古代的一种曲头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

53.《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B)

A.花旦B.青衣

虞姬是青衣。

花旦和青衣的区别:

花旦多扮演热情活泼、明快泼辣的年青女性;青衣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

54.《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A)

A.上古B.崇尚C.官名

“尚”即“上”。

《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C)

A.诸葛亮B.曹操C.备D.周瑜

这句话是备在临终时嘱咐儿子禅所说的,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56.如果在华佗去世后,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

(D)

A.扁鹊B.思邈C.时珍D.仲景

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思邈,唐代著名医药学家;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只有医圣仲景和曹操同一时代,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5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

(A)

A.孔子和孟子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虚岁73岁;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虚岁84岁。

连圣人和亚圣都无法过去的年龄坎,对普通人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58.“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B)

A.天文、地理、文学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孔子、孟子、老子D.自己的、籍贯、生辰八字

“三不知”指不知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另外,“一问三不知”也有装糊涂,假装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5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古文?

(B)

A.《醉翁亭记》B.《楼记》

语出自仲淹《楼记》,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

6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B)

A.老子B.荀子

出处《荀子·王制》:

“传曰: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此之谓也。

61.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奥运会会徽“中国印”是:

(A)

A.阴文印B.阳文印

印章文字或图像有凹下与凸起两种形体,凹下的通称阴文,突起通称阳文。

62.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

(B)

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

长辈用家,如家父,家兄;小辈用舍。

63.“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

(B)

A.赤眉起义B.胜吴广起义C.绿林起义D.黄巾起义

讲的是秦末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

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

西汉贾谊的《过秦论》: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64.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

(B)

A.王维B.王勃

初唐四杰:

文学家王勃、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65.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

(B)

A.鼓B.钲

《荀子·议兵》:

“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击鼓和鸣金是古代军事指挥的号令。

击鼓就是敲战鼓;“鸣金”就是“鸣钲”,并非“鸣锣”。

《说文解字》“钲,似铃,柄中上下通”。

钲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铜制成,颜色似金。

6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

(C)

A.朱淑真B.秦良玉C.清照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去万个英雄汉;诗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

6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

(A)

A.《弟子规》B.《三字经》C.《千字文》

出自《弟子规》。

6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C)

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D.喝雄黄酒

登高赏菊是重阳节习俗。

69.“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是宝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

(A)

A.酒窝B.眼睛C.嘴角D.腮帮

酒窝儿,嘴两旁的小圆窝儿。

70.“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B)

A.十五岁B.二十岁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

7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B)

A.文章B.书法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72.河姆渡遗址位于:

(B)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

河姆渡遗址是中国晚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距市区约20公里的余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7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

(B)

A.三百首B.三百零五首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

74.《子兵法》的作者是:

(A)

A.武B.膑

膑的兵书叫《膑兵法》,又名《齐子》,系与《子兵法》区别之故。

75.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

(A)

A.能B.不能

可以开平方。

76.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

(C)

A.指鹿为马B.奇货可居C.图穷匕见

“图穷匕见”说的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奇货可居”说的是吕不韦“投资”秦始皇父亲的故事;“指鹿为马”则是高“欺负”秦始皇儿子秦亥的故事。

77.“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

(B)

A.面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

“唱念做打”通常被称为“四功”。

“唱”指唱功,“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戏曲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戏曲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78.“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

(B)

A.王勃B.九龄

出自九龄《望月怀远》。

79.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B)

A.初春B.暮春B.仲夏

“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所以可以看出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80.成语“机不可失”出自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

(A)

A.时不再来B.失不再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是对仗句,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

8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的是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

唐代管理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

(A)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

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可以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尚书省下设机构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唐代邮驿的中央管理机构是尚书省的兵部。

82.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

(B)

A.秦始皇B.武则天

无字碑是武则天的碑。

83.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

(A)

A.白居易B.白

西湖白堤位于西湖东西向的湖面上,长约一公里。

唐代诗人白居易任刺史时有诗云: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荫里白沙堤。

84.孟子说: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A)

A.法律法度B.美德善行C.道德准则

规:

画圆的工具,今指圆规;矩:

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

两字组合在一起表示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多用来比喻标准法度。

85.“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

(A)

A.为政清简B.平安长寿C.淡泊名利

原指宋朝抃去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琴和一只鹤。

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为政清简。

86.“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谁的诗句?

(A)

A.商隐B.骆宾王

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刻。

出自商隐《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87.《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

(B)

A.《金陵记》B.《石头记》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位石头谜,他画过石头画,写过石头诗,所写的书叫《石头记》,最重要的是,主人公贾宝玉也是一块补天顽石。

8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

(B)

A.黄河B.长江C.淮河

指长江。

语出《南史·后主纪》:

“隋文帝谓仆射高颍曰:

‘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国以长江为界。

隋文帝坚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后,决心要灭掉国,说了这句话:

“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89.“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

(A)

A.元好问B.柳永C.晏殊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两句词出自金、元之际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一词中。

在金庸武侠名著《神雕侠侣》中,为情所困的莫愁常常会引用此句而被广为流传。

90.孟子说:

“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

(C)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B.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C.乡人无不称其善也D.得天下英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