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5444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奶牛的养殖技术Word格式.docx

一般情况下母牛满15~18月龄,体重达350~380公斤即可配种。

1.2.1.2发情周期、发情持续期与产后发情

从上一次发情开始到下一次发情开始之间的时间为一个发情周期。

荷期坦母牛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

从发情开始到发情结束之间的时间为发情持续期。

荷期坦母牛的发情持续期平均为18小时左右。

在正常情况下,荷斯坦母牛产后50天内出现第一次发情。

1.2.1.3发情鉴定方法

(1)外部观察法

行为变化发情母牛兴奋,躁动,哞叫,食欲减退,产奶量下降,弓腰举尾,频频排尿,嗅其它母牛外阴,爬跨它牛或接受它牛爬跨。

身体变化外阴潮湿,阴户肿胀,有粘液流出,拉丝或粘于外阴周围。

(2)阴道检查法

用开膣器扩张阴道,借助手电筒光来观察阴道黏膜充血、肿胀的程度,分泌物的量、色泽和粘稠度,子宫颈口开张等情况,判定发情与否及所处的发情阶段。

(3)直肠检查法

用手通过母牛直肠壁触摸卵巢上的卵泡,检查其大小、形状、软硬程度、搏动感的有无与程度等卵泡发育情况来判定是否发情和所处的发情阶段。

1.2.1.4发情观察

(1)根据上次的发情时间和发情周期,在下次发情即将来临之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即将发情的牛进行观察。

(2)对于牛场的群体,应每日进行4~5次观察,每日的观察时间为:

6:

00时,10:

00时,14:

00时,18:

00时和22:

00时。

1.2.1.5检查与治疗

对发情异常及产后50天内未见发情的牛要及时检查治疗。

发情异常有不发情、安静发情,假发情、断续发情、持续发情、妊后发情等。

1.2.1.6配种适期

奶牛发情的持续时间较短,排卵在发情结束后6~15小时。

静立,接受爬跨和阴户流出透明、量多、强拉丝性黏液是配种最适宜的时段,祥见下表。

发情征候与最佳配种时间的关系

躁动期

静立强拉丝期

恢复期

爬跨

爬跨它牛

静立,接受它牛爬跨,爬跨它牛。

拒绝它牛爬跨与爬跨它牛。

行为

敏感,哞叫,躁动,多站立与走动,回首,尾随它牛,自卫性强。

尾随、舔它牛,食欲减退,不安。

恢复常态

阴户

略微肿胀

肿胀,阴道壁潮湿、闪光。

肿胀消失

黏液

少而稀薄,拉丝性弱。

量多,透明含泡沫,强拉丝性,丝可呈“Y”状。

粘液呈胶状

持续时间

8±

2小时

18小时

12±

2小时

配种

最佳配种时期

1.2.2奶牛选配的原则

(1)防止近亲繁殖。

有计划的选用不同种公牛的精液进行选配。

(2)防止难产。

按照“大配大、小配小、不小不大配中间”的原则,尤其对初产牛及体型较小的母牛,选用的种公牛体重不应太大。

犊牛初生重不要超过40公斤。

(3)对牛的生产性能进行改良。

对于产奶量低的母牛用产奶量高的公牛精液配种;

对于乳脂率低的母牛用乳脂率高的公牛精液配种。

1.2.3奶牛的人工授精技术

1.2.3.1严把精液质量关

(1)选择管理规范、有国家颁发的精液生产许可证的种公牛站采购精液。

在精液采购时严把质量关,并抽样检查其活力、密度等指标是否合格。

(2)将精液保存于高真空的液氮罐内。

液氮罐放在清洁、干燥、通风处,定期检查液氮水平面,使其保持在高出精液18厘米以上。

(3)取用与检查精液时操作迅速。

检查时精液不能离开液氮罐口。

取出的精液迅速按程序解冻,并在最短时间内输精完毕,做好记录工作。

1.2.3.2采用子宫颈把握法输精

(1)轻揉肛门,使肛门松弛。

(2)手臂进入直肠,动作轻,并分次掏出粪便,清洗牛的后躯,最后消毒。

(3)手指插入子宫颈的侧面,伸入子宫颈之下,握住子宫颈,输精器以35~40度角向上进入阴道后略向下方进入子宫颈口。

(4)输精器前端通过子宫颈横行皱褶时可回抽、摆动和滚动,以顺利通过子宫颈,在子宫体与角结合部输精,也可输到排卵侧的子宫角大弯部。

1.2.4妊娠检查与预产期计算

1.2.4.1妊娠检查方法

(1)发情观察法配种后没有再发情,可初步确定妊娠,但此法不可靠,需要进一步确认。

(2)直肠检查法通过触摸卵巢黄体、子宫等的变化判断是否妊娠。

(3)激素检查法在输精后23~24天采集母牛血浆、全乳或乳脂,测定其孕酮含量,判断是否妊娠。

1.2.4.2计算预产期的方法

正常情况下,荷斯坦母牛的妊娠期为280天。

可采用“月减3、日加6”的方法计算牛的预产期,即配种月减3,若为负数加12;

配种日加6,若超过30天,可减30天,月份再加1个月即可。

1.2.5接产与助产

1.2.5.1接产准备

(1)母牛分娩应在专门的产房进行,产房应环境安静,便于消毒和接产操作,地面应防滑。

(2)准备好接产、助产用具及药品,包括消毒液、助产绳、医用剪刀,开膣器、润滑液等。

用具要充分消毒。

(3)接产人员应昼夜值班,并与兽医取得联系。

1.2.5.2母牛临产征兆

(1)从临产前1周开始,乳房出现水肿,并随临产的接近水肿加剧。

(2)从临产前1周开始,尾根两侧柔软松弛,并随临产的接近尾根两侧下陷。

(3)外阴部肿胀松弛,分娩前2~3天子宫颈栓开始排出,腹部下垂。

(4)临产前1~2天母牛体温稍有上升,分娩前下降。

(5)母牛子宫颈口开张并逐渐变大,出现努责与阵痛,间隔时间逐渐缩短,随之出现破水,说明分娩过程已经开始。

1.2.5.3接产与助产

(1)在外阴部见到胎膜后应进行胎位检查,如胎位正常(前肢和头部在前)可不必助产,使其自行产出。

如胎位不正,要对胎位进行校正,先将胎儿推回子宫,校正为正常胎位。

(2)在见到胎膜和前肢后,经1小时以上胎儿仍不能正常产出时,要进行助产,方法是用产科绳拴住胎儿前肢球节以上部位,用人拉住产科绳慢慢进行牵引,牵引时注意与母牛的努责相互配合,牵引方向应与产道方向相一致,并护住母牛阴门,防止阴门撕裂,一鼓作气,将胎儿拉出。

(3)遇其它异常情况,如难产等应由兽医处理。

(4)在胎儿产出后5~6小时胎衣应该排出,应仔细观察完整情况,如胎儿产出后12小时以上,胎衣尚未完全排出应请兽医处理。

(5)如胎儿产出后母牛仍进行努责,则有双胎的可能,即尚有一胎儿未产出,应作好下一胎儿的接产准备。

1.2.6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措施

1.2.6.1加强配种工作的管理

配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配种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建立科学、严格的精液保存、器具消毒、发情鉴定、解冻输精、妊娠检查、产后子宫恢复、繁殖疾病检查治疗等一系列标准化操作规程与制度;

建立完整的牛群繁殖档案和记录体系与制度。

1.2.6.2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

(1)供应各牛群全价、平衡的日粮,特别注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补充。

严格控制饲料质量,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对母牛生殖机能的损害。

(2)保证后备牛各阶段理想增重,按时进入初情期和达到初配体重。

(3)保持各不同生理阶段牛只的合理体况,膘情适当,不肥不瘦,按时正常发情排卵。

(4)经常整理牛群,对繁殖障碍且失去治疗价值的牛只及时淘汰。

(5)妊娠母牛适当运动,防止难产的发生。

(6)做好妊娠牛只的保胎工作,防止流产。

(7)做好围产期的保健工作,防止代谢病的发生。

(8)做好接产助产工作,防止产道损伤与感染。

(9)做好母牛产后监护,尽快使子宫复旧,正常发情、配种。

1.2.6.3掌握好奶牛的繁殖技术

(1)做好发情鉴定工作,防止漏情、漏配,掌握好适时输精时间。

(2)保证精液质量。

(3)熟练掌握输精技术,严格按照输精操作规程准确输精。

(4)做好早期妊娠诊断工作,及早确定是否妊娠,防止失配、空怀与误配。

1.2.6.4积极做好繁殖疾病的防治工作

严格执行检疫免疫制度,及时查找造成母牛繁殖障碍的原因,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第二章奶牛的营养与饲料

2.1饲料的营养成分与功能

奶牛通过饮水、摄食饲料获得必要的营养物质,满足其生长、繁殖和泌乳的需要,营养物质包括水、能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

2.1.1水

奶牛缺水引起的疾病要比缺乏任何营养出现的快且严重,牛奶的87%由水组成,大部分牛身体中含有55%~65%的水。

奶牛一般每日每头需饮水60~100升,饮水量是按照干物质摄取量和气温变化情况决定的。

2.1.2能量

能量是奶牛用于维持生命活动(心脏跳动、呼吸、血液循环、消化吸收与代谢、维持体温等)和生产活动(生长、繁殖、泌乳等)所必须的。

犊牛、育成牛缺乏能量时生长速度慢,初情期延长;

成年牛缺乏能量时泌乳量下降,繁殖机能降低,消瘦。

奶牛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每克碳水化合物含能4.15千卡,每克蛋白含能5.65千卡,每克脂肪含能9.40千卡。

2.1.3蛋白质

蛋白质是建造体组织细胞、体组织修补更新的主要原料,是酶、激素、抗体等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也是奶、肉等畜产品的主要成分。

因此,蛋白质为动物维持、生长、繁殖、泌乳所必须,其功能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所不能替代的。

2.1.4粗纤维

粗纤维除可部分被奶牛消化作为营养物质吸收外,对于维持正常的消化功能非常重要。

如果日粮中粗纤维不足,会引起乳脂率降低,瘤胃消化障碍,反刍减少,瘤胃pH下降,瘤胃不完全角化症、蹄叶炎、瘤胃酸中毒等问题或疾病。

粗纤维主要由日粮中的粗饲料提供,因而注意日粮的精粗比十分重要。

2.1.5矿物质

动物所需要的矿物质种类很多,因而其所涉及的生理功能也十分广泛。

一些矿物质元素是机体某些组织(如骨骼)的主要成分,一些矿物质元素是机体特殊功能基团的必要组成部分,还有一些矿物质元素是某些酶类活性调节的重要物质。

所以,虽然动物对矿物质的需求量相对于其他营养物质来说并不大,但却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一定的生产性能所必须,因此必须注意在饲养中保证供给。

根据在动物体内含量的大小将矿物质元素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常量矿物质元素包括钙、磷、钠、氯、钾、硫、镁等,微量矿物质元素包括铁、铜、锰、锌、硒、碘、钴等。

一般情况下,在饲养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常量矿物质为钙和磷,微量元素则必须通过专门的预混料来添加。

在奶牛饲养中必须特别注意的是,矿物质元素不能缺乏,但也不能过量,过量与缺乏均会给奶牛造成不良的影响。

另外,不但要注意各种不同矿物质元素的供给量,而且要注意各不同矿物质元素之间的合适比例。

2.1.6维生素

维生素是一类动物代谢所必须的需要量很微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主要以辅酶和催化剂的形式广泛参与体内代谢的多种生物化学反应,从而保证机体组织器官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正常,缺乏时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影响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

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VA、VD、VE和VK;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VB族和VC。

对于反刍动物而言,瘤胃微生物可合成部分维生素供动物利用,而在日粮中需要添加的只有VA、VD、VE和烟酸。

由于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极微,因而必须以预混料的形式添加。

2.2奶牛的营养需要

营养需要是指奶牛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生长、繁殖、产奶对各类营养物质的需求。

根据营养需要制定的每日须提供给奶牛的营养物质的种类与数量称奶牛饲养标准。

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是奶牛饲养和配制日粮的重要基础。

各不同生理阶段奶牛所需主要营养物质的种类与数量如下列各表。

成年母牛的营养需要

生理阶段

营养成分

干奶期

围产期

泌乳盛期

泌乳中期

泌乳后期

粗蛋白质(%)

9~11

13

16~18

12

泌乳净能(NND/kgDM)

1.25

2.0

2.4

2.13

粗纤维(%)

>20

>23

>15

>17

钙(%)

0.6

0.7

0.5

磷(%)

0.3

0.45

0.42

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

2~2.5

2.5~3

3.5

3~3.2

日粮精粗比

20:

80

40:

60

60:

40

30:

70

生长母牛的营养需要

生理阶段

月龄

期末体重

(公斤)

产奶净能

(NND/头日)

粗蛋白质

(克/头日)

干物质采食量

(公斤/头日)

哺乳犊牛

35~40

4.0~4.5

250~260

8~10

5~6

1

50~55

3.0~3.5

250~290

12~14

0.5~1.0

2

70~72

4.6~5.0

320~350

14~16

10~12

1.0~1.2

断奶犊牛

3

85~90

5.0~6.0

350~400

2.0~2.8

4

105~110

6.5~7.0

500~520

20~22

13~14

5

125~170

7.0~8.0

500~540

22~24

3.5~4.4

6

155~170

7.5~9.0

540~580

3.6~4.5

育成牛

7~12

280~300

12~13

600~650

30~32

5.0~7.0

13~18

400~420

13~15

640~720

35~38

24~25

6.0~7.0

青年牛

19~初产

18~20

750~850

45~47

32~34

7.0~9.0

2.3奶牛的常用饲料与营养成分含量

奶牛的营养需要是靠采食饲料取得的。

饲料中含有奶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同饲料所含有的营养物质种类与数量有很大差别。

要想满足奶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必须了解奶牛常用饲料的营养物质含量与特点。

2.3.1什么是饲料?

凡是可直接或加工调制后能够被动物采食又能给动物提供某种或多种营养素、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均可作为饲料。

2.3.2饲料的分类与特性

根据饲料的特性和作用,可将饲料分为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和添加剂8大类。

(1)粗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上,如干草、农作物秸杆、各类糟渣等。

此类饲料容积大,所含营养物质浓度低,能够提供的营养物质数量有限。

粗饲料在奶牛饲养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粗纤维,而粗纤维是维持奶牛正常消化生理活动所必须。

因而,粗饲料是奶牛日粮的必须组分。

在奶牛日粮配合中需要注意的是日粮的精粗比。

精粗比过高容易引起奶牛的消化障碍;

精粗比过低不能满足奶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在一般情况下,奶牛日粮中应含有50%以上的粗饲料,绝对不要低于40%。

(2)青绿饲料自然水分含量在45%以上的陆地或水面的野生或栽培植物的整株或其一部分。

其主要特点是水分含量高,营养物质浓度低,矿物质、维生素较多,适口性好。

在奶牛饲养中饲喂一些青绿饲料对于奶牛有一定的好处。

但由于青绿饲料水分含量高,所以喂量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其他饲料的采食,有时还会引起腹泻。

(3)青贮饲料自然含水的青绿饲料,收割后经在厌氧条件下自然发酵或加酸发酵而制成,如玉米全株青贮和玉米秸秆青贮等。

青贮饲料具备很多青绿饲料的特点,是奶牛饲养中重要的日粮组成部分,对维持奶牛的健康与生产性能有重要意义。

在奶牛饲养中应注意青贮饲料的喂量和青贮饲料的质量。

(4)能量饲料自然含水量低于45%,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含量低于20%,主要是农作物的籽实和糠麸类,如玉米、小麦麸等。

能量饲料的特点是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能量含量高,适口性好,易消化,蛋白质含量低。

能量饲料是奶牛精料补充料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分,玉米是最主要的能量饲料,一般占精料补充料的40%以上。

(5)蛋白质饲料自然含水量低于45%,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含量高于20%,主要为植物性蛋白饲料的饼粕类(如豆粕、棉粕等)和动物性蛋白饲料的鱼粉等。

蛋白质饲料的特点是蛋白含量高,能量含量也高。

蛋白质饲料是奶牛精料补充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占精料补充料的20~30%。

蛋白质补充料的质量主要体现在氨基酸的平衡和瘤胃降解率方面。

在奶牛饲养中要注意棉粕、菜粕的用量不要过大,以免对奶牛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6)矿物质饲料天然生成的矿物和工业合成的单一化合物或混合的多种矿物化合物,用以提供常量和微量矿物质元素,如骨粉、石粉、磷酸氢钙等。

矿物质饲料在奶牛日粮中比例很小,但确是维持奶牛正常生长、繁殖、健康所必需。

在奶牛饲养中使用矿物质饲料应注意的问题是一要满足需要,二不要过量,三要注意各矿物质之间比例合适。

(7)维生素饲料工业合成或原料提纯精制的单一维生素和混合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等。

维生素饲料在奶牛日粮中所占比例极微,必需经过专业生产厂家加入载体进行预混后才能添加到日粮中使用。

维生素饲料对环境条件敏感,贮存不当会失效。

另外,奶牛对维生素的需要与猪鸡有非常大的不同,因而不能将用于猪鸡的维生素预混剂用于牛。

(8)添加剂各种用于强化饲养效果和有利于配合饲料生产和贮存的非营养性添加剂原料及其配制产品,如防霉剂、抗氧化剂等。

由于某些添加剂原料(如抗生素等)会在产品中残留,对产品质量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此类饲料时要特别注意,绝对不能使用国家有关部门禁用的产品。

2.3.3奶牛常用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

要想正确使用饲料,必须了解饲料的特点和营养成分含量。

饲料的种类繁多,现将奶牛常用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列于下表,供各类奶牛养殖人员参考。

奶牛常用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

饲料

类别

饲料名称

每公斤饲料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数量

干物质

奶牛能量单位

(NND)

(克)

粗纤维

青饲料

青玉米

0.185

0.32

13.2

54.00

0.94

0.48

多穗玉米

0.186

0.39

26.13

51.34

0.23

0.12

大白菜

0.044

0.10

11.00

4.00

0.60

0.40

苜蓿草

0.262

0.31

38.00

94.00

3.4

野青草(狗尾草为主)

0.253

17.00

71.00

1.12

青割燕麦(抽穗期)

0.197

29.20

53.8

1.10

0.70

青贮类

玉米全株青贮

0.250

14.60

73.45

2.98

玉米秸杆青贮

0.416

0.28

15.53

75.00

2.70

苜蓿青贮(生长期)

0.50

33.70

75.75

4.40

0.82

甜菜叶青贮

0.375

46.00

74.00

3.90

1.00

干草类

羊草

0.916

1.35

294.00

3.70

1.80

大麦干草

0.905

1.38

80.48

247.91

野干草

0.931

1.27

261.00

6.10

芦苇草

0.975

0.93

55.00

347.00

0.80

块根、茎、瓜类

胡萝卜

0.120

0.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