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75753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四单元 说课稿Word文件下载.docx

”或者“两个学生在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

”此时,我会指出:

像这样的测量、计算、分物时不能正好用正数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人们就引出了新的计数方法——分数。

关于分数,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初步接触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

  (这样的设计采取简洁谈话、自然引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分数的产生的必要性,更让学生体会出数学就在身边,随时应用于生活之中。

  2.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课件展示“一块饼平均切成2份”,并说明这是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产生的,并让同学举例说说生活中各种存在1/2的情形,有的学生可能会说:

一个苹果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就是1/2……之后对比任意切成两份的情形,让同学们意识到平均分的概念。

然后课件展示“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一条线段平均截成5段”,由此深化强调平均分的概念。

  (通过学生回顾已经知道的“分数“知识,使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3.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P46主题图,结合图中的5幅图分别说说1/4各代表的含义,并让同学们说说将这五幅图归类(注重引导学生说出前三幅图是将一个物体平均分,后两幅图是将多个物体平均分)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把平均分一个物体和平均分一些物体联系起来,从而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二)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1.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整体”和构建单位“1”,因此展示了下面的例题:

  “6只熊猫能否平均分成若干份,要平均分,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首先,课件展示6只熊猫,问学生:

有几种分法,每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稍后请每组派出代表进行回答,这时候,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比如:

我把6只熊猫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1只,其中一份就是这6只熊猫的1/6。

也有可能说:

我把我把6只熊猫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只,其中一份就是这6只熊猫的1/3。

还有的同学说:

我把我把6只熊猫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3只,其中一份就是这6只熊猫的1/2。

在同学们回答后,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

这三种分法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通过观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三种分法是把6只熊猫看成是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2.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12根相同大小的小棒,问: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能把这12根小棒平均分成若干份吗?

怎样用分数表示?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这时候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多媒体演示每种情形。

  小结:

通过上面例题的讲解,我会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

以前我们把一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通过平均分得到分数。

现在我们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也可以通过平均分得到分数。

像这样把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是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积分都可以用分数表示,而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板书:

一个物体或是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后称为单位“1”。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单位“1”的概念,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3.强化训练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和理解分数单位,我通过多媒体可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刚才同学们在平分12根小棒的时候得出了多种分法,将他们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1份是总体的1/3,其中的2份是总体的2/3,其中的3份是总体的3/3。

同样等分成4份或6份,也会出现一些相应的分数。

  (课件展示分数的表示方法及各部分的名称)除此之外,像这样的1/2,1/3,1/4,1/6,我们把它叫做分数单位。

  (板书: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称为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加深应用

  为了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课件展示几组练习:

  练习一:

看图形分别用分数表示每组的阴影部分:

1/4,3/,8,5/9,5/6,并说明每组分数表示的意义。

  练习二:

用分数表示绿色部分,并说明把什么看做单位“1”。

  (这样的设计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体现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吸收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

  接下来出示课本P46做一做。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后,请同学回答,在学生回答完后,请同学分别说出1/2,2/3,3/4,4/5,5/6的分数单位,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四)小结反思,布置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知识?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本课的主要内容:

单位“1”的概念,分数的意义。

  反思:

与学生共同反思:

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

  作业:

课后练习P47-48。

  (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可以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或是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后称为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称为分数单位。

  

(二)设计说明:

  本节课立足于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平均分一个物体过渡到平均分多个物体,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单位“1”与分数单位的概念;

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促成知识的形成,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

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作业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课。

一、说教学理念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一定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3、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数的基本性质》这部分内容,在分数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既以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大小比较为基础,又与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更是分数的约分、通分的依据,也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

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2、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问题意识及合作意识。

(3)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及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归纳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及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教具与学具

教具上我选择了多媒体课件,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融合到数学课堂中,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

学具上我让学生准备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彩笔,直尺等。

三、说教法

教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逐步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综合、猜测,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归纳整理,采取迁移教学法、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

四、说学法

因为这部分内容可以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来完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所以这一节课采取的学法是: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故事引入:

六一儿童节,妈妈买了三个一样大小的蛋糕。

她将第一个蛋糕平均切成两块,分给哥哥一块。

在一旁的姐姐看到了,说要两块。

妈妈就把第二个蛋糕平均切成四块,给了她两块。

弟弟更贪,他说我要四块,我要四块。

妈妈就把第三块蛋糕平均切成八块,把其中的四块给弟弟。

弟弟非常高兴,认为自己得到的蛋糕是最多的,你同意吗?

【设计意图】:

利用故事引入课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还将学生的思维引到对分数

大小比较上。

(二)自主探究,寻找规律

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

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出每张纸的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并指导。

要求学生观察涂色部分,说说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说出涂色部分相等时,也就说明这三个分数相等。

然后用课件进一步证实学生的发现。

(随着学生回答,再将三个分数用“=”连接起来)

紧接着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那分子、分母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

集体讨论,老师引导,得出规律。

(注意:

带领学生观察时,从左到右,从右到左。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板书: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板书课题)

要求同学齐声朗读,并注意“同时”、“相同”、“不变”等关键词,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0除外”。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它们也有可能相等,与整数的大小比较不同。

在实践探究三个分数的大小关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运用规律,实践应用

(1)运用规律自学例2。

提问:

怎样使分母变为12?

做这道题的依据是什么?

(2)课后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1、2两题。

(3)游戏互动:

你说我答,教师说一个分数,学生答一个和它相等的分数。

这时,可以回答上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了,前后呼应,解开了学生们心中的疑问。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再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四)质疑反思,解决问题

(1)揭示课题:

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指板书)并板书课题。

(2)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3)课件出示质疑反思:

给学生创设一个交流、反思、小结的机会:

看到分数的基本性质,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有可能会说自己的感受,如:

我可以自己猜出并证明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我很自豪。

也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如:

①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或者减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会不变吗?

②分数的分子不变,分母变大或变小,分数的大小会变吗?

分数的分子变大或变小,分母不变,分数的大小会变吗

③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数,使得分子与分母是小数,分数的大小变化吗?

教师面对这些问题不急于解答,而是把思考的机会交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

通过质疑反思、步步深入的交流活动,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究更深入,理解更完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有三个:

(1)完善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回忆探究发现规律的全过程,再次体验探究的方法。

(3)对学生自主练习实施分层评价,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在评价反思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作业设计

对于课后作业,我实行分层设计,练习十四2、3题为必做题,第四题为选做题。

这样让不同的同学都能掌握基础知识,使有能力的的同学得到进一步提高。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0除外)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七、教学反思

各位评委老师,整节课就是通过这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再通过亲身体验、自主探索等方法,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当然,这只是我的教学预设,在实际的教学中,也许学生的学习会有更多、更精彩的成长,我期盼这一刻的到来!

感谢各位专家、老师的聆听!

谢谢!

《约分》说课稿

一、说教材

《约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下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学习约分前,学生已经探索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些知识的掌握都为约分方法的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

教材通过例4,教学约分的一般方法。

同时在学生会求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启发他们思考,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

并介绍了约分时的常用书写形式。

二、谈学情

这一课的学习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一方面具有小学生的特点:

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以形象思维为主,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好胜心,但是部分学生还不能快速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以及快速判断两个数是否互质。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们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意义和方法,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

2.能力目标:

熟练进行约分,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引导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掌握约分的方法

熟练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准备采用讲授法、探究式教学法。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预习汇报,明确目标

结合校本教研小专题“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探究”的主题教研活动,复习环节安排了口算、笔算训练。

笔算题通过截屏,把每个小题截屏到新建白板页,让学生自己在白板上完成,适时用笔盒中的图章激励评价学生。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安排了两道填空典型题目的练习,为学习最简分数和约分作了很好的铺垫。

以上两题,学生口答,教师用笔填写。

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65页例4:

化成最简分数。

(1)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进行约分。

方法一:

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然后得到最简分数。

方法二:

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简分数。

用白板中的拖动逐步引出。

(2)教师:

怎样进行约分?

引导学生概括出方法:

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

(3)指出:

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2、引导学生比较

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用遮幕遮住相同点,拖动不同点。

3、约分的两种书写形式。

用纹理笔盖住两种书写形式,上课时逐步擦除掉。

4、探究二,小结约分的方法。

(三)、展示交流,点拨指导

给学生充足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根据学生的展示,先让学生与学生交流,补充。

有困难的老师再加以点拨。

(四)、巩固应用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多加练习达到巩固本节课内容的效果,并适当拓展迁移本节课的知识点。

设计了六组题:

第一题是改错,化简成最简分数的过程。

第二小题是填空,1、2小题答案用纹理笔遮住,学生边回答边擦除,3小题做了链接。

第三题是判断,答案用纹理笔遮住,学生边回答边擦除。

第四题、分苹果,图片截屏后,让学生自己拖动。

第五题学生用笔圈出最简分数,化简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

第六题让学生自己在白板上用笔连线。

(五)、总结概括,感悟提升。

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让学生回忆下这节课的内容,把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加深印象。

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索新知,得出约分可以除以它们的公因数逐次约,也可以直接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一次约。

当然由于举例的单一性,学生的体验往往不深。

程度好的由于马上能找到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所以认为“一次约分”比较简便,程度一般的同学则认为“逐次约分”比较清晰简便,可以降低难度。

因此优化时我们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同时也明确如果能马上找到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那么一次约分比较简单,否则逐次约分比较方便。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求做到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便于理解。

 

《通分》说课稿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新人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通分》。

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在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掌握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熟练、快速地比较。

(2)理解掌握通分的概念及通分的方法,并能运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3)经历探索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

三、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四、说教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讨论法。

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2、借助直观的演示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算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运用口答、多媒体课件等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4、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五、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对操作演示的观察、分析,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体现了学生的自主。

六、说教学过程

(一)再现导入

通分是在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新授前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安排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分数的大小的复习。

复习第

(1)题让学生回忆了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倍数关系和一般关系时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复习第

(2)题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性质,为通分过程打好基础。

这两题都分散了教学中的难点。

(二)引导探索

1、教学例4时,我先出示世界地图并提出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的,让学生观察、判断。

然后给出条件:

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让学生自己说方法,说结果,说理由。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尝试完成课本第73页的两行填空题。

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两行分数的共同点,并自己总结出怎样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怎样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2、在教学例5时,我先通过让学生思考:

如果两个分数既不同分母也不同分子那又该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每一组推荐一名代表来说出思路,这时会有两种不同的思路:

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

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

我首先肯定这两种思路都是可以的。

然后借助题中具体的分数,引出异分母分数的概念,再引导启发学生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公共的分母必须是5和4的公倍数,从而引出了公分母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思考:

为了计算简便,取哪一个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出示了通分的关键。

3、在教学通分过程时,我重点是解决对照公分母思考把原来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引导学生想:

公分母是原来分母的几倍,原来分数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

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通分的道理,我借用多媒体演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照板书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4、在教学例5后,我就指导学生练习“做一做”,有利于进一步巩固通分的道理和通分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我把它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

首先我安排了练习十八第1题,教学时,我让学生直接口答,没有作过多的追问,由学生自己填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二层次:

我安排的是练习十八第2题,因为通分的关键是找准分数的公分母,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此题的安排有利于巩固学生对公分母的确定,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掌握解题的技能,夯实学生的基础。

第三层次:

我安排了练习十八的第3题,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防止通分的两种错误类型。

第四层次:

我安排了竞赛题。

把下面分数通分。

三组题,男女生竞赛,每个小组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出正确答案,推举一个成员到前面抢答,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反馈总结

最后我进行了课堂总结,让学生自己归纳:

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同时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

七、说板书设计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说课稿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最后一节内容。

(二)教材分析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习这部分内容是为以后学习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例1是教学小数化分数。

教材突出“先把小数化成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再写成最简分数”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