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安全知识培训专题讲座Word格式.docx
《小学安全知识培训专题讲座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安全知识培训专题讲座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
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
报警时,应说清地址、被困人员等详细信息。
每年的11月9日,被确定为消防安全日。
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火场逃生
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1、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
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
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
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或安全出口走楼梯脱险。
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
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同时趴在地上匍匐前进向外逃生。
附:
火灾逃生自救十法
一、要了解和熟悉环境。
当你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二、要迅速撤离。
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要立即想法撤离。
三、要保护呼吸系统。
逃生时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否则会有中毒和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的危险。
四、要从通道疏散。
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
也可考虑利用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
五、要利用绳索滑行。
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下一楼层或地面。
六、为低层跳离,适用于二层楼。
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的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用手扒住窗户,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以缩短跳落高度。
七、要借助器材。
通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网、气垫、软梯、滑竿、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
八、为暂时避难。
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可利用卫生间等暂时辟难。
避难时要用水喷淋迎火门窗,把房间内一切可燃物淋湿,延长时间。
在暂时避难期间,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尽早获救。
九、利用标志引导脱险。
在公共场所的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都设置“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和逃生方向箭头等标志,被困人员按标志指示方向顺序逃离,可解燃眉之急。
十、要提倡利人利己。
遇到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和前拥后挤现象,要坚决制止。
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二、交通安全
道路是为了便利交通而建造的。
道路上车辆、行车川流不息,交通十分繁忙,如果我们随意地在道路上玩耍、追逐,把它当成“游戏场”,不仅影响交通,而且非常危险。
例如踢足球、溜冰、打羽毛球、放风筝等,不少人不仅在课间休息时间玩,而在上学、放学的道路上也玩。
殊死搏斗不知这样非常危险,有时为追赶玩的物品跑向路中,导致汽车驾驶员措手不及,而发生交通事故。
在人行道上跳橡皮筋、踢毽子、玩呼拉圈,都会给来往人带来不便,也是妨碍交通的违章行为。
马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
同学们要互相提醒,相互监督,相互照应,当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
过马路时做到一停、二看(向左看)、三通过,并走斑马线,行走时走人行横道。
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一般是走路精神不集中;
我们不能为了赶时间或缺乏耐性、贪图方便,而不遵守交通规则。
不能认识不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认为不遵守交通规则并不是什么大过错,等等。
自我防护为了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
人必须在马路两边的人行道步行,一切机动车辆都不准走人行道。
要各行其道。
在横穿马路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乱闯乱碰。
应走人行横道(斑马线),在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按信号灯的指示通过;
在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车辆,不要追逐猛跑。
小朋友们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更应遵守交通规则,必须直行通过,不要斜穿猛跑。
这样会使交通发生混乱,更影响司机的心情,从而大大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
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要注意避让车辆。
通过时,先看左边的来车,因为首先威胁自己的是左边来的车辆;
到了路中间就看右边的来车,目测车速和距离,确认安全时才可以通过。
绝对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和抛物击车。
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会有造成死亡的危险。
爱心提示你过马路时,一定要精神集中。
不能边听音乐,边过马路,不在马路上跑和玩;
更不能为了赶时间或贪图方便翻越防护栏,要走人行横道、立交桥或地下通道;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我国《交通法》规定,我国在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机动车司机和前排座位乘客必须系安全带。
行走安全
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
没有人行横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
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小学生在放学排路队时要头戴小黄帽,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5、骑自行车时,不要骑速过快,要小心避让,要骑在自行车道上。
(未满十二岁的,不可骑自行车上路)
6、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更不能在马路上滑滑板。
7、骑自行车横穿马路,要下车扶车横穿。
三、用电安全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体(如金属类制品、液体、气体等一系列导体)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沾水的物品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
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
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
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
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7、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8、睡觉前或离家时切断电器电源。
9、不要捡断落的电线。
四、校外安全
路上被人抢劫、敲诈和勒索怎么办?
1、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尽量说好话,跟他们说明自己没带钱,避免被他们绑架。
2、如果他们继续坚持要你拿钱,就跟他们说我回家取钱,先放掉我并趁机跑掉,并向你认识的人求助。
3、如果还不行,就他们说我回家取钱,到多人的地方去或找警察。
4、如果一个人遭挟持,不要反抗,不要“硬碰硬”,可以给钱,但要记住对方的相貌和特征,事后向公安局报案。
千万不要拉住欲跑的持刀歹徒不放,这样容易造成歹徒狗急跳墙,持刀伤人。
为防范被歹徒抢劫勒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和同学结伴上学、回家,尽量不要单独外出。
2、言谈举止一定要符合身份,不要过分张扬,避免引起问题少年的注意。
3、上学放学路上尽量走大道,不走偏僻小路。
4、穿着打扮要朴素,平时不穿名牌、不高消费,不在外人面前炫耀自己家的财富,以免被不良少年盯上。
五、校园安全
1、上课要遵守纪律,听从老师指挥,体育课、活动课上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体育器材。
2、课间玩耍不打闹追逐,严禁爬围墙、爬树、爬走廊栏杆、攀校门等。
3、上下楼梯靠右走,不在楼道内玩耍,严禁在楼梯扶手上嬉戏。
4、不带利器及易燃易爆物品来校,不做危险游戏。
5、注意用电安全,不要乱摸乱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
6、放学要按时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园内逗留,也不要在街头闲逛。
7、上学、放学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看清来往车辆,要走人行横道。
学生乘车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不符合规定的车辆或超载车辆。
(一)关于课间活动的安全。
在课间休息时,教室里、走廊上、楼梯间到处都是走动或者站着的同学,如果追赶打闹,一是可能由于跑的速度过快而使自己扭伤手、脚、腰或跌得头破血流。
二是可能撞倒其他同学,造成意外事故。
因此要求同学们下课时不许乱跑。
我们的学生最喜欢滑楼梯,喜欢从楼梯台阶的高处往下跳,千万要注意,这是非常危险的,有好多学生正是由于这样扭伤了脚,摔断了腿,因为我们的楼梯栏杆不结实,可能由于你的用力推搡而断裂发生恶性事故,也有的同学喜欢恶作剧,惊吓站在走廊或楼梯栏杆旁的同学,故意从背后猛推一把,这是极其危险的。
楼梯口是我们的重点安全防范部位,不少学校都发生过楼梯拥挤造成的安全事故。
特别是早操集会、放学学生下楼的高发时间安全尤为重要。
这里,我强调,学生下楼梯千万不可奔跑,千万不可拥挤,特别是集体下楼梯的高发时间。
(二)关于劳动卫生活动时的安全。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学习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学校或班级都要组织一些公益劳动和打扫卫生的劳动,这是十分必要的。
但在劳动中,同学们如果不遵守劳动纪律,也极有可能出现一些危险。
如站在窗台上擦玻璃时,不注意安全就容易失手摔下来;
擦门窗桌椅时不小心,就有可能被铁钉、玻璃割伤手指,严重的可能引起破伤风。
在劳动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如下事项:
1、注意了解劳动场地,牢记安全。
2、注意劳逸结合,累了就休息一会再劳动。
3、不要在高空和有危险的地方劳动。
4、不要在劳动时间打闹嬉戏,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六、食品卫生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
不在路边小摊点、无证无照的店买东西。
不买无生产日期、无包质期的食品。
不暴吃食品,同学们必须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在校外不能随意的相信别人,碰到有人问路时我们只能指路不能带路,不能和不熟悉的人一起玩,因为那个人就是有可能骗你上当的坏人。
遇到坏人时应及时的告诉家长和老师。
同学们,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健康良好的身体才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本钱。
七、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1.什么是手足口病?
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
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
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2.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
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
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4.手足口病是不是新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不是新传染病,它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首次认识并命名,世界各国每年均有病例发生。
我国1981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
5.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
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6.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
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7.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居室要经常通风;
要勤晒衣被。
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8.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
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
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
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
要勤开窗通风。
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
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9.怎样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
如果家里没有孩子得手足口病,采用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即可,不需要使用消毒剂。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
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
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
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10.为什么近期报告感染手足口病的人这么多?
根据卫生部门的监测,专家将目前报告的手足口病发病数与往年的发病数对比,认为今年疫情来得比较早,但仍属散发。
今年5月2日起,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管理,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病例及时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
由于以往不要求报告,另外有病人因症状轻微没有就医,因此以往部分病例没被发现或未作报告。
在要求依法报告后,报告数量有一定增加是合理的现象。
由于手足口病是常见多发传染病,存在广泛发病的可能。
卫生部门提醒全国各地,尤其是目前病例较少或往年发病较少的地区要加强预防与监测,做好疫情的防控。
八、防雷电小知识
随着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城市建设高层建筑物的日益增多,雷电灾害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重,造成的损失及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而且,雷电击人的事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见。
因此,了解一些雷电的成因及防雷电常识都是有助于我们加强对雷电的防护,以及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和人们财产的安全,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要了解雷电的成因及防雷电常识,首先要掌握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危害极大。
在形成积雨云的一系列过程中会助使空气中一部分带正电荷,另一部分带负电荷,这两部分发生碰撞时就形成了雷电。
它是一种放电现象。
因此,也常伴有闪电。
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发生雷暴2000次,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亡过1万人,导致火灾、爆炸、信息系统瘫痪等事故频繁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防雷电的知识,以便于防止和雷击事故所带来的损失。
室内时:
1.雨来临前关好门窗,避免因室内湿度大引起导电效应而发生雷击灾害。
2.切断暂时可以不用的电器设备,不要靠近炉子等带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3.不宜打电话和手机,不宜使用水龙头。
室外时:
1.
天空突然阴暗,并伴有闪电时,应尽快躲到有遮蔽的安全地方,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或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都可以作为避雷场所,如果衣服淋湿,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2.
如果在野外遇到雷雨,千万别站在孤立的高楼、电杆、烟囱、房角房檐、大树、高塔、广告牌下躲雨,不要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
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
4.
雷雨时,不要骑自行车、摩托车或开拖拉机,不要把带金属的东西扛在肩上或头上。
5.
遇到雷电时,不要几个人拥挤成堆,人与人不要相互接触,以防电流互相传导。
6.
不要在户外打手机。
7.
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采用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如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了解雷电的成因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防雷电,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甚至可以利用雷电给我们带来利益,能够更好的为我们人类服务。
因此,了解防雷电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知道的
九、如何防溺水事故
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
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以便互相照顾。
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
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
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
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
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
倒水"
动作。
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