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白内障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方案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7630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科白内障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眼科白内障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眼科白内障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眼科白内障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眼科白内障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方案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眼科白内障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方案文档格式.doc

《眼科白内障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方案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科白内障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方案文档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眼科白内障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方案文档格式.doc

1.症状:

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

2.体征:

检查可见晶体皮质、晶体核、晶体后囊下明显混浊,导致视力低下,眼前节检查基本正常。

3.眼底超声检查无明显异常。

三、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

根据《眼科临床指南》(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编译,2006年),符合以下条件可以选择白内障囊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1)晶体混浊明显导致视力低下不能满足患者需要,而行白内障手术能提高视力。

(2)眼压及眼前节检查正常。

(3)直接或间接眼底检查无明显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眼底疾病。

(4)眼底B超检查无明显异常。

(5)晶体核较硬(四–五级核)患者不具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条件,或无超声乳化仪设备的基层医院。

手术方式: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或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四、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方案

(一)术前中医治疗,内治辨证分型:

(一般于术前一周门诊口服中药或中成药)

  1.肝肾两亏

  主证:

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或面白畏冷,小便清长,脉沉弱。

  证候分析:

肝肾精血不足,目窍失养,晶珠渐混则视物模糊。

脑髓、骨骼失养,故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血虚不充脉络,则舌淡脉细。

若见面白畏冷,小便清长,脉沉弱,又属肾阳偏虚之象。

  治法:

补益肝肾。

方药:

杞菊地黄丸或我科养肝明目方加减。

杞菊地黄丸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用于精血亏甚者,宜加菟丝子、楮实子、当归、白芍。

右归丸中肉桂、附子主温肾阳;

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菟丝子、杜仲补养肝肾,益精明日,强壮腰膝;

鹿角胶、当归温阳补血。

十药组方,共呈温补肾阳,益精养血之功。

中成药:

复明片或杞菊地黄丸

  2.脾虚气弱

视物昏花,精神倦怠,肢体乏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细弱。

脾虚不运,脏腑精气不足,不能上贯于目,晶珠失养,渐变混浊,故视物昏花。

脏腑精气不足以生神及充养周身,因而精神倦怠,面色萎黄,肢体乏力。

脾虚运化不力,故食少便溏。

舌淡苔白,脉缓或细弱皆脾虚气弱之征。

补脾益气。

补中益气汤加减。

原方调补脾胃、升阳益气。

若用于脾虚湿停,大便溏泻者,可去当归,加茯苓、扁豆、山药之类健脾渗湿。

补中益气丸

  3.肝热上扰

头痛目涩,眵泪旺躁,口苦咽干,脉弦。

眨躁,指目昏不爽之状。

肝热循经上攻头目,故头痛目涩,眵泪旺躁。

口苦咽干,脉弦亦由肝热所致。

清热平肝。

  方药:

石决明散或我科泻肝明目方加减。

原方以石决明、草决明为主药,清热平肝,明目退翳障;

青葙子、栀子、大黄、赤芍清肝泻热;

荆芥、。

木贼、羌活疏风散邪。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平肝,散邪明目的功效。

肝火不盛或脾胃不实者,酌去大黄、栀子。

无郁邪者可去荆芥、羌活。

  4.阴虚挟湿热

目涩视昏,烦热口臭,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

素体阴虚,中湿化热,阴虚挟湿热上攻,目失濡养,更被湿热怫郁,故目涩视昏。

热扰心神,则心中烦热。

湿热郁遏胃肠,升降失常,浊气上升则口臭;

浊气失降则大便不畅。

舌红苔黄腻乃阴虚挟湿热之象。

滋阴清热,宽中利湿。

甘露饮加减。

方中以生地、熟地滋阴补肾;

天冬、麦冬、石斛滋阴清热;

黄芩、茵陈清热利湿;

枳壳、枇杷叶宽中降气以助化湿;

甘草清热和中。

诸药合用,重在滋阴清热,兼以利湿。

知柏地黄丸

(二)术后辨证论治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因其自身的特点。

以肝肾两亏为常见证型。

术后患者肝肾益虚,故我科术后使用补肝益肾明目法治疗,以提高术后免疫力,使切口早期愈合,视力早期恢复。

另外,.因眼外伤辨证规律“外伤引起肝热,外伤多有瘀滞”的理论,手术也是一种外伤。

白内障超声乳化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由于手术损伤肝肾气血,使气血虚弱,又可使血气流通不畅,以致气滞血瘀产生反应。

手术后的病理变化以气滞血瘀和气血虚弱为主。

手术残留皮质和人工晶体等刺激黑睛和黄仁而致肝胆火盛,而产生虹膜反应。

这一瘀滞和肝热反应表现为前房炎症反应,重者则有前膜形成。

利用中药除风清热凉血泻肝辅以益气养血,能加快眼部血液和房水循环,促进炎症消退,渗出物以及膜的吸收。

(1)肝肾两亏型:

主证:

视物微昏,干涩晕眩,检查瞳神,展缩自如,黑睛干涩,除眼部症候外,兼见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

治法:

杞菊地黄汤或我科养肝明目方

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复明片或杞菊地黄丸,养肝明目合剂。

(2)脾虚气弱型:

视物欠清,不能远视,检查白睛,包膜虚浮,兼有精神倦怠,肢体乏力,食少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

炙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

辅料为生姜、大枣。

(3)气虚血瘀型:

眼痛隐隐,不能远视,检查白睛,赤脉包睛,或见包膜下血瘀色暗,伴情志不舒,口苦乏力,或舌上有瘀斑,苔薄黄,脉弦。

补气化瘀

我科化瘀明目方或血府逐瘀汤

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

血府逐瘀口服液,和血明目片

以上方剂的拟定只是按理想之证型建立,临床上不多见,临床上多见兼杂证和变证,不能墨守成方,各医师要根据患者的体质、是否术前术后、有无排气排便等情况选用治疗方法和调整方剂内容,谨遵因时、因人、因病制宜的治疗原则。

五、疗效评价标准

1.显效:

无并发症,及其相关症状基本消失,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有效:

相关症状和体征有改善,但病情不稳定,停药后时有复发,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有轻度影响。

3.无效:

并发症较多,或反复加重。

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六、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解决思路:

中医药围手术期治疗白内障具有独特疗效,大量的临床研究及实验室研究表明,与单纯西药对比,手术前后中医药及中医系结合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①分型标准及中医诊断不准确,缺乏统一标准;

②中药临床疗效的体现缺乏客观量化的临床指标,缺少客观评判的依据;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围手术期治疗白内障作用,并使其疗效优势得到认可,本专科拟提出如下解决措施和思路:

①加强白内障(圆翳内障)的相关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中医病机的分析,根据发病特点结合临床实际,使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更精确;

②加强中药配伍的研究,尤其是本院制剂的分析,使之更切合临床,并对剂型进行改革,使患者服用更方便;

③加强实验研究,希望能发现客观判断指标,以理论研究来推动临床治疗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